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蛋白表达与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治疗前98例ESCC组织标本中XRCC1和ERCC1蛋白表达。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法检验表达的生存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XRCC1、ERCC1阳性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两者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24,P=0.811)。XRCC1蛋白在ESCC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56/98)、13.3%(4/30)(χ2=17.702,P=0.000)。ERCC1蛋白在ESCC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36/98)、10%(3/30)(χ2=7.749,P=0.006)。XRCC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ERCC1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4.9%(31/6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7.2%(5/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3,P=0.004)。XRCC1表达阳性组、阴性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总生存期相似(χ2=0.894,P=0.344;χ2=0.266,P=0.606)。ERCC1阴性表达组的有效率为90.3%(56/62),较阳性表达组的80.5%(29/36)略有升高(χ2=1.888,P=0.169)。ERCC1表达阳性组、阴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95%CI:18.559~31.441个月)、39个月(95%CI:29.313~48.687个月),阴性组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4,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C1表达与生存期密切相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10,95%CI:1.180~3.450)。结论 ERCC1表达与放化疗疗效相关,阳性表达的患者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XRCC1、ERC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3例食管癌组织及76例癌旁组织中XRCC1、ERCC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X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2%(83/153),E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4.6%(53/153).XRCC1在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42/76)、13.1%(10/7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在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RCC1蛋白的表达与民族、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浸润程度、远处转移以及淋巴转移无相关性.ERCC1蛋白的表达与民族、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浸润程度、远处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XRCC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杨晓蕾  陆艳荣  王海峰 《吉林医学》2011,(18):3630-3631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在人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对66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癌旁组织中XRCC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66例食管癌患者XRCC1在癌组织的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组XRCC1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程度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鳞癌中不同分化程度、族别病例组之间XRCC1在食管癌和癌旁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RCC1的蛋白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差异程度与食管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Liv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ESCC及53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L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2.8%)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7.5%,χ2=20.346,P〈0.001),其阳性表达率与ESCC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SCC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39.6%)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83.0%,χ2=16.690,P〈0.001),其阳性表达率与ESCC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SCC组织中L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负关联(rP=-0.302,P=0.021)。结论:Livin和Caspase-3蛋白参与了ESCC的发生与发展;L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的活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KiSS-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9例ESCC、26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进行KiSS-1mRNA和蛋白的检测。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iSS-1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30/49)、80.8%(21/26)、95.6%(47/49),依次升高(χ2=17.856,P〈0.01);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34/49)、80.8%(21/26)、98.0%(48/49),依次增高(χ2=14.340,P〈0.01);ESCC组织中KiSS-1mRNA及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SCC组织中KiSS-1mRNA与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53,P〈0.05)。结论:KiSS-1表达缺失与ESCC的发生、转移有关;KiSS-1有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蛋白及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7例ESCC组织、34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aveolin-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Caveolin-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54.4%(31/57)、38.2%(13/34)和19.3%(11/5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Caveolin-1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64.9%(37/57)、47.1%(16/34)和22.8%(13/5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与ESC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Caveolin-1蛋白及mRNA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ESCC的一种标记物,联合检测Caveolin-1蛋白及mRNA在评估ESCC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ESCC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4%,58.1%及88.7%,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3%,51.6%及91.9%, 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54.8%及35.5%,3种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hMLH1、hMSH2阳性表达者P53的阳性率均低于hMLH1、hMSH2阴性表达者.结论:ESCC组织中存在hMLH1与hMSH2的低表达及P53的高表达,3者可能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吕叶  王宁菊  陈冬梅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079-1081,1068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1(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II-IB~IV)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含铂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初次就诊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具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NSCLC患者3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相应的24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中ERCC1、RRM1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①ERCC1、RRM1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9%、60.5%,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为29.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20例化疗有效的患者中ERCC1、RRM1阳性表达率均为40.0%,18例化疗无效患者中ERCC1、RR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83.3%,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RCC1阳性表达组中位生存期、1、2年生存率与ERCC1阴性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M1阳性表达组中位生存期、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2)个月、36.3%与13.3%,与RRM1阴性表达组比较[中位生存期、1、2年生存率分别为(16±3.3)个月、56.7%和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ERCC1、RRM1在晚期NSCLC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低表达,提示ERCC1、RRM1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中BRCA1、ERCC1和EGFR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RCA1、ERCC1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77例非小细胞肺癌和6例癌旁组织中BRCA1、ERCC1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肺癌中BRCA1、ERCC1、EGFR在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在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BRCA1、ERCC1在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中表达均无差异;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组;EGFR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应用铂类药物化疗ERCC1低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明显长于高表达组。结论在NSCLC中BRCA1、ERCC1、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组,EGFR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ERCC1是铂类治疗独立的预后因素,三项抗体的检测与预后和临床用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肾小球上皮整合膜蛋白(Podopla-nin)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ESCC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CCR7及Podoplanin蛋白的表达,其中Podoplanin蛋白以其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值表示;分析ESCC组织中CCR7蛋白、MLVD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CCR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校正χ2=23.310,P<0.001);ESCC组织中MLVD值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Z=5.416,P<0.001);CCR7蛋白表达阳性癌组织的MLVD值高于CCR7阴性组织(t=3.478,P<0.001);CCR7蛋白、MLVD值与ESCC患者的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6.114,P=0.013;χ2=4.352,P=0.035;t=3.668,P<0.001;t=4.888,P<0.001)。结论:CCR7和Po-doplanin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促进了ESCC的侵袭与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GF-1、IGFBP-1对血管生长的影响及相互调节作用.方法采用CAM技术在体研究IGF-1、IGFBP-1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长的影响.结果 IGF-1组一级、二级血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IGFBP-1组血管数无明显改变,二者混合组血管数增长受到抑制.结论 IGF-1具有显著的促血管生长的作用,而IGFBP-1能够部分抑制这个作用,但IGFBP-1本身对血管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S1P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K293细胞膜上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人Ⅰ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IPI)-全长cDNA序列及HA和/或EGFP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EK293细胞上的表达。方法合成2条HA寡核苷酸,克隆入S1P1-Myc-EGFP-N1载体。以HA-S1P1-Myc-EGFP-N1为模板,用PCR的方法扩增HA-S1P1并克隆入pcDNA3.1(+)载体。限制性酶切消化、PCR、测序的方法鉴定,载体经Polyfect转染入HEK293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细胞株。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S1P1在HEK293细胞上的表达。结果限制性酶切消化、PCR、测序结果证实载体构建成功。S1P1表达在HEK293稳定细胞株的表面。结论成功构建带有HA和/或EGFP标签的S1P1真核表达载体,表面表达S1P1的HEK293稳定细胞株可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yclinD1、P21^WAF1/CIP1和Survivin与脑星形细胞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6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CyclinD1、P21^WAF1/CIP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和脑星形细胞瘤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中的阳性表达情况:(1)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2/10)、25.00%(4/16)、43.75%(7/16)、50.00%(7/14)、71.43%(10/14),其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357,P〈0.01);(2)P21^WAF1/CI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81.25%(13/16)、62.50%(10/16)、42.86%(6/14)、27.27%(3/14),其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548,P〈0.001);(3)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56.25%(9/16)、68.75%(11/16)、92.86%(13/14)、100.00%(14/14),其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39,P〈0.005);(4)CyclinD1表达阳性的28例中,P21^WAF1/CIP1阳性表达11例,阳性率39.29%(11/28),Cy—clinD1表达阴性的32例中,P21^WAF1/CIP1阳性表达21例,阳性率65.63%(21/32),两者呈负相关(r=0.362,P〈0.02);(5)Survivin表达阳性的47例中CyclinD1阳性表达27例,阳性率57.45%(27/47),Survivin表达阴性的13例中CyclinD1阳性表达1例,阳性率7.69%(1/13),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11,P〈0.005);(6)P21^WAF1/CIP1表达阳性的32例中survivin阳性表达20例,阳性率62.50%(20/32),P21^WAF1/CIP1表达阴性的28例中Survivin阳性表达27例,阳性率96.43%(27/28),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411,P〈0.005)。结论(1)CyclinD1过表达、P21^WAF1/CIP1表达减弱或消失以及Survivin的高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2)联合检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轶  刘莉  蒋会勇  丁彦青 《广东医学》2008,29(2):230-23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含10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后,形态可观测率为96%,并且背景清晰,对比鲜明。Tiam1表达阳性率为74%,Fascin-1表达阳性率为51%,HSPB1表达阳性率为68%,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伴发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者。通过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发现Tiam1与Fascin-1表达呈正相关(r=0.678,P<0.01),Tiam1与HSPB1表达呈正相关(r=0.650,P<0.01)。结论Tiam1,Fascin-1及HSPB1均与结直肠癌转移有关,Fascin-1和HSPB1的高表达可能与Tiam1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肃省武威市食管癌组织中生物代谢酶Ⅰ相酶细胞色素(CYPIA1)和Ⅱ相酶谷胱甘肽转硫酶MI(GSTM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I(GSTT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multiplex—PCR方法检测216例正常对照f血液)和189例食管癌组织中代谢酶基因CYPIA1和GSTM1、GSTT1的多态性。结果食管癌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CYP1A1基因MspⅠ酶切位点多态性的频率分别为74.1%和6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8.7%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基因型可能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增高有关(OR1.956);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1.9%和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基因未明显增加对食管癌的易感性(OR1.169);GSTM1、GSTT1联合缺失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38.6%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携带CYPIA1MspⅠ多态突变基因型与GSTM1、GSTT1缺失基因型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OR2.385,95%CI1.094-3.495)。结论单独的CYP1A1MspI多态突变基因型或者GSTT1缺失基因型与食管癌的易感性不相关;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及其与GSTT1缺失基因型、CYP1A1MspⅠ多态突变基因型同时存在可增加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提示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可能为食管癌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且与其他缺陷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昆明汉族人群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昆明汉族HLA-DRB1、DQB1基因的多态性,探讨其在昆明汉族人群中的遗传特征.方法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云南昆明地区72名汉族健康儿童进行了HLA-DRB1、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在昆明汉族,HLA-DRB1位点共检出了12种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RB1*12(20.14%)、DRB1*0901(19.44%)、DRB1*04(18.06%)较常见,其他基因频率大于10%的等位基因还有HLA-DRB1*08(11.11%)、DRB1*15(10.42%);在DQB1位点共检出了7种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QB1*0301(27.08%)、DQB1*06(21.53%)较常见,其他基因频率大于10%的等位基因还有HLA-DQB1*0303(15.97%)、DQB1*05(13.19%).昆明汉族分别与南方汉族、北方汉族HLA-DRB1、DQB1分布进行了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P<0.001).结论昆明汉族HLA基因分布特点既不同于南方汉族人群,也不同于北方汉族人群,具有独特性.可能与复杂的民族迁移历史和民族融合及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藏、汉族人群HLA-DQA1、DQ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和PCR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HLA-DQA1、DQB1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结果显示,OQA1*0501和DQB1*0301为藏族常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2%和33.0%;而DQA1、*0301和DQB1,*0301为房山汉族常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5.O%和28.1%。藏族OQA,*0201,DQB.*0201,06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汉族人群,P值分别为〈0.005,〈0.025和〈0.01;相反,藏族DQA.*0501和DQB.*040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P值分别为〈0.005,〈0.025。结论藏族与北方汉族HLA-DQA1、DQB。位点某些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及自然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克隆并合成Eph受体的两个主要配体ephrin-A1和ephrin-B1的融合蛋白。方法 利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了ephrin-A1、ephrin-B1胞外序列和小鼠IgG2b的Fc序列,将其连接后,插入pAlterMax表达载体,得到两个重组子pAlterMax-ephrin-A1-Fc和pAlterMax-ephrin-B1-Fc,经序列测定,确认无突变产生后转染至293T细胞,使之表达分泌型ephrin-A1-Fc和ephrin-B1-Fe可溶性融合蛋白,并利用蛋白A琼脂糖凝胶纯化。利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blot检测了ephrin-A1-Fc和ephrin-B1-Fc的相应受体的活性。结果 Ephrin-A1和ephrin-B1融合蛋白可以成功刺激其相应的Eph受体,使之发生磷酸化。结论 制备得到的两个融合蛋白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Eph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KiSS-1及TIMP-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4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KiSS-1及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中KiSS-1、TIMP-1的阳性率分别为75.6%和81.1%,明显高于肿瘤周围正常腺体中的阳性表达率42.5%和52.5%(P<0.05).KiSS-1、TIMP-1在淋巴结阳性患者的表达率分别为27.0%和32.4%明显低于在淋巴结阴性患者中的表达率83.0%及73.6%,(P<0.05).结论 KiSS-1及TIMP-1蛋白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及抑制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三七及其制剂正康脑明注射液中人参皂甙Rg1及Rb1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重现性好 ,可为三七药材及其制剂含量测定提供方法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