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中医理论中的“气”、“血”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气有两种含义:一指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包括水谷之气和呼吸之气);一指生理功能或动力(包括脏腑之气和经脉之气)。根据气的作用不同,人体的“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元气:亦称正气、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能力的集中表现,代表着人体抵抗力的强弱,它具有固摄和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脏腑之气:是指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动  相似文献   

2.
在提出人体电磁辐射是中医"气"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球、天体的电磁辐射,提出地球生物生活和生存于"时空电磁场"的概念,认为"时空电磁场"是所谓天地之"气",天人相应是通过人体电磁辐射场(人体之气)与时空电磁场(天地之气)相互共振作用来实现的,揭示了"天人相应"是人体电磁辐射场与时空电磁场相互共振作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 气在中医学中的含义有二:一指流动于体内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一指人体组织器官所产生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总之,气有功能与物质之分。按照中医理论,气对血的作用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检出了《内经》16 0篇中“阳气”二字连读者 138处 ,分为 10 2条分析了它们的涵义 ,归纳出《内经》中阳气的基本涵义 :①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的气 ,与阴气指代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的气相对 ;②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 ,与阴气指代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相对 ;③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 ,与阴气主要指代寒凉之气相对。并在此基础上 ,推出阳气的基本概念 :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 ,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同时指出人体阳气与一身之气是不同的概念 ;阳虚不能称为气虚 ,也不能说成是气虚的发展 ;“阳与气合称为阳气”是悖论。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渊源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未可见)的"气"变化而成,人体生命的产生(起源)亦由乎气。如《列子·天瑞》篇说:"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未见气)。故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精气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经》中40处“精气”二字连读者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精气在古代哲学中是指一种无形可见、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有时专指宇宙本原之气中的精粹部分,是化生人类的精微物质。精气在中医学中,有时指人体之精,有时指人体之气,有时是人体之精与气的合称。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在概念上有别;在其来源先后上,有精在前、气在后之别;就其联系来说,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气是精化生的流动的细微物质或能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新人体结构即中西医基础理论结合的结合点儿,该结构建立的关键是在西医人体认识中找到阴阳。我们依据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定义形而定义气发现人体为形气统一人体结构,故对人体应从形、气、形气关系三个层次进行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医五脏之肾进行了探索。一、“气”的层次:深层次气:“肾”与五行气“水”有关。水分布区域为肾;气的核心功能团:精魄与生殖之精有关,水魄与先天真一之水有关,火魄与命门之火有关;二、形气层次:五行气水及水分布区域之细胞共同构成“肾”;“水”以体液为形,水与体液共同构成肾;水分布较著区域即水与生殖泌尿系构成肾;三、“形”层次:即西医所谈之肾。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学里有关“气”的名称很多 ,如正气、邪气、水气、水谷之气、胃气、肺气、元气、四气、六气、气分等。如此多的“气”确实不好理解 ,兹将中医学里的“气”简介如下 :( 1 )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医门法律》说 :“气聚则形成 ,气散则形亡。”此处的“气”都是指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而《素问·六节藏象论》里所讲的“天食人以五气”的“气” ,是指代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至于元气 (又分原气、真气 )、宗气、营气、卫气 ,只不过是此类“气”的不…  相似文献   

9.
"命门"的具体含义可概括为生命之门、功能名称的代名词和发号施令的通路。"命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体的"冲气"功能,即水(精)与气的交融之非水非火的功能状态;狭义指女子胞、男子藏精之处和孕育之态的三合一状态而名为"命门"。其功能在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命名为不同的部位或功能名称,"命门"发挥功用的部位主要在三焦。  相似文献   

10.
元气     
<正>中医讲的气,是一种看不见而客观存在的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它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基本的称为"原气"(又称之"元气")。它包括肾阴之气和肾阳之气,是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指从肺吸入的自然界的"大气"和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脾胃消化后产生出来的水谷之气所合成)补充,故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人之有生,全赖原气"之说。外科大手术后,人体很虚弱,这就是大伤元气所致。人体的  相似文献   

11.
气虚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动辄气短、自汗、脉弱无力、舌质胖淡、舌苔薄白等。补气法专为气虚而设。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或人参),太子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甘草等,其中黄芪、党参、甘草等气味甘温的药物益气作用最强,为常用益气方剂的主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所指的“气”有两种含义:一指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包括水谷之气和呼吸之气);一指生理功能或动力(包括脏腑之气和  相似文献   

12.
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形体相依,功能互补,故而多合称、共治,且常以"胃气"代指脾胃之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以其居于人体正中的特殊位置,秉承中土的所有性质来承载化生出一身之诸气。而诸气又在不同方面对机体的正常运营不息提供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只有在保护好胃气的前提下,才能使诸气发挥完整的功能及作用。卫气、营气、宗气、元气等人身诸气都与胃气息息相关,透彻明析胃气与诸气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根本上认清保胃气的重要性,从而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气”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中医理论贯穿了这一观点,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 对人体来说,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人体内的气,一是人体以外的气,即自然界之气。原气(元气、真气)、正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属于人体内之气;天气、地气、正气、六气(风、寒、暑、湿、燥、火)、邪气、岁气、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等,则是人体外之气。  相似文献   

14.
1气的分类由于气的活动范围不同,来源及作用不同可以概括分为以下几种:1.1元气元气又名原气,是肾阴肾阳或元明元阳的合称。它是人体各种之气中最基本的的一种。元气禀受于父母,来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所化生,又称先天之气。元气通过三焦之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是人体化生的源动力。在初生之前(形成胚胎阶段),元气不断从母体中吸取营养,出生之后,则不断地从饮食物中吸取营养。元气出之于肾而作用于全身,而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也要根于元气的资助,故元气有生命之根蒂的含义。因此…  相似文献   

15.
针灸调气,作为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已成共识。所谓针灸调气,实际上是在调动体内气的“运动性”,改变气的“病理状态”,而恢复正常的脏腑功能活动。本文旨在通过对人体气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而确立针灸调气的有效性和临床意义。1气与气的运动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从自然观的角度指出人是物质的,是靠天地之气而生养的。气又是运动的,人作为一种物质体,是气运动的一种形态,通过生、老、病、死而体现,这就是气对于人体的最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6.
论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痛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相似文献   

17.
《素问》对天地阴阳及人体内阴阳的运动特点做了概括:“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天,天气下为雨……故清阳出上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体清阳之气犹如地气中之轻清者而上浮,人体浊阴之气则如天气中重浊者而下沉,如此方能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天地阴阳升降之理论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就应当顺应天地之气的这种运动特点而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疗效。笔者就自己在临床中的点滴体会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气化概述气化功能,就是整体功能。从人体来说,主要在于阐述“升降出入”(引一)的机制。升降出入,主要依靠气的作用。气的作用,所以能够推动升降出入,决定于气的本质及相关条件。人身的气,是生命的动力,是构成活体的主要物质基础。人身之气,来源有三。一为先天之气,又名元气,得之胚胎。(引二)此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下气海);源源不绝供养此气的是肾中精气及命门真火。(引三)二为  相似文献   

19.
水肿证治     
水液在人体内有生理之水和病理之水的区别。所说的生理之水,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源,故管子说:“人,水也”,盖生理之水是指“水精”而言。正如《太清神鉴》说:“水之于物为精”。由此可见,“水精”内涵包括:钠、钾、氯、钙,镁等等和未知分子以及血澈、津液在内。它在体内代谢过程是水饮入胃,经胃的腐熟、气化作用,分解成水精,再经脾之气化作用,其水精又分散出人体生命活动需求的未知营养物精,此物精经脾气之升,转输之力,上注归于肺。  相似文献   

20.
王燕平  张维波  叶丰瑶 《中医学报》2020,35(7):1391-1396
《黄帝内经》中的十二经水有时指自然界的十二条河流水系,可称自然经水;有时指人体十二经脉中气的通道,称为人体经水。后者位于血脉之外,与血脉和五脏六腑相互影响。经脉之气相应于人体组织液,与水的性质相似,故古人把经脉之气比喻为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