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国兰  郁良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6):113-113
目的 对五官科门诊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医嘱用药执行情况临床分析,探讨提高医嘱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对2002年在湛江港湾医院五官科门诊治疗的9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医嘱用药情况的询问调查。结果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医嘱依从性随用药时间延长医嘱依从性逐渐降低;口服片剂医嘱依从性最高,滴鼻剂次之,喷雾剂最低。结论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医嘱依从性与用药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与药物的制剂是否方便患者使用相关。提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对药物使用的正确理解及加强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科普教育是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余志能  单鲲  庞玺惠 《新疆医学》2006,36(5):178-180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在对其病因学研究过程中发现鼻腔结构异常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关系密切,并且在近年来逐渐提出“结构性鼻炎”概念。本科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伴有鼻中隔偏曲,对于此类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常不满意。本科2001年~2003年期间对此类患者进行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波治疗常年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金 《海南医学》2003,14(7):49-50
目的 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以及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的方法。方法 应用SK9702型微波治疗仪(深圳市君安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在103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对鼻丘和相对应的鼻中隔以及鼻甲进行微波治疗。在7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中以下鼻甲进行微波治疗。结果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显效81例(78.6%),有效10例(12.8%)。结论 微波治疗常年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的好处,易于在门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S目的 探讨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方法 选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我院制剂室制作药饼,敷贴于患者双侧肺俞、脾俞等穴。每年于初伏、中伏、末伏共贴 3 次,同时使用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并记录使用支数及临床症状;对照组只使用相同的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并记录使用支数及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组(52例)每年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支数与对照组(46例)相比显著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疾病,患者需常年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且疗效不佳。1999~2002年采用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5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在鼻内窥镜下行翼管神经微波凝固术,结果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36/50)。提示微波凝固翼管神经效果良好,方法简便,可重复进行,患者易接受,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仍是可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常年性变应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是耳鼻喉科门诊工作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复诊率较高,且经常需要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及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虽然症状多能控制、改善,但存在治疗时间过长、费用较高、停药后又易复发等问题。笔者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比较治疗后患者使用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数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养真益元汤联合迎香穴注射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期间于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五官科常规门诊收治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组给予养真益元汤内服联合迎香穴注射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微波治疗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淮南地区不同职业人群中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对尘螨的过敏情况。方法:选取不同的职业人群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118名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症状的志愿者,利用皮肤点刺试验(SPT)及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其对尘螨变应原的过敏情况。结果:工作中密切接触中药材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其SPT阳性率达77.5%,sIgE阳性率为75.0%;工作中密切接触粮食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其SPT阳性率达60.9%,sIgE阳性率为56.5%;而纺织车间工人中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SPT阳性率为31.2%,sIgE阳性率为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淮南地区不同职业中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对尘螨的过敏情况与职业环境有关,应加强对特定职业人群的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11.
何蓉  陈永国  郭欣 《四川医学》2003,24(12):1238-1239
目的 探讨CAP(P物质能神经阻滞剂)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capsaicin(辣椒素)波涂布双侧鼻腔表面,1次/d,连续14天。结果 辣椒素液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为88%。结论 CAP辣椒素能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AR)亦称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其临床类型中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多由屋尘、螨和宠物皮屑等致敏原引起,多数患者常年有鼻塞、张口呼吸、头晕头痛、耳鸣耳闷等症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可采用避免接触变应原的方法以及予药物治疗、免疫治疗(脱敏治疗)等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近年来,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3.
周芳英  汪绘纹  姜恭鹏 《吉林医学》2010,(25):4340-4341
目的: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对药物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并有解剖变异和(或)炎症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成形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前筛开放术和(或)息肉摘除术,术后进行随访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对经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合并有鼻腔解剖变异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相应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炎膏鼻腔局部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愈该病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取门诊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95例,向病人讲明该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取得病人的同意后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病人病例的年龄构成(P>0.05)、典型临床症状(P>0.05)和鼻黏膜特征(P>0.05)、与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研究组99例,显效48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96例,显效27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78.13%。经统计学处理χ2=5.18,P<0.02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鼻炎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明显疗效,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辣椒素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9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用辣椒素治疗.经鼻局部给药,1次/d,7~10 d为1个疗程.并按2004年的兰州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记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总有效率89.7%,1年后总有效率69%;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总有效率88.4%,1年后总有效率34%.结论:辣椒素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应用ELISA法对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4例可疑变应性鼻炎、19例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及鼻分泌物总IgE含量进行检测,并与1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疑变应性鼻炎组和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组血清总IgE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鼻分泌物总IgE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讨论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舌下含服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老年与中青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4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及中青年组,采用舌下含服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1年,以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的总和评价疗效以及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老年组共145例,总有效率6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6%。中青年组共397例,总有效率80.9%,不良反应发生率3.53%,两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及中青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及体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老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较中青年变应性鼻炎效果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两种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坚持定期复诊的两种变应性鼻炎患者各40例,无其它明显鼻部疾病,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定期随诊2年。结果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两种变应性鼻炎的总有效率相近,但显效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辅舒良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喷雾剂)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使用辅舒良喷雾剂组(A组)41例,每次2喷,1次/d,使用氯雷他定组(B组)44例,每次10mg,1次/d,使用辅舒良喷雾剂和氯雷他定联合用药组(C组)43例,均使用30d。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辅舒良喷雾剂和氯雷他定联合用药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舒良和氯雷他定联合用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较之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11-01~2011-12间在我院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20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经过三年治疗后,在2014年对这205例患者进行回访;然后选取同时期用传统抗组胺类药物联合激素治疗的20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整体疗效的差异,在治疗前后对这两组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查,观察其免疫学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都超过85%,说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学功能检查显示,在治疗前后观察组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对照组这几种功能水平检测则没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对于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