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左旋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左旋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 ,设烫伤对照 (A)组、糖尿病烫伤 (B)组、甘氨酸对照 (C)组和L 精氨酸干预 (D)组 ,每组各 2 5只。B、C、D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 ,C、D组分别管饲甘氨酸和L 精氨酸 2 0 0mg·kg-1·d-1。8周后取各组大鼠 (每组 5只 )背部皮肤组织测定糖含量。之后各组大鼠给予 2 0 %TBSA深Ⅱ度烫伤 ,于伤后 3、7、14、2 1d测量创面面积 ,计算创面愈合率 ;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 (MVD);检测创面组织释放一氧化氮 (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含量。 结果 与B组相比 ,D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从伤后第 7天起显著增加为 [( 4 4.10± 3.5 0 ) % ,P <0 0 5 ],创面MVD值在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增加 ( P <0 0 5 ),创面组织中释放NO、VEGF和TGF β1量增加 ,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为 ( 1.380± 0 .12 0 )mg/g。  结论L 精氨酸可通过增加NO、VEGF和TGF β1的合成与释放 ,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 ,增加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的血管形成 ,并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L-精氨酸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糖尿病精氨酸治疗组(C组),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建立后,观察及测量伤后0、4、8、14、16d时创面愈合面积、肉芽生长情况、组织形态学改变、羟脯氨酸(OHP)含量。结果C组创面愈合明显加快(P<0.05),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胶原生成增多,OHP含量增加。结论局部应用L-精氨酸,通过加快肉芽生成,增加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能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烧伤动物缺锌状况,通过不同剂量、不同途径补锌观察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0只,以沸水烫伤8秒致15%深Ⅱ度烫伤,设正常对照组(C组),通过经口和创面补锌的三组,分别以正常含锌饲料(40mg/kg,N组)、高锌饲料(80mg/kg,H组)喂养,正常含锌饲料加创面涂银锌霜(含锌761mg/kg,W组),于伤后1、3、7天活杀动物取血,检查血清锌含量和生长激素(GH)水平,取烫伤皮肤检测组织中的锌含量和羟脯氨酸(OHP)水平.另设2组大鼠,对比外用银锌霜或碘伏后创面愈合过程.结果伤后第1天血锌、皮肤锌及OHP即明显降低,血GH略有升高,饲以高锌饲料可以尽快提高血锌、皮肤锌和血GH水平,经创面补锌可以提高皮肤锌、皮肤OHP含量,有助于加速创面修复.在创面愈合过程的对比中发现,应用银锌霜的深Ⅱ度创面12.3±2.1d即愈合,而对照组至21天只有66.7%的创面愈合.结论烧伤后血锌、皮肤锌及皮肤OHP水平都降低,经口饲和创面补锌均可提高上述水平,口饲补锌侧重于提高血锌和GH水平,创面补锌有助于增加皮肤中锌和OHP含量,且能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蓄积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75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化方法 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氨基胍干预组,每组25只.将大鼠造成深Ⅱ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后,后2组制作成糖尿病模型,氨基胍干预组给予管饲氨基胍100 mg·kg~(-1)·d~(-1).于伤后0(伤后当天)、3、7、14、21 d处死大鼠.描取创面形状,并取全层皮肤组织待测.同时取大鼠背部表皮行KC培养及鉴定.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及皮肤组织糖含量,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皮肤组织中AGE分布.观察不同浓度AGE对KC增殖,凋亡的影响,以仅加表皮细胞培养液的KC为对照组. 结果 伤后7、14、21 d糖尿病组创面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氨基胍干预组却明显高于前2组(P<0.01).糖尿病组皮肤组织含糖量为(2.62±0.19)mmol/g,氨基胍干预组为(2.58±0.07)mmol/g,均高于对照组(1.04±0.09)mmol/g(P<0.01).对照组大鼠创面炎性细胞浸润强烈而局限,坏死组织形成、脱落及时,创面愈合无明显延迟;糖尿病组大鼠炎性细胞浸润缓慢、弥散而持久,坏死组织形成、脱落较迟,创面愈合明显延迟;氨基胍干预组大鼠炎性细胞浸润及时、强烈,坏死组织形成、脱落以及创面愈合时间较糖尿病组早.对照组中有少量散在的AGE沉积,糖尿病组AGE蓄积显著增加,而氨基胍干预组AGE含量显著降低.AGE作用48 h后,KC的增殖显著降低,呈现浓度依赖性,各剂量AGE干预组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100μg/mLAGE干预组KC早期凋亡连接素V阳性细胞比例为(15.1±2.3)%,明显高于对照组[(11.2±1.2)%,P<0.05];终未期凋亡双阳性细胞比例为(14.3±3.5)%,与对照组(15.2±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血糖可能是通过AGE蓄积,抑制KC等修复细胞增殖导致创面难愈;减少AGE蓄积,可改善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拟通过检测分析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M-CSF)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以及CD3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局部联合应用rh GM-CSF和胰岛素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胰岛素用药组、rhGM-CSF用药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1、15、21d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情况,并检测创面中TGF-β_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7、11、15、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TGF-β_1、FGF-2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34表达均高于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糖尿病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rh GM-CSF和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纤维化和上皮化,明显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上调创面中TGF-β_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硫酸乙酯肝素疗法在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硫酸乙酰肝素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采用随机表数字法将30只糖尿病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15)采用皮下注射0.5 ml硫酸乙酰肝素(0.3 mg/L),对照组(n=15)则采取皮下注射0.5 ml生理盐水,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创面炎症反应和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5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10天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增生;术后15天新生肉芽组织基本完成修复,而对照组创面仍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0和15天,实验组FGF和TGF-β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实验组KGF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而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调节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达到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4%硼酸溶液换药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创面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糖尿病小鼠模型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作。在小鼠背部制作3个同等大小的全层皮肤创面后,每日1次分别以生理盐水(A处理法)、4%硼酸溶液(B处理法)和0.5%碘伏+3%过氧化氢溶液(C处理法)对创面换药,记录创面愈合率,创面结痂和感染情况,在伤后3d、7d、14d断颈处死小鼠后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总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B处理法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A、C处理法(均P0.05)。14d时糖尿病组硼酸处理法TGF-β1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硼酸处理组(P0.01)。结论硼酸的弱酸性能刺激创面TGF-β1活化,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及其拆方(益气方和化瘀方)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贝复剂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以贝复剂为西药阳性对照,运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的技术手段分别检测各组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TGF-βRI)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组TGF-βRI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P>0.05);益气化瘀方组创面TGF-βRI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糖尿病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与TGF-βRI的表达量可能无直接关系,益气化瘀中药可能通过增加TGF-β1与其受体的结合量,间接促进TGF-β1发挥其生物学活性,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背部创伤模型,采用自身平行对照,将34只大鼠背部的68个创面分成rhEGF治疗组与盐水对照组,观察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测定伤后不同时间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和Ⅰ型Ⅲ型胶原比例,进行细胞DNA周期分析。结果经rhEGF治疗的创面愈合速度较盐水对照明显加快,2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2±1.3)d和(20.5±1.6)d(P<0.01);外用rhEGF使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增多,再上皮化明显,显著增加创面中OHP含量,降低Ⅰ型Ⅲ型胶原比例,加速细胞DNA复制。结论外用rhEGF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加肉芽组织及OHP含量,降低Ⅰ型Ⅲ型胶原比例,加速细胞DNA复制,明显促进皮肤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剂量L-精氨酸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伤后20 h内入院、烧伤总面积为50%~80%TBSA的患者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例,经鼻肠管给予葡萄糖盐水500 mL(含50 g/L葡萄糖及9 g/L氯化钠,下同)]、L-精氨酸200 mg组(10例,经鼻肠管给予L-精氨酸200 mg/kg+葡萄糖盐水500 mL)、L-精氨酸400 mg组(9例,经鼻肠管给予L-精氨酸400 mg/kg+葡萄糖盐水500mL).于伤后1 d(行肠内营养前)及3、5、7 d,取各组患者空腹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Th2型细胞因子TGF-β_1、IL-4含量.结果 各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1β含量伤后均呈快速上升趋势,L-精氨酸200 mg组血清TNF-α及IL-1β含量伤后5 d达高峰[(318±57)ng/mL、(218±47)pg/mL],但仍显著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389±34)ng/mL、(272±40)pg/mL,P<0.05],伤后7 d此2种细胞因子含量下降;L-精氨酸400 mg组各时相点血清TNF-α及IL-1β含量与对照组相近(P>0.05).各组患者血清TGF-β_1及IL-4含量伤后呈较缓慢上升趋势;伤后5 d,L-精氨酸200 mg组血清TGF-β_1含量为(110±1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83±20)pg/mL,P<0.05],L-精氨酸400mg组各时相点血清TGF-β_1含量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 在严重烧伤患者感染期,相对于400 mg/kg的用量,200 mg/kg的L-精氨酸通过调节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释放,能更有效地保持两者之间的比例,从而产生更好的免疫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纳豆提取物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纳豆提取物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大鼠实验研究纳豆提取物对低钙饲料喂养大鼠体重、身长、钙吸收率、股骨质量、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影响.结果 (1)高剂量组(P<0.05)、碳酸钙组(P<0.05)的体重显著大于低钙对照组.高剂量组(P<0.05)...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鼻整形术对受术者体像的影响,研究体像障碍检出者鼻整形手术前后的体像变化。方法:采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对108名受术者于鼻整形手术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受术者鼻整形手术前体貌关注度、情绪受损度和社会交往度三组指标的平均分值位于前列。体像障碍在鼻整形术受术者中的检出率为16.7%。全部受术者手术前的量表评分为19.23±11.69,手术后下降为15.89±10.26(P〈0.01);体像障碍检出者的术前量表评分为45.36±5.27,手术后下降为31.08±9.14(P〈0.05),术后评分降低的指标集中反映在躯体缺陷感、情绪受损度和社会交往度三个方面。结论:鼻整形术受术者手术前对自身体像极为关注,情绪受损严重,鼻整形术能够明显改善受术者的体像状态。体像障碍在鼻整形术受术者中的检出率较高,鼻整形术有助于体像障碍受术者消除消极体像。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在微流控芯片上模拟生理状态下的精子与宫颈粘液相互作用过程,寻找一种自然的接近生理状态的精子优选方法。方法:按功能构建微流控芯片,基于精子与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在芯片通道中模拟生理状态下的精子自然优选过程,进而实现对精子的优选,同时在芯片上集成实时精子检测池,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实时对精子的各项参数进行测定。本研究用微流控芯片法和常规上游法同时分析30例标本,并与分选前比较。结果:分选前a+b级精子百分率为(29.78±11.24)%、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为(8.00±5.19)%、直线速度(VSL)为(18.89±4.90)μm/s、平均路径速度(VAP)为(26.84±5.13)μm/s、前向性(STR)为(70.15±7.61)%。常规上游法分选后各项参数相应为(71.65±11.18)%、(14.95±6.79)%、(24.14±5.95)μm/s、(32.61±6.36)μm/s、(73.87±9.34)%。微流控芯片分选后各项参数相应为(92.37±6.33)%、(23.33±7.67)%、(34.03±16.78)μm/s、(38.73±16.40)μm/s、(84.91±12.56)%。芯片法与分选前比较,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上游法比较,各参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在微流控芯片上模拟生理状态下精子与宫颈粘液的相互作用过程,实现了对精子的自然优选和实时检测。优选出的精子质量较分选前及上游法都有明显提高,为芯片上实现模拟生理状态下的受精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胃肠肿瘤术后常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是外科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研究已揭示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密切联系。炎症伴随着整个围手术期,包括术前肿瘤微环境相关炎症、创伤相关炎症及术后感染相关炎症,这些炎症可表现为促瘤和抑瘤的双重作用。促瘤炎症成为主导时,则可刺激肿瘤原位复发,降低总体生存率。因此有必要对围手术期相关炎症的倾向进行评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相关最新进展,简要阐述了炎症作用机制及相应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