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术中切除的淋巴结数目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特别是对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机制可能包括淋巴结错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微转移等。因此,术中规范地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对高危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提高微转移检测手段等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1996至1999年间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检取5个以上淋巴结均无转移的2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病理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判定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浸润深度较浅,肿瘤小,血清CEA值低.5年生存率为73.8%(175/237).结论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施行根治术后预后较好,浸润深度和术前血清CEA值是其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MLR)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303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LR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清扫淋巴结总数的相关性,以及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探讨MLR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准确性,并与淋巴结转移数目的 预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MLR与清扫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99,P>0.05),而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清扫淋巴结总数有相关性(r=0.107,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即使受检淋巴结总数<12枚,MLR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X2=42.878,P<0.01).rN0、rN1、rN2和rN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68.9%、54.7%和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rN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比较相对危险度,独立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密切程度依次为rN分期>肿瘤大小.MLR和淋巴结转移数目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MLR与清扫淋巴结总数不相关;MLR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MLR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准确性与淋巴结转移数目的 预测能力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00例结直肠癌首发肝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及肝转移后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者、姑息切除者和无法切除者的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8、19和18个月(P=0.000).对于无法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的患者,肝转移后化疗联合局部治疗和不治疗患者的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个月和6个月(P=0.000).一线治疗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的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个月和16个月(P=0.000).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治疗方式、肝转移灶的手术方式、肝转移后的综合治疗以及一线治疗的疗效均与预后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的手术方式、肝转移后的综合治疗和肝转移后一线治疗的疗效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肝转移灶完全切除、肝转移后进行综合治疗以及肝转移后一线治疗有效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情况并探讨淋巴管生成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对63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直肠癌及相应切缘正常组织的淋巴管进行染色,并测定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同时检测促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结果 直肠癌肿瘤周边区淋巴管密度(peritumoral LVD,LVDpt)显著高于中心区淋巴管密度(intratumoral LVD,LVDit)及正常组织,而后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其中LVDpt与直肠癌VEGF-C及VEGFR-3的表达、淋巴结转移、低的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 直肠癌主要是肿瘤周边区存在着淋巴管的生成,淋巴管的数量不但与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且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1997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14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对其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应用log-rank检验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 PI),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并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2.0%、15.5%和6.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确诊时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及数目﹑肝转移灶分布、肝转移瘤诊断时间﹑是否合并肝外侵犯﹑肝转移灶是否手术﹑是否行化疗及化疗方案的选择等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血清CEA水平﹑有无肝外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及数目﹑原发病灶切除和化疗方案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患者生存率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及转移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血清CEA水平﹑有无肝外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和数目等因素与预后明显相关.PI值可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模式同样具有多样性,主要为个体化综合治疗.对于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从治疗方式的角度讲,根治性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最行之有效同时也是首选的方法;从治疗模式分析,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最为合理并备受推崇的.手术在可切除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目前尚无法取代.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原则包括:完整切除肿瘤原发灶、根部结扎切断相应血管、彻底清除引流区域淋巴结等,手术过程必须严格遵循上述原则,否则将严重影响手术的根治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112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层的结直肠癌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长径[<5 cm和≥5 cm分别为37.75%(211/559)、52.26%(289/553),χ^2=23.666,P<0.01]、大体类型[浸润、溃疡、蕈伞、隆起分别为37.04%(20/54)、47.52%(432/909)、34.33%(23/67)、69.51%(57/82),χ^2=13.787,P=0.003]、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分别为34.11%(102/299)、49.00%(317/647)、48.80%(81/166),χ^2=19.771,P<0.01]、错配修复缺陷(dMMR)[是和否分别为26.34%(64/243)、50.17%(436/869),χ^2=43.996,P<0.01]、神经侵犯[是和否分别为48.17%(421/874)、33.20%(79/238),χ^2=16.954,P<0.01]、脉管侵犯[是和否分别为79.16%(338/427)、23.65%(162/685),χ^2=327.493,P<0.01]以及术前癌胚抗原(CEA)[阳性(≥5 mg/ml)和阴性(<5 mg/ml)分别为52.87%(249/471)、39.16%(251/641),χ^2=20.162,P<0.01]和CA199[阳性(≥35 U/ml)和阴性(<35 U/ml)分别为59.33%(124/209)、41.64%(376/903),χ^2=21.465,P<0.01]分层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脉管侵犯和术前CA199阳性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13.006,95%CI 9.329~17.276,P<0.01;OR=2.194,95%CI 1.513~3.181,P<0.01),dMMR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OR=0.279,95%CI 0.190~0.411,P<0.01)。结论脉管侵犯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肿瘤标志物CA199的检测可以作为预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为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6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7.1个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30.8%和12.4%。病理组织分级、TNM肿瘤分期、肺转移灶大小、肺转移灶数目、是否合并肝转移和治疗方式不同的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结直肠癌、高TNM分期、合并肝转移及单纯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低分化、高TNM分期、合并肝转移及单纯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切除术的60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肺转移瘤切除术后和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3.7%和7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瘤数目和无瘤间期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率有关(均P<0.05),肺转移瘤切除前癌胚抗原(CEA)水平、肺转移瘸数目、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肺转移瘤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瘤数目和无瘤间期是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2.691,95% CI为1.072~6.754;OR=0.979,95% CI为0.963~0.994),肺转移瘤数目、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是肺转移瘤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3.319,95% CI为1.274~8.648;OR=3.414,95% CI为1.340~8.695).结论 经过严格选择的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尤其是单发肺转移及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可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清扫总数在预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13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3-96月,中位随访时间89月。5年总生存率为93.5%,无瘤生存率为80.1%。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清扫总数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χ2=6.24,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腋窝淋巴结清扫总数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P=0.025)。结论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数目可反映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以及评价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性,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同期手术切除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实施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在我院实施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且获得随访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4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40.9%和25.0%.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瘤栓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而性别、年龄、原发灶位置、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转移瘤数目以及转移瘤分布与术后生存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实施同期手术切除,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3.
Thebreastcancerpatientswithaxillarynode-negative(ANN)havebetterprognosis,butl5-2o%ofthemhavearecurrencewithinlOyearsafterprimarytreatment.Thepresenceofaxillarynodalmetastasesisthemostimportantprognosticfactorinprimaryoperablebreastcancerpatients.SoitwasguessedthatinoperationtherewerelymphnodemicrometastasesmissedonroutinestaininginthesereIapsedpatientswithANNbreastcancer.Inthisstudy,monoclonaIantibodiesagainstcytokeratin(CK)wereappliedasaprobe,usingAPAAPimmunohistochemistrytechniquetodet…  相似文献   

14.
PN0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雪峰  潘铁成  李军  陈涛  魏翔  宋定伟  胡敏  张霓 《肿瘤》2005,25(4):383-385,395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免疫组化诊断方法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细胞角蛋白19和粘蛋白1单抗检测56例经传统HE染色诊断为无转移(pN0)食管癌患者的118个淋巴结.对患者随访,应用x2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结果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5.0%(14/56),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与TNM分期(T1/T2、T3)统计学处理结果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特点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3.85%,无转移者3年生存率83.63%,两组相比较差别非常显著(x2=7.24,P<0.05).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细胞角蛋白19和粘蛋白1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较常规组织学检查方法敏感性更高,提高了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可以用来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pN0食管癌预后评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155例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背景与目的胸内淋巴结(包括肺门和纵隔)转移是影响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转移方式,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清扫依据,对155例非小细胞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55例非小细胞肺癌共清除淋巴结1553枚。总转移率为58.7%(91/155),N1占20.0%(31/155),N2占38.7%(60/155),跳跃性N2共9.7%(15/155)。肺原发肿瘤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呈线性关系。淋巴结转移率在各类型非小细胞肺癌间无差异。肺癌淋巴结可呈跳跃式纵隔转移,且区域性转移与非区域性转移均多见。结论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组别、多区域及跳跃性特点。除临床分期为T1者外,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在肺癌术中应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前哨淋巴结(SLN)活检能够准确评估区域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患者提供精确的分期,同时也减轻了淋巴结阴性患者的手术并发症.规范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测手段,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有助于准确判断微转移.但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在乳腺癌预后判断、治疗决策中的意义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7.
To confirm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number of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s (MLN) in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668 patients with primary gastric cance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ive-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calculat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number of MLN, namely, none (89.2%), one to three (77.4%), four to six (55.8%), and seven or more (36.2%). Furthermore, even when the cancer had invaded the serosa, 5-year survival was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in patients with one to three MLN (71.7%) than in those with four to six (35.5%) or more than six (31.5%) (P less than 0.01), and the 5-year survival was close to that of patients with no MLN (70.5%). Not only qualitative but also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essential for estima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