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 奥氮平作为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有研究表明奥氮平的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 μg/L,血药浓度大于20 μg/L,增加剂量疗效并不增加,血药浓度小于10μg/L,达不到有效治疗效果,剂量与血药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 =0.582[3].近年来国外有人报告奥氮平的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吸烟可引起奥氮平血药浓度降低达40%,严重影响治疗效果[4].国内同类报告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吸烟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苯妥英钠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病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其疗效血药浓度为10~20μg/ml,如超过20μg/ml以上时,会出现中毒现象。苯妥英钠的多种神经毒性与血药浓度相关。由于其治疗中毒血浓度相近,加之生物的个体差异,即使给相同治疗剂量,亦会出现不同的血药浓度,或达中毒量。因此,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应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疗效和血药浓度。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根据血药谷浓度分析结果,分为甲组(5μg/m L)、乙组(5~10μg/m L)、丙组(10μg/m L),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0.5 g/次剂量,3次/d使用者多,血药谷浓度多为5~10μg/m L;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炎症反应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可提高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癫痫患者218例达治疗剂量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比较。结果:血药浓度<50μg/ml组总有效率与50~100μg/ml、>100μg/m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0~100μg/ml组与>100μg/ml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患者时血药浓度监测很重要,能够有效地判断临床用药剂量与临床效果关系,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可以调节药物用量,使丙戊酸钠最小剂量发挥最大的临床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药浓度的调节作用,同时分析对茶碱血药浓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将其中的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血清中茶碱浓度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明确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及疗效,并深入探讨对患者血药浓度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 30例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3~10μg/mL,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25/30),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6.67%(8/30);26例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10~15μg/mL,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08%(19/26),不良反应出现率为57.69%(15/26);24例患者的茶碱浓度为15~20μg/mL,治疗有效率为70.83%(17/24),不良反应出现率为70.83%(17/24);各浓度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10μg/mL浓度的不良反应出现率相较于其他两组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吸烟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与不吸烟患者相比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肺心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与没有肺心病患者相比偏高,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茶碱治疗COPD时血药谷浓度需调控在3~10μg/mL,可获得理想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茶碱血药浓度受到吸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吴洪文 《医学文选》2005,24(4):546-547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茶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对35例使用氨茶碱注射剂0·5g/d的成人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血药浓度为15~20μg/ml者28例,20~25μg/ml者2例,<5μg/ml者1例,5~10μg/ml者4例。经调整剂量,使血药浓度为10~15μg/ml,既控制了症状,又避免了副作用。结论血药浓度为15~20μg/ml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茶碱的血药浓度控制在10~15μg/ml,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氨茶碱是临床常用的平喘药,在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但安全范围小,体内消除速率个体差异性较大,且平喘效果、毒副反应与血浆茶碱浓度密切相关。浓度达5μg/ml 时,开始发挥治疗作用,较适宜的血药浓度为10~20μg/ml,超过20μg/ml,毒性反应逐渐增多,如不注意茶碱的药物动力学变化,并及时调整剂量,则疗效不好或出现毒性反应。甚至有生命危险。本文就氯茶碱的药物动力学、影响因素及配伍用药时茶碱的剂量调整等作一概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东北地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时,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制定合理的甲氨蝶呤解救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为实现个体化给药奠定基础.方法 搜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该院小儿血液内科接受甲氨堞呤(3g/m2)化疗的东北地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定时取血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结果制定救援方案.研究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对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48h不同个体血药浓度结果差异较大(0.10~23.00μ mol/L);48 h血药浓度大于1.0μmol/L的患者的解救次数和血药浓度监测次数均显著高于血药浓度小于1.0μmol/L(P<0.01);与血药浓度小于1.0μmol/L的病例比较,血药浓度大于1.0μmol/L的病例不良反应的病例有增加趋势,但统计结果不显著(P>0.05).结论 大剂量甲氨堞呤化疗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优化治疗方案.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升高有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的趋势,该不良反应可逆.临床治疗中,可根据病人情况将甲氨蝶呤剂量增至患儿可耐受剂量,定时监测并根据血药浓度结果制定解救方案,可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37-39
目的 探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药浓度的调节作用,同时分析对茶碱血药浓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5 年6 月~2017 年5 月收治的COPD 患者,将其中的8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血清中茶碱浓度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明确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及疗效,并深入探讨对患者血药浓度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 30 例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3~10 μg/mL,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25/30),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6.67%(8/30);26 例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10~15 μg/mL,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08%(19/26),不良反应出现率为57.69%(15/26);24 例患者的茶碱浓度为15~20 μg/mL,治疗有效率为70.83%(17/24),不良反应出现率为70.83%(17/24);各浓度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10 μg/mL 浓度的不良反应出现率相较于其他两组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吸烟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与不吸烟患者相比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肺心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与没有肺心病患者相比偏高,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茶碱治疗COPD 时血药谷浓度需调控在3~10 μg/mL,可获得理想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茶碱血药浓度受到吸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苯妥英钠(DPH-Na)又名大仑丁,是治疗癫痫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首选药,其药理作用与药物血浓度密切相关;但因其有效血药浓度(10~20μg/ml,儿童:5~20μg/ml)与中毒浓度(25μg/ml以上) 十分接近;而且达到最适有效血浓度所需剂量又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1.
许光兰 《广西医学》2003,25(1):11-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把53例急性左心衰患分成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剂量组:硝酸甘油10mg 5%GS40ml微泵内静脉注射,开始剂量30-40μg/min,逐渐增加到50-60μg/min;小剂量组;硝酸甘油5mg 5%GS40ml,微泵内静脉注射,开始剂量10μg/min,以后每10分钟增加10μg,直到有效,并持续监测两组患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结果:大剂量组比小剂量组的临床缓解率高,缓解时间短,血氧饱和度上升,心率,血压变化好,结论:在严密监测血压情况下,治疗急性左心衰时硝酸甘油30-40μg/min的起始剂量起效更快,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赵宁 《中国热带医学》2004,4(5):805-805,804
目的:比较不同起始剂量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32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较大起始剂量组和小起始剂量组。较大起始剂量组:以硝酸甘油20-30μg/min微泵或输液泵静脉注入,逐渐增加剂量至40—50/μg/min。小起始剂量组:硝酸甘油5~10μg/min微泵或输液泵静脉注入,以每10~15min增加10μg,直至有效,以20μg/min维持。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结果:大起始剂量组较小起始剂量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症状好转所需时间短,血氧饱和度上升快,心率血压改善好。结论:在严密血压监测情况下,以硝酸甘油20~30μg/min的较大起始剂量救治老年人急性左心衰起效快、更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人氨茶碱使用情况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方法 :对 4 7例老年患者 (≥ 6 0岁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氨茶碱血药浓度个体化差异大。血药浓度在治疗浓度范围内 (10μg/ m L~ 2 0μg/ m L )的为 16例 ,只占 34.0 % ;<10μg/ m L的为 16例 ,占 34.0 % ;>2 0μg/ m L的为 15例 ,占 31.9% ,几乎各占 1/ 3。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人氨茶碱血药浓度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卡马西平用于部分性癫痫治疗时不同血清药物浓度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部分癫痫患者98例,根据预期血药浓度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预期血药浓度为9~12μg/mL,对照组预期血药浓度为4~8μg/mL,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47%,对照组有效率为69.3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部分性癫痫的治疗,低剂量的卡马西平即可有效的控制症状,增加剂量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适宜血浓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适宜血药浓度。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奋乃静低、中、高剂量治疗精神分裂症第4、6周血药浓度水平,同时分别评定第4、6周BPRS、TESS量表。结果第4、6周低、中、高奋乃静血药浓度分别为(1.30±0.57)与(1.20±0.46(n=22)、(1.26±0.64)与(1.29±0.75)(n=32)、(1.34±0.78)与(1.41±0.69)(n=24)(μg/L),奋乃静血药浓度与疗效呈正相关,但血药浓度提高,副反应增加。结论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适宜血药浓度以在0.8 ̄1.8μg/L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6.
吴洪文 《微创医学》2005,24(4):546-547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茶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对35例使用氨茶碱注射剂0.5 g/d的成人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血药浓度为15~20 μg/ml者28例,20~25 μg/ml者2例,<5 μg/ml者1例,5~10μg/ml者4例.经调整剂量,使血药浓度为10~15 μg/ml,既控制了症状,又避免了副作用.结论血药浓度为15~20 μg/ml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茶碱的血药浓度控制在10~15 μg/ml,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氨茶碱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为止喘首选药。但由于其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窄(10μg/ml~20μg/ml),体内药物动力学易受联合用药的影响,且个体差异较大,因而在临床上某些患者的血药浓度易过低或过高,造成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研究将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的实际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从2008年12月到2013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同程度急性白血病患儿中随机选取30例病例,根据患儿病情情况分为标危组与中高危组,并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在不同时间内的血药浓度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标危组患儿在用药后44h时血药浓度为(1.13±0.35)μmol/L,68h时血药浓度为(0.42±0.19)μmol/L,中高组这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为(0.83±0.29)μmol/L和(0.22±0.18)μmol/L。两组患儿68h时血药浓度明显低于44h时血药浓度(p0.05);此外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以及排泄延迟的发生情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HD-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地高辛(Digoxin)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对结果作综合分析。结果:共监测121例,其中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为82例(占67.8%),小于0.5μg/L的为21例(占17.3%),大于2.0μg/L的为18例(占14.9%),中毒表现为13例(占10.7%)。结论:口服地高辛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监测,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达到保证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钟慧  李静 《微创医学》2003,22(3):294-295
目的了解原发性癫痫患者血清苯妥英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妥英血药浓度,以10~20μg.ml-1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及合并用药情况.结果测定结果低于10μg.ml-1 3例,占7.7%,高于20μg.ml-1 26例,占66.7%.检测结果以10~20μg.ml-1为有效范围,合格率为25.6%.结论对长期使用苯妥英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使之个体化用药,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