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用生物学检测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了2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和TNF-α的含量及其与白血病细胞负荷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急性B淋巴性白血病的IL-6,sIL-6R急性T淋巴性白血病的TNF-升高尤为明显;(2)B-ALL的IL-6,TNF-α及T-ALL的TNF-α水平与白血病细胞负  相似文献   

2.
胸腺因子D对白血病IL-6和TNF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胸腺因子D(TFD)对白血病患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调控作用,以便在白血病治疗中正确使用TFD。在白血病化疗同时,加用TFD50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VD,qd×3mon,检测治疗前后IL-6活性和TNF水平。结果: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IL-6和TNF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化疗加用TFD治疗后,ALL的IL-6和TNF及ANLL的TNF均比治疗前和化疗组显著降低。TFD加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是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IL-6和TNF对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诱导急性白血病肿瘤细胞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利用急性白血病原代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系HL-60和K562,分别观察了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细胞存在着IL-6和TNFα的自分泌作用,而TNFα和IL-6对白血病细胞则有诱导分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还可呈现生长抑制作用;而IL-6则可表现为生长促进作用。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这种凋控在白血病的发病和免疫调控治疗中将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IL-6和TNF对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导急性白血病肿瘤细胞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利用急性白血病原代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系HL-60和K562,分别观察了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细胞存在着IL-6和TNFα的自分泌作用,而TNFα和IL-6对白血病细胞则有诱导分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还可呈现生长抑制作用;而IL-6则可表现为生长促进作用。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这种凋控在白血病的发病和免疫调控治疗中将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了4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同时用酶法测定其血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TNF-α水平与IL-6和IL-8呈正相关,TNF-α和IL-6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烧伤病人TNF,IL—6的变化与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烧伤后TNF、IL-6的变化与氧自由基的关系。采用酶标法检测血清TNF和IL-6,改良八木国夫法检测血清MDA,动态观察了烧伤病人伤后10d内血清TNF、IL-6和MDA的变化以及抗氧化剂对血清TNF和IL-6的影响。结果显示烧伤病人血清TNF、IL-6和MDAF均显著增高(P〈0.01);TNF与MDA的变化呈正相关(r=0.45,P〈0.05);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清TNF(P〈0.05)和I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一种高活性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突变体与人白细胞介素-6(IL-6)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其对L929细胞和人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既具有TNF抗肿瘤活性,又具有对高表达IL-6受体的肿瘤细胞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检测Graves病(C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甸子与CD发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与24周采集患者静脉血,分别采用放免法和超敏酶免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含量。结果:CD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应用抗 状腺药物8周和24周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后,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应  相似文献   

9.
TNF—α诱导分泌型IL—1和膜型IL—1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丙酸杆菌和内毒素引起的肝坏死模型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型白细胞介素1(sIL-1)和膜型白细胞介素1(mIL-1)在肝坏死形成中的相互作用。其结果:①枯否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sIL-1和枯否细胞的mIL-1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NFα首先增高,随之为mIL-1,最后为sIL-1。②TNFα可以诱导sIL-1和mIL-1生成。③未发现IL-1诱导TNFα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外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NF)[1-2]、白细胞介素1β(IL-1β)[3]、白细胞介素6(IL-6)[4]、粒细胞-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6]等炎性细胞因子,可延迟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本实验着重研究肺灌洗液和循环血中TNF、IL-1β和IL-6含量的变化,以及内源性抗炎因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sTNFRⅠ、Ⅱ)的动态变化及规律,以探索上述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与PMN凋亡、过度炎症反应、继发性肺组织损伤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枸杞子水提取物(LBr)对全血培养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LBr单独不能诱导TNF产生,LBr0.5μg/ml可明显促进LPS诱导的TNF产生,但LBr10μg/ml则对LPS诱导的TNF产生无明显作用iLBr0.5μy/ml不仅可促进LPS诱导的IL-6产生,单独亦可诱导IL-6产生,但LBr10μg/ml则对IL-6的产生无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 HHV-6诱导单核细胞表达和产生IL-10,细胞因子mRNA动力学研究发现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1β及IL-6随IL-10mRNA积累而减少,用抗人IL-10单克隆抗体阻断HHV-6诱  相似文献   

13.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PBL分泌IL—2,TNF,IL—6,IFN—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CMP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24、36、48、72h采样检测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可达13.6±4.3,41.9±2.0,1837.4±464.3,1037.9±211.0U/ml,分别比无CMP的细胞培养对照组的效价高0.8,7.4,0.5,10.9倍(P<0.01),说明CMP具有IL-2、TNF、IL-6、IFN-γ的诱生剂功能。由CMP预处理HPBL后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比无CMP的PHA和/或ConA刺激的相应常规诱生组高1.2~2.8,0.5~1.1、0.5~0.8、0.4~0.6倍(P<0.01),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细胞因子效果最佳(P<0.01),说明CMP又具有IL-2、TNF、IL-6、IFN-γ促诱生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时母血和臆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1例早产合并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孕妇(A组)外周血和脐务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并以35例早产孕妇作对照(B组)。结果:A组母血中TNFα、IL-8均显著高于B组(P〈0.05,脐血中IL-6显著高于B组(P〈0.02),母血中IL-6,脐血中TNFα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一种高活性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突变体与人白细胞介素-6(IL-6)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其对L929细胞和人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既具有TNF抗肿瘤活性,又具有对高表达IL-6受体的肿瘤细胞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5年第2卷索引(主题词、关键词)A奥曲肽高血压,门脉胰高血糖素BB超肝病卵巢恶性肿瘤BA-ELISAT3、T4白内障,SOD、LPO白血病,TNF白血病,急性IL-6.sIL-6R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急性糖皮质激素受体膀胱癌,CEA(尿)表皮生...  相似文献   

17.
TPA及细胞因子对U937细胞中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了几种细胞因子及TPA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传代细胞系U937细胞中IL-1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NF-α,IL-6,IFN-γ,IL-2,IL-3,IL-8,IL-9和GM-CSF对IL-1β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尤以TNF-α和IL-6最为明显,TPA刺激U937细胞表达IL-1β mRNA的时间效应显示,12h表达量较高;9h表达  相似文献   

18.
伤寒患者血清TNF,IL—2,sIL—2R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伤寒发病中的作用,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7例伤寒患者及16例正常人血清TNF、IL-2和sIL-2R水平。结果发现,伤寒患者血清TNF水平和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而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对15例伤寒患者各病期血清TNF、IL-2和sIL-2R水平动态观察发现伤寒患者血清TNF、sIL-2R水平动态变化与患者体温、病期、病情变化具有密切关系。伴肝功能损伤和有诸如消化道出血、肺炎、急性肾衰等并发症及复发性伤寒的患者其血清TNF、sIL-2R水平明显高于无肝功能损伤及无并发症的患者。结果提示,临床检测伤寒患者血清TNF、sIL-2R除可协助诊断外,对于患者病情、病期、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作为临床观察伤寒病情及判断预后的监测指标。血清IL-2检测对于伤寒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作为判断临床病情、病期及预后的指标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TNF—α和IL—8在兔创伤性急性肺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云喜  李琦 《免疫学杂志》1997,13(3):149-151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采用兔胸部撞击致创伤性ALI模型,利用酶联免疫法观察伤后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IL-8含量的变化,辅以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湿/干比值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伤后兔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严重肺水肿,肺内大量炎性细胞聚集,浸润;血浆,BALF中TNF-α和IL-8含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研究维甲酸对23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IL-2、sIL-2R、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经维甲酸治疗后,OLP患者的血清IL-2、sIL-2R、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临床显效率69.6%(16/23),有效率26.1%(6/23)。提示维甲酸可以抑制OLP患者过强的T细胞增殖反应,减轻细胞因子对口腔粘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