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全酸蚀粘接剂、自酸蚀粘接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3种材料粘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的操作时间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的3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附件156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采用3M 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粘接剂和3M Z350纳米充填树脂粘接附件,B组采用3M Adper Easy One自酸蚀粘接剂和3M Z350纳米充填树脂粘接附件,C组直接采用GC Fuji Ortho LC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附件。记录每个附件的操作时间,评价粘接时、治疗1个月和6个月时3组附件的失败情况。结果 C组附件的操作时间较A、B组短(P<0.01)。3组附件之间的粘接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的粘接失败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材料粘接附件的稳定性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操作简便,更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和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粘接剂对氧化锆全瓷冠的临床粘接效果.方法 选取66例患者100颗需要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n=50),分别采用3M RelyXTMLuting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RelyX L组)和3M RelyXTM U200通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X U组)粘接.两年后复查,检查修复体的固位情况及边缘密合性,比较两组修复的成功率.结果 RelyX L组修复成功率98.0%;RelyX U组修复成功率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时,采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和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粘接剂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3.
玻璃离子粘合剂粘接带环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杜辉  朱红  康阳 《口腔医学》2000,20(3):153-154
固定矫正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正畸治疗 ,但矫正器附件的脱落是临床常见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往国内普遍采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带环 ,带环脱落率较高。笔者于 1998年起采用玻璃离子作带环粘接剂 ,观察 14个月 ,效果明显材 料 和 方 法1 病例选择 : 正畸就诊患者 56名共 2 2 4颗支抗磨牙 ,牙体发育良好 ,无大面积龋坏 ,无牙体组织大面积缺损 ,摄片见牙根发育良好 ,无根尖炎症及牙槽骨的吸收。2 实验方法及材料 :  56名患者随机选择一侧上下支抗磨牙用玻璃离子粘接带环 ,对侧上下支抗磨牙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带环以作对照。两种粘合剂均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80颗有后牙龋坏者,其近中及远中均有邻牙存在,充填物在1年内有脱落史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B组:树脂型银汞粘接剂组)进行充填,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卡方检验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用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在1年内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较树脂粘接剂组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离体比较临床常用的3种水门汀在早期接触水状况下的溶解情况,并探讨边缘隔湿剂对水门汀溶解性的影响。为临床水门汀应用的远期效果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登士柏玻璃离子水门汀,松风聚羧酸锌水门汀分别粘接冠与离体牙,并于粘接后3、6、9min后浸泡于人工唾液中,时间持续30d,其间冷热循环3000次,设立隔湿对照组,电镜测量冠边缘粘接剂剩余厚度。结果:3种水门汀的剩余厚度是不同的,树脂加强型水门汀对溶解的改善是显著的。溶解度由低到高依次是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登士柏玻璃离子水门汀,松风聚羧酸锌水门汀。早期接触水对3种水门汀的溶解度均有很大影响,隔湿剂的应用对改善水门汀早期抗溶解性有很大意义。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质稳定,溶解度小,是未来充填剂和粘固剂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炜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2005,12(3):97-100
目的评价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为期18个月的临床研究.231个托槽用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resin 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RMGIC)粘接,234个托槽用复合树脂粘接剂(composite resin,CR)粘接.观察脱落托槽所在的牙位、时间和脱落后粘接剂在牙面上的残留量.计算托槽脱落率和粘接材料残留指数.结果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的托槽脱落率为23.4%;复合树脂粘接剂粘接的托槽脱落率为9.4%,两者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不论使用玻璃离子粘固剂还是复合树脂粘接剂粘接托槽,第二前磨牙都是最容易出现托槽脱落的牙位.两种材料粘接的托槽脱落后,牙釉质上的粘接材料残留指数差异没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复合树脂粘接剂相比,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粘接强度尚不能满足正畸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临床普遍使用的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在粘结过程和去粘结过程中导致釉质的丧失 ;托槽周围因菌斑积聚和停留导致脱矿等。玻璃离子水门汀因具有能与牙釉质形成化学性粘结 ,能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具有抗龋性等特性而成为替代传统正畸粘结剂的理想选择。但传统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结力比复合树脂粘结剂低 ,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如何提高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结性能 ,使其适合正畸临床粘结的需要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出现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在 2 0名正畸初诊患者的上颌左右侧分别使用正畸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正畸托槽 ,观察其临床脱落率。其主要目的为了解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临床使用的脱落率 ,探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临床使用的可行性。结果 :托槽粘结后一个月 ,统计托槽的脱落情况 ,结果如下 :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的 88个托槽有 5个脱落 (2 .3% ) ;而用复合树脂粘结的 88个托槽有 4个脱落 (3.4 % )。卡方检验结果 (df=1,x2 =0 .117,p >0 .0 5 )显示 ,两种粘结剂的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的脱落率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临床初步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方刚  张丁 《口腔正畸学》2000,7(3):123-125
目的了解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临床使用的脱落率,探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临床使用的可行性.方法20名正畸初诊患者的上颌左右侧分别使用正畸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正畸托槽,观察其临床脱落率.结果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的脱落率与临床普遍使用的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的脱落率相似.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4种正畸粘接剂对金属托槽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正畸临床44例患者,792颗牙,随机分为4组,常规牙面处理,分别按照说明书要求用京津釉质粘接剂、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3M化学固化型树脂粘接剂和3M光固化树脂粘接剂粘接金属托槽,然后使用MBT矫治技术进行综合性正畸治疗,记录托槽脱落情况。12个月后,评估每组牙的牙釉质脱矿情况,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M光固化型树脂粘接剂组托槽的脱落率低于京津釉质粘接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各组间托槽脱落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京津釉质粘接剂组造成釉质脱矿程度在4组中最高,而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的釉质脱矿程度最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釉质粘接剂相对远期粘接效果较差;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能够通过释放氟离子有效降低釉质脱矿的发生,是正畸治疗中较为理想的粘接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粘接剂对二氧化锆桩与根管内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颗完整无龋坏的离体上颌中切牙自釉牙骨质界处截断牙冠,根管桩道预备,制作二氧化锆桩核。60颗牙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i、Bond加LuxaCore双固化树脂、RelyX Unicem树脂、32%磷酸加ESPE RelyX Unicem树脂粘固二氧化锆桩核。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推出测试,记录粘接强度,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磷酸加ESPE RelyX Unicem树脂组、ESPE RelyX Unicem树脂组i、Bond加Luxa Core树脂组、聚羧酸锌水门汀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磷酸锌水门汀组的二氧化锆桩粘接强度分别为(15.06±1.80)MPa、(11.57±1.33)MPa(、10.42±1.24)MPa(、7.30±1.05)MPa(、6.99±0.87)MPa(、3.97±0.95)MPa,固位力依次降低。其中32%磷酸加ESPE RelyX Unicem树脂组的固位力显著高于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PE RelyX Unicem树脂组与Luxa Core树脂组之间(P=0.590),聚羧酸锌组和玻璃离子组之间(P=0.49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磷酸锌水门汀的粘接强度最低,与其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粘固二氧化锆桩,树脂类粘接剂固位力较强,自粘接系统加用酸蚀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二氧化锆桩在根管内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1.
固定矫治器带环不同粘接方式的固位情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畸临床上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带环脱落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矫治器正常发挥作用从而耽误疗程也会给患者带来麻烦和痛苦.带环的稳定性固然取决于其制作及粘接的技术,但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助疗工作中发现有些医师为了节省时间经常调和一次水门汀粘入两只带环,在某些认为带环不够稳定的情况下则改用玻璃离子粘接.作者通过本研究对一次及分次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带环进行比较,同时对用玻璃离子粘接及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进行比较.旨在为指导临床助疗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以四种粘接剂分别粘接三种材料制作的核与镍铬合金全冠时,各组粘接强度间的差异。方法:将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粘接剂用于粘接镍铬合金全冠和银汞合金核、复合树脂核、中熔合金核。各组试样进行500次5℃-55℃水浴循环后,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实验,获得不同粘接剂、核材料配对使用时与镍铬合金冠间的最大拉应力值。结果:银汞合金核使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时的最大拉应力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复合树脂核使用四种粘接剂后的全冠固位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磷酸锌水门汀获得最高全冠固位力;中熔合金核使用四种粘接剂后的全冠固位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汞合金核使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后的全冠固位力大于其他三种粘接剂;中熔合金核使用四种粘接剂所获得固位力相当;复合树脂核使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获得较好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别应用传统涂布法和预压薄法,比较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种植体支持的氧化锆单冠粘固修复中水门汀残留和粘接力的差别。方法 应用Sinora CEREC系统扫描Ankylos标准B型6mm种植体基台替代体,设计厚度为1mm的单冠,切割和烧结氧化锆瓷块,制作氧化锆单冠。应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分别通过传统涂布法和水门汀预压薄法,将单冠粘固在种植体基台替代体上。观察水门汀的残留情况,评价2种粘固方法的粘接效果。结果 预压薄法粘固组的氧化锆单冠和基台周围水门汀残留明显少于应用传统涂布法的粘固组。但是预压薄法组的平均粘接力(247.95N)明显小于传统涂布法组(428.79N),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预压薄法能有效减少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残留,但其粘接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带环的临床应用胡荣党,林新平,张秀华,张国兴带环脱落是正畸中常见的而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以往使用磷酸锌粘固剂(ZNP)作为粘接剂,带环脱落率较高,本科自1994年开始改用玻璃离子粘固剂(GIC)粘接带环,现对其粘接效果及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聚羧酸锌和Premier暂时性树脂三种水门汀对粘结固位种植牙冠短期固位和可拆卸性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种植固定义齿的粘接剂。方法:在ITI标准颈纯钛基台上制作前磨牙镍铬金属冠9个,分别用玻璃离子、聚羧酸锌、Premier暂时性树脂三种水门汀粘结于基台上。通过拉伸试验和去冠器冲击试验两种取冠方法测试牙冠脱位所需要的最大载荷值和震动次数。结果:拉伸试验取冠平均脱位载荷值:聚羧酸锌水门汀[(200.28±38.68)N]、玻璃离子水门汀[(137.945±46.720)N]、Premier暂时性粘接树脂水门汀[(103.708±23.727)N]。聚羧酸锌水门汀与玻璃离子水门汀、Premier暂时性树脂水门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离子水门汀与Premier暂时性树脂水门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冠器取冠平均脱位震动次数:Premier暂时性树脂水门汀(17.667±4.055次)、聚羧酸锌水门汀(3.222±1.474次)、玻璃离子水门汀(1.778±0.786次)。Premier暂时性树脂水门汀与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羧酸锌水门汀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羧酸锌水门汀有较大的粘接力和较好的可拆卸性,能满足粘接固位种植牙冠的固位要求;玻璃离子水门汀有较好的可拆卸性,但粘接力中等;专用种植粘接水门汀Premier粘接力中等,但可拆卸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树脂类正畸粘接剂(3M)和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GC)粘接托槽的脱落率及牙釉质的脱矿率。方法:选取正畸治疗病例6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口内相对象限随机使用3M粘接剂和GC粘接剂粘接托槽,记录托槽的第一次脱落情况及治疗结束时牙釉质的脱矿情况。结果:3M粘接剂组托槽的脱落率为9.67%,GC粘接剂组托槽的脱落率为11.83%,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3M粘接剂组牙釉质的脱矿率为21.5%,GC粘接剂组牙釉质的脱矿率为18.0%,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与传统的树脂粘接剂都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但是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可以免除酸蚀,且能释放氟离子,降低釉质脱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粉液比例改变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托槽粘接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140颗离体人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7组,每组20颗。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粉剂改变范围设置成(-30%~30%),具体分组如下:对照组、A组(+30%)、B组(+23%)、C组(+17%)、D组(-17%)、E组(-23%)、F组(-30%)。每组牙齿经过牙面处理后用不同粉液比例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进行托槽粘接。记录粘接24 h的抗剪切强度和粘接残留指数,用SPSS 19.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E组的抗剪切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降低30%粉剂比例的F组的抗剪切强度(5.71 ± 1.55)MPa比对照组(7.55 ± 1.20)MPa降低,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F组具有较低的粘接残留量。 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有较宽的临床使用范围,增加粉剂比例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托槽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但降低30%粉剂比例则会降低其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3种表面处理的树脂核与玻璃离子水门汀间的剪切粘接强度,为临床上设计树脂核-全冠修复体时冠的粘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30个树脂核试件块随机分为3组:金刚砂车针打磨(RDB)组、RDB加酸蚀剂酸蚀(RDBE)组、RDB加树脂粘接剂(RDBA)组,分别接受金刚砂车针打磨、RDB加酸蚀剂酸蚀、RDB加树脂粘接剂3种表面处理。将各组树脂核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经37 ℃恒温水浴24 h后,测试分析各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依次观察树脂核表面形貌、粘接界面及粘接断面,记录粘接面破坏形式。结果 3组的树脂核表面形貌及粘接界面形貌不同,而粘接断面的断裂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0.10)。RDB组、RDBE组、RDBA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分别为(4.28±0.18)、(4.65±0.17)、(2.39±0.21)MPa,3组间的剪切强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树脂核表面处理对其与玻璃离子水门汀间的剪切粘接强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粘接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粘接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正畸粘接材料,结合了传统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的优点,是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粘接剂的粘接性能、预防釉质脱矿、释氟性、抑菌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不同的银汞粘接剂应用于粘接银汞修复时,修复后牙体的抗折力差异.方法:选50个健康的上颌前磨牙,除10个作空白对照外,其余40颗在(牙合)面制备近远中邻(牙合)洞,分为4组(直接银汞充填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树脂型银汞粘接剂组).样品37℃水浴72 h,5℃到55℃水浴循环2 500次,然后用振动动态测试系统进行抗折实验,直至破裂,记录时间.结果:对照组在5组中显示出最高的抗折力,用ANOVA和t检验显示其与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组较其他实验组有更高的牙齿抗折力.结论:粘接银汞修复是一项有效的技术,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作粘接剂能更有效地提高牙体的抗折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