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整复手法结合针刺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按揉、滚法等推拿手法结合手法整复,再取患者大肠俞、关元俞、委中、阳陵泉,平补平泻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结论:骶髂关节半脱位是引起腰臀腿痛的主因之一,李永峰教授结合独特的学术思想,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应用手法结合针刺是纠正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主要手段,而且对促进炎症的吸收、疼痛的减轻具有积极意义。经过笔者学习观察李教授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推拿针刺手法并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从骶髂关节半脱位25例中分析病因、症状和体征,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介绍以手法复位、推拿、超短波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治疗观察,急性损伤20例治愈占80%,损伤一个月以上至3个月以内者3例治愈,占12%,总显效率96%。从解剖学、生物力学特点对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骶骼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往往被误诊、漏诊,患者未能得到早期治疗,造成后期治疗难度加大。笔者2006-2008年共接诊该病患者62例,行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推拿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50例,总有效率98%,平均疗程2~3次。并就其发病特点、诊断分型及施治要点等讲行分析讨论,认为推拿疗法是目前治疗该病的简捷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1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半脱位是骨伤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几乎每天在门诊均可遇到。由于它可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故常被误诊误治。严重损害劳力,影响生活质量。如能明确诊断,采用手法按摩复位,手法治疗。则这类患者均可取得手到病除,立竿见影的卓越疗效。故该病应得到骨科同道的重视,以提高救死扶伤的服务质量。 骶髂关节半脱位属于中医骨错缝的范畴,其广泛分布于骨折、脱位,筋伤等疾病之中,在临床骨伤科的门诊、病房都经常可以见到,属于骨错缝疾病中最常见者。笔者在附院进修的一年时间里,在杨毓华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应用中医手法推拿按摩复位,经治该类患者178例,均取得显著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配合超短波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骶髂关节半脱位患者分为前错位和后错位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正骨手法配合超短波治疗。结果:优74例(92.5%),良5例(6.3%),差1例(1.2%),总有效率(98.8%)。前错位、后错位均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前旋错位与后旋错位的疗效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骨手法配合超短波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段天玉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91-2491
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常规行骨牵引复位。我院自1990年至2000年收治22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经随访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10岁~55岁,平均35岁。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19例,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3例。车祸伤16例,坠落伤8例,复位时间均在伤后1周内施行。1.2方法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生效后,患者平卧于病床上。行患侧股骨髁上骨牵引术,术毕用一单人床巾,从患者背部绕自两侧腋窝,从腋窝前侧出来,两头结扎于床头栏杆上。由一助手持续牵引患侧下肢,一助手检查腋窝床巾压…  相似文献   

8.
骶髂关节半脱位的发生机理及简易复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是一个非常稳固的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枢纽;但骶髂关节半脱位又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本文结合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引起髂骨在骶骨关节面上运动的力学原理进行阐述,用以阐明引起骶髂关节半脱位的发生机理。文章最后根据发生机理提出两种骶髂关节半脱位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牵搬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疗效。方法 对49例骶髂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牵搬复位治疗。结果 经过对49例治疗体会,优良率达98%。结论 牵搬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10月~2006年8月,笔者应用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32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七错位临床疗效观察,并提出施术手法应随着呼吸进行的新观点。方法 采用配合调息,手法整复的方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随机选择门诊和病房病历9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愈70例,占72%;好转22例,占24%;无效3例,占4%。结论 采用配合调息,手法整复的方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疗效显。  相似文献   

12.
骶髂关节错位是骶髂关节受到力和其它致病因素影响,造成关节内外力学环境失衡,导致关节正常结构位置微变和相关组织损伤.临床上此病容易误诊,以致出现长时间顽固性下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笔者运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24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寰枢关节半脱位手法整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关节半脱位 ,是颈椎节段性不稳较常见的一个类型。本科近几年来采用牵引、手法整复治疗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中 ,男 1 6例 ,女 4例 ,年龄 7~ 3 5岁。致病原因中外伤 7例 ,姿势不正长期伏案 8例 ,其他 5例。牵引配合手法整复者 8例 ,单纯手法整复者  相似文献   

14.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多伴有骨盆其它部位或髂臼骨折,而骶髂关节对骨盆环的稳定性起着重用的作用,如复位固定不佳可继发下肢不等长、骶髂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遗留疼痛、畸形和下肢功能障碍。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向波 《吉林医学》2012,33(25):5514-5515
目的:探讨腰骶髂联合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收治的20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腰骶髂联合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并对患者进行了12~20个月不等的随访,术后检查和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脱位的骶髂关节固定效果满意,骨盆恢复状况较好,未出现跛行、血管损伤和医源性神经损伤等疾病。患者术后的Majeed评分为,优16例,良4例。讨论: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腰骶髂联合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进  向可述 《四川医学》2007,28(6):640-641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经骨盆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26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行骨盆内手术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疼痛、行走、关节活动功能及有无神经永久损害、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进行评估,优良率88.5%。结论经骨盆内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能减少对骶髂关节后部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如严格选择手术指征,通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10月~2006年8月,笔者应用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32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半脱位在临床上常见但又易漏诊、误诊。笔者采用“三步法”治疗43例,效果较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龄最长者72岁,最小者17岁。病程最长者15d,最短者lh。1.2临床诊断(1)均有跌仆、扭转等外伤史。(2)患侧骶髂关节处疼痛固定,咳嗽、打喷嚏时加重,骼后下棘处压痛明显,腰部侧屈后伸受限。(3)跛行,行走越快越明显,身体前倾,站立行走时需手扶腰臀部。(4)平卧时两侧骼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两下肢测量等长。(5)“4”字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能骼关节扭转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6)…  相似文献   

19.
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临床上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与其他疾病引起的下腰痛及骨神经刺激症状鉴别较困难,常被误诊或误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在2008年8月-2009年8月间,采用美式脊椎矫正技术治疗了26例骶髂关节半脱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放松腰骶部和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在治疗的36例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患者中,痊愈2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