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下腰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主要因素。然而椎间盘退变的确切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构建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是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基础。建立的动物模型要与人类的椎间盘退变具有相似性和比拟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再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献强  张学利  孙天威 《医学综述》2008,14(18):2786-2788
制作和应用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是研究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为其修复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载体。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分为诱发型和自发型两大类。其中前者可通过改变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环境、损伤椎间盘自身结构诱发退变,后者则是自发的椎间盘退变。虽然目前各类模型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动物模型和人类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和可比性逐渐明确,其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研究中将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就椎间盘退变建模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建立腰椎间盘退出动物模型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综述,自发退变的动物有沙鼠、犬等,手术方法有截肢法、纤维环切开法、溶核法等,经过比较认为以前侧纤维环切开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研究椎间盘退化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其与腰背痛的关系。由于很难获取人体组织,特别是正常的组织,很多学者将大鼠、小鼠、沙鼠、兔子、狗、羊、猪、山羊作为模型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模型的种类与造模方法越来越多,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椎间盘退变模型。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凯  鲁厚根 《医学综述》2013,19(1):117-119
目前国内外关于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构建能模拟人退变椎间盘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关键。常用于研究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模型可分为体内、体外模型。目前已成功建立的椎间盘动物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无公认的能够完全模拟人类椎间盘退变的标准模型。随着大型动物与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与人类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和可比性逐渐明确,其在椎间盘退变疾病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脊柱外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DDD引起的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及继发病变包括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侧弯、椎间盘源性腰痛等在临床上十分多见,而现有的各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均不能完全令人满意[1]。对IDD的研究目前是脊柱外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率极高,尸检研究表明83%~95%的成人存在椎间盘退变[2],  相似文献   

7.
动物模型是研究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和检测各种治疗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原理进行探讨,为进一步认识腰椎间盘退变疾病,改进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达到提高对椎间盘退变疾病研究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退变是个慢性、复杂的过程,然而椎间盘退变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表明,椎间盘的退变过程不仅仅表现为形态学上的变化,更伴随着椎间盘的组织学与生化性质的系统性改变,现发现许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机制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腰腿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椎间盘退变在细胞水平的主要表现包括髓核细胞退变、髓核细胞外基质退变、软骨终板和纤维环退变.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保守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其治疗效果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而致力于生物学功能恢复的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尾椎间盘穿刺诱导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SD大鼠24只,用20G穿刺针腹背贯通穿刺大鼠7/8尾椎间盘。术后1、2、4周对造模后的椎间盘及对照组的椎间盘行免疫组化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第1周到第4周,造模组椎间盘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发现髓核细胞的数量及Ⅱ型胶原含量较对照组进行性减少。结论大鼠尾椎间盘穿刺法可以诱导椎间盘的缓慢退变,为研究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12.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手术方法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并在磁共振(MRI)下观察。方法随机选取3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采用手术方法以L3为中心切除棘突、关节突、棘上棘间韧带,切断双侧竖棘肌。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后即缝合。术后分别于1、2、3个月行MRI检查。结果对照组T2信号仅有轻度改变,而实验组T2信号明显降低。结论本动物模型成功地建立可为腰椎间盘退变的研究提供较为满意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3.
魏杰  彭建强 《中外医疗》2013,(34):196-196,198
椎间盘退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手术治疗和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仅仅停留在对椎间盘退变所引起的一些其他症状上面,并没有致力于恢复椎间盘细胞功能上面,总体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令人满意,而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变和持续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本文就近年有关椎间盘退化的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闻力  刘浩 《四川医学》2006,27(6):555-557
大部分慢性腰痛与椎间盘的退变有关,本文就目前基因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在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复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文献对椎间盘退变模型生物力学结构的改变、压力的重新分配或髓核周围纤维环的改变规律进行探讨,为进一步认识椎间盘退变疾病,改进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达到提高对椎间盘退变疾病研究水平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在体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文献报道,可供选择的动物种类及造模方式众多。本文对哺乳动物和人类椎间盘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对不同在体椎间盘退变模型进行了综述,为椎间盘在体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大鼠尾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并进行X线和组织学观察.方法 Wistar 大鼠36只, 使用20G皮肤穿刺针对Co7,8 Co8,9椎间盘分别随机行腹背横贯或半横贯穿刺一针, Co9,10椎间盘不穿刺作为对照, 术前及术后1、2、4周时对造模后的椎间盘及对照的椎间盘(Co9,10)行X线检查及HE染色观察.结果 术后第1周到第4周,穿刺后的椎间盘高度指数呈现持续减小; 组织学检查发现横贯穿刺和半横贯穿刺椎间盘1周时都发生退变,而横贯穿刺退变较严重(P<0.01).结论 横贯或半横贯针刺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可靠、有效、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腰腿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部分腰腿痛是椎间盘退变导致的,引起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及病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在临床上治疗上取得一定疗效,但主要是对症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目前生物学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陈操  史晨辉  刘维钢 《农垦医学》2009,31(6):550-552
椎间盘退变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前提和基础病理过程。目前引起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但研究发现椎间盘中的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动态进行了综述,主要制备方法包括3类。(1)自发性模型:自然引发腰椎间盘退变和通过特殊方法促使椎间盘出现自发退变;(2)诱导性模型:通过物理、生化的方式改变脊椎生物力学结构或椎间盘及髓核组织化学构成促使椎间盘出现自发退变;(3)模仿性模型:通过手术方法在动物体内直接模仿腰椎间盘退变。结论: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选择的造模方法当属针刺法,该法微创、经济、操作简便,见效迅速,并能够模仿盘源性腰痛,与人类腰椎间盘退变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