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自噬对吉西他滨(gemcitabine, GEM)诱导的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MDC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对自噬进行形态观察; 以CCK8检测3-MA抑制自噬前后经吉西他滨诱导的A549细胞存活率; 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自噬相关性蛋白Beclin-l及凋亡活化蛋白Caspase-3的变化。  结果  吉西他滨可诱导肺癌细胞A549产生自噬, 自噬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增加; 3-MA和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可增强肺癌A549细胞凋亡。  结论  吉西他滨诱导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过程中自噬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3-MA特异性抑制自噬后可增强吉西他滨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乔安邦  马颖欣  李维青  杨皛皛  郝学峰  魏博 《癌症进展》2023,(23):2553-2555+2605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等特点。自噬是细胞的代谢过程,可作为肺癌治疗的靶点。一方面,自噬可通过维持基因稳定并清除促癌因子、参与免疫反应、促进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等途径抑制肺癌的发生。另一方面,自噬又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对化疗药物产生一定的抵抗。自噬与肺癌的关系较为密切,其在肺癌发生、发展、治疗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自噬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能够诱导内质网应激和凋亡.鉴于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之间的关联及后者作为细胞对抗应激环境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该研究拟探讨通过抑制肝癌细胞自噬信号通路的策略提高大黄素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杀伤作用.方法: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应用CYTO-ID自噬检测试剂盒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黄素诱发细胞自噬情况;利用细胞自噬抑制剂(氯喹)预先抑制肝癌细胞自噬的产生,然后用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最后通过ATPlite试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存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喹和大黄素联合处理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活化断裂后产生活性片段的水平.结果: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能够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利用氯喹抑制肝癌细胞自噬能够显著能够提高大黄素对肝癌细胞克隆存活的抑制作用;氯喹和大黄素联合处理肝癌细胞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周期sub-G1期和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靶向肝癌细胞自噬能够提高大黄素的毒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启斌 《肿瘤学杂志》2010,16(4):243-247
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通常需采取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全文对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和维持治疗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靳毅  刘巍 《肿瘤》2010,30(9)
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不理想,一线化疗的有效率为20%~40%,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现有的化疗方案已达到"化疗疗效的平台".一系列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引向分子水平.然而,目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维持时间尚无法令人满意,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8个月.对于复发和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在三线治疗之后,多采用以最佳支持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案.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多个分子靶点,产生多种药理活性,且患者的依从性也更好,目前已被应用于肾癌、肝癌、胃肠间质瘤、乳腺癌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开创了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本文综述了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NF-κB/SCCI/ATG5引起细胞自噬及降低顺铂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检测SCCI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入核后SCCI和NF-κB的共定位情况,NF-κB激活SCCI的机制及SCCI调控ATG5引起自噬的机制。结果:SCCI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SCCI、SCCI mRNA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SPC-A-1中的表达均高于在正常支气管上皮16HB中的表达(P<0.05)。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中SCCI在细胞胞浆、胞核中的表达均较高(P>0.05)。SCCI在肺癌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核中均有所表达。加入顺铂后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胞浆、胞核蛋白中NF-κB、SCCI总蛋白同时增加,胞核中SCCI表达明显增加,均高于加入顺铂前(P<0.05)。SCCI和NF-κB的具体结合部位在细胞核中。加入顺铂后核内SCCI蛋白表达增加,自噬相关markers、ATG5和LC3II/LC3I表达增加,均高于加入顺铂前(P<0.05)。SCCI基因沉默前,顺铂耐药性较低,SCCI基因沉默后,顺铂耐药性升高。SCCI和ATG5的共同结合部位在细胞核中。结论:通过激活NF-κB/SCCI/ATG5信号通路,可激活细胞自噬,作用于自噬相关markers、ATG5和LC3II/LC3I基因,降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顺铂耐药性,为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及预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本世纪初靶向治疗新药Gefitinib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短短7~8年中,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人们对靶向治疗的态度也经历了惊叹、怀疑、肯定、客观的过程。随着对靶向药物了解的深入,以及新的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可能面临改变。  相似文献   

8.
李晓雅  苏长青 《中国肿瘤》2014,23(9):720-725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18~22个核苷酸、在动植物中广泛存在、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其起源的相应正常细胞之间存在miRNAs表达谱的差异,不同类型或不同进展状态非小细胞肺癌之间miRNAs表达谱也有其特异性,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候选指标。利用miRNAs调控靶基因表达的原理,还可以发现或设计更优化的肿瘤治疗模式。深入研究miRNA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和价值,将为筛选NSCLC分子诊断指标并据此建立靶向干预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全部非小细胞肺癌的40%以上,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探寻更为合理有效的放射治疗策略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和治疗所关注的焦点,其中包括剂量分割模式的变更,照射剂量的递增,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放化疗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全部非小细胞肺癌的 4 0 %以上 ,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探寻更为合理有效的放射治疗策略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和治疗所关注的焦点 ,其中包括剂量分割模式的变更、照射剂量的递增、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放化疗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后没有进展的患者,维持治疗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获益。传统上对于没有检测到驱动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仅能接受化疗,其有效性低,且副作用大,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随着新药的层出不穷,本文对如何优化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理念的进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因素均可能严重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及其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掌握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实施干预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改进全程生存管理并为获得最佳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对近年有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由于肿瘤具有隐匿性特点,确诊时大约2/3患者已属晚期。随着医学的发展与新药的研发应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有所提升,但仍不十分令人满意,临床中急需在一线、二线、维持以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中,逐步优化治疗策略,使患者生存更加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appa 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不同NF-kappa B表达的非小细胞的凋亡率,明确NF-kappa 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了45例从2005年10月到2005年12月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鲜标本,并用Tunel法测其凋亡率、结果:在45例患者中,NF-Kappa B的相对量是0.6047±0.3572.而且分化差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NF-kappa B的表达比分化好的非小细胞肺癌高(P〈0.05);在NF-kappa B高表达中肺癌细胞的凋亡率为56.4%,而在低表达中则为76.7%(P〈0.05),结论:NF-kappa B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NF-kappa B抑制凋亡.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或许可以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点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维持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探讨维持治疗的意义。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NSCLC maintenancetherapy及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为关键词,共检索到2001-2011年相关文献284篇,纳入分析25篇。结果:维持治疗是近年来为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并提高其生存质量而出现的新的治疗观点,目前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标准一线化疗结束使疾病获得控制后,继续给予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部分药物可以显著延长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患者耐受良好。结论:维持治疗可以使晚期NSCLC患者获益,但是其最终疗效和患者的病理类型、EGFR突变状况、体力状况和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密切相关,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是NSCLC患者未来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扩散的常见部位,且肺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不良,或许与肝脏特异性微环境组成有关。多种病理生理因素的调控,包括肝脏免疫微环境、相关细胞、蛋白、信号分子及基因改变,都会对肺癌肝转移过程及后续的治疗策略产生影响。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作为晚期肺癌的特殊人群,非小细胞肺癌肝转移患者具有免疫治疗较差的特点。本文对免疫微环境影响肝转移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加以综述,总结抗肿瘤免疫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肝转移中取得的成果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泰索帝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化学上属于紫杉类,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和阻止微管解聚,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其对转移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有肯定的疗效。我们近期采用泰索帝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尽管靶向、免疫等治疗策略已成为晚期肺癌患者的一线标准疗法,但在多数情况下,获得性耐药仍不可避免。抗体偶联药物(ADC)的问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ADC是一类由靶向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药物偶联形成的新型抗癌药物。与化疗药物相比,ADC具有耐受性好、靶点识别准确、对非癌细胞影响小等优点,已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临床获益。本文就新兴的ADC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的重要生理过程,有助于细胞成分的正常更新。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自噬不仅可降解蛋白质产生氨基酸、ATP等,为细胞存活提供条件,还能清除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正常机能。自噬功能的异常与肿瘤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其程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肿瘤。现已发现自噬受多种分子调控,且作用结果各异。因此,对这些自噬相关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成为进一步认识自噬的出发点和治疗肿瘤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近二三十年世界各地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 ,目前已超过胃癌 ,占据癌症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病例的 70 %~ 80 %。虽然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治疗可以手术为主进行综合治疗 ,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 ,2 / 3以上的患者无法手术完全切除。因此 ,非小细胞肺癌的内科治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国际上报道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以顺铂类为主联合长春碱类、鬼臼类、丝裂霉素、蒽醌类等方案进行术前化疗的新方法 ,术后可抑制残留癌细胞的增殖及延长生存期 ,其联合应用疗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1 ,3] 。笔者自 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