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类癌是一种生长缓慢、恶性度较低、非常罕见的生殖细胞肿瘤,而卵巢甲状腺类癌为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亚型之一,至今文献仅有100余例报道。笔者在外检工作中遇见2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strumal carcinoid of the ovary)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以盆腔包块为主要症状.镜下肿瘤由甲状腺滤泡及类癌两种成分构成.免疫表型:甲状腺滤泡上皮CK7、EMA、Tg、TTF-1均阳性,类癌成分Syn、CgA、Calcitonin、TTF-1均阳性.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卵巢单胚层起源的畸胎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8年10月安徽省立医院经妇科手术切除的30例OCCC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形态是否源于内膜样囊肿(endometrioid cyst,EC)分成EC组和非EC组,并对两组及早期和进展期OCCC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EC组腹水及腹/盆腔转移的发生率比非EC组显著减少(P=0. 003,P=0. 008)。此外,EC组FIGO分期为早期的多于非EC组(P=0. 066)。两组在年龄、单双侧、最大径、CA125、淋巴结转移及存活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 0. 05)。早期OCCC患者腹水、腹/盆腔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少于进展期OCCC(P 0. 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早期OCCC预后较好。与非EC组相比,起源于EC组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6例胃类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例胃类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1*汪露祥2*袁松3陈向红*安徽医科大学附院病理科进修医师作者单位1黄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屯溪2450002西藏林芝地区医院病理科8600003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胃类癌较少见,约占胃肿瘤的0.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SCCP患者平均年龄63.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肉眼血... 相似文献
6.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4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作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并随访。结果 3例为瘤壁结节型,1例为混合型。组织学上2例以梁状结构为主,2例梁状结构中混有巢状结构。免疫表型4例Syn和CgA均阳性,2例NSE、降钙素阳性,1例生长抑素阳性,TG滤泡区阳性,而类癌区阴性。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伴有甲状腺滤泡分化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 相似文献
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7)
目的探讨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8例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中HCK、p40与p63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平均年龄54.6岁,2例位于左肾,6例位于右肾。光镜下可见鳞状细胞癌细胞呈巢、团状分布,侵犯肾间质;其中7例见凝固性坏死;4例见肾门处纤维脂肪组织与淋巴结侵犯。免疫表型:8例HCK、p40与p63均阳性。结论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罕见,临床、影像学及大体标本检查易误诊。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5岁。左侧卵巢肿瘤切除术后8年,月经量增多2年。临床检查:子宫增大至10cm×9cm×7cm,质地较硬,活动受限,盆腔可触及一个直径约4cm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手术所见:子宫4cm×16cm×10cm,可触及2个肿物;左侧卵巢缺如,右... 相似文献
9.
复查皖南医学院附院病理科1960~1986年和芜湖一院病理科1979~1986年病检资料,确诊原发性小肠癌20例,均为石蜡切片,HE染色,个别病例加做嗜银纤维染色。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30~75岁。均有上腹痛或腹部不适,9例伴发肠梗阻,6例腹部可触及包块,2例出现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输卵管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彭正银戚沛霖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68~1995年收治的5例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年龄23~72岁,平均50岁。均已婚,4例有生育史。腹痛3例,阴道流血2例,腹部触诊及B超发现包块4例。术前诊断:卵巢囊肿3例,输卵... 相似文献
11.
葛慧娟毕蕊成宇帆常彬喻林唐绍娴沈旭霞杨文涛涂小予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8,(7):517-521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7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5例卵巢原发性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例为岛状类癌,1例小梁状类癌,1例黏液性类癌,10例甲状腺肿类癌。岛状类癌和小梁状类癌形态与其他部位的相同起源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类似,甲状腺肿类癌由不同比例的甲状腺组织与类癌成分构成。类癌成分多为混合性类癌,以小梁状类癌多见,黏液性类癌形态与Krukenberg瘤类似,极难鉴别。所有的类癌至少表达1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以突触素及CD56的表达比例最高,分别为14/14及9/10。14例获得术后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除1例黏液性类癌患者过世,1例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37个月阴道残端复发,其余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卵巢原发性类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卵巢单胚层起源的肿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除黏液类癌外其他类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卵巢透明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透明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宋蔚青赵承洛陈晓端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6卵巢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形态以透明细胞和(或)鞋钉样细胞衬覆的小囊和小管构成为特征。现就本院1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进... 相似文献
13.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23(6):677-677
原发于肾脏的类癌非常罕见,已有的报道多为个案或小病例报道,该文作者报道了21例肾类癌,其中男女各10例,1例性别不明;患者年龄27~78岁,平均52岁,其中9例〈50岁;大多数无症状,9例有症状者分别为腰背部疼痛6例、腹部包块或胀感2例、血尿2例、贫血1例,均无类癌综合征表现。值得注意的是4例有马蹄肾,2例肾结石,1例于8年前患泌尿上皮癌,均无其他内分泌肿瘤或家族性癌症史。已知肿瘤累及左侧肾脏9例,右侧10例,18例行肾根治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部分肾切除术;病理分期T1a(3例),T1b(1例),1、2(5例),T3a(11例),无T3b,T3c或T4期。 相似文献
14.
直肠类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直肠类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应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随访。结果20例均为典型类癌,组织构型上可分为实性小巢状或岛状、梁状、腺管状、混合性等四种。免疫表型20例Syn均阳性,14例CgA阳性,20例CEA均阴性。本组病变均位于距肛门10 cm以内,20例共22个病灶,直径≤1 cm者13个,均位于黏膜固有层;1.1-2 cm者7个,其中4个侵犯黏膜下层,3个侵犯浅肌层;2个〉2 cm者均侵犯深肌层;肿瘤≤2 cm者的K i-67阳性表达率均〈5%或阴性。17例获随访者均存活。结论直肠类癌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一般不侵犯肌层,也很少转移,大多数病例可以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获得治愈。免疫组化Syn染色可作为直肠类癌的首选内分泌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更好地认识原发性卵巢Burkitt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1例原发性卵巢BL的病例及其参考文献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1年的预后.结果:原发性卵巢BL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或盆腔肿块,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弥漫增生,主要由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中等大小,弥漫生长,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块状,核仁中等大小,嗜碱性,其中散在巨噬细胞,成"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79a(+),CD20(+),CD3(-),CD10(+),BCL-6(+),BCL2(-)和Ki-67(>90%).结论:诊断原发性卵巢BL需结合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对其鉴别诊断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年龄44~57岁,平均4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腹胀。肿瘤最大径8~17 cm,平均13 cm。2例为双侧,2例为单侧,均呈囊实性,囊内壁可见乳头状赘生物并含黏稠液体。镜下见肿瘤由浆液性上皮、子宫颈管黏液性上皮及透明细胞混合组成以复杂的乳头为主伴腺样、筛状或实性结构,间质及腺腔内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ER(4/4)、PR(3/4)、CK7(4/4)、PAX8(4/4)、p16(3/4)、vimentin(4/4)、CEA(2/4)均阳性,p53呈突变型阳性,CK20、CDX2、HNF1β、WT-1均阴性。PAS染色及DPAS染色均阳性。TNM/FIGO分期:ⅠA期2例,ⅠB期1例,ⅠC期1例。随访9~42个月,1例术后22个月死亡,3例无复发。结论卵巢浆黏液性癌有其独特临床病理特征,需与卵巢其他上皮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cervix,PM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PMMC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发病年龄38~61岁,中位年龄53.5岁,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大体见子宫颈结节状或菜花状病灶,病灶最大径1~3.5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呈肉瘤样、巢状或结节状,细胞呈上皮样、梭形细胞样,部分呈较一致的小圆细胞样,细胞质丰富,红染或淡染,少数呈空泡样,核形态多样,可见嗜酸性大核仁,常见坏死及病理性核分裂象,4例可见色素,2例几乎不见色素。免疫组化标记MelanA(6/6)、vimentin(6/6)、HMB-45(5/6)、S-100 (5/6)阳性。1例失访,1例FIGOⅠ期患者确诊后28个月仍健在,4例FIGOⅡ期及以上患者确诊后3~16个月死亡。结论 PMMC恶性程度高,病灶超出子宫颈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无色素性PMMC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与分化差的鳞状细胞癌、腺癌、横纹肌肉瘤、间质肉瘤、淋巴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breast carcinoma, S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SBC均为女性,发病年龄42~64岁,平均53.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乳房内肿块,多数边界清楚,质稍硬,直径1.6~2.6 cm;镜下瘤细胞呈实性巢片状、微囊状、腺管状和乳头状排列,胞质丰富,瘤细胞胞质内外含有丰富均质的嗜伊红分泌物,PAS染色呈红色。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可见肿瘤侵犯神经。免疫表型:6例Mammaglobin和S-100蛋白均阳性,3例EGFR阳性;4例ER、PR和HER-2阴性,Ki-67增殖指数20%。PAS特殊染色后阳性;FISH检测显示ETV6基因重排。结论 SBC是一种少见且预后良好的肿瘤,确诊需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必要时行ETV6基因FISH检测。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临床病理资料对23例十二指肠癌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发病高峰期为50~60岁,肿瘤发生在乳头部最多见(15例,占65%),在组织分型上,以管状腺癌(12例)和乳头状腺癌(7例)多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1例病人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其中伴有胰多肽表达者9例,胃泌素8例,生长抑素4例,胰高血糖素3例,两种激素同时表达者4例,三种激素表达者4例,单一激素表达者3例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11)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10例PSC中,9例男性患者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初诊时以咳嗽、咳痰常见,病变部位以上肺多见(8例)。其中7例经术后组织病理确诊,3例肺部活检确诊。确诊后10个月内7例发生远处转移,9例患者均在确诊2~10个月后死亡,仅1例存活至今。1例行放疗,4例行放、化疗,3例仅行辅助化疗,2例未行放、化疗。病理类型:7例为单一肉瘤样癌(sarcomatoid carcinoma,SC),1例伴鳞癌,1例伴腺癌,1例伴神经内分泌癌。10例肿瘤vimentin和CK均阳性,2例TTF-1阳性,1例CK7阳性,1例CK5/6阳性,1例CD56阳性,2例EMA阳性,1例SMA阳性,1例p63阳性,Ki-67增殖指数40%~90%。结论 PSC是一种差分化的肺部恶性肿瘤,较罕见,以长期吸烟史的中老年男性常见,确诊主要依赖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