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确立CPR后脑损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化指标。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制备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即假手术组10只,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6、12、24、48h组各10只。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为对照组及ROSC后6、12、24、48h组进行动态观测血清中NSE、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在ROSC后6、12、24、48h组的血液中NSE、S100β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升高(P<0.05),但指标升高的时间和幅度并不一致。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SE在24h时点、S100β蛋白在6h时点升高水平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价CPR后脑损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大鼠脑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及β-七叶皂苷钠对其影响.方法 清洁级SD成年大鼠6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3组(n=20).(1)实验组:ROSC后即刻腹腔注射β-七叶皂苷钠(5 mg/kg)一次;(2)对照组:ROSC后即刻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次;(3)假手术组:未经历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和未给药.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法制备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分别在ROSC后1、6、12、24 h抽血,然后处死取脑组织.ELISA检测血清NSE、S100β,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检测脑细胞HIF-1α、VEGF、EPO蛋白和mRNA.各组同一时间点之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ROSC后1、6、12和24 h对照组大鼠血清NSE与S100β明显升高(P<0.05),脑细胞中HIF-1 α、VEGF、EPO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ROSC后1、6、12、24 h实验组大鼠血清NSE与S100β明显降低(P<0.05),脑细胞中HIF-1α、VEGF、EPO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ROSC后大鼠脑细胞HIF-1αmRNA与EPO mRNA、VEGF mRNA均呈正相关(r=0.866,P<0.05;r =0.952,P<0.01).结论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HIF-1α表达增加,β-七叶皂苷钠能上调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可能是通过增加EPO、VEGF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而增加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起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复苏对老年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厚街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心肺复苏仪,对照组实施徒手复苏,对两组救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80.00%、并发症发生率16.00%,与对照组60.00%、40.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循环恢复6 h后与各组复苏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徒手复苏,心肺复苏仪在老年心搏骤停患者救治中取得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今后救治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大脑皮层NSE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复苏组、小剂量参附组(10 ml/kg)和大剂量参附组(20 ml/kg),每组按气管切开后(对照组)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复苏组、参附组)0.5 h、3 h、6 h、12 h和24 h分为5个亚组(n=8).复苏组和参附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模型,参附组于复苏开始经静脉加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以ELISA法检测血清NSE浓度,免疫组化测定皮层NSE表达,电镜下观察大脑皮层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ROSC后各亚组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小剂量参附组ROSC后6 h、12 h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剂量参附组ROSC后6h、12 h、24 h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NSE阳性细胞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复苏组ROSC后各时相皮层NSE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复苏组相比,小剂量参附组在ROSC后24 h NSE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大剂量参附组从ROSC后3 h起NSE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小剂量参附组相比,大剂量参附组NSE阳性细胞表达ROSC后6 h、12 h、24h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参附组大脑皮层超微结构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促进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元NSE的表达,对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大剂量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氢气对长时程心脏骤停家猪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家猪电诱发室颤并维持10分钟后开始心肺复苏(CPR)。动物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ROSC后全程使用空气进行机械通气;氢气组ROSC后使用含2%氢气与21%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通气,至复苏2小时(PR2h)改普通空气通气。动物复苏后持续监测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6 h,分别在PR0.5 h、2 h、4 h、6 h检测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NSE、S100B的浓度。观察和评估动物复苏后24 h、48 h、72 h、以及96 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生存结局。结果:氢气吸入组动物复苏后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NSE、S100B的浓度较对照组更低,动物的生存时间以及24 h、48 h、72 h、96 h NDS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复苏后氢气吸入可以改善长时程心脏骤停家猪复苏后的脑功能和生存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13只。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HBO组大鼠给予HBO治疗。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6、12、24、42h取血检测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并观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ROSC后6h、12hS100B水平无差异,ROSC12h以后,S100B水平逐渐下降(P〈0.05)。随着时间延长,HBO组S100B水平逐渐下降(P〈0.05)。对照组NSE水平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HBO组ROSC后24h内NSE水平逐渐升高,在ROSC后48h下降。HBO组各时间点S100B和NSE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病理学观察示,HBO组大脑皮层组织结构损害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高压氧治疗可减轻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损伤,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心肺复苏(CPR)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S100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心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心搏恢复≥72h、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27例(山莨菪碱+常规综合治疗)和常规组26例(单纯常规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并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山莨菪碱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GCS评分显著增高(P<0.05或P<0.01),NFI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山莨菪碱通过降低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早期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海马病理改变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复苏组和UTI组,每组10只.采用窒息法致复苏组和UTI组大鼠心脏骤停(CA),继而进行心肺复苏(CPR).UTI组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 min内经颈动脉推注注射用UTI 100 000 U/kg,与生理盐水配伍成2 mL溶液.对照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复苏组和UTI组于ROSC后1 h,对照组于气管切开后1 h经颈动脉取血和快速断头取左侧脑海马组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S-100B蛋白与NSE水平;光镜下观察海马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复苏组和UTI组大鼠血清S-100B蛋白与NSE浓度在ROSC后1 h均明显升高(P<0.01);与复苏组比较,UTI组大鼠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1),而NSE的浓度降低不明显(P>0.05).UTI组病理损害轻于复苏组.结论 UTI能降低大鼠CPR后早期(1 h)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减轻病理损伤,对CPR过程中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大脑皮层S100B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常温组(B组,常规复苏)、保存性低温组(C组,常规复苏,心跳骤停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复苏性低温组[D组,常规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0min给予亚低温治疗],各组于心跳骤停时和ROSC后2、4h取血,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观察各时点血清大脑皮层S100B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结果:(1)B、C、D各组血清S100B蛋白从ROSC后2h起开始升高,并持续上升至4h,与A组比较,各时点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及大脑皮层S100B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2)与B组比较,C组ROSC后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后4h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S100B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3)与A组比较,B、C、D各组ROSC后4h大脑皮层GFA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鼠血清、大脑皮层组织S100B蛋白和GFAP在ROSC后早期即有表达,可以作为诊断脑损伤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标志物;亚低温可减轻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联合叠加通气对心搏骤停(CA)患者PETCO_2的影响。方法:依据国际Utstien心肺复苏评价指南模式,90例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机械胸外按压+叠加通气,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胸外按压+A/C模式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血气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2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时段PETC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复苏0.5h和复苏1h血乳酸、血清BNP、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联合叠加通气可以改善CA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含水含量、血清S100β蛋白及海马CA1区S100β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40)、复苏组(n=40)、乌司他丁组(n=40),每组按气管切开后(对照组)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复苏组、乌司他丁组)0.5 h,3 h,6 h,12 h和24 h分为5个亚组(n=8).复苏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CA)和心肺复苏(CPR)模型,乌司他丁组于ROSC后2 min内经颈动脉推注注射用乌司他丁(10万u/k).对照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以干湿比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质量浓度,免疫组化测定海马S100β蛋白的表达.数据处理应用SPSS 10.0软件,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采用用Levene's 法,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s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rson's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Rose后各亚组脑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12 h,24 h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血清S100β蛋白ROSC后0.5 h起即明显升高,并持续上升至12 h达峰值,24 h有所回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ROSC后6 h、12 h、24 h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海马CA1区S100β蛋白阳性细胞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复苏组ROSC后各时相海马CA1区S100β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从ROSC后6 h起S100β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复苏后各时相海马CA1区S100β蛋白与脑含水量密切相关(r=0.862,P:0.015).结论 乌司他丁能降低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S100β蛋白、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程度,从而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心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复苏组、药物组,再按气管切开后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0.5、3、6、12、24 h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采用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脏停搏(CA)和CPR模型.药物组于ROSC后2 min内经颈动脉推注乌司他丁100 kU/kg;复苏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复苏组、药物组血清CK-MB含量从ROSC后0.5 h起均明显增高,于12 h达峰值.之后均有所下降;cTnI含量于ROSC后0.5 h起均逐渐增高;两者各时间点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复苏组比较,药物组ROSC后3 h起血清CK-MB含量均明显降低,cTnI含量于ROSC后0.5 h起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药物组心肌超微结构病理损害明显轻于复苏组.结论 乌司他丁能降低大鼠CPR后血清CK-MB和cTnI含量,减轻大鼠心肌损伤,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氢气(hydrogen,H2)干预对心搏骤停后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实验在厦门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A组为2%氢气干预,B组为空气对照.比较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质量浓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NDS)变化,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诊断数和兔存活数的差异.结果 A、B两组兔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数量接近,随着时间延长,存活兔减少,到ROSC 72 h时,A组兔存活数高于B组(x2=4.850,P<0.05).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B组血中H2质量浓度于ROSC 4 h达峰值后下降;A组H2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在ROSC后,两组兔均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发生,ROSC 24 h时,A组TNF-α质量浓度、SIRS诊断数低于B组(P<0.05).两组血清NSE和S100β质量浓度在CPR后升高,分别于ROSC 24 h和4h达峰值后下降,A组峰值低于B组(P<0.05).两组兔在CPR后NDS分值逐渐下降,ROSC 72 h时,A组NDS低于B组(t=-2.689,P=0.013).结论 H2能抑制CPR后炎症反应,减轻心搏骤停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S100蛋白早期水平在判断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程度的评定价值。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将该院收治的心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的43例患者按格拉斯哥评分分为重度脑损伤组(12例)、中度脑损伤组(16例)和轻度脑损伤组(15例),另取14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后2、12、24、48、72h血清BNP、S100蛋白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损伤患者血清BNP、S100蛋白浓度自主循环恢复后2、12、24、48、7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中度脑损伤组明显高于轻度脑损伤组(P<0.05),重度脑损伤组明显高于中度脑损伤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损伤患者血清BNP、S100蛋白浓度与格拉斯哥评分成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BNP和S100蛋白水平对于评价心肺复苏术后脑损伤程度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 c enolase,NSE)和星形胶质细胞蛋白S100B与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预后相关。我们验证NSE和S100B水平是否与入院时疾病严重度相关,并评估经初始疾病严重程度校正后其水平是否与出院存活率独立相关。方法 :分别测定入院时、心肺复苏成功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NSE和S100B水平。临床数据包括人口统计资料、匹兹堡心搏骤停类别(PCAC I-IV)及出院存活率。分别建立包含NSE和S100B的单因素及多因素预测模型以预测存活。应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时间点NSE和S100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77名昏迷患者中,5名因未接受低温治疗被排除。平均年龄59岁,58%为男性(42名),72%为院外心搏骤停,43%为室颤或室速。存活率36%(26名)。PCACⅣ级与复苏后24小时NSE(P=0.001)和S100B(P=0.005)水平增高相关。多因素分析中,存活与初始S100B水平相关(OR 0.24;95%CI0.07~0.86)。NSE48小时水平大于49.5ng/ml、72小时水平大于10.59ng/ml及S100B 72小时水平大于0.414ng/ml可预测死亡率。结论 :初始检查发现神经功能严重损害患者NSE水平及S100B水平更高。复苏后即刻S100B水平增高与死亡相关。NSE和S100B水平在48小时、72小时水平持续增高与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低血糖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治疗并出现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同期体检且一般资料与研究组匹配的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血清并测定H-FABP和cTnI水平。结果心肌损伤组患者0~2h H-FABP出现明显升高,以0~2h各指标水平为标准对心肌损伤进行诊断发现H-FABP+cTnI的诊断效能较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用H-FABP和cTnI进行诊断的患者。H-FABP+cTnI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的阳性患者48h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单cTnI阳性和H-FABP单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HFABP和cTnI诊断心肌损伤,有助于减少心肌损伤的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后早期血清S100蛋白(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脑损伤的评估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院外、院内发生CA,经CPR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解放军第401医院ICU的患者共36例,其中8例因存活不足24 h剔除,剩余28例.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COS)将患者分为A组(包括COS 1~2分)19例和B组(包括COS 3~5分)9例.健康对照12例为C组.所有患者均在ROSC后2 h、12 h、24 h、48 h、72 h分别采取静脉血,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S100、NSE.同时收集入ICU后24 h内临床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Ⅲ评分及存活概率(APACHEⅡ、Ⅲ、PS).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有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Maim-Whitney U检验;ROSC时间与各时间点的S100、NSE水平相关性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APACHE Ⅱ、Ⅲ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的PS、GC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1),A组的开始通气时间、ROSC时间比B组明显长(P<0.05).A组在2 h、12 h、48 h、72 h的S100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而12h、24 h、48 h、72 h NSE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B组在48 h S100、NSE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 h、12 h S100水平与ROSC时间显著相关(P<0.05);12 h、24 h、48hNSE水平与ROSC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 血清S100、NSE均可作为判断CPR后早期缺氧性脑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两者联合动态检测对于估计ROCS时间、判断继发性脑损伤、指导脑复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胞浆中,神经元损伤时NSE逸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外周血液,测定血清NSE含量可以了解神经元损伤程度.心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25%~50%能够恢复自主循环,但出院率只有2%~14%,主要是因顽固性脑损伤[1].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在临床上早期评估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胞浆中,神经元损伤时NSE逸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外周血液,测定血清NSE含量可以了解神经元损伤程度.心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25%~50%能够恢复自主循环,但出院率只有2%~14%,主要是因顽固性脑损伤[1].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在临床上早期评估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水平对心脏停搏(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脑损伤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将25例CPR患者根据6个月时是否恢复意识分为两组。检测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12、24、48和72h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分析两组在不同时间点NSE和S100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描绘两种诊断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进行分析。结果①意识未恢复组血清NSE水平在ROSC后12、48和72h,S100蛋白水平在ROSC后2、12、48和72h均明显高于意识恢复组(P均〈0.01)。②意识恢复组12h和24h的NSE水平与12h的S100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均〈0.05);而意识未恢复组各时间点的NSE水平及12、48和72h的S100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显著(P〈0.05或P〈0.01)。③血清NSE和S100蛋白两种诊断方法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P=0.000)和0.896(P=0.000),对判断CA患者CPR后能否恢复意识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S100蛋白以0.165μg/L为临界值,ROSC后2h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告率、阴性预告率及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4.4%、100.0%、100.0%、80.0%和95.5%,NSE以45.6μg/L为临界值,则以ROSC后48h各指标最满意,均达到100.0%。结论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对评价CPR后患者的脑损伤程度及能否恢复意识具有诊断意义,两者联合动态观察,对严重而持续的脑损伤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