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炎性刺激大鼠硬脑膜疼痛模型,探讨P2X7R是否参与偏头痛发作过程中三叉神经节内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2只,免疫印迹实验取27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致炎剂3h组、致炎剂6h组、致炎剂1d组、致炎剂2d组、致炎剂2d对照组、致炎剂3d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亮蓝G治疗组。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实验取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和致炎剂组。观察各组大鼠P2X7R和NLRP3在三叉神经节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NLRP3蛋白主要表达于三叉神经元细胞,而P2X7R主要表达于卫星胶质细胞。致炎剂组NLRP3及P2X7R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各致炎剂组NLRP3、P2X7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亮蓝G治疗组P2X7R和NLRP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致炎剂2d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在炎性刺激大鼠硬脑膜模型中可以观察到三叉神经节内P2X7R和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炎症小体在LPS诱导的肠神经胶质细胞炎性模型中的作用以及短双歧杆菌的干预研究。方法:将肠神经胶质细胞造模后分为空白组,炎症模型组,短双歧干预组,免疫荧光检测GFAP及NALP3的表达,PCR检测NALP3,Caspase-1, IL-1β, NF-KB RNA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NALP3,Caspase-1, IL-1β, NF-KB蛋白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LPS炎性刺激激活后表达GFAP、NALP3,空白组仅表达GFAP;PCR及Western blot 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LPS炎性刺激后较空白组高表达NALP3,Caspase-1, IL-1β, NF-KB,而短双歧杆菌干预组较肠神经胶质细胞LPS刺激组明显下调NALP3,Caspase-1, IL-1β, NF-KB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炎症小体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分,通过NF-KB信号通路、激活促炎症蛋白酶Caspase-1、 IL-1β,参与了肠神经胶质细胞在肠道炎性环境的发展过程。短双歧杆菌可能通过NF-κB通路抑制NALP 3炎症小体调节肠道胶质网络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炎症小体NALP3在脂多糖(LPS)激活的肠神经胶质细胞(EGCs)中的作用以及短双歧杆菌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LPS激活肠神经胶质细胞为肠神经胶质细胞的体外肠道炎症模型,造模后采用短双歧杆菌上清液干预。实验分组:空白组、炎症模型组(LPS干预组5 mg/孔)、短双歧杆菌干预组(MOI 1:40=上清液105μL/5×105cells),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炎症小体NALP3的表达,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AL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白介素1β(IL-1β),转录因子(NF-κB)的RNA和蛋白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LPS激活后表达GFAP、NALP3,而空白组仅表达GFAP; 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LPS激活后较空白组高表达NALP3、Caspase-1、IL-1β、NF-κB RNA和蛋白,而短双歧杆菌干预组较肠神经胶质细胞LPS刺激炎症模型组明显下调NALP3、Caspase-1、IL-1β、NF-κB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肠神经胶质细胞在LPS刺激后NALP3高表达,Caspase、IL-1β,NF-κB高表达,而短双歧则下调上述炎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pORF5质粒蛋白诱导THP-1细胞产生IL-1β的分子机制,为阐明Ct致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5转化大肠埃希菌,表达并纯化GST-pORF5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蛋白酶酶切后制备不含GST标签的pORF5蛋白;用不同浓度的pORF5蛋白体外刺激THP-1细胞,ELISA测定不同时间IL-1β水平;分别用NALP3siRNA、ASC siRNA、Caspase-1抑制剂和p38抑制剂预处理THP-1细胞,再用pORF5蛋白刺激THP-1细胞24h,ELISA测定IL-1β含量,Real-time PCR测定IL-1β和NALP3炎性体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1的表达及p38磷酸化水平。结果 pORF5蛋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THP-1细胞产生IL-1β,24μg/ml pORF5蛋白刺激24h时IL-1β的表达水平达到峰值(495.1±55.5pg/ml);pORF5蛋白能促进THP-1细胞中NALP3炎性体mRNA的表达;NALP3-siRNA、ASC-siRNA及Caspase-1抑制剂预处理THP-1细胞后,IL-1β分泌量分别降低37.7%、71.3%和40.1%;p38抑制剂能降低NALP3炎性体mRNA及IL-1β分泌量(P0.01),但抑制NALP3炎性体后p38磷酸化水平未受影响(P0.05)。结论 pORF5质粒蛋白通过激活p38MAPK和NALP3信号通路共同调控IL-1β的产生和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究JAK2/STAT3信号通路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1β、10(interleukin-6、1β、10)的关系,IL-6、IL-1β、IL-10是否参与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以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10只;ConA模型(B组)15只;川芎嗪低剂量(100 mg/kg)组(C组)15只;川芎嗪中剂量(200 mg/kg)组(D组)15只,川芎嗪高剂量(800 mg/kg)组(E组)15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mRNA、IL-1βmRNA和IL-10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JAK2、STAT3和p-JAK2、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鼠经不同剂量川芎嗪干预8周后,IL-6mRNA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且与给药剂量呈相关性;IL-10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给药剂量呈相关性;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且下降程度与给药呈剂量相关性;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IL-6、IL-1β、IL-10对Con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氟桂利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均经肠镜检查证实后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方法,分为两组.氟桂利嗪组60例,男33例,女27例,给予氟桂利嗪10mg,2次/d;654-210mg,3次/d均口服15d为1疗程,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给予强的松10mg,3次/d;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1.0g,3次/d;氟哌酸0.2g,3次/d.均口服15d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服药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氟桂利嗪治疗1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痊愈16例,显效(2疗程)27例,有效(3疗程)14例,无效(3疗程以上)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68%,经统计学处理氟桂利嗪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9.84,P<0.01;u=4.11,P<0.01).结论氟桂利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银杏叶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8周。对照组(80例)予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及脑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银杏叶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单用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IL-37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IL-37组,每组10只。LPS组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0 mg/kg,构建脓毒症模型;IL-37组小鼠腹腔注射LPS 20 mg/kg及IL-37 1 mg/kg;对照组小鼠行腹腔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各组小鼠心功能,通过HE染色评估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均降低(P均<0.05),与LPS组相比,IL-37组小鼠LVEF、FS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中小鼠心肌组织结构排列紊乱,肌膜破裂,伴有间质充血和水肿;与LPS组相比,IL-37组小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得到改善。LPS组、对照组、IL-37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表达分别为20.12±1.89、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小体表达水平,探讨NLRP3炎性小体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30例为观察组,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采静脉血20 ml,采用Reak-time 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小体备组分、IL-1β、IL-18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1β和IL-18水平。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小体备组分、IL-1β、IL-18 mRNA及血浆IL-1β、IL-18的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其与颈动脉mean-IMT、max-IMT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5.51±2.52)、Caspase-1 mRNA(3 467.84±1 057.99)、IL-1βmRNA(1 852.04±1 503.22)、IL-1βmRNA(5.67±3.15)表达量,血浆IL-1β(31 701.63±1 930.16)pg/L、IL-18(332.70±35.61)ng/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外周血单核细胞ASC mRNA表达量(84.17±25.78)与对照组(73.54±1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LDL-C、TG、UA是激活NLRP3炎性小体表达及血浆IL-1β、IL-18水平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组颈部超声mean-IMT与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r=0.380,P=0.038)、Caspase-1 mRNA(r=0.381,P=0.038)、血浆IL-1β(r=0.432,P=0.017)、血浆IL-18(r=0.441,P=0.015)呈正相关。观察组颈部超声max-IMT与血浆IL-1β(r=0.419,P=0.021)、血浆IL-18(r=0.382,P=0.037)呈正相关。结论: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NLRP3炎性小体可能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LDL-C、TG、UA、高血压可能是激活NLRP3炎性小体表达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养血清脑颗粒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病人的疗效。方法将86讽临床确诊为偏头痛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组(治疗组)45饲,单用氟桂利嗪组(对照纽)41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g,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5mg~10mg,每晚睡前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mg~10mg每晚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d。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其头痛严重程度,比较两组病人头痛发作频率、特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为95.34%较对照组78.9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痛程度缓解及伴随症状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可明显改善偏头痛病人的头痛发作程度以及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d;对照组30例,给予已烯雌酚片0.5mg/d.均每晚睡前口服一次,21d为1个疗程,并同时用甲硝唑栓200mg置入阴道深部,连用7d,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P>0.05).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与己烯雌酚有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12.
19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72例口服尼莫地平胶囊每次20-40mg,ti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5~10mg,睡前服:7d后改为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10mg,睡前服。共治疗5周。对照组A62例服用尼莫地平胶囊,每次20-40mg,tid,持续5周。对照组B58例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5~10mg,睡前服,持续5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M)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眩晕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VM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盐酸氟桂利嗪组与天麻钩藤组,每组30例。盐酸氟桂利嗪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天麻钩藤组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3个月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眩晕复发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天麻钩藤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天麻钩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盐酸氟桂利嗪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3个月后DHI评分低于盐酸氟桂利嗪组(P<0.05)。治疗3个月后,天麻钩藤组患者眩晕复发率低于盐酸氟桂利嗪组,眩晕复发次数少于盐酸氟桂利嗪组,眩晕复发持续时间短于盐酸氟桂利嗪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治疗VM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眩晕复发预防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眩晕宁联合盐酸氟桂利嗪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眩晕宁3片,每日3次,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疗程均为60d。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未用同类钙拮抗剂。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和症状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加用盐酸氟桂利嗪能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炎性小体(inflammasome)是一种多蛋白复合物,主要由识别炎症的胞浆型模式识别受体(PRRs)、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效应蛋白前半胱天冬酶-1(pro-caspase-1)三部分组成.炎性小体的激活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是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炎性因子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背景:炎症-免疫系统活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炎性小体介导的促炎细胞因子活化在NAFLD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体内外高脂处理对肝脏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正常饮食组(对照组),喂饲16周后处死小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以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正常饮食组小鼠肝细胞,分别以含饱和脂肪酸[棕榈酸(PA)]、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OA)]、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培养液培养,以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质沉积。以real-time 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和肝细胞中的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mRNA和NLRF3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小鼠肝组织内可见空泡样脂肪变性。PA、OA和DHA组肝细胞内可见中-大量脂质沉积。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小鼠肝组织内NLRF3、caspase-1、IL-1β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A组肝细胞NLRP3和IL-Iβ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HA组NLRP3和IL-1β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OA、DHA组caspase-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A组NLRP3蛋白表达较脂多糖(LPS)组升高,DHA组NLRP3蛋白表达较LPS组降低。结论:肝内脂质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沉积可引起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表达升高,促进肝脏局部炎症反应和NAFLD进展,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表达,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氟桂利嗪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用双肾动脉狭窄术制成高血压大鼠模型,喂养2个月.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他大鼠均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MCAO时间均为2小时,再灌注时间为1天.经免疫组化染色后用病理图像分析仪测出HSP70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率.比较三组HSP70阳性细胞率.结果氟桂利嗪组HSP70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能促进HSP70表达,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受损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NALP3炎性复合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能促进caspase-1和IL-1β活化,诱导多种与炎症级联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及活化,产生炎症免疫应答反应,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非感染性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NALP3炎性复合体与许多信号通路有关,本文主要就NALP3炎性复合体与MAPK、核转录因子κB及活性氧簇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单一治疗,治疗组(55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每周疼痛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对照组及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7%(29/55)、87.3%(48/55),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氟桂利嗪,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冯静静  左秀丽 《胃肠病学》2011,16(6):370-37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因免疫反应失调所致的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是IBD发病中的重要致炎因子,近年研究发现NLRP3炎性小体可调节IL-lβ和IL-18的分泌,因此有望成为IBD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在IB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