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存在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效果有限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近年来,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已成为神经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具体刺激模式及刺激参数的选择尚未有临床指南推荐。文章主要对阳极tDCS、阴极tDCS、双侧tDCS刺激在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全脑血流量(CBF)变化情况,以进一步了解rTMS在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住院部皮层下脑梗塞患者23例,分为rTMS真刺激组(rTMS组)15例和伪刺激组(sham组)8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  相似文献   

3.
邹建鹏  毕鸿雁  彭伟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48-1951
神经系统疾病种类较多,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障碍、情绪及行为障碍、认知损害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参与度。神经康复介入可提高功能水平,减少继发损害,改善生存质量。目前神经康复治疗方法发展迅速,许多全新的康复干预理念得到应用。基于神经生理学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BS)近年来引起康复学者的关注。NBS选取大脑皮层相关功能区为作用靶点,通过电、磁刺激引起相关神经生理学改变,实现改善功能的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rTMS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引起作用皮质区域神经细胞发生动作电位变化,促进皮质代谢和脑功能改善。tDCS将恒定、低强度直流电(1~2 mA)通过电极作用于目标皮质区域颅骨上方,进而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生理活动,诱发脑功能良性改变。虽然二者具体刺激模式稍有差异,但都是通过微观作用实现大脑功能的整体改善,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特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NBS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康复中,已成为临床康复重要的干预手段之一。目前有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较深入,临床应用研究已陆续开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NBS相关研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昌霞 《西部医学》2017,29(4):530-534
【摘要】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其功能影像学变化。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分为rTMS治疗组8例和传统康复治疗组(Conventional Therapy,CT)7例;rTMS组除接受10天高频rTMS治疗外,其他治疗措施与CT组相同。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评分进行评估,并进行功能磁共振图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采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临床评分及神经活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rTMS组患者的FMA和BI评分改善优于CT组。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F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LFF值增加的脑区包括:右侧壳核、左侧小脑;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双侧M1区、双侧SMA区、右侧丘脑、右侧小脑。结论 高频rTMS可以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且高频rTMS可能通过影响大脑内相关区域的神经活动强度达到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以下简称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脑卒中后伴肩痛及上肢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rTMS结合康复组28例,采用rTMS和康复进行治疗;rTMS组26例,单纯应用rTMS治疗;康复组27例,单纯应用康复手法进行治疗.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上肢Fugl-Meyer量表(FMA)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TMS结合康复组与rTMS组及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优于rTMS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科研进展磁力刺激可安全地改善卒中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作为卒中的一种康复技术,重复经颅磁力刺激(rTMS)可减缓在未受累脑半球所见到的高反应性,引起运动功能改善。发表于6月30日的《卒中》(Stroke 2006)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通过使用一次以上的rTMS,运动益处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得到安全地增加。连续治疗5次,运动功能的持续改善在2周以上的研究期间明显存在。作者解释说,在卒中以后,未受累的脑半球试图恢复受累脑半球的功能丧失,但是抑制性信号被传递到受累的脑半球,这样可能损害功能性恢复。经颅磁力刺激可能减低这些抑制剂信号的频率…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三大类。脑卒中后往往会留下认知、失语、运动等动能障碍,其中运动障碍的遗留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研究人员发现,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卒中后患者的运动障碍有一定的改善,在传统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以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明显提升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本文综述了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发展、原理、方法以及在改善卒中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 疲劳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外研究显示,疲劳症状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病情的恢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有效促进或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加速神经可塑性,但其治疗疲劳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明确。目的 系统评价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关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治疗卒中后疲劳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结局指标为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和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331例研究对象,3篇为r TMS,2篇为tDCS。5篇文献质量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MD=-2.13,9...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刺激双侧大脑半球吞咽皮层代表区对单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住院且符合标准的45例脑卒中后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双侧rTMS组(15例)、单侧rTMS组(15例)和假刺激组(1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双侧rTMS组接受5 Hz rTMS刺激两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运动皮层代表区,单侧rTMS组接受5 Hz rTMS刺激患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运动皮层代表区+健侧大脑半球假性刺激,假刺激组接受与双侧刺激组相同参数的两侧大脑半球假刺激。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采用吞咽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和下颌舌骨肌sEMG振幅及时程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SSA和下颌舌骨肌sEMG振幅及时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SSA和下颌舌骨肌sEMG振幅及时程均低于治疗前,双侧rTMS组和单侧rTMS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假刺激组,SSA和下颌舌骨肌sEMG振幅及时程均低于假刺激组,且双侧rTMS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单侧rTMS组,SSA和下颌舌骨肌sEMG振幅及时程均低于单侧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双侧高频rTMS联合传统吞咽康复治疗可有效治疗单侧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10.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康复治疗相同,rTMS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rTMS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