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基于中医整体观叶品良老师认为子宫腺肌症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以及气血精津关系最为密切。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呈气滞;气滞血运不畅则呈血瘀;脾失健运,肾虚不化,津液凝滞,则呈痰湿。故肝脾肾三脏同调,使气行血行,湿化痰消。  相似文献   

2.
浅谈抑郁症之病因病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抑郁症不能等同于中医郁症,抑郁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思虑过度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肾精亏虚,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元神失养。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多脏,中医辨证以虚证为纲。  相似文献   

3.
<正>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气以通降下行为顺;寒、湿、热、痰、食积、气滞、血瘀、情志、虚损等因素均可影响胃的生理功能而罹病。胃病的发生,与肝脾颇为密切。肝得疏泄,则脾(升)运、胃(降)和;肝失疏泄,则脾壅胃塞,此谓木(肝)土(脾胃)不和。脾胃互为表里,脾不运化,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必影响胃主纳谷和腐熟水谷的功能;脾气不升,气机阻滞,必碍胃通降浊气的功能;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在脏  相似文献   

4.
头痛又称“头风、脑风、首风”,是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且反复发作缓解的特点,发病可有诱因,未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其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等脏,与三阳经循行部位密切相关;病性多属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既有气血津液等本虚之象,又有痰湿,瘀血,气滞,肝阳上亢等表实之象;起始多为脏腑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头痛是常见疾病 ,包括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两大类。近年来 ,笔者以自拟芎蝎参芪汤治疗顽固性头痛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病因病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 ,属中医学的头痛、头风范畴。从发病及临床症状分析 ,内伤气滞、血瘀、痰浊、虚损 ,外感风寒 ,热湿均可引发本病。病位在肝脾肾三脏。肝失疏泄 ,郁而化火 ,上扰清窍或肾水不足 ,水不涵木 ,肝肾阴亏 ,肝阳上亢而致头痛 ;脾胃失调 ,化生无源 ,或劳累过度 ,形神俱耗致气血不足 ,脑髓脉络失于濡养 ,而发头痛。饮食失节、过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上扰清窍 ,阻遏清阳而致头痛 ;禀…  相似文献   

6.
米杰教授认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总属本虚标实,先天禀赋不足而肾虚,气化无权,后天失养而脾胃虚,健运失司;标实以湿热为主,兼以瘀毒。正气不足,邪气偏盛,正邪交争,机体抗邪无力,邪盛正衰,由实致虚,虚实夹杂。湿、热、瘀、毒互结致病,贯穿整个病程,涉及肝脾肾三脏,肝经瘀热,脾虚湿停,肾失封藏,肝脾肾三脏俱病,病程日久,肝脾肾及气血阴阳俱虚,湿热瘀血缠绵难去,不断耗伤正气,使虚则更虚,病情迁延难愈。治疗上扶正祛邪为原则,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解毒为治法,标本兼治;以茵陈赤小豆汤加减为主方,辨证施治,随症加减,收效颇著。  相似文献   

7.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有多个脏腑参与活动,其中肺、脾、肾三脏在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基本上概括了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被胃、小肠、大肠吸收后输送到脾,脾将其化为津液并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这一阶段如果脾失健运,水液停聚会形成水湿发为水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接受从脾转输的津液,通过宣发肃降布散于全身及肃降到肾,这一…  相似文献   

8.
黄褐斑主要是由于面部气血失和所致的皮肤类疾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通过张娟主任治疗以肝脾不和为主要病机的黄褐斑验案,通过调和肝脾,使气机条畅,血运正常来讨论黄褐斑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景岳全书·泄泻》中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纳化水谷,若脾胃运化失健,气机升降失常,水谷清浊不分,遂混杂而下,则发为泄泻。凡外感风暑湿寒热、内伤情志、饮食失宜等,皆可伤及脾胃,导致泄泻。然脏腑相连,五脏相关,脾胃的运纳还有赖于诸脏的协助配合尚能完成。临床所见,五脏之中,导致泄泻的主要因素是脾失健运,同时,肝失疏泄、肾失温煦也是影响脾运失常进而发生泄泻的常见原因。因此,张珍玉教授认为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与肝、肾存在密切关系。以下就张珍玉教授对泄泻的独到认识进行初步总结。1脾与泄泻泄泻是…  相似文献   

10.
《景岳全书·泄泻》中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纳化水谷,若脾胃运化失健,气机升降失常,水谷清浊不分,遂混杂而下,则发为泄泻。凡外感风暑湿寒热、内伤情志、饮食失宜等,皆可伤及脾胃,导致泄泻。然脏腑相连,五脏相关,脾胃的运纳还有赖于诸脏的协助配合尚能完成。临床所见,五脏之中,导致泄泻的主要因素是脾失健运,同时,肝失疏泄、肾失温煦也是影响脾运失常进而发生泄泻的常见原因。因此,张珍玉教授认为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与肝、肾存在密切关系。以下就张珍玉教授对泄泻的独到认识进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1.
脑瘫全称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刘绪银主任医师认为脑瘫属中医"脑痿"范畴。由三焦、膜原、腠理、膜络、玄府所构成的膜府系统涩滞则藏腑气化失常,生化不足,血涩为瘀,津停为痰,痰瘀壅塞黏附膜府膜络则膜络涩滞,精气津血输布渗灌障碍,导致上气不足、髓海不充,是脑瘫的重要基础病机。临证分阴虚髓热、气滞痰阻、痰热扰动、脑气郁滞、气虚血瘀、风痰交夹、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髓海空虚等基本证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佐以芳香药、藤枝类药、虫类药,内外合治,以疏达膜府、畅通脑络,促进气血精津上输,以充养脑髓。  相似文献   

12.
三焦乃人体气血津液运行之通道,主司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精血津液的气化转输。经血的运行、化生及贮藏皆赖三焦如雾、如沤、如渎的气化之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一病首责经水不调,其发病与气机不畅、水湿弥漫三焦而致寒痰、瘀血凝滞胞宫密切相关。故治疗PCOS当以通调三焦气机、清利湿热为主。临床中,可取杏仁、豆蔻、薏苡仁等化湿行气之品,以散脾、肺、肾三焦水湿;取柴胡、浙贝母以助三焦行气之功;取山茱萸、熟地黄、山药等补肾滋阴之品以固本;取白芍、当归、白术等养阴柔肝之品以健脾和胃。如此,则三焦湿有出路,痰瘀皆去,经血化生有源,胞宫得养。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属中医喘息,水肿,心悸,怔忡,心痹,心水等病证范畴,阴阳两虚,心脉瘀带为其基本病机,虽阴阳俱损,但总以阳虚为主,兼有阴虚,为五脏精气虚衰,功能失调的疑难重症,在脏腑病理上虽为多系统虚损性改变,但病变重点以心肾为主,因虚致瘀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瘀证的病理特点,气虚血滞,是导致体内水液潴留的始动因素,气血阴阳之虚与瘀血,水饮水实的标本虚实之间,表现为因果错杂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精微物质的三种表现形式,所谓"一源三岐"。血与水、血与气常相因为病,三者自身的代谢异常,如气滞、痰浊、血瘀又或交互发生,气滞则无力推动血行,血瘀则阻碍气道,气机升降失常则水停为饮(痰)。气血津液代谢异常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而气血亏虚为机体本虚致呆的病理基础。因此,理气补血常贯穿治疗始终。历代医家亦强调痰与痴呆的关系,故临证应以气液理论为辨证基础,治以开玄府、通气液之法,药如醒脑散、涤痰汤。气虚可致痰致瘀,痰瘀常相间为病,因此应重视痰瘀并治,药如抵当汤、当归芍药散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以阴虚燥热、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日久则耗伤人体阴精,"久病必穷肾",且肾又是精气之居所,肾精虚损,"肾藏精"功能失常,无以主津液代谢产生肢体水肿、舌苔厚腻等湿浊内滞之象,无以固摄精微产生蛋白尿、夜尿频多等精不敛固之象,无以化阳助气产生气短乏力、畏寒等阳虚之象,无以充润阴液产生口干、目涩等阴虚之象,故肾不藏精是DKD的核心病机之一。在"肾藏精"理论指导下,补益肾精法为DKD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法。填补肾精是补益肾精之基石,补气生精是在填补肾精基础上的补充治法,固涩敛精是益精治法之藩篱,通补肾精是益精治法之御守,调摄养精则是益精治法之土壤。补益肾精法环环相扣,内恤外护共达填精、生精、固精、养精之功,肾精之耗损方可恢复。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病蛋白尿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属于中医学“精”,“精微”等概念。肾脏疾病出现蛋白尿,属于中医学“精气下泄”范畴。脾不摄精、肾不藏精,而精气不固,精微下泄是出现蛋白尿的直接病机;肝失疏泄、肺失布精,也可影响脾肾而出现蛋白尿;湿热、风邪、瘀血等实邪壅阻,精微外泄亦可致蛋白尿。结合病机认识,归纳慢性肾病蛋白尿治疗七法,即健脾益气摄精法、补肾摄精法、治肺摄精法、治肝摄精法、祛风固精法、清热祛湿固精法、活血化瘀固精法,并提出相应的方剂药物。  相似文献   

17.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指卵泡成熟后不破裂排出卵子,而发生原位黄素化并分泌孕激素,使机体发生与排卵周期类似的变化,是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1]。随着超声卵泡监测技术与促排药物的广泛运用,LUFS的检出率和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在不孕症患者中达25%~45%[2]。  相似文献   

18.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郑伟达教授注重气血阴阳学说,重视肝、肾、脾胃,认为"种子先调经""经本于肾",认为肾气充盛,精血津液排泄适度,即可成孕。重视行经期、经后期、真机期、经前期四期的调理。行经期以理气活血调经,方选柴胡疏肝汤加味;经后期重在滋补肾精,以益其损,调脾胃,资其生化之源,以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真机期"阴消阳长",采用温补肾阳、益气活血,以促使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阴阳平衡,以伟达排卵汤温补肾阳,益气活血;经前期肾气旺天癸充,冲任盛,是阳气活动旺盛时期,故宜使阴阳达到平衡,气血和调,以伟达调经汤补阴阳,调气血。  相似文献   

19.
唐铭  谭丽  冯兴中 《中医学报》2021,36(3):486-489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首载于《素问·奇病论》,辨证论治则始于《金匮要略》。糖尿病早期患者常有热盛津伤的表现,治疗当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法,常用白虎汤类方;糖尿病肾功能失代偿期及尿毒症期患者常因肾气虚弱、气化不畅而致开阖失司、湿浊停聚,治疗当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为法,常用五苓散类方;糖尿病引发各种并发症多由气机失调、痰热瘀滞引起,治疗当从肝入手,缓肝调中、滋阴泻热,常用乌梅丸类方;糖尿病肾病合并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多因久病伤津耗气而致气阴两虚,气虚则无力推血运行,治疗当活血化瘀,生津止渴,常用桃核承气汤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