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海洋放线菌P19-19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以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苯丙-酪氨酸二肽(1)、对羟基苯乙醇(2)、丁二酸(3)、2H-1,3-Thiazine-2,4(3H)-dione(4)、尿嘧啶(5)、对羟基苯乙酸甲酯(6)、2-甲氧基-4’-羟基苯丙酸(7)。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海洋放线菌 Salinispora pacifica 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常压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海洋放线菌 S pacifica 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该菌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包括8个生物碱和4个苯环族类。分别鉴定为 N-乙酰色胺(Ⅰ)、3-醛基吲哚生物碱(Ⅱ)、3-醛基-5-羟基-吲哚生物碱(Ⅲ)、胸腺嘧啶(Ⅳ)、甲基酪胺(Ⅴ)、4-羟基-N-甲基苯甲酰胺(Ⅵ)、3-羟基苯乙酰胺(Ⅶ)、苯乙酰胺(Ⅷ)、对羟基桂皮酸(Ⅸ)、苯甲酸(Ⅹ)、对羟基苯甲酸(Ⅺ)和对羟基苯甲醛(ⅩⅡ)。结论 化合物Ⅰ~ⅩⅡ均为首次从本属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放线菌LYG-1,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海洋放线菌LYG-1归属为链霉菌属玫瑰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s-porus)的新的海洋变种。利用MTT法对海洋放线菌LYG-1发酵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LYG-1的发酵原液对HepG2、MCF-7、HCT116以及MDA-MB-231 4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条件对于海洋放线菌抗菌活性的影响。②方法采用纸片法筛选抗菌活性;③结果在10株海洋放线菌中,大部分菌株的最佳抗菌活性培养基为M2 培养基;还发现在某些培养基条件下,海洋放线菌能产生具有选择性地对抗某种微生物的活性。④结论不同培养基对海洋放线菌的抗菌活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研究中应注意培养基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一株南海深海海洋沉积物来源放线菌SCSIO 11594分离出的5个天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将5个天然次级代谢产物命名为化合物1~5,通过CCK8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化合物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及1株正常肝脏细胞HL-7702后的效果,通过Graphad prism软件测定其IC50,并与经典抗肿瘤药物顺铂对比.结果 顺铂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3.75~5.32μmol/L,化合物2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0.24~0.74μmol/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顺铂的10~20倍;化合物4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0.28~6.93μmol/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顺铂的1~10倍;化合物2和4作用于正常肝脏细胞HL-7702的IC50值分别为3.67μmol/L和12.47μmol/L,与作用于肿瘤细胞的IC50值相比,提示具有较好的抗肿瘤选择性.结论 放线菌SCSIO 11594分离出的次级代谢产物2和4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贺兰山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对贺兰山黄芪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运用层析手段和波 谱解析对其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得到3个异黄烷及一个异黄酮类成分。结论: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结构为2‘,4‘-二甲氧基-3‘-羟基-异黄烷-6-O-β-葡萄糖甙;化合物1和4为黄芪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海洋放线菌Nocardiopsis sp.SCSIO 11492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ODS反相硅胶中压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次级代谢产物;13 C NMR、1 H NMR、HSQC、1 H-1 HCOSY、HMBC等波谱技术并结合电喷雾电离质谱法鉴定结构;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从海洋放线菌Nocardiopsis sp.SCSIO 11492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2′-脱氧腺苷(1)、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2′-脱氧尿苷(3)、尿嘧啶核苷(4)、1-棕榈酰-3-β-D-半乳糖甘油酯(5)、环(亮-缬)二肽(6)、环(缬-脯)二肽(7)、环(脯-脯)二肽(8).其中化合物5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显示出较好的生长抑制活性(IC50=10.9μmol/L),其他化合物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20.0μmol/L).结论 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可能是该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一株南海海洋放线菌的发酵产物对肝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MTT法评定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及对正常细胞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经Hoechst 33258 (8g/L)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和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 结果 发酵物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明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培养细胞中出现核固缩、凋亡小体;发酵物在诱导HepG-2细胞凋亡同时,下调Bcl-2表达水平,且均呈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 发酵物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及通过抑制Bcl-2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骨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地骨皮(枸杞Lycium chinese Mill.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到多个化合物,主要为莨菪亭(scopoletin,I)、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东莨菪甙(scopolin(Ⅳ)、Fabiatrin(Ⅴ)等五个化合物。结论:除莨菪亭外,其余四个化合物均为从地骨皮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碎补(Drynariae Rhizoma)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骨碎补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60%乙醇洗脱部分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学成分,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北美圣草素、柚皮素和山奈酚。  相似文献   

11.
阔苞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阔苞菊Pluchea indic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角鲨烯(squalene)、1-羟基-2,3,4,5-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2,3,4,5-tetramethoxyxanthone)、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咖啡酸(eaffeicacid)、间苯三酚(phloroglueinol)、3,5-二羟基苯甲酸(3,5-di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5-羟基香兰醛(5-hydroxy vanill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丁香酸(syringate)、5α,8α-过氧麦角甾-(3,5,8,22E)-6,22-二烯-3β-醇[5α,8α—epidioxy-(3,5,8,22E)-ergosta-6,22-dien-3-ol]、腺苷(adenosine)。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其中的小分子酚酸类成分可能具有一定化学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 Massee)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大白口蘑子实体的乙酸乙酯部位经过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亚油酸甲酯(1)、亚油酸(2)、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3)、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4)、过氧麦角甾醇(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9α-三羟基-6酮(6)、麦角甾-7,22-二烯-3β,5α-二羟基-6酮(7)、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9α-四醇(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9)、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0)、3β-O-glucopyranosyl-5α,6β-dihydroxy-ergosta-7,22-diene(11)、脑苷脂D(12)。结论化合物1-3、6-12均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马莲鞍根75%乙醇提取物的大孔树脂柱60%乙醇洗脱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液相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再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经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为白色粉末;核磁共振波谱图,确定其为强心苷类化合物,分别为16-O-acetylperiplogenin(1),periplogenin 3-O-β-D-digitoxoside(2),digitoxigenin gentiobioside(3),其中,化合物1为种内首分。结论:本方法对马莲鞍的化学成分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应用于马莲鞍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槐米(Sophora japonica L.)7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槐米(Sophora japonica L.)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单体成分,分别为:(1)licoagroside B、(2)maltol 3-O-(4'-O-p-coumaroyl-6'-(3-hydroxy-3-methylglutaroyl))-β-glucopyranoside、(3)(E,E)-terrestribisamide、(4)N-p-coumaroylN'-feruloylputrescine、(5)(1'R,3'S,5'R,8'S,2Z,4E)-dihydrophaseic acid。结论:化合物1、3~5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正丁醇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银松素。结论:银松素为首次从山橿正丁醇提取部位分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细菌Halomonas elongate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对H.elongate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1H NMR谱、13C NMR谱及MS分析,并结合文献确定结构: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检测.结果 从海洋细菌H.elongate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3个化合物,分别为胸腺嘧啶-2 '-脱氧核苷(1)、环(L-甘氨酸-L-脯氨酸)二肽(2)、1-(2'-脱氧-β-D-赤式-呋喃戊糖)-1氢-1,2,4-三嗪酮(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H1299生长活性均无显著抑制作用(IC50>20 μμmol/L).结论 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Halomona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山栀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山栀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山栀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丁香脂素4,4'-双-O-β-D-葡萄糖苷、(2)紫丁香苷、(3)3,4,5-三甲氧基苯-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6)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7)芥子醛葡萄糖苷.结论:化合物(2),(4),(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山栀茶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菖蒲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石菖蒲挥发油的收率是0.8%,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结论:石菖蒲挥发油发油成分含量最高的是蒿脑31.453%。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urceo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反相HPLC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管藻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3,3′-四溴-4,4′,5,5′-四羟基二苯甲烷()、2,2′,3-三溴-3′,4,4′,5-四羟基-6′-乙氧甲基二苯甲烷()、双-(2,3-二溴-4,5-二羟卞基)-醚()、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5-甲氧甲基苯二酚()、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醇()、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甲醚()、3-溴-4-羟基苯甲酸()、2-溴-4,5-二羟基苯甲醛()、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溴-4,5-二羟基苯甲醛()。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