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病毒载体介导的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其病理改变主要为中脑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消失 ,以及体内多巴胺水平的下降。 80年代末 ,随着基因治疗概念的不断深入 ,基因治疗技术日趋成熟 ,人们开始了对PD基因治疗的尝试。近年来PD动物模型基因治疗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在基因治疗的体外及体内两种途径中 ,研究最多的是病毒载体相关的基因导入系统。目前研究较多病毒载体有 :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其他逆转录病毒载体。  一、病毒载体的制备  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应具备以下条…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有着复杂的遗传背景,基因治疗可能成为其最终治疗手段。糖尿病基因治疗以胰岛素基因治疗为主,通过胰岛素基因导人,获得内源胰岛素替代。胰岛素基因可通过载体直接导入,也可通过体外构建的基因工程细胞输入体内;在胰岛素基因治疗中,病毒载体较为常用,但人工染色体等新型载体亦已出现;而寻找理想的胰岛素基因表达调控方案,是目前胰岛素基因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因转移是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所在,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基因治疗,需一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和实用的转移体系将目的基因导入心脏和血管,并安全忠实地表达。腺病毒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基因转移的病毒载体,因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瞬间显改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进展,为了弥补电子起搏器的不足,生物起搏器应运而生。基因治疗作为构建生物起搏器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指通过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并使其表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病毒载体是实现基因递送的前提条件,不同病毒载体在研究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局限,现就生物起搏中常用的病毒载体(慢病毒、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的结构特性以及在起搏中的应用选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SCI)后由于神经元轴突几乎无法再生,故某些神经元功能难以恢复,其中损伤处缺乏神经营养类物质被认为是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SCI基因治疗就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目的基因以一定的方法转染靶细胞,再移植到损伤区,让其在体内表达并发挥效应,刺激脊髓再生Ⅲ。本文就近年来SCI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病毒载体、靶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基因治疗是目前帕金森病治疗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两类目的基因:一是能增加多巴胺合成的目的基因,如TH、AADC等;二是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尤其是GDNF,抑制神经变性,促进神经纤维再生。  相似文献   

7.
HBV具有天然嗜肝性,其中由HBVpreS1基因编码的前S1(PreS1)抗原位于病毒外壳表面,是HBV嗜肝性的主要分子机制[1].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是目前常用的基因治疗载体.我们以腺相关病毒载体系统为基础,用PreS1的编码基因HBVpreS1替代腺相关病毒载体系统的Cap基因,构建出以PreS1为衣壳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 AVHBVpreS1),旨在探索构建肝病基因治疗特异性载体,为肝病靶向基因治疗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HBV具有天然嗜肝性,其中由HBVpreS1基因编码的前S1(PreS1)抗原位于病毒外壳表面,是HBV嗜肝性的主要分子机制[1].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是目前常用的基因治疗载体.我们以腺相关病毒载体系统为基础,用PreS1的编码基因HBVpreS1替代腺相关病毒载体系统的Cap基因,构建出以PreS1为衣壳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 AVHBVpreS1),旨在探索构建肝病基因治疗特异性载体,为肝病靶向基因治疗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因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将目的基因转入细胞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脂质体包裹转染、电打孔、微注射等,最近以重组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因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关注。比较常用的三大病毒载体是逆转录病毒、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各种病毒载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均有大量的应用。但是在临床应用中,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由于在法国的临床试验出现2例白血病病历,  相似文献   

10.
基因治疗通过病毒或非病毒载体将目的基因用直接注射法或导管技术等导入靶向区域,高选择性地发挥作用,从而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提高局部治疗的有效性。本文从机制背景、应用策略和临床前期研究成果方面就基因治疗在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基因治疗中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娜  刘吉勇 《山东医药》2005,45(5):74-75
基因治疗是指将目的基因用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使其表达此基因而获得特定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之目的。基因治疗涉及目的基因、载体及受体细胞三方面,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将目的基因释放到靶细胞中并长期稳定表达,同时又较少地产生副作用,即解决载体的效率、靶向性和安全性问题。理想的治疗载体应具备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易感基因的揭示,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明确方向。基因治疗将为心血管疾病更加有效的防治带来更大的希望[1~4\〗。本文仅就基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状作简要介绍。1 技术方面1.1 载体 携带基因到所期望的作用部位的行为者谓之载体。因此心脏最适宜的载体对于实现有效的基因转移是十分重要的。载体通常分成两类:病毒的和非病毒的。1.1.1 病毒载体 采用的主要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和腺病毒[5] 。(1)逆转录病毒:所携带的基因片段短,只能转染增殖生长的细胞,可稳定高效地把携带的基因整合到靶细胞…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脂质体作为基因治疗的工具所介导的DNA转移效率,基于病毒细胞融合原理,研制了融原型病毒脂质体载体日本血凝病毒融合蛋白与包囊寡脱氧核苷酸或质粒DNA的脂质体组成的复合物。该脂质体与质膜的融合将DNA直接导入胞浆。将一种DNA结合核蛋白渗入该脂质体可增强质粒转基因的表达。可将长达100kb的完整基因导入体内细胞。目前已成功地用于血管增殖性疾病细胞静止基因治疗模型中。类似的策略可望用于静脉移植物遗传工程以及免疫介导的小鼠肾小球疾病模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相对理想、高效、特异的治疗手段,已成为目前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之一.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基因转移载体,是基因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病毒载体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反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等.本文拟就慢病毒载体系统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的靶向性自杀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本就自杀基因的作用机理、旁观效应、导入载体、靶向性研究及与其他基因治疗的联合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吴剑卿  许伟  李燕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0):777-781
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具有安全性好、免疫原性低、能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能介导基因的长期稳定表达等优点。因此,作为一种基因导入系统,重组AAV载体在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着重就重组AAV载体在肺部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改进重组AAV载体的策略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变化,如蛋白质合成的改变、膜损害及能量代谢障碍。转基因治疗可改变体内相应蛋白质水平,从而改善脑组织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紊乱,而对缺血动物模型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主要讨论脑卒中的基因治疗中关于潜在的治疗靶分子、有效的载体、基因导入途径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变化,如蛋白质合成的改变、膜损害及能量代谢障碍。转基因治疗可改变体内相应蛋白质水平,从而改善脑组织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紊乱,而对缺血动物模型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主要讨论脑卒中的基因治疗中关于潜在的治疗靶分子、有效的载体、基因导入途径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二)余细勇综述林曙光审校二、冠心病的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已进人一个加速发展时期。1990年,美国NIH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NZ将腺苷脱氨酶(ADA)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回输至体内治疗ADA基因缺失造成的重度联合免疫缺...  相似文献   

20.
血友病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通过基因转导的方法,将正常的凝血因子Ⅷ(FⅧ)或因子Ⅸ(FⅨ)编码基因分别导入血友病A或B患者体内,产生“基因替代”或“基因修复”作用,以纠正血友病基因缺陷.并持久分泌可满足止血需要的人FⅧ(hFⅧ)或人FⅨ(hFⅨ)蛋白,这将为根治血友病带来新的治疗手段和可能性。改造目的基因、选择合适载体、靶细胞、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是基因治疗的5个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是基因治疗成败的关键。本文就此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