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寻找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病因,提高对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Klinefelter)综合征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认识。方法结合北京协和医院2005-01-31收治的1例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并发急性大面积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结果患者血浆激素水平检测:睾酮(4.8nmol/L)显著降低,卵泡刺激素(31.3U/L)和黄体生成素(29.1U/L)均明显升高,雌二醇(174.53pmol/L)正常高限值;凝血和纤溶检测:蛋白C(1.18mg/L)显著降低,PC活性(19%)明显减弱,蛋白S(15.70mg/L)降低,凝血酶调节蛋白(1.85μg/L)降低,总同型半胱氨酸(21.63μmol/L)升高。结论Klinefelter综合征并非少见疾病,VTE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低睾酮、高雌激素、X性染色体数目增多、先天或获得性易栓症使VTE危险性显著增高。对无明确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发生急性大面积PTE的患者(特别是中青年),应进行易栓症方面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住院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确诊的168例PTE患者的获得性和遗传性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取外周血检测了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Ⅲ)活性。结果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38.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PTE病史(14.3%)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14.3%)。抗凝蛋白总缺乏率为84.5%,PS缺乏最高(48.8%),其次是PC缺乏最低(24.4%)、AT-Ⅲ缺乏最低(11.3%)。结论研究显示住院PTE患者中,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DVT或PTE病史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是主要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在遗传性危险因素中以PS缺乏为主,其次是PC缺乏,AT-Ⅲ缺乏率最低。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促发PTE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瑛琪  熊久兰 《山东医药》2006,46(34):27-27
1992年10月~2005年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112例.其中老年PTE32例。现将其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血栓栓塞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1993年元月~2002年12月确诊的18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本组误诊率达52.9%,本组有11例死亡,病死率61.1%,6例患者经手术、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存活,1例自动出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本组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的警惕性,仔细查找病因,常规X线、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管超声等均有助于其诊断,但肺灌注显像及螺旋CT更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5.
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多因素疾病,受到遗传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的共同作用。血栓栓子堵塞肺动脉的直接作用、栓塞后神经一体液因素变化的问接作用及各种作用间的相互影响是PTE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肺血栓栓塞症(PET)的危险因素一般分为遗传性危险和获得性危险因素两种。各危险因素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等。虽近年来 ,PE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其误诊率、漏诊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由于PE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其误诊率、漏诊率仍较高 ,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就我院 1986~ 2 0 0 0年确诊的近 2 0 0例肺栓塞患者的误诊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并对其中一些在诊断上较为疑难的病例作简要分析 ,希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 1997年前我院肺栓塞误诊率高达 70 % ,1998年以来 ,我院加强对广大医生进行肺栓塞的普及教育 ,误诊率降至 19% ,而被误诊的患者于 3~ 7d内也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提高PTE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10-08我院收治的54例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等资料.结果:PTE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57.4%)、胸痛(46.3%)、咯血(22.2%)及咳嗽(31.5%...  相似文献   

9.
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症 (PTE)是多因素疾病 ,受到遗传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的共同作用。血栓栓子堵塞肺动脉的直接作用、栓塞后神经 体液因素变化的间接作用及各种作用间的相互影响是PTE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存在的危险因素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误诊率。方法对18例以“心脏疾病”收入心内科,后经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血浆D-二聚体测定确诊的PTE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表现、心电图表现、超声心动图改变、血清酶学水平及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TE的症状体征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结论加强对PTE症状、体征的认识,认真分析病史中的高危因素及各项辅助检查,对提示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63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抗凝血酶(AT)、蛋白C(PC)、蛋白S(PS)水平及活化蛋白C敏感比值进行测定.结果 29例(46.0%)患者存在抗凝蛋白缺陷,其中PC缺陷最多,为11例(17.5%),PS缺陷8例(12.7%),AT缺陷3例(4.8%).活化蛋白C抵抗(APC-R)2例(3.2%),复合缺陷5例(7.9%,AT+PC 1例.PC+PS 3例,PS+APC-R 1例).和抗凝蛋白正常者相比,抗凝蛋白缺陷者首次发生肺血栓栓塞症的年龄较小[(56.1±13.6)岁vs(44.2±11.7)岁,P<0.01].结论 我国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抗凝蛋白缺陷主要表现为PC、PS和AT缺陷,APC-R少见,其易栓症病因可能不同于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OPD所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肺血栓栓塞(PTE)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COPD所致肺心病合并PTE与单纯的COPD所致慢性肺心病40例进行对比。结果 肺心病合并肺栓塞组顽固性右心衰的发生率高、肺动脉压明显升高;氧分压明显下降,与单纯肺心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诊断COPD所致慢性肺心病时,遇有难于解释的顽固性右心衰、高肺动脉压及低氧血症时应警惕合并PTE,尽快作胸部CT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IPA)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并分析预后相关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TE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79.9%)、胸闷(64.1%)、咳嗽(41.6%)等。仅39.1%的患者首诊诊断为PTE。修订的Wells评分标准可以提高PTE首诊疑诊率,严重指数评分(sPESI)可预测患者预后。结论:PTE的首诊诊断率较低,联合应用Wells评分标准对疑似患者进行评分,可以提高患者的PTE首诊诊断率,及时指导治疗;而采用sPESI危险分层能更准确评估患者死亡风险,有利于对预后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88例心电图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全国多中心明确诊断的288例PTE患者分为大面积及次大面积组(A组)136例,非大面积组(B组)152例,其中男168例,女120例,年龄25~82岁,平均(55±14)岁.A组使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B组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内观察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分析各段各种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SⅠ QⅢ TⅢ最高发生率为A组32.4%,B组21.7%,QⅢ波型:A组达69.1%,B组56.6%;TⅢ波型:A组63.2%,B组43.4%,SⅠ TⅢ波型:A组40.7%,B组25.7%,改变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胸前导联Tv1倒置A组达77.8%,B组52.0%,Tv1-Tv5倒置依次变浅或消失,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导联及各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VR SV5振幅呈规律性递减趋势;电轴左偏A组最高发生率47.1%、B组3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轴右偏A组为16.2%,B组为1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PTE患者心电图波型异常改变有较高发生率,对急性PTE患者的早期初步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崔朝勃  高秀玲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0):1231-1233
目的 对本院1998~2006年189例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中资料完整的124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 发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所有124例PTE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血气、下肢深静脉超声、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V/Q显像)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TE-DVT年发病数逐年增加.大面积PTE 83例(66.9%),次大面积PTE 20例(16.1%),非大面积PTE 21例(16.9%).DVT 70例,术后40例,长期卧床65例,恶性肿瘤6例,结缔组织病3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悸90例,胸痛30例,咯血19例.咳嗽40例,晕厥16例,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机械通气5例.呼吸频率>20次/min 86例,心率>100次/min 112例,发绀65例,肺部闻及干湿哕音22例.PaO<,2><60 mm Hg 72例,PaCO<,2><35 mm Hg 92例,PaCO<,2> >35 mm Hg 32例;心电图窦速112例,S<,Ⅰ> Q<,Ⅲ>T<,Ⅲ>型改变者25例,CRBBB型改变26例,非特异性S-T改变42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胸部X线检查有阴影者20例,行CTPA检查105例,V/Q显像18例,肺动脉造影1例;心脏超声显示右心室扩张合并肺动脉高压共91例,20例仅有肺动脉高压,无右心室扩大,8例心脏超声完全正常.首诊24 h内确诊72例,其余52例确诊时间为2~60 d,误诊率为30%(37例),其中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左心衰、肺炎者最多.溶栓抗凝治疗83例,单纯抗凝治疗41例,死亡8例(6.5%).结论 经 PTE的发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特别要注意恶化肿瘤和结缔组织病是重要的易感因素;PTE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因此,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意识,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寒症(PTE)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596例PTE住院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患者合并肺癌,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类型、肺癌分期等为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我院住院确诊的596例PTE患者中,PTE合并肺癌者65例(10.91%),其中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30~82岁;胸闷/呼吸困难(76.92%)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咳嗽(41.54%)和胸痛(29.23%).呼吸频率增快(69.23%)、发热(67.69%)、心动过速(61.54%)是最常见的体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4例(36.92%),表现为下肢浮肿、压痛.肺癌病理类型中,腺癌41例(63.08%):肺癌分期中,Ⅲb~Ⅳ期58例(89.23%);肺癌合并PTE患者中,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升高者分别为66.15%、63.08%、36.92%,非肺癌PTE患者中,治疗前血小板计数、IL-1、TNF升高者分别为36.91%、19.21%、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肺癌合并PTE患者接受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显效13例(22.41%),有效31例(53.45%),无效11例(18.97%),死亡3例(5.17%).结论 肺癌是PTE的常见病因之一,常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癌合并PTE的患者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Ⅲb~Ⅳ期最为常见.在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警惕PTE的发生.对不明原因的PTE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IL-1、TNF升高,需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对于明确诊断的肺癌合并PTE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仍是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选取我院1998年3月~2003年10月住院的70岁以上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34例,分为两组,一组为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在14天内的21例,另一组为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超过14天的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比较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在14天内和超过14天的临床疗效。结果34例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初诊时误诊率为44%,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在14天内的经溶栓抗凝治疗显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81%。超过14天的显效率为31%,总有效率为69%,两组患者显效率分别为57%、3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要掌握老年肺血栓栓塞的易患因素,及早确诊,治疗以溶栓抗凝为主,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在14天内的疗效显著,超过14天的疗效减低,但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米玉红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21):1667-1670
中危组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溶栓治疗已经争论很多年,尤其是溶栓治疗为患者带来益处/风险比得到重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决定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残余血栓的研究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肺血栓栓塞的认识,便于及早治疗,减少误诊及漏诊,对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收治的44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了肺血栓栓塞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只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能明显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08例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常规抗凝治疗,早期静脉应用普通肝素24小时,之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5天~12天,肝素治疗第1天开始重叠应用华法林共3天~5天,此后单独应用华法林,并进行随访1年。结果108例肺栓塞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异常得到有效改善。随访期间,全部患者中近控5例,显效39例,好转45例,无效6例,恶化4例,死亡9例,总有效率82.4%。9例死亡患者有7例死于发病后14天内。华法林长期抗凝后可减少复发。结论肺栓塞患者应用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口服华法林宜从3mg开始,维持量3mg~4mg以达到理想INR目标值(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