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喉癌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ental status scale in non-psychiatric settings,MSSNS),对90例喉癌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患者入院时各因子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常模(均P<0.05),手术前除孤独因子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常模(均P<0.05),出院前各因子及总分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均P<0.05);且出院前与入院时、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年龄<50岁组的各因子及总分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在入院后呈现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状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考试应激与唾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近年来临床和流行病学相关研究都证实部分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应激因素相关:目的:分析学生考试前后唾液分泌型IgA及皮质醇的变化与心理应激状况的关系。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浙江大学口腔系。对象:调查对象为2003—05/11福州二中高二年级在校学生60人,57人完成调查,均为男性,年龄17~19岁,身体健康,无口腔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家庭史,无烟洒嗜好,均参加为期3d的期末考试。方法:考试前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共90题,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素,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将完成调查的57人分为为低症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2.0)和高症状组(症状自评茸表总分〉2.0)。于考试前5周召集学生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考试前4周和考试当天早晨7:30完成第一、二次唾液标本采集,测定其考试应激前后唾液分泌型IgA、皮质醇值;考试后3d召集学生填写心理健康问卷,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症状自评表得分。②应激前后唾液分泌型IgA及皮质醇水平。结果:采用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57人,①学生症状自评表评定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考试后强迫、焦虑、敌对、偏执4个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1.98&;#177;0.72,1.69&;#177;0.61)分;(1.79&;#177;0.31,1.42&;#177;0.43)分;(1.77&;#177;0.68,1.50&;#177;0.57)分;(2.00&;#177;0.7l,1.52&;#177;0.60)分,(P〈0.01)],其他因子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应激后的唾液分泌型IgA分泌量比较:考试前低症状组明显高于高症状组[(236.6&;#177;82.29,194.55&;#177;66.29)mg/L,(P〈0.05)];考试后低症状组学生唾液分泌型lgA分泌量高于高症状组[(182.21&;#177;55.92,132.89&;#177;41.16)mg/L.(P〈0.01)];③应激后的唾液皮质醇浓度比较:低症状组考试后明显高于考试前[(5.96&;#177;2.46,3.68&;#177;2.26)μg/L,(P〈0.01)]。④两组分泌型IgA变化率及皮质醇变化率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分泌型IgA下降率(0.012&;#177;0.197)、皮质醇上升率(0.199&;#177;0.654)和偏执、强迫等心理因素有关。结论:学生考试后症状自评表评定结果中焦虑、强迫、敌对、偏执等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礁示考试应激造成学生焦虑水平的上升和心理行为方面变异。高、低症状组学生在考试应激前后唾液分泌型IgA下降率之间存在差异,表明心理症状较多的学生对考试应激耐受力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肺活检对老年肺部孤立病灶诊断的安全性。方法:应用模拟定位机进行定位,以外径0.95mm和1.2mm的活检枪穿刺活检,观察气胸和洛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气胸的总发生率11.8%,其患伴COPD患者气胸发生率15.3%,较无COPD患者气胸发生率高(P<0.05)。病灶直径<4.0cm,较>4.0cm的气胸发生率高(P<0.05)。病灶深度>5.0cm,较<5.0cm气胸发生率高(P<0.05)。穿刺次数越多气胸发生率越高。气胸发生率与活检枪的外径(0.95mm和1.2mm)无关。半数以上患者气胸量<30%,经相应治疗后气胸治愈。咯血的发生率4.2%,穿刺3次以上较2次以下咯血发率高(P<0.05)。用止血药后咯血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对老年肺部孤立病灶患者,经皮肺活检仍是一种安全的检查的方法,但对伴有COPD患者应慎重,尽可能减少多次穿刺,以降低对气胸和咯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以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非疫情期间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疫情期间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非疫情期间总体偏低,躯体化、焦虑、偏执三个因子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抑郁、敌对有显著差异(P<0.05)。已婚、与配偶及子女同住、工作年限>10年护理人员及门急诊护理人员较其他组护理人员各因子得分更高。结论 应当予以已婚、与家人同住、高年资护理人员和门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多关注,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社会综合支持度对患者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正确选择静脉通道,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少留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自制综合支持度评定量表对2010~2012年95例PICC置管患者的综合支持状况进行测量,根据得分情况分为低支持组(<20分)、中支持组(20~30分)和高支持组(>30分),并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带管期间全过程跟踪记录。了解不同综合支持度对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低支持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中支持组和高支持组高,分别为χ^2=9.93(P<0.01),χ^2=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支持度是影响PICC置管者出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对于低支持组患者应协助提高支持度,给予重点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548名高三学生分为两组,研究组259名,对照组289名,研究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未进行心理干预,共观察6 mo.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6.38%~29.72%,焦虑发生率高达44.55%.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干预前两组焦虑、敌对、抑郁、强迫因子分及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0.05),女生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男生(P<0.05);心理干预6 mo末,研究组焦虑因子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及焦虑发生率均有显著下降(P<0.01~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高三学生存在严重的考试焦虑和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通过系统心理干预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自学考试前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度自考前2周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和考试焦虑来源分量表调查参与自学考试的105名护士的焦虑心理状况及其焦虑来源。结果护士考试普遍存在焦虑状况,低年资护士考试焦虑得分(16.2士5.1)分,高年资护士考试焦虑得分(13.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1),但二者之间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3,P〉0.05);参加自考本科护士与参加自考专科护士的考试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05)。“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临床护士自学考试前焦虑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参加自学考试的护士普遍存在焦虑心理,低年资护士考试焦虑水平明显高于高年资护士考试焦虑水平,导致考试焦虑的最主要原因是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应提高社会及家庭对自考护士的各种支持以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服刑期间病区病犯应激性/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服刑人员病区病犯10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试,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应用(SCL‐90)对服刑病犯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效果比较。结果服刑病犯10个心理症状情况因子测试结果均高于国内常模为心理健康状态障碍,P<0.01。心理干预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P<0.05或 P<0.01)。结论服刑期间病犯存在应激性/心因性精神障碍因素,应根据病犯的四大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矫治对策,重塑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对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生活一般状况、症状程度、抑郁状况筛查,依据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将其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两组临床典型症状特征及躯体症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抑郁组临床典型症状严重程度显著重于非抑郁组(P<0.05),两组发作频率及每次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抑郁组躯体症状发生率为100%,非抑郁组为33.3%,抑郁组显著高于非抑郁组(χ2=43.45,P<0.01)。患者典型症状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结论抑郁情绪可加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典型症状,常表现为明显的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入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定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学生考试应激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宝鸡市某普通中学高一学生共20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分别于平时和考试前1周进行调查。结果考试前1周19.4%学生存在心理障碍。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总分均高于考试后1周,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中焦虑与人际关系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结果提示神经质个性与SCL-90总分及因子分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较高。结论学生考试前应激状态较普遍,应当引起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年来临床和流行病学相关研究都证实部分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应激因素相关.目的:分析学生考试前后唾液分泌型IgA及皮质醇的变化与心理应激状况的关系.设计:横断面调查. 单位:浙江大学口腔系.对象:调查对象为2003-05/11福州二中高二年级在校学生60人,57人完成调查,均为男性,年龄17~19岁,身体健康,无口腔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家庭史,无烟酒嗜好,均参加为期3d的期末考试.方法:考试前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共90题,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素,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将完成调查的57人分为为低症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2.0)和高症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2.0).于考试前5周召集学生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考试前4周和考试当天早晨7:30完成第一、二次唾液标本采集,测定其考试应激前后唾液分泌型IgA、皮质醇值;考试后3 d召集学生填写心理健康问卷,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症状自评表得分.②应激前后唾液分泌型IgA及皮质醇水平.结果:采用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57人.①学生症状自评表评定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考试后强迫、焦虑、敌对、偏执4个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1.98±0.72,1.69±0.61)分;(1.79±0.31,1.42±0.43)分;(1.77±0.68,1.50±0.57)分;(2.00±0.71,1.52±0.60)分,(P<0.01)],其他因子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应激后的唾液分泌型IgA分泌量比较:考试前低症状组明显高于高症状组[(236.6±82.29,194.55±66.29)mg/L,(P<0.05)];考试后低症状组学生唾液分泌型IgA分泌量高于高症状组[(182.21±55.92,132.89±41.16)mg/L,(P<0.01)];③应激后的唾液皮质醇浓度比较:低症状组考试后明显高于考试前[(5.96±2.46,3.68±2.26)μg/L,(P<0.01)].④两组分泌型IgA变化率及皮质醇变化率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分泌型IgA下降率(0.012±0.197)、皮质醇上升率(0.199±0.654)和偏执、强迫等心理因素有关.结论:学生考试后症状自评表评定结果中焦虑、强迫、敌对、偏执等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显示考试应激造成学生焦虑水平的上升和心理行为方面变异.高、低症状组学生在考试应激前后唾液分泌型IgA下降率之间存在差异,表明心理症状较多的学生对考试应激耐受力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栓疗效观察,评价COPD并发AMI患者对溶栓的耐受性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同期住院接受溶栓治疗的179例AMI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合并COPD的56例与非COPD的123例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溶栓后冠脉再通率,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溶栓后冠脉再通率在<4h时间段比较两组结果相似,而冠脉总再通率在COPD组(51.79%)低于非COPD组(63.42%),但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胃出血的发生率在COPD组显著高于非COPD组(P<0.01),而并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OPD组(17.86%)与非COPD组(9.80%)的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OPD并AMI患者对溶栓的耐受性良好,静脉溶栓的效果与非COPD组相近。缩短开始溶栓的时间是提高冠脉再通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伴抑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出现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AMI患者84例,其中无抑郁症状的45例(非抑郁组),伴随抑郁症状的39例(抑郁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住院期间疗效、长期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特征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溶栓再通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时间(24.0±11.5)个月,随访率92.86%,随访期间非抑郁组发生心源性死亡1例,抑郁组发生心源性死亡3例。非抑郁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心绞痛复发发生时间显著迟于抑郁组[(14.3±5.6)个月对(9.1±6.0)个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非抑郁组随访期间无MACE和心绞痛复发的生存率显著长于抑郁组(P〈0.05)。结论AMI患者伴抑郁症状患者显著提早MACE和心绞痛复发的发生时间,远期死亡率高,无MACE和心绞痛复发的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恢复期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92例恢复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价总分(QOL总分)及住院治疗期间再次出血发生率。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Barthel指数及QOL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QOL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QOL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无再次出血患者,对照组再次出血发生率为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恢复期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快康复速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 将70岁以上(老年组)和60岁以下(非老年组)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进行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老年组症状不典型,心绞痛病史较长,梗塞后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塞发生率分别为55.88%、41.18%,显高于非老年组23.52%、17.65%,(P<0.05)。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及侧支循环形成在老年组分别为79.42%、70.58%,显的高于非老年组的50%、23.5%,(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梗患症状不典型,心绞痛病史较长,非Q波心梗(NQMI)发生率、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侧支循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小组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研究组予以针灸联合小组心理干预,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87.5%,对照组分别为53.8%、7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6、0.60,P>0.05)。研究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且程度较轻微。结论针灸联合小组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不影响产后哺乳,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胃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疗护理更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对100例胃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运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问卷(HAD)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显示,胃肠疾病患者焦虑发生率达48%,抑郁发生率达30%,高于正常人群焦虑、抑郁发生率。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高,经统计学χ^2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P<0.05,为此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从而增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Q波型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LVRM)和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方法:将1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和非溶栓组。采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进行监测。结果:140例AMI患者LVRM总发生率为42.1%。溶栓组LVRM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LVRM对LVSF产生明显影响。溶栓再通组LVRM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再通组(P<0.01),且LVSF明显得到改善(P<0.01)。结论:AMI患者的LVRM发生率高,对LVSF有明显的影响。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减少LVRM发生,改善LVSF。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非脑卒中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186例非脑卒中老年患者行颅脑CT检查发现无症状脑梗死56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对危险因素与非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为30.11%,男高于女;颅脑CT检查96.92%为腔隙性梗死,68.48%分布于基底节和内囊;无症状脑梗死组较症状脑梗死组年龄大,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酯血症、心脏病及吸烟史高(P〈0.05);血压值、血糖、血甘油三酯检测值及心电图异常率高(P〈0.05)。结论:无症状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常见,多为皮质下深部脑组织的腔隙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与高血压痛、糖尿病、心脏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吸烟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