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钠离子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Na)评分、慢性肝衰竭联盟-急性失代偿(CLIF-C AD)评分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生存Freiburg指数(FIPS)评分对肝硬化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2月我国西南地区多家医院行TIPS治疗的447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生存组306例,死亡组62例。计算五种评分模型分值,并基于五种评分模型分别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各评分模型对TIPS患者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评分水平的患者死亡风险的差异,并采用Log-rank检验。各模型预测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不同时间点C指数及决策曲线进行评估。结果 生存组患者年龄(Z=2.884)低于死亡组,Alb(t=3.577)、Na...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肝硬化急性失代偿事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年6月-2017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消化病医院住院并接受TIPS治疗的35例伴有肝硬化急性失代偿事件的ACLF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的方法按照1∶1的比例与接受内科治疗的患者(35例)进行匹配,收集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连续型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疾病进程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累积生存概率,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以及竞争风险模型比较随访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接受TIPS治疗的患者中,病情好转者20例,病情稳定或恶化者15例;内科治疗组中,病情好转者11例,病情恶化或稳定者24例,TIPS治疗组较多患者病情得到改善(χ~2=4. 69,P=0. 03)。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了性别、年龄后,相对于内科治疗,TIPS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比值比=3. 02,95%可信区间:0. 12~0. 91,P=0. 03)。TIPS组28 d、180 d病死率分别为22. 9%、42. 9%,内科治疗组28 d、180 d病死率分别为17. 1%、68. 6%,TIPS组180 d生存率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χ~2=3. 92,P=0. 04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 04,95%可信区间:1. 01~1. 07,P=0. 006)。随访期间两组中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 7%vs 20. 0%,χ~2=0. 43,P=0. 51)。结论与内科治疗相比,TIPS治疗ACLF肝硬化急性失代偿事件安全有效,显著改善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同时不增加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预后生存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5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基本资料,术前7 d内相关生化指标,定期随访观察术后情况和生存期资料,通过Cox回归分析预后因素,以ROC确定预后因素的最佳界值。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1~40个月),6例患者在TIPS术后1年内死亡,无肝移植事件发生。3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67%。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示血清胆红素和血清肌酐水平能独立预测顽固性腹水患者的1年生存率。ROC分析血清胆红素46μmol/L(敏感性86%,特异性35%)、血清肌酐132μmol/L(敏感性83%,特异性33%)为最佳界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胆红素〈46μmol/L和≥46μmol/L时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37%(P〈0.001),血清肌酐〈132μmol/L和≥132μmol/L时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9%和43%(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46μmol/L和肌酐≥132μmol/L是预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1年生存率的因素,为即时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脾动脉栓塞(SAE)对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肝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患者共24例,根据是否联合SAE分为TIPS组(n=14)和TIPS联合SAE组(n=10),分别在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测量肝动脉和门静脉直径、血流速率和血流量,检测术前及术后肝功能(ALT、AST、TBil),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肝性脑病、脾脓肿)的发生情况。各组治疗前后指标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2组之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TIPS联合SAE组术后5 d较术前肝动脉血流速率[200.00(168.25~224.75)cm/s vs91.35(76.00~113.25)cm/s]、门静脉血流速率[60.30(49.85~75.70)cm/s vs 28.30(21.20~30.00)cm/s]、肝动脉血流量[188.00(172.00~232.00)ml/min vs 79.10(61.15~89.75)ml/min]显著增加(Z值分别为2.803、2.666、2.803,P值分别为0.005、0.008、0.005),门静脉压力[29.50(24.50~34.00)cm H2O vs 38.00(34.00~41.75)cm H2O]显著下降(Z=-2.668,P=0.008);ALT[61.30(28.55~139.60)U/L vs 21.10(14.00~26.95)U/L]、AST[43.70(22.67~106.27)U/L vs 23.20(20.97~36.87)U/L]、TBil[31.75(17.95~36.92)μmol/L vs 15.35(13.10~18.62)μmol/L]显著升高(Z值分别为2.429、2.599、2.803,P值分别为0.015、0.009、0.005)。术后30 d AST较术前显著升高[49.00(26.10~58.35)U/L vs 23.20(20.97~36.87)U/L](t=2.100,P=0.036),ALT、TBil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IPS组术后30 d TBil显著高于TIPS联合SAE组[35.00(24.00~51.25)μmol/L vs 18.30(12.55~31.00)μmol/L](Z=-2.371,P=0.017)。术后3个月,TIPS组发生肝性脑病1例(2级);TIPS联合SAE组发生肝性脑病1例(3级),脾脓肿2例。结论TIPS术后肝动脉入肝灌注显著增加,联合SAE不能进一步增加TIPS术后肝脏入肝灌注,且可能加重术后短期内肝功能的损伤,不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基于现有研究证据,分析了肌少症与TIPS术后肝硬化患者各结局事件(肝性脑病、死亡)发生的关联,以及肌少症对于现有预后模型预测能力的改善价值;此外,分析了TIPS术后肌少症的改善及其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管理的意义。从现有报道综合分析发现:基线肌少症与TIPS术后不良预后有关,建议在TIPS术前基于影像学检查常规评估患者营养状况;TIPS术可改善部分患者的营养状况,使得肌少症逆转或改善达到一定程度并可转化为生存获益,故对于部分存在肌少症且病情稳定的肝硬化患者,经综合评估后可尽早行TIPS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失功行再通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IPS术,且术后因分流道失功行再通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初次TIPS和再通术中、术前及术后资料;支架参数、门静脉压力梯度、门静脉穿刺部位、实验室指标等。Kaplan-Meier曲线评估再通后患者的累积分流道失功率和生存率,2组间累积通畅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再通患者术后发生分流道再失功和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69例患者再通术后28例(40.6%)发生再失功,15例(21.7%)死亡。再失功中位时间11.3个月。患者1、2、3、5年再失功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9.8%、41.6%、48.0%、52.7%,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9%、94.8%、83.0%和62.6%。单纯行支架内球囊扩张术患者与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累积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4,P=0.009)。初次TIPS前肝功能CTP分级、初次手术支架直径、再通前INR和PT水平与再失功相关(P值均<0.05),再通前INR升高是分流道再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4.398, 95%可信区间(95%CI):1.848~10.467, P=0.001];再通术中置入支架是分流道再失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HR=0.370, 95%CI: 0.194~0.704, P=0.002)。初次TIPS术前CTP分级和MELD评分与再通后患者生存相关(P值均<0.05),MELD评分升高是再通后患者死亡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 (HR=1.293, 95%CI: 1.054~1.627, P=0.026)。结论 对于TIPS术后分流道失功行再通术的患者,再通术中置入支架是更合理的选择,而MELD评分升高提示着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前后肠道菌群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TIPS的肝硬化患者18例,术前采集粪便18例,术后1个月采集粪便6例,术后3个月采集粪便9例,同时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肝功能和凝血检验结果。对粪便样本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生物信息分析流程使用QIIME2推荐的DADA2方法,以生成的扩增特征序列(OTU)为单位研究肠道菌群,采用多重假设检验LEfSe、SPSS(Alpha分析)、PERMANOVA(Beta分析)、Pheatmap方法分析肠道菌群。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不同采集时间点的指标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各时间点的组间比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结果 TIPS术前与术后3个时期肝功能指标对比中,TBil和总胆汁酸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201、39.482,P值分别为0.001、<0.001)。术后1个月粪便样本较术前相比存在Beta多样性变化(F=2.603, P=0.02),但3个时期粪便Alph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IPS术前门静脉压力在属水平上与双歧杆菌属﹑柯林斯菌属﹑瘤胃球菌属具有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0.38、-0.34,P值分别为0.04、0.02、0.04),与牛肝菌属具有正相关性(r=0.41,P=0.015),其他检验指标也与不同的肠道菌群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TIPS术前临床指标与肠道菌群具有相关性,TIPS术后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94年4月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S)治疗肝硬化5例,病例由内科选择推荐.经颈静脉放置导管引导支撑管(Palmaz 管),经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架桥的全过程由介入放射学科医师进行.术中超声探查支撑管,并监测其合适位置由B超室协助.术中及术后由消化内科协助观察病人,并具体执行术前后的内科治疗,及追踪病人.本文仅就内科参予过程,总结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行TIPS预防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0例,按其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分为TIPS联合抗病毒组(58例)与TIPS组(52例),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累积生存率、再出血率、支架通畅率和肝细胞癌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结果 TIPS联合抗病毒组和TIPS组患者TIPS术后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1%、86.1%、77.7%和88.5%、64.9%、59.7%,TIPS联合抗病毒组的累积生存率显著优于TIPS组(χ2=6.833,P=0.009)。TIPS联合抗病毒组的病毒学应答率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两组累积静脉曲张再出血率、支架通畅率、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TIPS术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EGVB行急诊TIPS术的患者资料,观察近期疗效,包括术后24 h止血率、术后门体循环压力差和平均门静脉压力、术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红素)情况、凝血酶原时间等并与术前各指标比较.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39例患者资料,其中37例成功实施TIPS.另外2例患者,1例因血管变异无法经常规路径进入门静脉;1例因肝脏体积明显缩小,大量腹水等原因穿刺门静脉未成功,均改为经皮穿刺门静脉,成功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术后24 h止血率为100%.37例成功实施TIPS的患者,门体循环压力差从(30.44±7.68)cm H2O(1 cmH2O=0.098 kPa)降低至(18.78±4.71)cmH2O;平均门静脉压力从(38.22±7.40)cmH2O降低至(27.00±5.38)cmH2O,手术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11.348、13.363,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胆碱脂酶活性、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随访1~12个月,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为5.71%(2/35),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3.51%(5/37),再出血复发率为2.86%(1/35),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2.70%(1/37),患者死亡率为8.57%(3/35).结论 TIPS治疗急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shunt (TIPS)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esophagogastric varices bleeding for the cirrhosis patients. Methods 39 cases with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 due to liver cirrhosis received TIPS and were followed-up for 1 to 12 months, the short-term effects incuding 24 hours haemostasis rates post TIPS, pressure gradient between portal vein and systemic circulation, average pressure of portal vein were observed. The levels of albumin, cholinesterase, total bilirubin and prothrombin time post TIPS were also evaluated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37 cases received TIPS successfully among the 39 patients,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4.87% (37/39) and the rate of hemostatsis in 24 hours was 100%. PSG dropped from (30.44±7.68)cm H2O to (18.78 ± 4.71) cm H2O, mean portal pressure declined from (38.22±7.40) cm H2O to (27.00± 5.38) cm H2O (P < 0.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at the level of albumin(A) and cholinesterase (CH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P > 0.05). The relapse rate of frame stenosis was 5.71% (2/35). The incidence rate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as 13.51% (5/37). The relapse rate of rehaemorrhagia was 2.86% (1/35). The incidence rate of hepatic failure was 2.70% (1/37). The death rate was 5.71% (2/3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IPS in treating portal hypertension caused by liver cirrhosis is prominent and saf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拟行TIPS手术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共23例,术前行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心阻抗图法行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术后24 h、1个月、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TIPS术后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特点和趋势。结果与术前比,TIPS术后24 h,右心房面积[(17.2±4.0)cm2比(15.0±3.4)cm2,P<0.05]、右心室面积[(15.1±3.8)cm2比(13.7±3.5)cm2,P<0.05]和左心室容积[(97.4±21.5)ml比(91.1±22.7)ml,P<0.05]显著增加,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显著降低[(20.7±8.1)%比(28.6±11.3)%,P<0.01],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升高[(36.0±8.4)mmHg(1 mmHg=0.133 kPa)比(31.8±5.4)mmHg,P<0.01];血清NT-proBNP[(551.2±325.1)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应用于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5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TIPS治疗的26例失代偿期PBC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肝功能、生存率等指标及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用Friedman检验进行多个相关样本的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进行配对秩和检验,对整个随访期内患者生存率作Kaplan-Meier分析曲线。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平均门静脉压力为19.11(16.35~22.05)mm Hg,较术前27.93(25.26~30.87)mm Hg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99,P0.001)。术后3个月内TBil、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胆汁酸等较术前明显上升(χ2值分别为26.000、18.429、16.353,P值均0.001)。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发热,发生率为80.77%(21/26),其次为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23%(7/26),术后6、12个月生存率均为92.3%(24/26)。结论 TIPS治疗失代偿期PBC患者短中期疗效及安全性较好,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435-2438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其最主要并发症为门静脉高压,在这样病理状态下,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作为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其发生机理及临床价值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经分析表明,SPSS虽为自然分流通道,但是否作为门静脉高压的一种减压方式,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加深对SPSS的认识将为门静脉高压的诊治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缺乏外科手术指征且内镜治疗失败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目的:分析TIPS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10月于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124例肝硬化EGVB患者纳入研究,对术后随访中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者的再出血原因和相应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IPS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即刻止血率为98.4%(122例).21例(17.2%)患者于术后10h至22个月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原因分别为分流道狭窄、闭塞引起的曲张静脉破裂(66.7%)、食管责门黏膜撕裂综合征(9.5%)、急性胃黏膜病变(14.3%)和抗凝过度(9.5%).经再次、三次介入治疗或对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成功止血.结论:分流道狭窄、闭塞是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亦应重视其他因素引起的再出血,从而提高,TIPS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下降梯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总结理想的门静脉压力降低范围。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科行TIPS的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TIPS和胃冠状静脉及胃短静脉栓塞术,监测门静脉压力梯度变化区间值,随访时间3 d~24个月,分析门静脉压力降低梯度与术后肝功能、脾功能、再出血率、并发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疾病的关系。手术前后各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3 d患者肝功能明显下降。术后2个月,TBil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81±27.82)μmol/L vs(31.64±17.67)μmol/L,t=5.372,P0.001]。术后6个月,RBC、PLT水平变化较术前不明显,但WBC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9±1.37)×10~9/L vs(4.57±2.24)×10~9/L,t=2.835,P=0.006]。患者术前门静脉压力为(30.62±3.56)mm Hg,较术后(21.21±2.90)mm Hg平均下降约23%(t=23.318,P0.001)。所有患者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症状(如腹胀、纳差、腹泻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无支架狭窄或闭塞;术后肝性脑病13例,易发生于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至(14.7~25.7)mm Hg时,即压力下降百分比为36%~40%。术后即刻行脾静脉造影示曲张静脉基本消失,未见有侧支静脉曲张。术后1个月内复查胃镜,食道静脉曲张未见明显变化者5例。其余患者随访2年,患者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从重度、红色征阳性逐渐减轻,变成中度、轻度,甚至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轻度+消失比例从术后第3d的22%升至第2年的53%。术后1个月内,未见再次出血患者。术后2、6、10、14、16、24个月分别出现再次出血6例,其中1例不排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5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其术前中位门静脉压力为36.5 mm Hg,术后24.8 mm Hg,平均压力下降32%。结论 TIPS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止血及预防再次出血效果良好,将门静脉压力水平控制在(21.21±2.90)mm Hg以下,门静脉压力下降程度低于36%~40%,既可以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亦可以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TIPS术后短期内可造成肝损伤,但1~6个月可恢复正常,但短期内对脾功能无明显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58例。在TIPS过程中,分别测量肝静脉楔压、肝静脉自由压及门静脉压,计算得出HVPG与门静脉压力梯度(PVPG)。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HVPG与PVPG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HVPG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VPG与PVPG呈正相关(r=0. 796,P 0. 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病因是HVPG的影响因素(F值分别为19. 900、10. 287,P值均0. 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病因是HVPG的独立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7. 870、-2. 178,P值均0. 001)。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年龄和病因是HVPG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60岁或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具有更高的HVP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扫描技术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前、术后肝实质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准备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52例,TIPS术前2 d及术后1周接受全肝灌注CT扫描,评价图像质量并利用后处理工作站观察灌注参数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肝脏动脉灌注量(HAP)由术前(19.85±9.48)ml/(min·100 ml)升高为(29.36±13.65)ml/(min·100 ml),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由术前(54.32±19.60)%升高为(64.11±1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61、-6.202,P值分别为0.003、0.029);而门静脉灌流量(PVP)由术前(19.75±10.60)ml/(min·100 ml)下降为(16.13±8.60)ml/(min·100 ml),总肝灌注量(TLP)由术前(36.14±16.61)ml/(min·100 ml)上升为(44.12±14.60)ml/(min·100 m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全肝灌注扫描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16.5m Sv。PVP、TLP、HPI与造影剂注射速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992、-0.903、-0.899,P值分别为0.001、0.036、0.038);HAP、PVP及TLP的变化与样本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22、-0.943、-0.998,P值分别为0.026、0.016、0.001);TLP与管电压、扫描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6、0.907,P值分别为0.039、0.033)。结论双源CT全肝低剂量灌注可用于观察TIPS术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术前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30例接受TIPS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资料,记录术前及术后门静脉压力、腹水、脾功能亢进、肝功能等指标。随访终点为术后2 a,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再出血、支架堵塞、腹水及肝性脑病发生情况,并分析肝性脑病发生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穿刺前、后门静脉压力差别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Kaplan-Meier方法用于术后临床参数与肝性脑病发生相关性分析。结果 TIPS手术成功率为100%(30/30),门静脉压力术前(37.27±2.52)cm H2O降为术后(24.6±2.58)cm 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a内,消化道再出血率为3.3%(1/30);腹水治疗有效率达88.9%(16/18);支架狭窄发生率为6.7%(2/30);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0%(12/30)。Kaplan-Meier分析发现患者术前Child-Pugh分级与术后肝性脑病发生密切相关(P=0.04)。结论 TIPS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术前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可重复操作的微创介入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方法[1]。然而,老年肝硬化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慢性器质性疾病多,免疫力下降,术后易发感染,病菌侵袭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细胞活性因子大量释放、凝血功能异常加重将使病情恶化[2]。  相似文献   

2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存在多种预后评分工具用于TIPS不良预后的危险分层。简述了当前临床中应用较多的7种TIPS预后评分工具,并总结了每种评分工具的相关临床研究证据。通过文献综述表明,当前尚无充分研究证据能够明确TIPS的最优预后评分工具。未来临床研究应更全面地探究不同评分工具对TIPS近期及远期不良预后事件预测能力的优劣,以及结合新的预后相关标志物开发新的预后评分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