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黑色素斑点——肠道多发性息肉综介征(Pe-utz——Jeghers 综合征)是一种家族性疾病,特征是皮肤粘膜黑色素斑点,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近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7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伴粘液便  相似文献   

2.
病例:男,15岁,因间断腹痛5年,大便带鲜肉块、便血及柏油样便2个月。于1993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 患者自5岁时上口唇可见数个似小米粒大黑色素斑,10岁时斑点明显增多并逐渐波及口唇周围、口腔粘膜、鼻梁及手指末端掌面和背侧面。同年患急性腹痛曾在天津儿童医院诊为“肠套叠”,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腹痛反复发作,以下腹为主,解痉药物治疗可缓解。于1993年10月腹痛加重,发作频繁,大便时带血性鲜肉块、便血或柏油佯便。当地医  相似文献   

3.
Peutz—Jegher’s综合征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22岁。因口唇黑色素斑就诊于皮肤科,查双手指及足趾、鼻粘膜、颊粘膜均有黑色素斑。经钡餐及纤结镜等检查发现胃肠道多发息肉及空肠套叠。3年后,因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及便闭急诊入院。剖腹探查见空肠及回肠2处肠套叠,套叠空肠段坏死,全消化道均扪及米粒至核桃大小息肉,左卵巢有5cm×7cm×4cm囊肿。行空肠部分切除吻合;回肠套叠复位,肠腔摘除息肉4cm×2cm×1cm,术后病理示腺瘤性息肉。随访1年,生活劳动如常。追问病史,家族中有明显遗传现象。例2,男,11岁。因腹痛呕吐半年,腹部包块3天入院。以肠套叠剖腹探查,见空肠套叠坏死,予肠切除吻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4岁。因自幼间断呕血黑便、腹痛呕吐伴口唇黑色素斑24年而就诊。患者出血5天后即出现呕血黑便,经止血治疗后好转。2岁时被家人发现口唇点状黑色素沉积,且逐加深加大呈斑片状,相继出现双手指及足底部散在黑色素斑。24年来间断呕血黑便,时有血便、腹痛呕吐等。曾先后多次住院,经消化道造影、胃镜、结肠镜检查证实:胃多发息肉,大者约3cm;十二指肠多发息肉,大者约1cm,尚有结肠息肉。病理示:错构瘤。患者13岁月经来潮,而后淋漓不断,婚后3年不育,经妇科诊为子宫多发息肉,曾先后两次刮宫但仍复发。近日因频繁呕吐再次就诊。体检:轻…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14岁 ,学生。发现消化道息肉 13年 ,皮肤黑色素沉着 11年入院。患者于 1岁大便时发现有息肉脱出肛门 ,手术切除 2枚息肉。 2岁时又有息肉自肛门脱出 ,再次手术切除 3枚息肉。 3岁时开始上口唇出现黑色点状色素斑 ,并逐渐遍布上下唇、口颊粘膜、手指、足趾。近半年反复出现腹部绞痛 ,有时与进食刺激食物有关 ,服用“胃药” ,“止痛药”后可缓解。十天前腹痛剧烈伴呕吐 ,无呕血及黑便 ,当地医院诊断 :“不完全性肠梗阻” ,给予保守治疗后缓解 ,作胃镜发现胃体多枚息肉 ,作纤维结肠镜发现肠道多发性息肉 ,转入我院。既往史无特殊 ,其…  相似文献   

6.
皮肤粘膜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口唇、口腔粘膜和肢体末端皮肤有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性三大特征。1986年Hulchinson首先报道一对孪生女孩的口唇上均有黑色素斑,其同事Weber又在1919年报道了其中之一在20岁时死于肠套叠。1921年Peutz报道一家三代人中曾有7例患小肠息肉病伴口唇有颊膜黑斑。1949年Jegher详细描述了本病,认为是一种孟德尔显性遗传病,以后本病就被称为Peutz-  相似文献   

7.
<正>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J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该病最早由Peutz于1921年首先描述,随后Jeghers在1949年对本病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男女均可发病,一般并无特殊症状,常以腹胀、腹痛、贫血作为临床表现。有时因息肉发生肠套叠、肠扭转或消化道出血而被发现。黑色素斑出现较息肉为早,往往10岁前即可出现,这些黑色素斑见于口唇、颊黏膜、手指、手掌、脚趾,而出现消化道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3岁。以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及便血3天来院。既往有慢性腹痛史9年,1岁起陆续出现口唇及手足末端色素斑,2岁因便血行直肠息肉摘除术。有家族遗传史。查体:营养欠佳,口唇、口腔、鼻腔粘膜及双手足指(趾)端皮肤有1~5 mm 大小圆或椭圆形棕色或蓝色色素斑。腹胀并见肠型,全腹有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3年至1988年1月经临床、纤维内镜诊断及病理证实Peutz-Jeghers综合征6例,报告如下。例1,男,16岁,以反复便血11年就诊。口唇、手指掌侧、足底可见斑点状黑色素斑。纤维内镜检查:未见胃及小肠息肉,回盲部到肛口8cm分别见7枚鸽蛋大息肉,均有蒂,部分息肉呈分叶状。手术后病理学符合P-JS息肉改变。例2,女,16岁,以粘液血便7年就诊。口唇、颊粘膜可见黑色素斑。纤维内镜检查:未见胃及小肠息肉,升结肠到肛口7cm可见5枚绿豆到核桃大有蒂  相似文献   

10.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并发肠套叠、肠坏死国内甚少报道。最近本院发现1例,兹报道如下: 患者(住院号84013)女性,19岁,1978年8月15日因腹部持续性闷痛,阵发性加剧1小时住本院内科。患者5岁时,其母亲就发现口唇有小黑点,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1973年以来经常出现脐周  相似文献   

11.
贾友兰  陈耀明 《云南医药》1992,13(3):155-156
本文报道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4例,检出率为2.84%。出现症状的年龄平均22岁,确诊年龄平均25岁,4例均有血便,3例粘液便,1例反复腹泻;病变累及整个结肠及直肠。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还对纤维结肠镜下的病灶特点做了描述,以便及早发现,早期治疗,预防息肉癌变。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16岁,1982年6月30日住院。四年前(12岁)开始便血,未介意。近二年排便时直肠脱出并有大小不等肿物,便血量增加,排便困难,全身乏力,无腹痛、恶心、呕吐。未接受过治疗。家族史:其父55岁,36岁时出现便血,四年后于外院检查发现直肠多发息肉,行直肠息肉摘除。术后二年,症状复发,再次经直肠摘  相似文献   

13.
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JS)是一种少见病。国内见诸报告者不过效十例。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例1,女,7岁。自2岁开始口腔粘膜及口周皮肤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褐色斑,渐扩展至手指尖及足趾尖。1年前开始经常腹痛、发烧,并伴贫血,曾多次住当地医院均未明确诊断。4天前腹痛又发作,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大便呈暗红  相似文献   

14.
胃、小肠、结肠、直肠、胆囊多发性息肉状腺瘤1例昆明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苏平,丁莹莹,栗世明消化道息肉以直肠、结肠为多见,少见于小肠。胃、小肠、结肠、直肠、胆囊多发息肉者罕见,我院发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出生后即便血,稀便及便血24年...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6岁,因间歇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时有粘液血便10年余而入院。检查;左右前额、两侧颌下及内踝前下方,可触及对称性骨性隆起,(附图见插页),口腔粘膜及唇周围皮肤无黑色素斑。左下腹轻压痛,未触及肿块。血沉9mm,血红蛋白9.4g。纤维结肠镜检查:窥镜顺利达回盲部,所见肠腔(除脾曲下10cm)均可见绿豆大小广基息肉密  相似文献   

16.
黑色素斑—肠道息肉病(Peutz—Jeghner syndrome, PJ综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罕见。本文结合4个家族16例和1例家族情况不明患者,就其遗传性、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及病理、治疗进行简单讨论。 1 资料及方法 1.1 先证者 1.1.1 家系A先证者(AⅡ—8),女性,54岁。1961年因患肠套叠,手术中发现回肠中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7岁。因发作性腹痛半年,加重伴呕吐2d,2001-10-20人院。患者于1996年因鼻塞行右侧鼻腔息肉摘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鼻腔息肉。至今已先后4次因鼻腔息肉复发,行手术治疗。1998年因腹痛、腹胀、呕吐,诊断为肠梗阻。急症手术,确诊为肠套叠、肠坏死,切除小肠约60cm。2001-04反复出现阵发性腹痛,经腹部热敷后可缓解。  相似文献   

18.
本病为特殊的家族性胃肠道息肉病。1921年Peutz首先描述多发性小肠息肉合并唇、口腔粘膜和手指黑色素沉着,发生于一家三代中的7人,继之Jeghcrs1949年报告10例,此后文献中陆续有些报道。我国房献平等(1964)曾报告4例,病理学上以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和口唇、口腔粘膜以及面部、手指皮肤的黑色素沉着为其特征。小肠息肉病常引起腹痛、肠梗阻和  相似文献   

19.
1985年~1995年,我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伴结肠假息肉者12例。每例的息肉总数均超过100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女9例,最大青年龄75岁,最小者26岁,病史3~16年,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反复发作。 息肉分布与形态,7例的息肉以左侧结肠为主,其中2例息肉主要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3例的息肉呈全结肠弥漫性分布,另2例的息肉以右半结肠为主,而左侧结肠息肉很少。息肉大小不一,直径为0.5~1.0cm,密集丛生,表面充血、水肿、类似  相似文献   

20.
成人型肠套叠多由肠腔内肿物诱发所至。其影像学诊断主要靠胃肠道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和进行复位治疗。CT检查更具有特征性表现,现将3例成人型肠套叠报告如下: 例1 男性,45岁,血便十二年,腹痛、腹泻3个月,间断性大出血4次。查体:口唇、双手、双足散在黑色素斑,家族无此类改变。腹部扪及移动性包块20cm×10cm×10cm、便潜血(++)。经胃镜检查显示胃及十二指肠多发性息肉。结肠镜检查:可见全结肠息肉。B超检查:肝内血管瘤、胆囊息肉。 钡灌肠检查:钡剂先端达横结肠中段受阻,加大压力后,钡剂渐渐流入套入部之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