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对46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进行了研究,其中治疗组31例为经过不同时间阿苯达唑乳剂治疗的病人。对照组18例为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以外科手术,粗针穿刺抽吸和常规细针穿刺的方法采集包虫囊内容物观察其性状,囊壁组织石腊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收集原头节通过镜下形态及活动的观察,染料排斥试验,犬胆汁激活试验及接种小鼠腹腔6个月后剖检观察有无包虫囊生长的方法判定囊内原头节的死活,结合CT及B超影像特征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治疗组病人中87.1%(21/31)的包虫囊B超影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退行变性,育囊率为22.6%。对照组病人包虫囊的B超影偈显示退行变性的占11.1%(2/18),育囊率为61.1%,治疗组判定为痊愈的15例病人的育囊率为13.3%(2/15)。疗效标准与B超影像反映的包虫囊变性死亡的过程一致,与寄生虫学和囊壁组织学变化趋势相符,177例停药后随访1-4年的肝囊型包虫病病人的转归证明了这一标准的可靠性。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以B超影偈为基础的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指标反映了包虫囊在药物作用下从正常生长到变性死亡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疗效标准,完全可用于包虫病药物治疗中对疗效的判定。 相似文献
3.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血药浓度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8 4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每天用阿苯达唑乳剂 12 .5 mg/ kg治疗 7天后测定稳态血药浓度 ,结果显示阿苯达唑亚砜( Alb SO)的血清浓度为 ( 1.86± 0 .88) mg/ L( 0 .62 3~ 4 .710 mg/ L) ,70 .2 %病人的血药浓度为 1.0~ 2 .5 mg/ L,血药浓度不同的病人治疗 6~ 12个月的近期疗效和停药 1~ 3年随访的远期疗效均无差别 ,提示采用较小剂量阿苯达唑乳剂治疗可获得较高的血药浓度 ,个体之间的差别亦较小 ,说明通过改善剂型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 ,并缩小不同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别。血药浓度不同的病人在疗效上无差异 ,表明本组病例测得的 Alb SO浓度范围是治疗包虫病患者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4.
两种剂型阿苯达唑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用阿苯达唑片剂作为对照的条件下 ,观察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阿苯达唑乳剂 12 .5 mg/kg· d、阿苯达唑片剂 2 0 mg/kg· d,每 3个月为一疗程 ,以停药时的疗效为近期疗效 ,停药后随访 1~ 2年的结果为远期疗效进行比较观察。 结果 服用阿苯达唑乳剂的 4 9例患者中近期治愈率为 6 7.35 % ,远期治愈率 74 .19% ;服用阿苯达唑片剂的 32例患者中近期治愈率为 31.2 5 % ,远期治愈率为 36 .0 %。 结论 阿苯达唑乳剂的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轻微 ,可用于包虫病患者的治疗和手术后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71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的临床疗效,对71例包虫病患用阿苯达唑乳剂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2.5mg剂量进行治疗,以B超影像特征判定疗效。连续服药3个月复查一次(1个疗程),各疗程间不停药,停药时的结果为近期疗效,停药后最后一次随访(6个月-2年)的结果为远期疗效,平均近期疗效:有效率89%,治愈率52.1%,无效率为14.1%,平均远期疗效,有效率91.7%,治愈率83.4%,复发率为8.3%,该药比其它抗包虫药物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安全可靠,可成为治疗包虫病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对 4 9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进行了研究 ,其中治疗组 31例为经过不同时间阿苯达唑乳剂治疗的病人。对照组 18例为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以外科手术、粗针穿刺抽吸和常规细针穿刺的方法采集包虫囊内容物观察其性状。囊壁组织石腊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收集原头节通过镜下形态及活动的观察、染料排斥试验、犬胆汁激活试验及接种小鼠腹腔 6个月后剖检观察有无包虫囊生长的方法判定囊内原头节的死活。结合 CT及 B超影像特征进行比较评价。 结果 治疗组病人中87.1% (2 1/ 31)的包虫囊 B超影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退行变性 ,育囊率为 2 2 .6 %。对照组病人包虫囊的 B超影像显示退行变性的占 11.1% (2 / 18) ,育囊率为 6 1.1%。治疗组判定为痊愈的 15例病人的育囊率为 13.3% (2 / 15 )。疗效标准与 B超影像反映的包虫囊变性死亡的过程一致 ,与寄生虫学和囊壁组织学变化趋势相符。177例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肝囊型包虫病病人的转归证明了这一标准的可靠性。 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以 B超影像为基础的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指标反映了包虫囊在药物作用下从正常生长到变性死亡的过程 ,是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疗效标 相似文献
7.
8.
国内外应用阿苯达唑片剂治疗囊型包虫病的报告较多,其临床疗效已有定论[1~3]。为了在新剂型阿苯达唑乳的临床研究中提供对照病例,对32例肝包虫病人使用阿苯达唑片剂治疗,现将临床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1观察病例与方法 32例肝囊型包虫病人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67岁;单纯型10例,子囊型22例;原发病人22例,手术后复发病人10例。 阿苯达唑片剂为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片0.1g。按国内常用剂量 20mg/kg·d使用,最大剂量不超过每人1200mg/d。每 3个月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9.
用阿苯达唑新剂型 (AL BE)治疗细粒棘球蚴病 (囊型包虫病 ) ,通过 6 1例临床病例观察服药不同时间包虫的不同变化 ,总有效率为 96 .8% ,近期治愈率为 6 3.9%。对 39例受治者长期观察 ,停药后 1~ 2年内总有效率为 97.4% ,远期治愈率为 84.6 %。近期治愈率与远期治愈率差异显著 (P<0 .0 0 5 )。该药物毒副反应小 ,建议可用于临床包虫病人的治疗和手术前后预防复发 ,也可作为诊断性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0.
11.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21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验证新剂型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1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 10 m g/ (kg· d)和 12 .5 mg/ (kg· d)两种剂量进行治疗。服药 3个月复查 1次为 1个疗程 ,各疗程之间不间断连续用药。以 B超影像特征为主判定疗效 ,观察不同疗程的效果。以停药时的检查结果为近期疗效。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结果为远期疗效。 结果 两个剂量组共 2 12例患者的平均近期疗效 :治愈率为74.5 % ,有效率为 99.1% ,无效率为 0 .9%。平均远期疗效 :治愈率为 83.1% ,有效率为 89.3% ,无效率为 0 .6 % ,复发率为 10 .2 %。以 12 .5 mg/ (kg· d)连续治疗 9个月的疗效较好。复发病例再治疗的效果良好。 结论 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超过当前包虫病药物治疗的最好水平 ,疗效稳定可靠 ,不良反应轻微 ,可成为治疗包虫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泡球蚴病的超声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提出肝泡球蚴病的超声分型.方法对19972003年四川西部311例泡球蚴病的B超影象学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11例泡球蚴病中,24.1%病灶>10 cm,32.8%伴病灶中央液化坏死,21.9%肝内发现多个病灶.根据B超影象学特征将肝泡球蚴病分为3型和8个亚型,不同的型及亚型提示疾病所处的不同时期及治疗依据.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牧民是该病的高危人群,占80.1%,且女性多于男性.高发年龄段是>3040岁.该病的感染与是否养狗、接触狗的频率、引用的水源以及相关的不卫生习惯有关.结论分型标准的提出为评估各流行区泡球蚴病的流行程度和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Hideyo Tsutsui Toshiyuki Ojima Yoshinari Tsuruta Sawako Kato Yoshinari Yasuda Yoshiharu Oshida 《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 : official peer-reviewed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pheresis,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Apheresis,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Dialysis Therapy》2014,18(5):473-480
In 2009, we reported a “100‐category checklist” for hemodialysis (HD) patients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is checklist.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ed 100 participants who had been on HD for at least 5 years when they were interviewed using the checklist. Subjects were asked whether they had experienced problems in each category since starting HD treatment. Categories for which more than 25% of subjects answered “yes” were extracted as problem categories. Additionally, the 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KDQOL) instrument was administered to the study subjects. Content validit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frequency and percentage of subjects who had a problem in each category. Criterion validity was performed based on correlation of the findings from the “100‐category checklist” categories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KDQOL. Construct validity was assess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roblem categories extracted as external criteria i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anemia, and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 For reliability evaluation, we used 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 Content validity showed that 54 were identified as problem categories. Criterion validity showed that 45 categories in all component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each subscale of the KDQOL. Construct validity showed that CTS, anemia, and SHPT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ed number of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HD. 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 of the “100‐category checklist” was 0.86. This study confirmed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100‐category checklis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