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种乙肝疫苗致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4个月.于接种乙肝疫苗后6 d出现全身皮肤出血点伴皮下瘀斑,以面部及双下肢多见;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无发热,伴鼻衄.肝脾无肿大,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PCT 50×109/L,HGB 140 g/L,RBC 4.78×1012/L,WBC8.7×109/L;出血时间4 min30 s,凝血时间正常;自块退缩试验收缩不良.骨髓象示:粒、红系增生活跃无异常,全片可见巨核细胞316个,其中原巨14个,幼巨64个,颗粒巨243个,产板巨10个,血小板散在少见.患儿在发病前3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入院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同时口服维生素C、氨肽素、芦丁等药物及对症处理,效果好,住院18 d血小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1例3岁男性患儿因溃疡性口炎给予克林霉素0.15 g,1次/d静脉滴注,治疗前血小板计数150×109/L。第1天,患儿左膝关节出现红色瘀斑。第3天,患儿出现齿龈出血及皮肤散在出血点,血小板计数为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1 s。停用克林霉素,静脉滴注甲泼尼龙(30 mg,1次/d)及人免疫球蛋白(6 g,1次/d),口服氨肽素(0.1 g,3次/d)。第4天,患儿血小板计数64×109/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6 s,凝血酶原时间11 s。1周后,患儿血小板计数升至135×109/L,瘀斑消退。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相关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8岁女性患者因枕大神经痛入院.入院后血常规:WBC 4.90×109/L,PLT 273×109/L.给予患者卡马西平0.1 g,2次/d.次日,卡马西平改为0.1 g,3次/d,并合用氯硝西泮、罗通定及兰索拉唑.2 d后,头痛症状加重,卡马西平加量至0.2 g,3次/d,且加入氨酚双氢可待因片联用.8 d后患者躯干可见散在皮下出血点;复查血常规:WBC 2.87×109/L,PLT4×109/L.停用卡马西平,其他药物继续使用,并给予酚磺乙胺、甲泼尼龙及血小板等治疗.治疗5 d后,血常规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3个月,双下肢臀部及双腕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5d来诊。患儿在5d前因上唇及鼻尖部血管瘤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1次,治疗1d后双下肢、臀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7.7×109/L,血小板(PLT)35×109/L,血红蛋白(Hb)107g/L,中性粒细胞(N)0.33,淋巴细胞(L)0.48。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泼尼松2.5mg,每日3次。口服5d后,复查血常规WBC8.2×109/L,PLT114×109/L,Hb129g/L,N0.63,L0.32。  相似文献   

5.
苯丙醇胺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26岁,民工(建筑),因受凉鼻塞、流涕、发热1 d.自服苯丙醇胺(康泰克)1粒后,上述症状未缓解,且又出现头昏,全身乏力,四肢胀痛,起红色皮疹,于1998年7月3日来我院急诊.既往:体健,有油漆过敏史.体检:T 39.1 ℃,BP 70/0 mmHg,神清,精神较差,面色苍白,结膜无充血,无畏光.四肢及胸部可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不高出皮肤,四肢压之疼痛.咽部充血(+),双扁桃体Ⅰ°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8.8×109L,中性粒细胞0.84,红细胞4.65×110/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50×109/L,尿粪常规均在正常范围.经停用苯丙醇胺,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地塞米松5 mg静注;5%葡萄粮注射液250 mL、白霉素0.8 g、地塞米松5 mg静注.治疗2 d,患者烧退,四肢出血点变淡,乏力消失.测BP 90/60 mmHg,复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在正常范围,血小板升至90×109/L.  相似文献   

6.
患儿 ,女 ,6个月 ,因全身皮肤大量出血点 2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2d因注射百白破疫苗数小时后 ,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的出血点 ,迅速增多 ,无发热及呕吐、抽风等症状 ,在本地用维生素C治疗无效来院。既往体健 ,家庭中无出血性疾病史。查体 :T 36 2℃ ,精神好 ,全身皮肤可见大量  相似文献   

7.
1例58岁男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予依诺肝素4 000 U皮下注射、2次/d, 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12.5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以5 m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 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15 h后患者出现痰中带血, 躯干和四肢出现散在出血点, 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计数(PLT)1×109/L, 考虑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 立即停止上述治疗, 给予血小板8 U静脉输注1次。次日PLT升至30×109/L, 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第3天, PLT升至57×109/L, 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第6天, PLT 144×109/L。根据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评分系统, 本例患者得分为1分, 提示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性不大, 故考虑患者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很可能为替罗非班引起。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2岁.因头晕、乏力10 d,皮肤紫斑4 d,加重1d入院.入院后查体:重度贫血貌,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斑状浅色紫斑,血常规示红细胞1.38×1012/L,白细胞5.6×109/L,血小板89×109L,IgG51.4 g/L,IgM10.75 g/L,IgA1.61 g/L,经骨髓涂片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浆细胞型IgM)型.患者血样抽出后,出现凝集,无法进行血型定型及进一步配血试验.遂转送我血液中心鉴定.  相似文献   

9.
穿琥宁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56岁.因鼻出血1 d于2003年10月9日入院.查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发现四肢皮下紫癜,无疼痛,并见少许牙龈出血.追问病史,以往未发现出血史,自述6 d前因上呼吸道感染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穿琥宁注射液400 mg,用到第5天出现鼻腔少许出血,给予指压止血无效,今日出血加重而来院.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38×109/L,考虑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立即停用穿琥宁注射液,口服泼尼松,静脉滴注捷凝注射液,并行鼻腔填塞.2 d鼻出血停止,17 d后皮下紫癜消失.1周后查血小板112×109/L,2周后查血小板120×109/L,17 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利福平致严重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例46岁女性患者,因结核性胸膜炎入院,给予口服利福平450mg,1次/d、异烟肼300mg,1次/d、吡嗪酰胺500mg,3次/d、乙胺丁醇750mg,1次/d治疗。患者治疗前血小板为335×10^9/L,用药14d后血小板下降至1.8×10^9/L,四肢及腹部皮肤出现较密集的出血点和瘀斑。停用利福平,给予输注血小板和甲泼尼龙治疗,其他治疗维持不变。1周后血小板升至164.2×10^9/L。  相似文献   

11.
感冒通致过敏性紫癜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14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当日中午其父自行给服感冒通(批号:980310)2片,晚上再服2片.第2日晨发现患儿出现散在性帽针头状出血点,急来院就诊.体检:T36.8℃,P 88次/min,R 23次/min,BP 102/64 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身浅淋巴结未及肿大.咽充血,左侧扁桃体Ⅰ°肿大.全身皮肤可见帽针头大小的出血点,以下肢伸侧腹部为著,压之不褪色.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5 5×109/L,Hb 97 g/L,PLT9.0×109/L,N 0.53,L0.47.肝肾功能正常.详问病史,该患者以往从未服用过感冒通,考虑系感冒通所致.立即停用该药,给予静滴肌苷、维生素C和口服泼尼松.2 d后全身出血点开始消退,5 d后基本消失.复查PLT亦恢复至10.2×109/L,随访3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2.
1例21个月男性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尼美舒利颗粒50 mg分2次服用(间隔15 h)。第1次服药后3 h,患儿出现抽搐、面色苍白、小便变黄。第2次服药后15 min再次出现抽搐,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小便呈浓茶色。入院后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79.0 mg/L;白细胞计数35.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7.1×109/L,血红蛋白33 g/L,血小板计数471×109/L;凝血酶时间17.2 s,凝血酶原时间20.4 s,国际标准化比值1.6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7.5 s,纤维蛋白原2.95 g/L。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及人免疫球蛋白,静滴碳酸氢钠,输注洗涤红细胞。患儿病情加重,出现昏迷、四肢抽动,血压131/103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53次/min。予血浆置换、抗感染、免疫抑制、水化及营养支持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入院第8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3×109/L,血红蛋白117 g/L,血小板311×109/L,网织红细胞0.0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白血病的类型选择相同方案、每平米标准剂量的治疗方案。化疗结束后两组出现血小板≤10×109· L-1,临床有明显出血倾向时,予以输注机采血小板。治疗组于化疗结束后72 h开始注射rhIL-11,1.5 mg· d-1,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化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出血情况、血小板输注剂量及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及化疗后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发生率及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IL-11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恢复时间,毒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雨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83-684
百白破疫苗主要为氢氧化铝吸附百日咳菌苗液、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制成的,用于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的混合疫苗。百白破疫苗在我国的国家免疫规划中。其在预防应用中针次多、广泛。第一针接种于婴儿满3个月,继第一针后30d内给予第二、三针,并分别在之后的3个月内每月为婴儿注射一针,在婴儿18~24个月时再给予一针加强。长期的应用数据统计表明,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极高。所以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来影响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成为焦点。本文将对儿童接种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减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百白破疫苗致局部无菌性脓肿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接种门诊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17540例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儿童进行分析。结果17540例儿童中接种百白破疫苗69540针次,有26例发生注射局部无菌性脓肿,发生率为1.48%o。结论儿童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引起的无菌性脓肿与肥胖、个体差异有关,与性别、注射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16.
1例68岁女性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口服利奈唑胺0.6 g,2次/d,半个月后感觉疲乏、倦怠,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4.18×109/L,红细胞3.23×1012/L,血红蛋白76 g/L,血小板40×109/L,遂停药。11 d后血象恢复正常,再次口服利奈唑胺0.6 g,2次/d,用药14 d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50×109/L,红细胞2.51×1012/L,血红蛋白71 g/L,血小板36×109/L,遂再次停药。停药后患者连续5 d发热(体温最高时38.5℃),伴咳嗽、咯黄痰及鼻塞,遂入院。入院后未给予抗感染药物,先后3次输注浓缩红细胞(每次400 ml)。血常规示:白细胞5.90×109/L,红细胞3.33×1012/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158×109/L,故在入院第21天给予利奈唑胺0.6 g静脉注射,2次/d。入院第36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30×109/L,红细胞2.21×1012/L,血红蛋白61 g/L,血小板29×109/L,遂再次停用利奈唑胺。先后3次输注悬浮红细胞(每次400 ml),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1次/d,共4 d。应患者要求准予出院。  相似文献   

17.
沈桂芳  季强  方代华  安琪 《河北医药》2008,30(4):473-475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率、规律和意义。方法选择初诊ITP患儿273例,ITP的治疗随机分为2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组为治疗1组;泼尼松及氢化考的松为治疗2组。以血小板计数≥500×109/L(重复2次)为血小板增多。结果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率占11.7%,治疗1组发病率明显高于治疗2组(P<0.05),且出现时间早,2组出现血小板增多症的时间分别为(7.7±2.4)d和(9.8±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岁19例(59.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血小板计数有>1000×109/L4例,>700×109/L者均属治疗1组且<1岁的患儿;激素减量及停用后血小板降至300×109/L以内的时间分别(11.2±4.2)d和(6.5±2.5)d,治疗2组恢复较快(P<0.01)。结论ITP治疗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不少见,大剂量IVIG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有引起血栓的危险,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1例出生3 d+16 h男性新生儿因重症感染接受美罗培南(0.136 g、1次/12 h)联合万古霉素(0.05 g、1次/12 h)静脉滴注。治疗前患儿血小板(PLT)116×109/L;治疗11 h后, PLT降至7×109/L;加用单采血小板静脉输注, 3 d后PLT为32×109/L。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时提醒关注万古霉素不良反应, 及时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医师考虑血小板减少可能与重症感染有关, 加用甲泼尼龙、人免疫球蛋白、冷沉淀凝血因子、单采血小板等。患儿PLT一过性升至121×109/L, 此后患儿PLT持续降低。抗感染治疗8 d后, PLT降至30×109/L, 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为27.0 mg/L。考虑血小板减少可能与万古霉素有关, 药师建议暂时停用该药。停药5 d后, PLT为174×109/L。  相似文献   

19.
阿维A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例42岁男性患者,因脓疱型银屑病服用阿维A胶囊30 mg/d治疗.治疗前血常规基本正常:RBC 3.65×1012/L,WBC9.5×108/L,PLT 246×109/L.治疗1周后,RBC 3.67×1012/L,WBC 16.5×109/L,PLT412×109/L.病理学检查示:血小板增多,骨髓增生;B超示脾肿大.将阿维A减量至15 mg/d.3周后复查血象:RBC 3.72×1012/L,WBC 14.3×109/L,PLT446×109/L.阿维A继续减量至10 mg/d,2周后复查血象RBC 3.48×1012/L,WBC 10.3×109/L,PLIT 385×109/L;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1例41岁女性患者,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入院,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1次/d静脉滴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500万U,1次/d肌内注射。用药1周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9×109/L,中性粒细胞0.48×109/L,血红蛋白118 g/L,红细胞3.7×1012/L,血小板81×109/L。停用rhIFNα-2b,继续使用其他药物,并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5μg,1次/d皮下注射。治疗第5天实验室复查:白细胞4.8×109/L,中性粒细胞3.12×109/L,血红蛋白118 g/L,红细胞3.8×1012/L,血小板61×109/L。再次给予rhIFNα-2b,剂量减为隔日1次。再次给药10 d后,患者持续发热,伴胸闷、呕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0.1×109/L,中性粒细胞未检出,血小板20×109/L,血红蛋白92 g/L,红细胞3.3×1012/L。立即停用rhIFNα-2b,给予对症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和骨髓穿刺术检查结果,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遂加用人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第15天患者血小板3.0×109/L,血培养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第17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周身瘀点及瘀斑。第19天患者情况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