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甲醛对小鼠睾丸各阶段生殖细胞致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甲醛 (Formaldehyde)对小鼠睾丸各阶段生殖细胞的致突毒性。 方法 选用雄性昆明小鼠 ,采用腹腔注射染毒 ,染毒的甲醛剂量分别 0 .2 0、2 .0 0、2 0 .0 0 mg/ kg· bw。每天 1次 ,连续 5 d。第 6 d和 15 d分别处死动物进行 SCE和微核试验 ,判断生殖细胞的致突毒性。 结果 甲醛的中、高剂量组早期精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 (P<0 .0 5 ) ;同时精原细胞 CE交换率也显著升高 (P<0 .0 5 )  相似文献   

2.
甲醛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唐明德  谢颖  易义珍  王伟  杨桦 《卫生研究》2003,32(6):544-548
为研究甲醛对雄性小鼠各阶段生殖细胞的一般毒性及遗传物质的损伤 ,探讨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山梨醇脱氢酶 (SDH)及Cu、Zn与生殖细胞损伤的关系 ,揭示甲醛致生殖细胞损伤后的效应生物标志物及判断指标 ,给雄性昆明种小鼠甲醛染毒 ,剂量分别为 0 2 0、2 0 0和 2 0 0 0mg kg。采用腹腔注射染毒 5天 ,第 6、14日处死。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改变 ;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数及精子头畸形 ;采用SCE和微核试验 ,判断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 ;用MDA测试盒测定小鼠睾丸组织的MDA含量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材料中的铜、锌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和睾丸组织中的SDH的活性。结果表明甲醛导致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改变以生殖细胞变性为主 ;甲醛各剂量组均引起精子数减少 ,精子头畸形率升高 ;甲醛的中、高剂量组能诱致早期精细胞微核率和精原细胞SCE频率显著升高 ;SDH的活性在甲醛三个剂量组均显著降低 ;甲醛高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微量元素Cu和Zn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提示 ,甲醛可导致雄性小鼠各阶段生殖细胞的一般毒性及遗传物质的损伤 ;SDH是甲醛致生殖细胞毒性的效应生物标志物 ;精子头畸形率是判断甲醛对生殖细胞一般毒性及遗传物质损伤的有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小芬  张树来 《卫生研究》1993,22(6):324-327
雄性小鼠经口给467mg/kg和1400mg/kg剂量的二甲苯,致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增高,性染色体及常染色体早熟分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腔注射56mg/kg和280mg/kg剂量二甲苯,小鼠精原细胞SCE频率增高。两项试验结果一致,表明二甲苯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丙烯腈对雄性ICR小鼠生殖细胞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丙烯腈对雄性小鼠生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以0、2.5、5、10mg/kg体重剂量连续腹腔注射染毒5d,2周后处死动物,观察睾丸中早期精细胞微核;ICR雄性小鼠以0、6、12、24mg/kg体重连续灌胃染毒5d后于每周末处死部分动物。连续5周,分析附睾精子畸形率。结果:早期精细胞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染毒剂量≥5.0mg/kg,早期精细胞微核明显增加,微核率与染毒剂量之间存在剂量  相似文献   

5.
碘对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碘对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碘化钾溶液处理培养中的淋巴细胞 ,观察其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isterchromatidexchange ,SCE)频率和微核率的变化 ,并分别用t检验和 χ2 检验方法作显著性检验。结果 培养液中碘剂量在 2 μg/ml 时 ,SCE频率和微核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培养液中碘剂量在≥ 2 0 μg/ml时 ,SCE频率和微核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适量的碘可以降低SCE频率和微核率 ,对遗传物质具有保护和抗突变作用 ;而 2 0 μg/ml以上的高剂量碘可显著增高SCE频率和微核率 ,对遗传物质具有程度不同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黄体酮的诱变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孕兔接受黄休酮注射可以引起子兔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和微核(MN)率增高。黄体酮诱导的 SCE 频率增高,停药一个月可以恢复。并探讨了黄体酮诱变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甲醛吸入对小鼠脾脏和胸腺的氧化性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醛(formaldehyde,FA)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的可能毒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昆明种纯系小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即阴性对照组、1 mg/m^3、3 mg/m^3、5 mg/m^3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每天2 h.于染毒14 d后,测定小鼠脾脏、胸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随FA染毒剂量的增高,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相对重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除1 mg/m^3组脾脏系数外,其他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01);小鼠脾脏和胸腺的SOD活性,除1 mg/m^3组胸腺SOD活性外,其他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01),并且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MDA含量各染毒组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FA可通过引起小鼠脾脏和胸腺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过氧化损伤可能是FA引起小鼠免疫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甲醛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毒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甲醛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一般毒性及对睾丸组织中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甲醛染毒剂量分别为0.20、2.00、20.00 mg/kg。采用腹腔注射染毒5 d,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改变及SDH活性;进行精子计数并观察精子头畸形。结果 甲醛导致小鼠生殖细胞变性,坏死;随染毒剂量增加,精子数减少(P<0.01),精子头畸形率升高(r=0.953,P<0.01);睾丸组织中SDH的活性降低(P<0.01)。结论 甲醛具有小鼠生殖细胞毒性,SDH是甲醛生殖细胞损伤的生物效应标志物,精子头畸形率是判断环境中甲醛对生殖细胞一般毒性及其遗传物质损伤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引产对孕妇的遗传学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妇口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血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中孕引产妇女90例,服药前抽取30例孕妇静脉血作为对照。根据服用剂量不同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服用米非司酮150、200、300mg后48h水囊引产,于胎儿娩出后抽取孕妇静脉血,进行培养分化,观察姊妹染色体单体交换(SCE)频率,并应用细胞分裂阻滞法进行微核(MN)试验。结果:150mg、200mg组与对照组SCE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m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3,P〈0.001);各组MN率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150、200mg)引产,不引起孕妇SCE频率增高,但加大剂量有增高SCE频率趋势。≤300mg剂量不会引起孕妇体内微核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吸烟对人体淋巴细胞SC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海  宋志晶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2):1071-1072
采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 作为遗传物质损伤的观察指标,观察30 例健康男性吸烟者的遗传物质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吸烟者的SCE 明显高于非吸烟者,且烟龄增长和吸烟数量增加与SCE 频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吸烟是诱发人体遗传物质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低浓度环氧丙烷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讨低浓度环氧丙烷的细胞跗学效应,对46名环氧丙烷作业工人和74名对照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环氧丙烷接触组工人外周因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低浓度环氧丙烷具有细胞遗传学毒性,可导致DNA损伤。  相似文献   

12.
甲醛接触人群细胞遗传学效应及个体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甲醛接触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及微核形成率的观察结果表明对照组、学生组、服务员及工人组接触甲醛浓度(TWA)分别为0.011mg/m3、0.508mg/m3、0.017mg/m3、和0.747mg/m3,与对照组相比,工人组的SCEs和MN都有显著性增高,而其他两组的差异则无显著性;工人组的SCEs与MN之间未见有相关性,解剖实验课学生接触甲醛前后,组内的SCEs和MN波动范围更在,SCEs和MN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提示接触较为高浓度的甲醛可诱发人群淋巴细胞实变。并受到接触剂量与遗传体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用昆明种小鼠,在妊娠6~14天,每天腹腔给予0、0.2、1.0和5.0mg/kg的V_2O_5,末次给药后15~18小时,分析母体及胚胎细胞的微核和SCE频率。结果:V_2O_5对SCE频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诱导了胎肝及母鼠脾脏、骨髓PEC的微核率的显著增加(P<0.05)。这表明,V_2O_5不仅对成体确具诱变性,而且还能透过胎盘,诱发胚胎细胞的染色体损伤。MNT结果还揭示:胎肝和孕鼠脾脏对化学物质的微核诱导作用较骨髓敏感;当MNT结果在界值附近时,最好采用AO染色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锰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锰溶液(培养液中锰浓度:0.05,0.15,0.25,0.75,1.50μg/ml)处理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其微核率和SCE频率的变化,同时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结果:锰剂量≤0.25μg/ml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微核率和SCE频率变化均不显著(P>0.05),锰剂量≥0.75μg/ml时,微核率和SCE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0.25μg/ml以下低剂量锰对细胞遗传物质是比较安全的,而0.75μg/ml以上高剂量锰可造成不同类型DNA损伤。  相似文献   

15.
低浓度苯对小鼠过氧化损伤及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浓度苯对小鼠过氧化损伤及致突变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采用动式吸入染毒,3个浓度组的苯染毒浓度分别为(48.7±10.6),(10.4±5.9),(3.9±2.1)mg/m3,每周5d,连续3个月。检测血常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骨髓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并呈剂量-反应关系。高、中浓度组小鼠血清SOD活力分别为[(79.76±11.16)、(85.94±9.36)NU/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62±22.25)NU/ml,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浓度组小鼠血清MDA含量[(13.09±2.67)nmol/ml]高于对照组[(10.33±1.63)nmol/ml],GSH-Px活力[(113.64±20.54)U]低于对照组[(135.25±20.85)U],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小鼠骨髓微核率2.60‰比较,中、高浓度组小鼠骨髓微核率(4.50‰,6.70‰)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精子畸形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低浓度苯可引起小鼠造血系统损伤、过氧化损伤及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睾丸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的毒性作用,为综合评价甲醛和苯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78只健康清洁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按染毒剂量分为低(0.2 mg/kg)、中(2 mg/kg)、高(20 mg/kg)剂量甲醛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低(100.0mg/kg)、中(200.0mg/kg)、高(400.0mg/kg)剂量苯组,以花生油为阴性对照组;低(0.1 mg/kg甲醛 50.0 mg/kg苯)、中(1 mg/kg甲醛 100.0 mg/kg苯)、高(10 mg/kg甲醛 200.0 mg/kg苯)剂量联合染毒组,以生理盐水 花生油为阴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40 mg/kg)为阳性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注射容量为0.01 ml/g,每日1次,连续5 d.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小鼠,测定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Cu、Zn含量.结果 甲醛、苯单独染毒组及联合染毒组的SOD活力、Cu、Zn含量均低于其阴性对照组,且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下降;MDA含量均高于其阴性对照组,且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上升.联合染毒组染毒剂量与SOD活力呈负相关(r=-0.967,P<0.01),与MDA含量呈正相关(r=0.941,P<0.01).与甲醛、苯单独染毒比较,联合染毒组SOD活力、Cu、Zn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升高趋势.结论 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对小鼠睾丸组织的毒性作用大于甲醛、苯单独染毒时的作用;二者对小鼠睾丸组织的联合毒性作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的影响。方法对416名四种作业工人(碳素、铅锌矿、炼油、氯乙烯作业)(作业组)和40名不接毒物的健康人(对照组)的进行SCE分析,并对4个作业环境进行主要有害物质测定。结果各作业环境中主要有害物质的浓度均值分别为碳素作业中总烃30.09mg/m3、苯并(a)芘0.138μg/m3、二氧化硫0.8mg/m3,铅锌矿作业中铅尘0.17mg/m3,炼油作业中总烃176.5mg/m3、硫化氢0.17mg/m3,氯乙烯作业中氯乙烯35.2mg/m3,其中铅尘和氯乙烯作业均超过国家标准。各组的SCE值结果分别为碳素组(14.13±2.73)次/细胞,铅锌矿组(13.44±2.32)次/细胞,炼油组(12.69±2.65)次/细胞,氯乙烯组(9.92±1.83)次/细胞,对照组(6.43±1.62)次/细胞;各作业组的SCE值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他作业组均比氯乙烯作业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作业环境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对SCE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