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是保证机体循环稳定的重要因素 ,同时还参与组织修复、促进胶原纤维化和平滑肌等组织细胞增生 ,在许多病理生理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RAS在许多肾脏病理生理进程中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是RAS中最有活性的因子 ,其通过多种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2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而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否也具有保护糖尿病肾脏功能的作用目前尚有争议。本文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 (DN)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原因 ,是导致糖尿病过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目前 ,对糖尿病 (DM)发病机制的探讨 ,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方向。自 1991年Hubert等[1] 首次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结构以后 ,ACE基因多肽性与糖尿病肾病关联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随后 ,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分子变异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AGTR1)基因分子变异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大血管疾病关系陆续有报道[2 ,3 ] 。国外学者对AGT、ACE等肾素系基因与DN的关系虽然也见报道 ,但结果尚有争…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DN除肾小球受损,尚存在肾小管间质的病变[1]。肾小管受损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与肾功能恶化有关[2]。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可反映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是目前常用的测定肾小管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百令胶囊主要成分是人工虫草菌粉,可以减少蛋白尿,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3]。  相似文献   

4.
张蕾  莫颖  王敏哲 《新疆医学》2007,37(5):85-87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糖尿病肾病(DN)引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正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如果在糖尿病早期进行积极干预治疗,进行肾脏保护,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伊贝沙坦(Irbesantan,商品名:安博维)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由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肾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渐进性损伤,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玉玲  冯萍 《新疆医学》2007,37(5):289-29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美国,DN占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在欧洲居第二位。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如上海市),糖尿病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17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DN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病变常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DN已成为ESRF的重要病因,占ESRF的四分之一[1].DN常合并高血压,其对糖尿病肾功能的发生发展亦起重要作用[2],我们自1999年10月-2000年10月,1年间使用氯沙坦治疗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8.
何萍  鲁冰冬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52-1453
糖尿病肾病(Diabitese nephrotis,DN)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糖尿病肾病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若在此阶段进行有效干预治疗,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有可能控制和延缓DN的进一步发展。有研究证实,无论是否伴有高血压,缬沙坦均能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的微量白蛋白尿[2]。张芸等报道冬虫夏草制剂有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3],为观察缬沙坦联合冬虫夏草制剂是否可以提高治疗DN的疗效,我院进行了研究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曾春 《微创医学》2001,20(5):630-63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ACEI类药物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为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我科对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使用科素亚或卡托普利治疗,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有研究[1]表明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是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独立预测因素。CIN的发生使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加[2]。CIN通常在24~96 h内出现,1~3周后肾功能回到基线或接近基线水平[3-4]。肾脏疾病是导致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尽管术前进行水化和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CIN的发生率仍高达55%[5];在另一项研究[4]中,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3出现了CIN。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其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肾病(DN)即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已成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病因病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情进展中最重要的远期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1],其病理演变的临床表现相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严重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若在肾病早期阶段进行有效干预治疗,有希望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研究证明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起到保护糖尿病肾功能的作用[1],但需长期应用.前列地尔(PGE1)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2],但价格昂贵,需多疗程应用,医疗负担严重.为此,我们早期短时间联合应用PGE,和洛汀新(ACEI类药物)观察对糖尿病早期肾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经统计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因素,占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的27.7%[1]。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占透析患者的36%[2],且常伴随着其他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给血液透析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11月62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低血糖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楠  宁英远 《医学综述》2002,8(4):239-241
近年来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增高 ,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也日益增多 ,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30 %~ 40 %糖尿患者有发生糖尿病肾病 (DN)的危险 ,DN不但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在糖尿病治疗用药方面亦受到限制。DN的发病机制可能为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代谢异常及遗传等多因素所致[1 ] 。不少研究认为DN可能具有某种遗传潜质 ,但尚未被证实[2 ] 。在DN的发生、发展中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S)的作用较为重要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是RAS的关键酶 ,ACE在机体的血压 ,水电解质稳态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免疫球蛋白(Ig)A肾病属于慢性肾小球疾病,具有高病发率的特点,可分为继发性IgA肾病与原发性IgA肾病;因机体肾脏引发的IgA肾病即为原发性IgA肾病,因肾脏以外的疾病,如肝脏疾病、艾滋病等引起的IgA肾病即为继发性IgA肾病[1]。IgA肾病的临床症状常伴有尿蛋白水平升高、血尿,如错过最佳治疗周期,其肾功能将呈持续衰退趋势,更有甚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2]。临床对该疾病通常采用西药治疗,如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其Ⅰ型受体结合起到阻碍效果,从而达到Ang I效应[3]。但在中医认为IgA肾病主要由于脾肾亏虚,当归补血汤的作用在于活血化瘀、补肾益气。鉴于此,本研究针对IgA肾病采用当归补血汤加减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旨在对其疗效进行深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洛西新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10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 ( 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 ,将出现持续性蛋白尿 ,且病情不可逆转 ,常呈进行性发展 ,直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 DN已成为糖尿病病人 ,尤其是年轻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 ,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的广泛应用 ,发现 ACEI除有降压作用外 ,还能降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量 ,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改善预后 [1~ 2 ]。我们选用 ACEI抑制剂——洛丁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 1 0 4例进行治疗 ,观察其对蛋白…  相似文献   

17.
谈艳  盛净  杜勤 《医学综述》2003,9(3):188-190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DN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积聚增加所致的系膜区扩张 ,最后导致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在近年的研究中 ,肾小球ECM的量、异常调节及其组成成分的变化对系膜增生的作用机制受到关注[1 ] 。而作为肾小球ECM的受体 ,即整合素 (integrin)的改变在DN的进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2 ] 。本文就整合素的基本结构、生物学功能、分布及其配体和糖尿病肾病的关…  相似文献   

18.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狂风 《疑难病杂志》2011,10(6):460-46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应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47例)仅用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12个月。结果治疗组降低血压、改善血糖、调脂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作用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改善及保护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宏  叶廷钰 《中外医疗》2011,30(23):133-13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尿蛋白定量与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1]。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降浊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社会干预模式和银杏叶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临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延缓其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DN患者的治疗中,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它是联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也对临床诊疗有增效作用[1]我们采用了社会干预模式和银杏叶片对DN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