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景 《护理研究》2009,(12):3122-3122
自个人数字仪助理(PDA)应用以来,节省了画体温单的时间,但收表时,要带上收表盒、PDA机子,还要用笔输入生命体征,如果推车很繁琐,手拿容易摔表或摔掉PDA机子,损失极大且不方便。为了更方便护士工作,制作了一种简易体温记录夹,2009年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性笔芯妙制体温脉搏符号印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温脉搏的绘画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工作之一。2002年我们采用一次性输血器针头制作体温脉搏绘画工具,并在全院推广。目前我们又发现利用废弃的中性笔芯制作体温脉搏符号印章,制作更加简单,效果更加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晓红  罗兰珠  王玲 《护理研究》2008,22(13):1183-1183
体温脉搏的绘画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工作之一.2002年我们采用一次性输血器针头制作体温脉搏绘画工具,并在全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病人基础生命体征(体温、脉搏)测量是医院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医生收集病人资料、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途径之一。监测体温、脉搏变化是临床护士每天不可缺少的工作,由于现在大部分医院护士缺编,临床护士少,1名护士携盘操作非常吃力,而且浪费时间,如何使这项护理操作更加简捷省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研制了新型多功能体温测量盒,在临床使用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体温、脉搏和呼吸是评价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能反映身心的微小变异,通过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最基本的重要资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治疗,且与病人的安全有关。为了解护士对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情况,笔者于2006年2月-2006年3月随机检查了毕业1年~3年的84名护士的体温、脉搏、呼吸测量操作,现将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无线体温脉搏测量系统与传统水银体温计结合手诊法测量体温脉搏的准确性和工作耗时, 为临床选择准确、高效的生命体征测量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住院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配对对照研究, 每例患者同时使用无线体温脉搏测量系统和\"水银体温计+手诊法\"采集体温和脉搏数据, 对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和护理工作耗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线体温脉搏测量系统测得的体温和脉搏分别为(36.31 ± 0.52)℃和(78.27 ± 14.06)次/min, 与\"水银体温计+手诊法\"采集的数据(36.34 ± 0.51)℃和(78.57 ± 13.79)次/min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 1.54、1.88, 均P>0.05), 且2组数据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 = 0.940和0.995, 均P<0.01)。\"水银体温计+手诊法\"的每日护理工时为(131.57 ± 6.58)min, 与无线体温脉搏测量系统的护理工时(67.29 ± 5.15)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0.35, P<0.01)。结论无线...  相似文献   

7.
刘亚莉  刘瑞 《全科护理》2009,7(34):3172-3172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输液时常会遇到因疾病影响或天气寒冷而致血液循环不良,加上老年、体弱、肥胖等因素的影响,给护士选择血管带来难度,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给病人带来痛苦。为此我们制作了简易暖手瓶,经临床2156例病人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开展,关节镜手术越来越多.因关节镜为腔内手术,术后止血除加压包扎外,常使用冰袋冷敷,一般用毛巾包裹冰袋置于关节处,因固定不稳,效果差.现介绍一种简易冰袋.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婴幼儿大便干燥秘结排便困难,而导致患儿烦躁不安。口服药物排便毒副作用大,作用缓慢,没有直接使用甘油栓快,而婴幼儿肛门狭窄,直肠黏膜柔嫩,临床使用的甘油栓及肛管相对粗硬,常造成婴幼儿不适及直肠黏膜损伤。为此,笔者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制成肛管,经临床使用5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各类深浅静脉导管针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静脉药物外渗率逐渐下降,但仍有部分病人使用一次性头皮钢针输液,我科针对部分无条件使用静脉导管针且需输注弱刺激性的化疗药物病人,特制作了一种简易的手部输液固定托,有效减少了钢针输液引起的静脉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11.
更换输液液体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频繁的操作之一,尤其是一些手术科室,因为需要运用大量抗生素,而抗生素大部分是溶解在100ml的液体中进行滴注,更换的几率更为频繁。传统的换液方法是携带治疗盘至患者床旁,由于治疗盘的体积较大,且盘内均为清洁区,在患者床旁桌或床头柜需要占据较大的地方,容易被污染。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自行制作了换液罐,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谭蕊  盛玉荣  王玉霞  朱娜 《护理研究》2009,(12):3289-3289
更换床单是临床护理工作之一,也是病人在细节中体会护理人员无私关爱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符合更换床单操作规程的基础上,使病人得到最大舒适并保持床单位的稳固也就成为所有护理人员思考的一道难题。我们在临床整理床单位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床单位的结构,最终研制出了一套双头稳固式床单位,获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13.
开口器和吸痰管是急救必备用物,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利用注射器、头皮针制作开口器和吸痰管,在小儿的护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输液过程中,胶布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胶布应贴在哪里才清洁、方便呢?在目前的实际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将胶布贴在隔离衣袖口或木板上,但这样做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且难以将胶布取下使用,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为克服这些弊端,我科通过观察研究,研制了腕式胶布板,在临床中应用后,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临床护士为大批量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着治疗车下病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层,治疗车下层放3个或4个桶及锐器盒分类存放各类垃圾等。  相似文献   

16.
李姣春 《全科护理》2013,11(21):1986-1986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得到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喜爱。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近几年来在病房广泛使用。但由于婴幼儿(1岁~3岁),哭闹好动,不易合作,患儿手和脚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后期护理维护不到位,经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输液时经常会遇到因疾病影响或天气寒冷而手背部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再加上年老、体弱、肥胖等因素的影响,给护士选择血管带来了难度,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加之门诊成人注射室病人流动性大,护患沟通机会少。为此我们设计了简易暖手袋,经临床1520例病人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操作.但由于患者的自身因素以及护理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等等一些因素,常常会出现输液外渗的现象,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会发生组织坏死,笔者结合多年的的临床工作经验.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防治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