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卒中后抑郁、卒中后睡眠障碍解剖结构、生化物质改变、社会心理因素、基因方面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其相关性。方法通过对近今年文献进行复习,寻找其相关性。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卒中后抑郁、卒中后睡眠障碍存在解剖结构、生化物质改变、基因方面的相似性。结论存在后抑郁、卒中后睡眠障碍存在明显的解剖结构、生化物质、基因等相似性,存在后睡眠障碍可能会导致卒中后抑郁,卒中后抑郁也会导致睡眠障碍,卒中后应早期进行卒中后睡眠障碍、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干预,以免二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deCO DE小组在发现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与缺血性卒中强相关后,又证实STRK1基因位点的存在,这将有助于深入认识缺血性卒中的遗传病因学。本研究旨在探讨巴基斯坦人群中PDE4D基因的3种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巴基斯坦裔的2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和250例对照者PDE4D基因的3种多态性进行分析。对资料编码后输入SPSS分析系统(版本12.0)。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发现,标记物SNP83(rs966221)和缺血性卒中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硫腺苷磷酸化酶( Methylthioadenonine Phosphorylase,MTAP)基因多态性rs3802392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 )方法对27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和344例健康人的 rs3802392进行基因分型,并用 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结果:MTAP 基因rs380239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AP基因rs3802392位点GA+GG基因型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TAP基因rs3802392可能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抑郁中的相关性。运用荧光偏振法检测血浆Hcy浓度和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卒中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和PSD组59例(男38例,女21例)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PS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卒中组;PSD组血浆高Hcy发生率高于卒中组;对于CC基因型的血浆Hcy浓度,卒中组高于PSD组,对于CT基因型的血浆Hcy浓度,PSD组高于卒中组,对于TT基因型的血浆Hcy浓度,PSD组高于卒中组;卒中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2.7%、54.0%和30.8%,PSD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7.3%、46.0%和69.2%,PSD组TT基因型频率高于卒中组,而且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卒中组(OR为2.510,95%CI为1.452-4.338)。结论 血浆Hcy浓度升高可能是发生PSD的危险因素,TT基因型和携带T等位基因对Hcy浓度的影响最大,MTHFR基因C677T突变纯合子TT基因型可能是发生P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虽然在众多卒中易感危险因子的控制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卒中仍是目前影响社会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和常见的致死致残原因;动物模型和人体研究已证实卒中的发病存在着遗传易感因素,但目前仍不能对常见卒中类型相关遗传因素做出准确界定,主要归因于卒中本身的复杂性、协同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和人类种群的遗传异质性。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大鼠模型可对卒中的遗传因素研究提供极为有价值的资料;其中心钠素基因已在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大鼠模型和两类不同的人类种群研究中被确定为卒中基因,特别是心钠素基因结构的改变与个体发病具有一致性,提示突变依赖机制对卒中易感性的重要作用。最近应用的中间疾病表型提供了一种简化归纳的方法,可能对脑血管意外相关基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缺血性卒中患者(类烟雾病组)6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卒中组)64例、对照组65例,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三组的ApoE基因型。结果 ApoE的基因型共有六种,类烟雾病组基因E3/E4频率显著高于卒中组和对照组,对照组E3/E3频率高于类烟雾病组与卒中组(P0.05);类烟雾病组E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卒中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一种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多系统受累的遗传性疾病,通常以脑和肌肉系统受累为突出特点.现报道一例头痛后卒中样起病,伴多次异常妊娠史、身材矮小、内分泌异常,且外周血线粒体MT-TL1基因m.3243A>G突变,突变来源于母亲的MELAS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中国安徽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和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这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了561例样本,其中259例脑梗塞者、96例脑出血者和206例健康对照。利用PCR-RFLP技术来检测MTHFR C677T(Ala222Val)基因多态性位点。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HFR C677T多态性位点与卒中各亚型包括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心源性梗死、小血管闭塞性梗死、其他确切原因梗死和出血性卒中五种亚型发生风险均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携带MTHFR 677TT基因型的梗塞性卒中患者和DBP显著相关[(5.6±2.3)mm Hg,P=0.015],即677TT基因型患者DBP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携带者。结论尽管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不影响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但可能影响卒中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赖氨酸缺乏蛋白激酶1(Wnk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新疆5所医院294例汉族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和同期外科系统住院治疗的其他无脑梗死疾病的汉族患者314例(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标签SNP(tSNP)策略选择Wnk1基因10个SNP位点(rs3858703、rs11611246、rs7305065、rs1990021、rs34408667、rs12309274、rs1012729、rs956868、rs12828016、rs953361)。SNP基因分型检测采用多重SNaPshot平台。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Haploview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 结果:病例组饮酒(37.1%)、高血压病(62.9%)、糖尿病(18.0%)、高脂血症(36.4%)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吸烟者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位点基因分型缺失率均在1%以下。除rs34408667位点外,其余tSNP均通过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Wnk1基因第四内含子rs11611246位点与汉族缺血性卒中相关。T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30.3%与35.7%,P=0.046)。进行性别分层后发现,rs11611246 T等位基因是汉族男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的保护因子。GT基因型及TT基因型在病例组男性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3.3%及7.2%,而在对照组男性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3.1%及15.2% (P=0.038)。加性遗传模型显示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是对照组的0.702倍(95%CI:0.517~0.953,P=0.023)。调整年龄后差异仍然存在(P=0.022),进一步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混杂因素后,差异仍然存在(P=0.008)。未发现Wnk1基因其余9个SNP位点与汉族人脑梗死相关。 结论:Wnk1基因第四内含子rs11611246多态性影响中国人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rs11611246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男性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急性期外周血免疫特征和调控免疫反应的潜在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IS患者外周血的芯片测序数据,分析卒中组和对照组间免疫评分和免疫细胞的差异。筛选卒中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功能、通路富集分析。进行基因共表达调控网络分析(WGCNA),以筛选调控免疫特征的潜在分子标志物。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卒中患者的免疫评分显著升高,外周血巨噬细胞的丰度显著增加。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免疫调节相关功能。结论 FBXL13,DCLRE1C,ZIC3和ZNF528基因在卒中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与免疫评分升高和巨噬细胞增多显著相关,可能成为评估卒中患者免疫特征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以及潜在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体C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IS病例组及对照组各700例,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rs2277984 G/A、rs3745565G/C位点基因型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分析各位点多态性与IS发病风险的独立相关性。结果:rs2277984多态性与IS易感性无相关性;rs3745565仅在显性遗传模式下、未进行校正时,其GC/CC基因型增加了IS的发病风险(OR=1.37,95%CI 1.04~1.80,P=0.026),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IS易感性不相关(P>0.05)。结论:C3基因多态性的2个基因位点可能不影响本地区IS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以期从分子水平阐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10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IS)的患者资料作为病例组及101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FGG10034C>T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4%、33.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联,可能是一个遗传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Stroke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le both modifiable and non-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re acknowledg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se may account for just 50% of stroke risk and that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genetic ones, may be important. Over recent years family history, twin and candidate gene studies have supported this and various mendelian stroke syndromes have now been identified in huma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up-to-date summary of the common single gene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oke as a principle manifestation, including their genetic basis, pathogenesis, presentation and suggested management. Often these disorders present with stroke at a young ag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 and investigation of a young stroke patient.  相似文献   

14.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脂质氧化、氧自由基生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它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起到保护作用。已有研究发现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该文对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胆红素对缺血性脑卒中起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pregnancy are recognized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young adults have not demonstrated these as the major risk factor of ischemic stroke in this age group. Our experience suggests that pregnancy and oral contraceptives have emerged as the major current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潜在的新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已明确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颈动脉狭窄、吸烟、糖尿病、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脏病等。随着对卒中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许多潜在的新危险因素如:ApoB-ApoA Ⅰ比率升高、腹部肥胖、C反应蛋白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遗传易感性、睡眠呼吸暂停、微量白蛋白尿、感染、药物滥用等。但要确定它们是否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真正的危险因素,尚需要降低这些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本文综述国际上有关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系统评价方法评价PON1基因L55M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以发现合格研究,使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比值比(OR值),使用Q检验评估研究之间的异质性,Egger’s(埃格)检验和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11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在所有人群中,没有发现PON1基因L55M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也没有发现研究之间异质性。结论现有证据表明,L55M多态性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无影响,该结论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和缺血性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重要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乳腺癌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然而其发病机制及最佳治疗、预防策略尚不明确。本文总结了关于乳腺癌相关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证据文献,旨在梳理乳腺癌相关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以及解决以上问题的潜在策略。  相似文献   

19.
So far, neither treatment with standard 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 nor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LMWH) has been shown to reduce mortality or to improve neurolog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lthough a reduction of early recurrent stroke has been demonstrated for the use of subcutaneous UFH, this benefit was offset by a similar-sized increase in hemorrhagic stroke. Double-blinded studies of LMWH have demonstrated no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e treatment and placebo suggesting that LMWH is not effective for the early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Although UFH and LMWH may be beneficial in certain subgroups of stroke who are at high risk for early stroke recurrence, these subgroups are still to be defined. Currently, low-dose UFH and LMWH can only be recommended for prophylaxi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impaired mobility or other factors determining a particular high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vailable treatment data from controlled trials favor the use of anticoagulation as the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 because it may reduce the risk of a fatal outcome and severe disability and does not promot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发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脑卒中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我国现有脑卒中残存患者达700万人,且以年发生156~234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脑卒中每年夺去78~187万国人的生命,是国人死亡的首因.脑卒中残存者有1/3(约230万)为重度残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多达270~2 000亿元人民币.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也在攀升,从1958年的5.8%增长到1991年的11.88%[1~2].脑卒中28%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卒中的机会增加2倍[3~8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和高血压患病率的逐年增长,中国脑卒中患者的绝对数一定会增长.脑卒中担在未来25年将继续增长.脑卒中复发及治疗费用的增加亦日益成为引人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脑卒中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是有效的一、二级预防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