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及血吸虫病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均呈高度流行,且两者常见于同一患者。作者对血吸虫病和同时合并HBV感染的关系进行研究。 105例患者均在大便或中发现曼氏血吸虫或埃及血吸虫活虫卵,6个月内未用过抗血吸虫病药物,所有病人用直肠活检证实有活动性血吸虫感染。用ELISA测定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对HBsAg阳性者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HBe,其他血、尿常规、生化检查用常规方法进行。 105例按HBV感染情况分3组:Ⅰ组20例未感染HBV,HBV标志物均阴性;Ⅱ组34例为现症感染者,HBsAg阳性;Ⅲ验51例为既往感染者,HBsAg阴性,抗-HBs/抗-HBc阳生。Ⅰ组年龄明显低于Ⅱ和Ⅲ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 β2 糖蛋白Ⅰ (β2 GPⅠ )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 (ds D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核糖核蛋白抗体 (RNPA)与慢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ELISA法 ,以纯化的人 β2 GPⅠ为抗原 ,检测这些患者血清中β2 GPⅠ抗体水平 ,同时检测ds DNA、SMA、RNPA的血清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β2 GPⅠ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1) ,患者血清中 β2 GPⅠ抗体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P <0 .0 5 ) ;并且发现慢性乙型肝病患者 β2 GPⅠ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其他自身抗体。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 β2 GPⅠ抗体的产生可能相关 ,推测 β2 GPⅠ参与HBV感染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葛维明 《实用老年医学》2013,(6):486-487,49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探讨Hp在其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215例,丙肝患者104例,健康对照14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体阳性为感染判断标准。对3组人群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113例感染了Hp(感染率为52.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66例,感染率为44.9%);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p感染67例,感染率为64.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种肝炎合并肝硬化组Hp感染率均高于无肝硬化组。结论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Hp在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向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与HBV/HCV发挥协同作用;对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有益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4.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调查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Ⅱ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随机选取13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硬化者36例)和2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硬化者92例),将其分为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进行对照分析。此外还随机选取1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3例常规体检人群检测HCV感染状况。134例丙型肝炎患者合并Ⅱ型糖尿病者27例(20.15%),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8.86%;而且HCV感染病程越长、年龄越大者Ⅱ型糖尿病并发率越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的HCV感染者并发糖尿病的机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家族史者。HCV感染者Ⅱ型糖尿病并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HBV感染者,其中合并肝硬化者并发率更高;Ⅱ型糖尿病的患者HCV感染的几率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好转的44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未愈及恶化的54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分析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病诱因的构成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肝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重叠感染组)各115例,两组病情(轻、中、重度)和HBV DNA定量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组中74例和重叠感染组中的51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做肝活组织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两组患者HBV标志物,HBV DNA及抗HEV lgM。结果重叠感染组重型肝炎57例,发生率49.6%,死亡29例,病死率25.2%;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炎5例,发生率4.4%,死亡2例,病死率1.7%,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58.80和27.01,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10~4患者:重叠感染组占83.7%(36/43),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占97.1%(67/69),x~2=4.73,P<0.05;重叠感染组总胆红素平均(495.0±217.0)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967.0±395.0) U/L,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总胆红素平均(216.0±195.0)μmol/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373.0±212.0)U/L,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10.20和14.52,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炎症G3和G4重叠感染组33例,占64.7%,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25例,占33.8%,x~2=12.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叠感染组肝功能损害严重,肝组织炎症程度高,HBV DNA水平低,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40例合并HBV感染的SLE患者临床资料,并与性别、发病年龄相匹配的60例无HBV感染的SLE患者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40例合并HBV感染者中男性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2±13)岁;其中23例患者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5例为HBV携带状态,12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轻度异常主要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严重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合并HBV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发热、肝脏受累、肾脏受累、血小板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更常见.肾病变主要为Ⅳ型或Ⅴ型狼疮肾炎,2例合并HBV相关性肾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SLE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同时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患者出院好转率为98% (39/40),1例预后不佳者有严重肝脏病变.结论 应重视SLE合并HB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SLE合并HBV感染患者发热、肝脏受累、肾脏受累、血小板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增多,可合并HBV相关性肾炎;肝脏病变严重者预后差;血清HBsAg阳性的SLE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同时使用抗HBV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HBV DNA水平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型肝炎病毒与基因,用末端标记方法对PCR产物标记并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和GenBank中登录的标准基因型序列相比较,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对61例肝癌、65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了检测。结果:136例中B基因型59例(43.4%)、C基因型77例(56.6%),随着病情加重,C基因型比例逐渐增高;不同基因型HBV感染的肝癌患者间HBV DNA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以B、C基因型为主,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及高水平的HBV DNA感染与肝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自然过程,作者对76例慢性乙型肝炎新发肝硬化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平均随访时间34.4月,共45例病情有急性加剧,在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和/或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患者(Ⅰ组)中,急性加剧的年发生率为25.9%,显著高于阴性组(Ⅱ组)的11.9%。临床疾病急性加剧的病原学分析主要由于 HBV 感染加剧(Ⅰ组76.5%,Ⅱ组72.9%),少数(6.7%)由于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其它(17.8%)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HBV感染与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关系,分析其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0-01/2015-10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HBV感染合并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单纯HBV感染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4例(乙型肝炎组)、单纯ALD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92例(酒精肝组)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3组的治疗效果,分析HBV感染与ALD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在乏力、腹胀、食欲不振、黄疸等常见临床表现较乙型肝炎组、酒精肝组相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并发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脂酶、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且观察组较乙型肝炎组、酒精肝组相比明显加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病理指标,观察组炎症程度较乙型肝炎组、酒精肝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合并ALD对肝脏损伤具有协同作用,会加重肝功能损伤,促使病情恶化,降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