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怎样施行"序贯"机械通气?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序贯”机械通气的概念是近几年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发展而产生的 ,它是指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ETMV)的患者 ,在未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条件下 ,提前拔管 ,改用NIPPV ,然后逐渐撤机的通气方式 ,主要用于拔管困难的气管插管患者。目前 ,ETMV仍是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最常用方式 ,其主要优点是能够维持适当和稳定的通气 ,保障呼吸道的有效引流 ,其缺点是创伤和并发症多。NIPPV则具有无创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但不容易保障呼吸道的有效引流 ,不容易维持稳定的通气状态 ,因此不少医生希望在呼吸衰竭治疗的初始和重症阶段 ,…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所谓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主要在于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凡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机械通气 ;而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相对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通气。广义的无创通气应当也包括体外负压通气、胸壁震荡通气、体外膈肌起搏等 ,但通常目前所称无创通气仅指通过鼻、面罩等方式与患者相联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NIPPV)。有创与无创的根本区别只是人机连接界面选择方式的不同 ,而与其连接的呼吸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功能齐全、设计…  相似文献   

3.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作用十分有限。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无创呼吸机的飞速发展和无创机械通气(NIV)应用指征的逐渐扩大,NIV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呼吸衰竭的治疗。研究发现NIV对改善呼吸生理学、降低气管插管率、降低住院病死率、避免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IMV)并发症等有一定效果。该文就近年来NIV治疗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确理解无创正压通气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的最主要手段;无创和有创通气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要明确认识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正压通气的各自特点;其次正确掌握无创正压通气的作用机制;严密掌握NPPV的应用指征和时机;合理运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判断;应在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选用,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和应用技巧,提高依从性和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顾晓洪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87-188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PPV)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病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 h后测血气分析,对照组28例,行常规治疗即抗感染,化痰,平喘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资料总有效率对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例可起到改善呼吸性酸中毒(P<0.01),降低PaCO2(P<0.01),降低呼吸频率(P<0.01),降低气管插管率(P<0.01),缩短住院天数的作用(P<0.0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简便,安全,有效。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与有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h、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正确使用无创及有创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通常经过鼻/面罩等方法连接患者。和有创机械通气一样,无创机械通气也能通过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降低呼吸功,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患者应用NPPV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相应的并发症,改善预后。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工机械通气已成为现今临床抢救及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依据呼吸机与患者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所谓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接的机械通气方式,无创机械通气则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广义上讲无创机械通气应包括: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负压通气、高频通气等多种通气方式。现临床上常说的无创机械通气是指经鼻或口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即NIPPV,这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有效而实用的呼吸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无创正压通气在非急救医学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机械通气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等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无创通气分为无创负压通气(noninvasive 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NPV)和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NPV),临床应用多为无创正压通气。新一代无创呼吸机在吸氧浓度调节、气道湿化、同步性能等方面以及与其配套的鼻、面罩的密闭性、  相似文献   

10.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有创通气(机械通气)过渡(序贯)为无创通气(BIPAP)治疗呼吸衰竭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有创通气、血气分析正常或接近正常后,改为无创通气的撤机的应用体会。结论密切观察病情,掌握正确的拔管时机,是有创通气序贯为无创通气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机械通气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亦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我院ICU病房于2003~2005年对12例急性肺损伤致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V)辅助呼吸,疗效甚佳,从而使一些呼衰患者避免了气管插管,亦同样达到治疗效果,转危为安。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无创正压通气的原理、装置,使用和适应症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机械装置的通气,通过面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通常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调节通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拔管指征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对4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2例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为6·11±1·27d,无一例患者出现拔管失败。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治疗时间可作为拔管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60例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待有更换机械通气方式指征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性(P>0.05),但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可降低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患者及家属不接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探讨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结果在有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指征的COPD重症呼衰患者不愿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中,选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仍可挽救51.5%以上的患者。结论在有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指征的COPD重症呼衰患者中不愿接受该治疗时,如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使用得当,也可取得明显的疗效,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丁席武 《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637-637,639
所谓“无创通气”国内外较公认定义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切开)将机械通气输入肺的所有方法和技术,目前我国正在临床应用研究的NIV主要是指面罩进行的无创正压通气(NPPV)。1 NPPV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中应用序贯通气通常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通气后,在未达到拔管、撤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61例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机械通气方法不同分为有创通气组31例和无创通气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有创通气组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通气组采取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BNP变化。结果治疗24 h后,有创通气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无创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BNP明显低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降低血浆BNP,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无创正压通气。  相似文献   

17.
无创性压力支持通气(NI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旨在比较NIPSV和传统氧疗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传统的氧疗(对照组)和NIPSV。NIPSV由呼吸机提供,通过调节压力获得大于  相似文献   

18.
无创正压通气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有良好疗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通气后,应用无创通气辅助呼吸进行序贯治疗,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与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本文将结合我们的经验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征 《国际呼吸杂志》2005,25(8):634-636
人工机械通气已成为现今临床抢救及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依据呼吸机与患者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所谓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接的机械通气方式,无创机械通气则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广义上讲无创机械通气应包括: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ventilation,NIPPV)、负压通气、高频通气等多种通气方式。现临床上常说的无创机械通气是指经鼻或口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即NIPPV,这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有效而实用的呼吸治疗技术。1历史回顾无创通气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蓝冬梅  黎秀芬  粟爱萍 《内科》2009,4(6):980-980
无创通气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鼻(面)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是呼吸内科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重症哮喘及呼吸衰竭的早期主要治疗方法,可达到一定水平的气体交换和改善氧合的目的。且相对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