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测量中上胸椎经肋椎关节固定和经椎弓根固定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16具成人胸椎标本,选择T1-T8共128个椎体,测量每个椎体经肋椎关节和经椎弓根固定通路的长度,e角(肋椎关节和椎弓根轴线分别与椎体矢状轴的夹角)及f角(肋椎关节轴线与椎体水平面的夹角),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节段经肋椎关节固定的钉道长度和e角>经椎弓根,不同肋椎关节f角的变化不大。结论中上胸椎相同节段经肋椎关节固定可获得的钉道长度和内倾角>经椎弓根固定,f角提示经肋椎关节固定的进钉方向应基本平行于相应椎体的水平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中上胸椎经肋椎关节固定和经椎弓根固定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6具成人胸椎标本,选择T1-T8共128个椎体,测量每个椎体经肋椎关节和经椎弓根固定通路的长度,e角(肋椎关节和椎弓根轴线分别与椎体矢状轴的夹角)及f角(肋椎关节轴线与椎体水平面的夹角),所得数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节段经肋椎关节固定的钉道长度和e角〉经椎弓根,不同肋椎关节f角的变化不大。结论中上胸椎相同节段经肋椎关节固定可获得的钉道长度和内倾角〉经椎弓根固定,确提示经肋椎关节固定的进钉方向应基本平行于相应椎体的水平面。  相似文献   

3.
目前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各种脊柱疾病,如脊柱侧弯、骨折、肿瘤、结核及脊椎退变性疾病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过程中,对如何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及进钉方向,以保证椎弓根螺钉准确经椎弓根进入椎体且不产生神经及血管损伤,已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仅对腰椎椎弓根进钉点及进钉方向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胸椎椎弓根外侧螺钉内固定治疗T7以上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8年1月应用胸椎椎弓根外侧螺钉固定T7以上椎体治疗胸椎骨折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6~63岁,平均47.3岁;合并脊髓损伤者2例(Frankel C级1例,Frankel D级1例).结果 本组6例X线片显示骨折均复位满意,2例神经损伤者均有Frankel 1级的神经功能恢复,无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6例共应用椎弓根螺钉24枚,其中5 mm×40 mm钉4枚应用于T3,5.5 mm×40 mm钉12枚应用于T4,5,6 mm×40 mm钉8枚应用于T6、T7.随访3~9个月,无螺钉松动与断裂.结论 胸椎椎弓根外侧螺钉内固定是治疗T7以上椎体骨折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并经椎弓根椎体前部植入骨颗粒。结果随访(12.6±3.8)个月,脊髓功能提高,椎体前缘高度增加。CT检查未见骨吸收及“蛋壳”现象。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及节段稳定性,防止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植入硫酸钙人工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撑开复位后,用角度刮匙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撬拨复位,然后通过两侧椎弓根将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椎体。术后定期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观察骨愈合及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0个月随访,平均(16.6±4.2)个月;在术后1周内和12月分别复查X线平片和椎体CT。术后12月与手术后1周比较,矫正度数和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VAS疼痛评分,患者术前(7.3±1.4)分,术后(3.6±0.8)分,疼痛明显改善。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入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防止椎体矫正高度和角度丢失,减少骨折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成形术最佳皮肤穿刺点及角度影像学测量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多排螺旋CT机上随机选择的T(胸椎)、L(腰椎)CT片各200例,测量脊柱易发生骨折的位置较高的胸6至低位的腰5椎体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前、中1/3交界处轴线的夹角,胸椎另外还测量椎弓根外途径即肋椎关节穿刺途径的角度,同时测量棘突旁开距离。结果胸椎经椎弓根穿刺,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成角(28.24±3.8)°,棘突旁开距离(31.64±5.4)mm,经椎弓根外即肋椎关节途径穿刺角度(35±3.4)°,棘突旁开距离(55.2±5.3)mm。腰椎经椎弓根穿刺,腰椎1—4角度为(29.3±5.6)°,棘突旁开距离(38.4±4.5)mm。腰椎5角度为(39.2±3.3)°,棘突旁开距离(71.6±6.2)mm。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胸椎椎弓根途径棘突旁开距离30mm作为实际的皮肤穿刺点,经肋椎关节途径时40mm,腰椎1-4为45mm,腰椎5为60mm为宜。结论根据测量的数据并结合临床实践,能够指导临床快速、安全、准确完成手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创伤,节约材料及费用,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引导骶髂关节穿刺注射的方法.方法 对75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150个骶髂关节进行CT引导骶髂关节穿刺注射,记录操作过程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以CT证实针尖在骶髂关节腔内为穿刺成功,总体成功率为100%,一次成功率为92.7%.穿刺层面到骶髂关节下缘的距离约占整个骶髂关节的1/3,进针点与后正中线距离:左侧为(3.4±0.6)cm,右侧为(3.3±0.5)cm;进针深度左、右侧均为(4.9±1.1)cm,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偏离的角度:左侧为23.1°±3.8°,右侧为23.2±3.9°.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骶髂关节中下1/3交界处附近关节间隙较宽、位置浅在且利于垂直进针的层面作为穿刺层面,自后正中线旁开约3.3cm、以偏离矢状面约23°、进针深度为4.9 cm可顺利穿刺进入骶髂关节滑膜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方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病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病例临床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术前、术后2周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进行对比,评估此种术式疗效及应用价值.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186.5±23.1)min;术中出血量(864.5±124.1)ml,随访时间(6.8±1.2)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血管、神经损伤或椎弓根置钉位置出错等,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脱落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后2周Cobb角较术前大幅度降低,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较术前大幅度升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实施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恢复脊柱功能,还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透视下进行腰椎椎弓钉内固定改良术的经验及其优缺点。方法总结2000~2004年我科进行腰椎椎弓钉内固定术169例,术中均使用2mm定位克氏针定位,C臂x-光机透视调整定位针至满意后再用自行设计的空心丝攻准备孔道,共置入椎弓根螺钉776枚。结果776枚螺钉中有758枚位置正确,18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成功率为97.6%。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随诊腰椎曲度和固定节段椎体高度维持。没有出现内固定松脱,螺钉断裂等情况。结论改良的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具有术中可反复调整入钉的位置及角度、提高钉道的准确性、减轻对椎弓根的破坏、大大提高植入物的稳固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钉位置失误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共置入螺钉1150枚,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体征、正侧位 X 线、薄层 CT 平扫结果,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角度和穿破椎弓根骨皮质的情况。结果:36枚螺钉穿出了椎弓根皮质,失误率3.130%。术后出现神经根损伤表现5例,占总螺钉的0.43%,占位置不良螺钉的13.89%。结论:经椎弓根固定较易出现螺钉位置不良,可能导致神经根损伤,置钉需要个体化,术前要仔细研究患者影像资料,术中 C 臂透视确认,发现螺钉位置不良及时调整,可以有效减少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一种定点参照测量法在螺旋CT三维重建下测量寰枢椎椎弓根。方法56例18岁~75岁(平均40.3岁)正常成人寰枢关节.螺旋CT扫描并重建,模拟寰枢椎弓根钉植入,3D重建后应用自行设计的定点测量法测量寰枢椎双侧椎弓根各主要解剖数值:椎弓根高度、宽度、进钉点距后正中矢状面距离、椎根弓内斜角及上斜角;应用SPSS12.0软件对人正常状态下寰枢椎椎弓根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寰枢椎椎弓根各测量数据双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双侧平均值。正常寰枢关节寰椎椎弓高度(4.51±0.69)mm,上斜角7.00°±1.04°,内斜角13.93°±2.11°,椎弓根宽度(5.70±0.80)mm,长度(28.75±1.57)mm,进钉点距后正中矢状面距离(20.17±1.83)mm;枢椎椎弓根高度(720±1.11)mm,上斜角25.00°±3.20°,内斜角24.49°±3.70°,椎弓根宽度(5.40±0.85)mm,长度(28.10±1.21)mm,进钉点距后正中矢状面距离(19.44±1.32)mm.结论自行设计的定点参照测量法在CT三维重建下测量上颈椎椎弓根准确可靠,为临床上颈椎疾患诊治和手术设计、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解剖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18例,全部采用后入路手术,术中视情况决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结果:全部病例经过6个月~4年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4%恢复至术后90%,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54%恢复到术后的96%。cobb角由术前平均29°恢复至术后7°,合并脊髓损伤ASIA分级神经功能评分均升高一级,椎间植骨或外侧植骨均融合,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及感染发生。结论: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引导椎体成形术辅助短节段椎弓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应用的有效性和效果。方法对1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采取采用导航引导下的短节段椎弓钉固定结合钙磷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内植完成后即作X线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进行吻合测量。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内植物位置理想,椎弓钉位置评级:理想68枚(94%),3枚突破椎弓根外侧皮质(4%),Ⅱ级1枚。术后1周离床负重行走:椎体高度丢失恢复40%,随访12个月后显示椎体高度平均改变0.15%,过伸过屈动力摄片显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有椎弓钉松动、断裂病例。结论导航引导椎弓钉植入及钙磷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只需一次X线成像就能做出虚拟的手术环境和路径;使内植物精确植入最佳位置,提高了椎弓钉植入及椎体成形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2006年1月~2008年10月,实施4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5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随访6一12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4.5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3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90%。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6.
潘杰  王勇 《现代保健》2012,(16):117-118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手术要点及滑脱钉棒系统在术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2002 年8月-2011年7月采用滑脱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3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 例随访6~24 月,平均12.5月.术后跛行改善者32 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22 例(68.75%),10 例肌萎缩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6 例感觉障碍术后均有恢复,6 例完全恢复,10 例部分恢复.结论 在腰椎滑脱患者中,滑脱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术对腰椎滑脱的患者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或部分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的作用,并可使摘除椎间盘后的相关间隙高度得到维持,减少残余或变性的组织向椎管内脱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融合术式(PLIF/PLF)联合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PLIF和PLF术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47例,分别记录手术经过、效果和并发症。139例获得随访,其中PLIF术式72例,PLF术式67例,随访24~35个月,平均27.5个月,采用Otani标准评价随诊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前和术后椎间高度比较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使用SPSS 13.0医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PLIF融合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出血量大于PLF。两种融合术手术后的优良率采用χ2检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IF及PLF术式联合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均可达到椎管彻底减压,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防止术后腰椎失稳,是腰椎滑脱症治疗的有效术式。但PLIF术式能更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能有效地防止复位的丢失,而且其植骨融合速度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俯卧位腹板加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直肠癌放射治疗应用中对体位固定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直肠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俯卧腹板组(A组)和俯卧腹板加热塑体膜组(B组),每组10人,运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统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位移进行测量。结果:A组治疗前后的位移在X轴方向上为(4.10±2.47)mm,y轴方向上为(1.40±1.07)mm,Z轴方向上为(3.50±1.84)mm;B组治疗前后体位的位移在X轴方向上为(1.10±0.88)mm,Y轴方向上为(0.60±0.70)mm,Z轴方向上为(1.00±1.05)mm。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后体位位移在Y轴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2,P>0.05),在X,Z轴方向上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0,t=3.726;P<0.05)。结论:与单纯俯卧腹板固定技术相比,俯卧腹板加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减小了体位的移动,有更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受时间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