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二共5个年级404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r=-0.19,P〈0.01);自我认同完成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偏好显著正相关(r=-0.17,P〈0.01),与互联网社交、娱乐、交易服务使用偏好相关不显著;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均为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9、0.17、0.27和0.44,P值均小于0.01);回归分析发现,互联网社交、自我认同完成、性别和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能届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其解释量分别为18.6%、3.4%、2.2%和1.8%.总的解释量为26%。结论:自我认同完成和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显著.并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青少年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北京市某中学123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生活事件显著低于大中城市初中生常模;初中生生活事件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显著正相关,与突显性、耐受力、戒断症状、社交抚慰以及消极后果等分量表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互联网社交服务、娱乐服务、信息服务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感知到的主观压力、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能够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结论:初中生生活事件、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同伴依恋、网络游戏偏好和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二共5个年级404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①同伴信任和沟通对PIU的直接预测不显著,疏离对PIU的直接预测显著;②网络游戏偏好在信任与PIU间的完全中介效应显著,在疏离与PIU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自我认同完成在信任和沟通与PIU间的完全中介效应显著.结论:青少年的同伴依恋、网络游戏偏好和自我认同完成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敏感性、互联网服务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行为抑制系统与行为激发系统量表、青少年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197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①互联网社交、娱乐偏好和PIU有不显著的正相关,互联网信息和交易服务服务偏好和PIU有不显著的负相关。②从路径分析效果来看,BAS敏感性高(尤其体现在趋力量表和愉悦追求量表)的个体更易于卷入PIU,BIS敏感性高的个体不易于卷入PIU。结论:强化敏感性对PIU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互联网服务偏好对PIU不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应对方式在青少年受欺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APIU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1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年级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差异不显著,女生在突显性(t=-3.764,P0.05)和消极后果(t=-7.146,P0.001)两个维度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强迫/戒断症状维度(t=5.310,P0.01)显著高于女生;2青少年关系受欺负对强迫/戒断症状(β=0.25,P0.05)、心境改变(β=0.26,P0.05)、社交抚慰(β=0.29,P0.01)和消极后果(β=0.48,P0.01)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言语受欺负对仅对心境改变(β=0.26,P0.05)和社交抚慰(β=0.33,P0.01)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身体受欺负仅对强迫/戒断症状(β=0.23,P0.05)、社交抚慰(β=0.30,P0.01)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应对方式在关系受欺负与消极后果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β=-0.28,P0.05)。结论:青少年受欺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受应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歧视知觉、社交焦虑、自我同情对流动儿童手机成瘾的作用机制。方法:以580名流动儿童为对象,采用歧视知觉问卷、社交焦虑问卷、自我同情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进行为期一年的两次追踪调查。结果:(1)歧视知觉可以正向预测一年后的流动儿童手机成瘾。(2)社交焦虑在歧视知觉和流动儿童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同情在中介效应的前半段,即歧视知觉对社交焦虑的效应中起调节作用,间接效应对于高自我同情的个体不显著,对于低自我同情的个体显著。结论:歧视知觉能够通过社交焦虑影响一年后的流动儿童手机成瘾,且这一关系受到自我同情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考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自我表露问卷和孤独感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②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正相关。③自我表露影响孤独感,进而影响网络关系成瘾。结论:孤独感在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友谊质量、独处偏好与大学生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手机成瘾问卷、友谊质量问卷、独处偏好问卷以及抑郁-焦虑-压力问卷对6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手机成瘾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友谊质量与抑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独处偏好与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2)手机成瘾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和焦虑,而且能够通过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预测大学生抑郁和焦虑;(3)手机成瘾影响抑郁的直接效应及友谊质量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焦虑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均会受到独处偏好的调节,而独处偏好在手机成瘾与焦虑之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友谊质量是手机成瘾导致大学生抑郁、焦虑的重要桥梁;独处偏好是手机成瘾降低大学生友谊质量、诱发其抑郁情绪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方法:对230名大学生进行网络成瘾量表与应对方式问卷测试。结粜:①网络成瘾问卷得分男生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得分。(2)根据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可将被试分为三组,网络过度使用者有23人,网络成瘾倾向者有7人。③三组被试在自责,幻想,退避三种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④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幻想、退避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幻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基于虚拟化身-玩家关系的视角,探讨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济相对剥夺感问卷、游戏角色依恋问卷、化身认同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85名具有角色扮演游戏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条件下,相对剥夺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2)角色依恋在相对剥夺感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中起着中介作用;(3)化身认同对中介路径“相对剥夺感→角色依恋→网络游戏成瘾”的后半段路径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相对于低化身认同,在高化身认同条件下,角色依恋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作用更大。结论:相对剥夺感能够通过角色依恋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且这一关系受到化身认同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Properties of chemoreceptors of tongue of rat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5.
A further analysis of already published data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retardates of low ability level less frequently have retarded siblings, retarded parents, and parents low in occupational level than do retardates higher in ability level.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retarded individuals, persons retarded as a result of gene or chromosomal anomalies, brain injury, etc.,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lower-level retardate group, and persons whose retardation represents polygenic segregation,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higher-level group.  相似文献   

16.
17.
18.
Modes of Inheritance of Errors of Refrac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Eighteen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had refrac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4·0 D to −4·0 D and axial lengths seen in emmetropia (22·3-26·0 mm) showed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of the order 0·5 indicative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for axial length (0·407) and for the cornea (0·487), but not for the lens (which is known to be yoked to the axial length). No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in 19 families in which one of the parents had axial length outside the emmetropic range (nine families with long axes and 10 with short axes).

The pattern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for emmetropia (completely correlated optical components) and errors of refraction up to 4·0 D (inadequately correlated components: correlation ametropia) follows that seen in stature and other measurable characters. In contrast the high refractive errors with their abnormal axial lengths (component ametropia) are—like the extremes in stature—pathological anomalies with monofactori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