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复方丹参对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与甲基强的松龙 (MP)进行对照。方法 :制备鼠脊髓腰膨大半切模型 ,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损伤加复方丹参治疗组、损伤加 MP治疗组。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脊髓组织线粒体 SOD活性和 MDA浓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 ,同时进行运动诱发电位 (MEP)检测 ;斜板实验评估用药后 2 ,4周复方丹参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复方丹参处理后脊髓组织 MDA浓度明显低于各时相点对照组 ,SOD活性显著升高 (P<0 .0 1) ,与 MP治疗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 ;损伤节段血流量及 MEP、斜板实验也有所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可以缓解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改善微循环 ,从而发挥脊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挺  蒋赞利  茅祖斌 《现代医学》2010,38(2):129-13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塞通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法将48只SD大鼠制成脊髓中度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血塞通(PNS组)、复方丹参注射液 (丹参组)、两药联合应用(联合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后动物不同时间的运动功能评分、斜板试验和运动诱发电位,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定量观察受损伤脊髓组织的胶质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运动功能评分、斜板试验、运动诱发电位的检测和胶质细胞的凋亡指数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与PNS组及丹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联合应用血塞通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血塞通可能通过抑制胶质细胞凋亡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25只,随机分配到中药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采用脊髓打击型造模方法(改良Allen’s法)。BBB评分法测定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情况。结果①实验组大鼠在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与地塞米松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其中复方丹参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结论复方丹参可有效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4.
兰鸿  陈鸿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2,(33):111-112,11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 weight dropping(AllenWD)打击法将42只Wistar大鼠制成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甲基强的松龙及生理盐水治疗,观察动物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评分、斜板试验及脊髓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从伤后2周起,丹参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斜板最大角度分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伤后12 h起,丹参组细胞凋亡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与甲强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能够达到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丹参对兔脊髓损伤段钙、水含量改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复方丹参对损伤的脊髓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氏WD装置以 15 .0g冲击棒打击致伤兔L1 脊髓节段。术后实验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 ,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术后 2h及 12h、2 4h取脊髓损伤段标本 ,分别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脊髓损伤段水、钙含量。结果 :损伤脊髓后 ,伤区水和钙含量增高 ,应用复方丹参后水和钙含量得到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对受伤脊髓段水、钙含量改变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保护大鼠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54只,以改良Allen氏法制备脊髓打击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测定不同药物处理后8和24小时脊髓组织SOD活性和MDA浓度以及血注 变学改变;术后2,4周联合行为学评分(CBS)观察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复方丹参处理后,脊髓组织MDA浓度明显低于各时相点对照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所改善,CBS评分明显增加(P<0.01)。结论 复方丹参治疗可以缓解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微循环,从而发挥脊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复方丹参处理对压迫性颈髓损伤减压后继发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复方丹参在减压术前及术后静脉注射治疗行减压术的兔颈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通过动物的运动功能评分、颈髓组织学检查、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复方丹参对压迫性颈髓损伤减压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结果 减压第1d及28d时复方丹参处理+减压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33±0.58)及(6.00±0.00),均显著大于减压组(3.67±0.58)及(5.00±0.00)。组织学检查显示,复方丹参处理+减压组颈髓神经元水肿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较减压组轻。颈髓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第28d时,复方丹参处理+减压组的血管数为(12.33±2.12),显著多于压迫组(5.67±2.50),且多于减压组(9.78±2.17)。细胞凋亡检测显示在减压术后第1d及第28d时,复方丹参处理+减压组颈髓组织的凋亡指数分别为(0.89±0.33)及(0.56±0.53),显著小于压迫组(2.22±1.56)及(4.00±2.12)及减压组(1.78±0.67)及(1.67±0.50),与正常对照组(0.78±0.44)及(0.56±0.5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丹参处理可改善压迫性颈髓损伤减压术后脊髓的微循环,减轻减压术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减压术的疗效,促进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胸腰段骨折引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采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并对比两组病例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26个月。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89.3%,优于对照组的64.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胸腰段急性脊髓损伤,能减轻脊髓水肿和改善脊髓微循环,使脊髓组织的压力降低,供氧供血得到保障并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比单独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阳通督中药结合理筋手法对颈脊髓机械性压迫损伤家兔模型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60只,在家兔C5椎体上植入不锈钢螺钉,建立家兔颈脊髓机械性压迫损伤模型,术后观察2个月并进行Tarlov评分后,将上述家兔随机分为中药加手法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和对照组,对中药加手法组、中药组、弥可保组进行手法及药物干预。干预2个月后再次对家兔进行脊髓功能评定和疗效评价。结果:中药加手法、中药和弥可保3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均有效,但中药加手法组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弥可保组(P<0.05)。结论:温阳通督中药结合理筋手法对慢性机械性压迫造成的脊髓损伤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对防治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为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护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成年杂色家兔3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预先干预组、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和单纯损伤组。建立视网膜1.0-1.6万Lux循环光损伤家兔动物模型,比较各组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丹参注射液预先干预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神经网膜微血管基底膜无明显改变;丹参注射液治疗组视网膜外丛状层至神经纤维层略有变化;单纯损伤组视网膜线粒体肿胀,数目减少,嵴变短和髓样变性,神经纤维层和内外网状层细胞突起水肿,在神经纤维层尤其明显。结论家兔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能有效保护视网膜组织,抵抗光损伤反应,减轻光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行为和神经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脊髓内注射神经干细胞,采用改良Gale联合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通过H—E染色及尼氏体染色观察脊髓灰白质及神经元的组织学改变。结果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明显(P〈0.05);灰、白质中出现小片状出血,神经元肿胀、破裂、溶解,尼氏小体减少程度较脊髓损伤组轻,损伤坏死区胶质细胞较脊髓损伤组增多(P〈0.05)。结论使用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减轻神经细胞坏死程度,减轻脊髓损伤,并使损伤坏死区胶质细胞增多,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对脊髓损伤大鼠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进一步认识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有必要对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行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已有挫伤型、压迫型、缺血损伤型、横断损伤型、牵拉损伤型等多种动物模型,但没有一种模型能完全模拟临床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精确控制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为了更好的研究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修复方式,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需具有临床相似性、可重复性、可调控性。为合理制作与临床各类脊髓损伤发病机制更为接近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提供参考,该文就脊髓损伤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观察脊髓损伤后大小便失禁患者应用会阴评估量表(Perineal assessment tool,PA T)预防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的128例脊髓损伤后大小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根据医嘱护理级别,实行分级护理;试验组:在实行等级护理的同时,还根据PA T评分,采取对会阴部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IAD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试验组的2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 T可有效降低脊髓损伤后大小便失禁患者IAD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acupoints of the Governor Vessel(GV) on aquaporin-4 (AQP-4) expression and on functions of the hind limbs in the rat of spinal cord injury. The functions of the hind limbs were detected with BBB scale on the ld, 3d, 7d and 21d after the spinal cord injury, respectively, and AQP-4 expression in the spinal cord was determ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with image analyz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n the ld after the spinal cord injury, increased AQP-4 expression can be seen significantly in both the gray matter and the white matter of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and it reached the peaks on the 3d after the spinal cord injury in both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the spinal cord injury group. However, AQP-4 expres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7d, 14d and 21d (P〈0.05 or P〈0.01). The decrease of AQP-4 expression almost w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which suggest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at the acupoints of the Governor Vessel can inhibit edema of the spinal cord to alleviate the secondary spinal cord injury by means of decreasing the AQP-4 expression after the spinal cord injury, so as to protect the residual normal spinal cord tissues and promote the rebuilding of nervous tissues.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大鼠慢性脊髓损伤后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2月龄的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置入后路渐进性压迫装置,造成中度压迫性损伤,采用针刺进行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标记法(TUENL)观察针刺对凋亡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针刺组中Bax蛋白表达较非针刺组明显少,凋亡指数(AI)低,而Bcl—2表达则较非针刺组多,且着色深,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可能是通过调控Bax和Bcl—2的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Aggrecan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SCI)后的表达变化。方法 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HSCI 3、7和14 d组,建立成年大鼠HSCI(胸9~10)模型;取损伤位点头尾段胸9、胸10节段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Aggrecan的表达。结果 Aggrecan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中,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也有分布;损伤后脊髓内Aggreca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HSCI后Aggrecan表达明显增加,可能参与损伤后轴突生长被抑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早期不同时间段内脊髓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表达变化规律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①假损伤组(对照组,n=8)与②损伤组(实验组,48只);假损伤组仅打开T10及部分T,、Tn椎板,实验组均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点(12h、24h、3d、5d、7d、10d)随机处死8只取材;分别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组织中Survivin表达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脱氧核糖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在损伤及周边脊髓灰、白质中偶有Survivin蛋白表达、实验组12h有极少表达、3d时可见较多Survivin蛋白表达,然后开始下降;10d时与对熙组比较仍有统计意义(P<0.05).在脊髓损伤后对照组有少量细胞凋亡;而试验组12h就出现大量凋亡细胞,3d达高峰,5d和7d明显减少,10d仍有少量表达;实验组24h、3d、5d、7d、10d细胞凋亡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Survivin表达呈上升趋势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细胞凋亡成正相关,脊髓损伤后Survivin的表达升高参与了押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减轻脊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斌 《中外医疗》2016,(1):165-16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缓解作用. 方法 整群选取某院2012年6月—2014年10月72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n=36),给予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分别经过10周的康复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在进行康复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经过不同的康复治疗后,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1、1+及4级评定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脊髓损患者痉挛症状产生时,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于缓解患者痉挛症状的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