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大鼠 2 8只随机分组后用动物离心机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卒中指数和神经症状评分、组织学及电镜技术 ,观察±Gz交替和单纯 +Gz对大鼠海马组织的损伤。结果 ±Gz组及单纯 +Gz组大鼠在暴露后不同时间 ,卒中指数和神经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光镜观察CA1区变性锥体细胞数 ,±Gz组和单纯 +Gz组显著增多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电镜观察±Gz组与单纯 +Gz组暴露后 6 .0h和2 4 .0h可见大鼠海马CA1区部分神经元及血管出现程度不等的损伤。结论 两种方式的脑缺血再灌注均可造成海马组织较为严重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脐血细胞(HUCBCs)静脉输注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行为改善的作用及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组大鼠又分为2周、4周、8周3个时相点。以穿梭箱对大鼠行为学进行检测。用TUNEL法对大鼠海马凋亡细胞进行检测。结果穿梭箱结果显示2周时模型组大鼠主动回避反应(AAR)比例为(57.6±8.4)%而治疗组为(68.9±7.0)%(P<0.01);4周时模型组为(42.0±9.5)%,治疗组为(69.6±8.2)%(P<0.01);8周时模型组为(43.6±7.5)%,治疗组为(70.8±7.4)%(P<0.01)。治疗组大鼠术后各时相点海马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2周、4周、8周时海马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4.99±2.56)%,(9.73±0.80)%和(5.55±1.02)%。与治疗组的(4.46±1.04)%,(3.66±0.83)%和(3.37±0.86)%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HUCBCs治疗对VaD大鼠的行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海马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海人酸(KA)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及妥泰(TPM)的保护作用。方法:用TPM干预。用KA诱导大鼠SE 2?h,并评估大鼠的行为学表现。于SE终止后3?h制作脑切片,光镜观察神经元的大体损伤,电镜进一步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KA组出现痫性发作的时间为注入KA后(15.3±4.6)?min,而TPM组为(26.1±5.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组大鼠的线粒体损伤为(3.67±0.34)级,TPM组为(2.48±0.21)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诱导的SE可导致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损伤,妥泰对此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碘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仔鼠海马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低碘饲料及他巴唑诱导建立低碘及甲减大鼠动物模型,在生后第30 d时收集低碘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及对照组大鼠仔鼠海马组织,测定海马细胞浆、细胞膜PKC活性。结果生后30 d低碘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仔鼠海马胞液PKC活性(24.876±13.732),(26.342±7.303)pmol/(min.mg)略低于对照组(36.776±15.711)pmol/(min.mg),而胞膜PKC活性(33.221±18.341),(30.178±10.443)pmol/(min.mg)稍高于对照组(20.560±6.312)pmol/(min.mg),低碘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仔鼠海马胞膜PKC活性与胞浆PKC活性比值(1.187±0.432,1.414±0.394)较对照组(0.649±0.29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碘、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仔鼠海马胞浆PKC向胞膜的转运,可能是低碘、甲减引起海马损害导致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nNOS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海马CA1区nNOS的表达及形态学变化 ,分析nNOS的表达与海马神经元的发育、突触的形成及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对生后 1,2 ,3,4wk和 3mo龄及老龄 (2 4~ 2 8mo)大鼠海马CA1区nNOS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 ,并进行光、电镜形态学检查 .结果 :大鼠海马CA1区nNOS免疫阳性细胞面数密度 :2wk (36 .2± 4 .2 )mm-2 和 3wk (33.1± 4 .1)mm-2 组高于 1wk (2 4 .9± 4 .8)mm-2 ,4wk(2 4 .6± 5 .9)mm-2 ,3mo (2 5 .4± 5 .6 )mm-2 和老龄组 (2 4 .3± 8.3)mm-2 (P <0 .0 1) ,而前两组之间及后 4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nNOS免疫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值 :以 2wk(8.5± 2 .2 )和 3wk (8.1± 1.9)组为最高 ,其次为 4wk (4.9± 0 .5 )和 3mo (5 .2± 0 .9)组 ,1wk(3.3±0 .8)和老龄组 (3.2± 0 .7)最低 (P <0 .0 1) ;2wk和 3wk组之间、4wk与 3mo组之间、1wk和老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 >0 .0 5 ) .结论 :NO与海马的发育、突触的形成和成熟以及学习记忆具有密切关系 .  相似文献   

6.
快速法切取供肝及改良袖套技术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二袖套法为基础,探讨影响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并进行改良。方法采用“快速法”切取供肝;改良套管技术;预防腹腔出血等方法对220例大鼠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结果供体手术时间(21.6±1.95)min,供肝修整时间(23.1±1.61)min,受体手术时间(48.1±2.63)min,无肝期为(15.9±2.26)min。手术成功率为94.1%,1周存活率为88.5%,3个月存活率为80.7%。结论利用改良方法能够简化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赵琪  迟丽屹  张彦海  党根喜  王永兴 《医学争鸣》2002,23(23):2203-2205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痴呆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 血管阻断法建立痴呆大鼠模型 ,随机分组 ,分别给予吡拉西坦及醒脑丸内服 ,同时设立正常及模型对照 ,观察大鼠用药后机体状态、活动情况及学习游水迷宫的能力 ,并进行海马CA1区形态学检测 .结果 醒脑丸组大鼠机体状态明显改善 ,游水迷宫时间较模型组及西药组短 (2 6 2± 4 2vs 6 3 2± 4 2 ,P <0 0 1;2 6 2± 4 2vs 5 8 5±3 0 ,P <0 0 1) ,海马CA1区神经元坏死脱失减轻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均较西药组显著 .结论 具有益气活血、醒脑开窍功效的方药醒脑丸能够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提高海马CA1区对缺血损害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两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两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备要点以及受者发生死亡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术356例(腹部组)和颈部心脏移植术86例(颈部组)。结果腹部组和颈部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98%和90.70%;手术时间分别为(58.1±9.7)min和(63.7±7.2)min;热缺血时间均为0min,冷缺血时间分别为(26.4±6.8)min和(29.3±5.6)min;血管吻合时间分别为(24.3±5.6)min和(27.7±4.2)min,心脏复跳时间为(1.1±0.4)min和(0.8±0.2)min,两组以上各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不尽相同。结论重视两种大鼠异位心移植模型的制备要点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均能使两者达到较高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血浆、不同脑区精胺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D的作用机理。方法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模型,采用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AVP的含量。结果中、西药组大鼠AAR比率(63.5±5.0),(69.5±5.1),(70.0±5.6);(64.5±5.0),(68.2±5.7),(71.7±5.4)显著高于模型组(51.5±4.0),(42.5±4.6),(42.5±4.6)(P<0.01),2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中、西药组AVP含量(5.01±0.25)pg/mg,(12.02±1.71)pg/mg,(5.57±0.22)pg/mg;(4.42±0.34)pg/mg,(9.86±1.76)pg/mg,(5.64±0.16)pg/mg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在大脑皮质、下丘脑,中药组AVP含量(5.01±0.25)pg/mg,(12.02±1.71)pg/mg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在海马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中AVP含量变化,各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中、西药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AVP含量与AAR比率呈显著正相关(r=0.937,r=0.897,r=0.892;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可有效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之一可能与调节脑组织,尤其海马内神经递质AV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的强迫游泳应激对海马依赖性空间学习记忆和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选择性作用。方法实验动物为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应激1次组、应激1周组、应激2周组和应激4周组,每组动物12只。应激模型为强迫游泳。应用Morris水迷宫(MWM)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采用改良Nissl染色方法观察海马CA1区和CA3区锥体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MWM定位航行实验中,前6个和最后4个实验各组的逃避潜伏期(EL)各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7和第8个实验应激1周的大鼠EL[分别为(9.80±2.84)s和(9.78±4.64)s]显著少于其他4组[分别为(48.08±16.95)s和(42.65±19.22)s,(40.54±14.23)s和(29.44±14.36)s,(45.64±17.61)s和(45.28±15.07)s,(41.59±16.07)s和(37.77±13.14)s,P<0.05],后4组的EL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记忆保留实验中,应激1次[三次成绩分别为(37.86±24.82),(20.22±13.83),(18.95±14.77)]、1周[三次成绩分别为(19.26±15.74),(13.51±6.15),(11.16±6.70)]及2周[三次成绩分别为(48.39±16.96),(34.49±17.01),(33.26±23.42)]的大鼠E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应激4周的大鼠EL[三次成绩分别为(55.43±7.10),(44.03±13.58),(36.01±9.19)]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应激1周(3.22±1.17)的大鼠60s内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1.78±0.5)(P<0.05),其他各应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激4周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数量(34.00±5.77)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不同时段的应激对大鼠海马依赖性空间学习记忆具有选择性作用,慢性应激选择性损害海马CA3区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不同效应室浓度(Cet)舒芬太尼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的安全性及其术中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择期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全麻下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1例。诱导使用丙泊酚TCI及维库溴铵,分别TCI舒芬太尼至Cet为0.2 ng/mL(S1组)、0.4 ng/mL(S2组及C组)、0.6 ng/mL(S3组),C组患者术中不进行ANH。记录入室时及诱导前、TCI舒芬太尼前、舒芬太尼达Cet时、采血前(T0)、采血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25 min(T5)、30 min(T6)、35 min(T7)、40 min(T8)时心率(HR)、动脉血压(MAP)及脑电双谱指数(BIS)值,记录入院时、采血前及采血完成后的血细胞比容(HCT)值;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结果①4组患者达舒芬太尼Cet时HR值均较达丙泊酚Cet时显著下降[S1组:(96.0±16.2)次/min比(84.1±16.1)次/min;S2组:(94.5±12.2)次/min比(80.1±13.0)次/min;C组:(88.6±18.4)次/min比(74.2±10.8)次/min;S3组:(90.9±24.4)次/min比(76.3±12.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舒芬太尼给药前、后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组患者达舒芬太尼Cet时BIS值显著低于S1、S2及C组患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较达丙泊酚Cet时显著降低(P〈0.05),而S1、S2及C组患者未发现BIS值的显著变化。②S1、S2、S3组患者稀释前HCT、稀释后HCT及采血量、采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S1、S2、S3组患者不同采血时间点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③S1、S2、S3组患者分别进行组内比较,T0~T8时间点其HR、MAP及BI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S1、S2及S3组患者比较,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01);C组患者异体输血量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优缺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外科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式治疗的57例为改良组;采用经典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式28例为经典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组与经典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9.54±24.25)min、(125.35±40.5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术中、术后失血量比较,改良组为(135±45)ml,经典组为(180±5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发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式具有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量,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容易掌握保留残留腺体量,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3.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1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蕾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41-142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2月~2009年10月108例因子宫良性病变且为非脱垂子宫的患者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3.00±35.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3.00±50.18)mL,下床活动时间(24.2±9.08)h,肛门排气时间(28.16±11.72)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0±1.50)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92.35±26.4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2.35±56.33)mL,下床活动时间(48.83±12.12)h,肛门排气时间(48.12±13.68)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4±2.6)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者实施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腹部无瘢痕、住院天数少。通过对手术方式的改进,使手术更安全、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改良的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2008年1月~2012年6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及前后壁膨出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前后壁修补术125例(传统组),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110例(改良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65.25±15.65)min]、总住院时间[(6.70±2.30)d]和并发症发生率(2.70%)明显少于传统组[(90.50±30.20)min、(9.12±2.13)d、6.40%],改良组术后治愈率(90.9%)高于传统组(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分别为(155.80±28.32)mL、(22.56±12.15)h、0.91%,传统组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分别为(170.35±20.05)mL、(24.15±10.50)h、0.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阴式全子宫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效果较满意,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足月妊娠的健康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PCIA组与PCEA组,每组产妇60例。PCIA组产妇在分娩时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5μg后连接自控镇痛泵,PCEA组产妇在分娩时先在硬膜外腔注射10 m L的0.1%罗哌卡因+0.5μg/m L舒芬太尼混合液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0 min(T1)、镇痛后60 min(T2)及宫口开全时(T3)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T0时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T1、T2、T3VAS评分[(4.32±0.68)、(3.27±0.54)、(3.14±0.83)、(4.44±1.01)、(3.41±0.64)、(3.17±0.78)分]均较同组T0时[(8.31±1.07)、(8.29±1.48)分]明显改善(P〈0.01),且两组改善幅度相近(P〉0.05)。PCI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475.31±117.25)、(42.12±5.68)min]明显短于PCEA组[(529.68±133.45)、(58.73±5.14)min](P〈0.05或P〈0.0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PCEA组(28.33%)(χ^2=4.09,P〈0.05)。结论瑞芬太尼PCIA用于分娩镇痛能取得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相近的镇痛效果,瑞芬太尼PCIA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及对产程影响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两窗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月沈阳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髋臼骨折手术患者42例.分为改良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后的两窗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用了标准的三窗髂腹股沟人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据Matta影像学评分进行疗效判断。结果对照组和改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8.15±10.23)min和(55.46±9.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0,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0.4±54.0)mL和(232.0±25.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6,P〈0.05)。据Mmta影像学评分进行疗效判断,对照组和改良组优、良、可、差的病例数分别为17、2、1、0例和16、4、2、0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比91%,P〉0.05)。结论改良后的两窗髂腹股沟人路与标准三窗髂腹股沟人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解剖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何伯军 《河北医学》2014,(1):103-105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88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4)患者行常规开腹术治疗,观察组(n=44)患者行微创小切口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9±2.3)min、平均住院时间(6±1.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35±4.5)min、平均住院时间(9±2.5)d;仅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8例,5例患者术后疼痛,3例患者术后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经济实用,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8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426.43±54.25)m、NYHA心功能(2.15±0.32)级、QRS时限(117.53±20.24)ms、LVEF(58.38±6.17)%、LVEDD(63.15±7.38)mm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MLHFQ评分值(34.63±10.27)分、SAS评分值(32.84±5.62)分、SDS评分值(35.39±6.59)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理状况,并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收住ICU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DT组23例实施PDT建立人工气道,对照组23例实施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比较两组镇静剂用量、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疤痕大小、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分别为(45.88±14.53)mg和(117.18±22.55)mg,手术时间分别为(9.66±3.25)min和(17.63±3.8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7±2.41)ml和(14.18±3.61)ml,切口大小分别为(1.52±0.38)cm和(3.72±0.27)cm,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3.87±0.32)d和(6.63±1.15)d,手术疤痕大小分别为(0.26±0.04)cm2和(1.39±0.26)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手术前监测PDT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77.44±3.17)mmHg(1mmHg=0.133kPa)和(76.15±3.86)mmHg,心率(HR)分别为(81.67±5.37)次/min和(80.69±4.82)次/min,SpO2分别为(97.92±1.76)%和(97.83±1.8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监测MAP分别为(82.81±4.20)mmHg和(88.63±8.96)mmHg,HR分别为(85.35±7.77)次/min和(92.17±12.23)次/min,SpO2分别为(95.22±2.73)%和(91.38±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MAP变化值分别为(5.37±1.18)mmHg和(12.48±4.52)mmHg,HR变化值分别为(3.68±2.03)次/min和(11.48±6.02)次/min,SpO2变化值分别为(2.70±0.89)%和(6.45±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χ2=8.1778,P〈0.01)。结论 PDT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微创急救技术,值得在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妇科急腹症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月梅 《河北医学》2011,17(6):741-74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剂数、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剂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7±10.8)min、(32.8±7.2)mL、(16.2±1.7)min、(21±5)剂、(5.0±1.9)d和5.0%,均低于对照组的(66.4±11.4)min、(57.9±11.5)mL、(28.6±2.6)min、(32±7)剂、(8.1±2.2)d和17.5%。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结论: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