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圆孔到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安全距离,为翼腭窝入路的手术提供指导。方法:对121名志愿者的头颅进行计算机薄层CT扫描。标注颈内动脉虹吸段(A点)和圆孔(B点)位置,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一个平行于眼耳平面的和鼻中隔所在平面的坐标系,其坐标原点为A点。C点是A点在一个平行于眼耳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点,且B点经过该平面。D点是C点在一个平行于鼻中隔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点,且B点经过该平面。测量AC与BC的距离,计算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测量AB所在直线与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3个平面之间的角度。结果:AC间的长度为(13.22±3.79)mm(范围为8.33~105.67 mm;95% CI:8.55~21.39 mm)。与矢状面的角度为33.54°±9.23°(范围为5.38°~66.58°;95% CI:30.88°~34.20°)。与冠状面的角度为53.17°±10.48°(范围为5.60°~75.02°;95% CI:51.29°~55.06°)。与水平面的角度为9.43°±12.91°(范围为-28.44°~82.22°;95% CI:7.11°~11.76°)。结论:通过薄层CT扫描技术得到经翼腭窝入路手术中圆孔到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量经颞上沟-侧脑室颞角手术入路的相关数据,初步定位大脑背外侧面颞上沟进入侧脑室最短距离的点,寻找经颞上沟进入侧脑室颞角的最佳手术入路点。方法:选取120例成年人脑部MRI扫描标本,利用容量重建技术构建大脑三维立体模型,测得颞上沟的长度S1。沿垂直于颞叶长轴的方向以1.0 mm间距切割得到多个冠状切面,依次测量颞上沟到侧脑室颞角的距离并确定最短距离S2,同时测量颞上沟的深度S3,测量大脑颞上沟表面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点到颞上沟前端起始部的距离S4,计算S4与S1的比值M,同时测量最短距离与正中矢状位方向之间的夹角α。所有样本进行双侧测量,对比两侧的测量结果。 结果:120例国人的S1左侧为(159.56±17.55)mm,右侧为(164.35±15.07)mm,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左侧为(8.18±0.96)mm,右侧为(7.81±0.90)mm,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3左侧为(12.19±1.43)mm,右侧为(11.57±1.33)mm,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4左侧为(100.88±16.09)mm,右侧为(104.15±14.49)mm,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左侧为(0.63±0.07),右侧为(0.63±0.06),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左侧为(55.80±3.64)°,右侧为(56.46±4.17)°,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上沟前端3/5处可能为理想的手术入路点,由该点进入侧脑室颞角距离最短,提示实施颞上沟-侧脑室颞角手术时该入路可减少对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重建头颅CT图像的测量,阐明单侧鼻经蝶入路垂体手术操作的安全范围。方法:随机选择100名正常人垂体头颅CT图像,以垂直和平行于两眼球边缘的CT图像为准线进行三维重建,分别在鼻道正中矢状面上和经鼻尖与鞍背两端平面上测量单侧鼻经蝶入路垂体手术的角度和距离,确定安全范围;研究对象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测量的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角度和距离。结果:在鼻道正中的矢状面上测得的角度A1(矢状面上鼻尖与鞍结节和鞍背根部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1.22±1.35)°,95%置信区间为8.92°~13.76°,距离D1(角度A1所在平面与鞍底形成的交线上鞍结节与鞍背根部之间的距离)为(16.71±2.07)mm,95%置信区间为13.11~19.93 mm。在鼻尖与鞍背两端所确定的平面上测得的角度A2(鼻尖与鞍背两端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8.91±1.19)°,95%置信区间为7.12°~10.72°,距离D2(角度A2所在平面与鞍底形成的交线上鞍背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4.23±2.09) mm,95%置信区间为10.81~17.92 mm。以上4个参数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不同性别和年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鼻经蝶入路垂体手术操作在鼻道正中的矢状面上的移动角度应小于(11.22±1.35)°,移动距离应小于(16.71±2.07) mm;在鼻尖与鞍背两端所构成的平面上的移动角度应小于(8.91±1.19)°,移动距离应小于(14.23±2.09) mm。  相似文献   

4.
李开荣  涂江义 《四川医学》2009,30(3):318-320
目的为颅后窝及后侧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观察100例成人整颅及20倒成人颅底标本颈静脉孔的位置、外形、分部及通过结构;测量各颅乳突点、星点、茎突同各重要骨性结构或标志点间、星点同颅后窝各重要骨性结构或标志.最间的直线距离、各孔、管彼此间的距离、茎突及星点同各骨性结构、标志点连接与头颅正中矢状面的夹角。结果颈静脉孔在多数人(73.33%)分为两部,分别有舌咽神经与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通过,它们的病变均可造成该孔的扩大;星点等标志点构成的特定三角区与各点间的距离及其连线同正中矢状面的夹角有助于正确估计横窦与乙状窦的位置与术中保护,也有利于时Ⅴ-Ⅻ对脑神经及重要血管尤其是颈内动、静脉的定位与保护;颈静脉孔茎乳孔距6mm,颈静脉孔区手术时应注意保护面神经颅外段。结论侧颅底各标志点间距及各孔、管彼此间距离测量可为颅后窝及后侧颅底手术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术中对该区的神经血管的定位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管与特定标志点的距离和特定标志面的夹角的测量,为视神经管的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对120名志愿者的双侧视神经管进行CT扫描,以正中矢状面上骨性鼻尖(P1)和前床突中点(P2)连线(L1)为基线,以过该线且与正中矢状面垂直的平面作为测量平面,分别测量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D1),骨性鼻尖到视神经管眶口(P3)和颅口(P4)的距离(D2,D3),视神经管眶口和颅口距正中矢状面的距离(D4,D5),P1P3和P1P4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A1,A2)。结果:120例国人的D1左侧为(10.51±1.07) mm,右侧为(10.64±1.10)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2左侧为(66.68±5.99) mm,右侧为(66.81±5.97) 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左侧为(72.82±6.33) mm,右侧为(73.04±6.33)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4左侧为(13.96±1.43) mm,右侧为(14.16±1.53) 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5左侧为(6.65±1.25) mm,右侧为(6.58±1.41) 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和A2分别为(12.26±1.63)°和(5.28±1.13)°。结论:以上参数的测定可以在测量平面上对视神经管进行准确定位,为实施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了参考,使经鼻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目内眦、目外眦对眶上孔及眶下孔进行定位研究,为颅面外科、口腔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外科手术和麻醉提供眶上孔及眶下孔的体表定位数据。方法:20具成人甲醛固定尸体(其中男性16具、女性4具,共40侧)解剖暴露眶上孔和眶下孔,利用直接测量(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量角器)和间接测量(摄影后利用软件进行分析测量)的方法确定眶上孔和眶下孔的位置,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眦最内侧的水平距离与目内、外眦间距比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2,0.31)和(0.34,0.49),且此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推导所得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EF=0.58CF+25.02(单位:mm)和EF=0.51DG+24.20(单位:mm)。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外眦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5.09±3.36)mm、(23.91±3.31)mm、(25.75±3.34)mm和(26.93±3.88)mm。眶上孔、眶下孔与目内、外眦连线的夹角分别为72.54°±7.13°、66.77°±5.17°、47.45°±6.57°和54.69°±8.38°。眶上孔与目内、外眦连线中点垂线的夹角为12.78°±6.82°。结论: 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眦最内侧的水平距离与目内、外眦间距有线性相关关系,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对不同个体计算不同的定位区间。  相似文献   

7.
颞骨内乙状窦的显微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颞骨内乙状窦的显微解剖,为耳外科乳突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模拟经乳突入路行耳外科手术,测量颞骨内乙状窦与周围结构间的距离。结果: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距离为(13.28±1.87)mm,乙状窦-乳突表面最短距离为(5.16±0.73)mm,乙状窦上膝-外耳道后上棘距离为(17.85±1.62)mm,乙状窦下膝-外耳道后上棘距离为(19.68±2.11)mm,乙状窦前板到砧骨短脚中点、外半规管隆突的距离分别为(17.37±1.54)mm、(14.61±1.37)mm。结论:测量乙状窦外耳道后壁、乳突表面、半规管的距离对耳外科乳突入路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肌骨瓣眶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减少因传统眶颧入路造成的面神经颞支损伤及术后颞肌萎缩、颞窝塌陷的发生。方法:20侧尸头模拟肌骨瓣眶颧手术入路,观察术区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脉额颞支的位置关系并测量二者之间的最短距离,测量MacCarty孔中心至额蝶缝的垂线距离和垂直点距额蝶缝末端的距离。结果:术区中面神经颞支均在颞浅动脉额颞支前下方走行,二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4.80±2.40)mm, MacCarty孔位于额蝶缝上方,MacCarty孔中心距额蝶缝的垂直距离为(6.10±2.32)mm,垂直点至额蝶缝末端的距离为(22.42±4.12)mm。结论:颞浅动脉额颞支可做为筋膜间入路的解剖学标志;肌骨瓣血管神经保持完整降低了颞肌和骨萎缩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应用神经内镜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颅后窝内耳道周区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 ,为临床手术定位提供形态学依据。②方法 对 30例成人尸头模拟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 ,描述神经血管毗邻关系 ;以星点为基点 ,测量与入路相关解剖结构的距离及其与矢状面的夹角。③结果 锁孔位置为取耳后 4cm以星点为上点垂直纵行切口 (3.5± 0 .5 )cm的位置。星点后下方骨孔直径 (2 .5± 0 .5 )cm。手术通道在硬脑膜内、蛛网膜外 ,位于颞骨岩部后面和小脑前外侧面、绒球前面之间 ,与正中矢状面呈 4 5 .0°± 2 .5°夹角。该神经内镜的锁孔入路虽然通道窄小 ,但辐射范围夹角可达 35 .8°± 1 .5°,向上达展神经平面 ,向下至颈静脉孔区。④结论 在硬膜下隙中神经内镜按照沿途定位标志前进 ,就能准确到达解剖目标 ;对手术相关解剖学结构的认识及熟练的神经内镜操作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使用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下颌牙列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轻到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16~38岁,平均(21.5±5.6)岁。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使用下颌外斜线区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下颌牙列。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共计26个软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矫治结束后患者磨牙关系均达到中性关系,侧貌改善。治疗后ANB角增大(0.80±1.02)°,P<0.05,Wits值增大(1.67±1.74) mm,P<0.05;L1 NB距离减小(2.64±1.50) mm,P<0.05;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远中移动(3.26±1.95) mm,P<0.05;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尖远中移动(0.79±1.27) mm, P<0.05;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尖远中移动(3.06±1.80) mm,P<0.05。下颌牙齿与下颌平面的夹角:L1/MP角度减小(6.37±8.53)°,L5/MP角度减小(10.59±8.50)°,L6/MP角度减小(11.48±7.22)°,L7/MP角度减小(15.72±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唇和审美平面距离减小(1.70±1.59) mm, P<0.05。结论: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下颌牙列能够有效治疗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侧貌改善良好;下颌牙齿发生有控制的倾斜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在尸头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模拟听觉脑干植入手术(ABI),明确与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手术显微镜和内镜,在30具头颅湿标本上经乙状窦后入路模拟ABI手术,观测骨窗大小与角度和颅内相关结构的对应关系,留取解剖数据和图像资料.结果 (1)在顶切迹和乳突尖连线中点垂直向后(26.42±1.29)mm作为骨窗中点,开半径20 mm的圆形骨窗,此骨窗最大限度的靠近乙状窦,并且不伤及乙状窦,该点到横窦、乳突尖的距离分别是 (22.45±1.41)、(35.51±1.65)mm,到luschka孔、到颈静脉孔、内耳门后缘、蜗神经根部的距离分别是(43.86±2.20)mm,(16.56±1.64)mm,(15.01±0.63)mm,(46.27 ±1.70)mm.(2)0.、30.、 70.内镜下均能顺利找到luschka孔,但30.成角内镜下能更清楚的看到手术靶区,并避免了对小脑的过度牵拉,测得luschka孔到内耳门的距离是(15.01 4±0.53)mm.(3)luschka孔位于绒球、二腹叶和舌咽神经根部围成的三角形内,脉络丛是其外口最直接的标志;外侧隐窝全长(17.53 4±1.03)mm,听结节到lusehka孔的距离为(16.52 4±1.67)mm,听结节到蜗神经根部的距离为(13.77±1.66)mm.结论(1)适当调整颅骨窗的角度和明晰桥小脑区解剖是准确定位luschka孔的关键.(2)30.内镜辅助下能更准确的定位luschka孔和显露手术靶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imaging,MRN)技术测量正常成人腰神经根与周围毗邻结构的影像解剖学参数,为临床经椎间孔入路术式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考。方法 选取30名正常成年人,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24.3±2.1)岁。通过薄层连续腰骶部磁共振扫描,序列为FATSAT脂肪抑制,分别测量如下参数:神经根发出点位置,神经节至椎弓根的距离,神经节大小,Kambin三角边长及面积。结果 30名健康成人L1~L5神经根通过薄层MRN扫描技术均获得良好显示,双侧各节段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腰椎节段下移,L1至L5神经节的长径为(6.34±0.47)~(11.25±1.52) mm,短径为(4.93±0.36)~(6.19±0.62) mm;神经节距上位椎体椎弓根下缘的距离为(7.91±1.94)~(-3.13±2.54) mm,距下位椎体椎弓根上缘的距离为(9.41±1.87)~(7.14±1.79) mm;L1~L5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点距椎体下缘的距离为(8.89±2.89)~(19.96±3.70) mm,神经根腋部距神经节的距离为(7.43±2.34)~(12.98±3.31) mm;L1至L5神经根与矢状面的夹角为(39.53±3.97)°~(27.56±4.45)°;Kambin安全三角面积为(153.73±37.34)~(193.19±36.15) mm2结论 随腰椎节段向尾端移动,神经根发出的位置逐渐升高,神经根移行为神经节的距离及神经节的面积逐渐增大;神经节距下位椎体椎弓根的距离以及神经根与硬膜囊的夹角逐渐减小;Kambin三角面积逐渐增大。以上参数可为经椎间孔入路术式提供重要解剖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充分了解中下斜坡和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探明颅骨表面标志与其周围重要结构的对应关系,为安全、合理地运用远外侧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10例(20侧)经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带颈尸体头颅(不分性别)和干性颅骨10例(20侧)(不分性别)进行解剖、测量拍摄获取相关资料.结果 ①枕髁、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环椎、枕骨大孔、乳突是枕下远外侧入路的重要骨性标志;②枕下三角和头外侧直肌、二腹肌是保护深部重要血管、神经的重要肌学标志;③舌下神经管后缘至枕髁后极距离(9.91±0.93)mm(左),(9.99±0.85)mm(右);舌下神经管下缘至枕裸下极距离(8.77±1.07)mm(左),(8.80±1.11)mm(右);舌下神经管上缘至颈静脉孔下缘距离(9.48±0.87)mm(左),(9.28±1.04)mm(右);舌下神经管长度(10.68±1.07) mm(左),(10.40±1.03)mm(右);舌下神经管与正中矢状面角度(48.3±4.7°)(左),(47.9±4.5°)(右).结论 远外侧入路可以以最短的距离到达脑干和颈延髓的腹侧和外侧,直接的显露下斜坡和颈延髓的腹侧和外侧,为颅神经和椎动脉提供了良好的显露,易于利用颅神经的自然间隙;避免对脑干和颅神经的牵拉,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头静脉末端的解剖学观测,为临床头静脉插管、穿刺及选用置入管的直径提供必要的解剖学数据支撑.方法:对12具(24侧)成人标本进行双侧颈部、臂部、腋窝及锁骨周围部分解剖,观察头静脉,测量并统计相关数据.结果:12具(24侧)标本头静脉解剖观测,其中19侧属于Ⅰ型(腋静脉型)、3侧属于Ⅲ型(锁骨下静脉型)、2侧属于Ⅱ型(颈外静脉型).腋静脉型、锁骨下静脉型的注入角为(53.64±1.22)°,颈外静脉型注入角为(112.41±3.38)°;头静脉注入点距锁骨的距离为(15.13±0.11) mm,头静脉注入点距喙突的距离(26.52±0.14) mm,头静脉终点外径约为(5.57±0.24) mm.结论:头静脉较少数注入颈外静脉,且注入角度差异大,注入点距锁骨、喙突的距离相对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量颞骨岩部重要骨性结构,探讨小脑幕裂孔侧血管、神经位置的关系,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例(30侧)颅骨标本上,以弓状隆起最高点为基点测量其与破裂孔外缘、面神经管裂孔、内耳孔后缘的距离。在10例(20侧)成人尸体头部行颞下经小脑幕入路,观测小脑幕裂孔侧方区域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以及小脑幕间的关系。结果:弓状隆起最高点距破裂孔外缘(34.98±1.67)mm,距面神经管裂孔(14.67±1.74)mm,距内耳孔后缘(15.31±1.78)mm;Labbe静脉入横窦处距STP(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交界)(24.60±5.82)mm;滑车神经入小脑幕游离缘处距后床突后外方(15.50±3.85)mm。结论:测量弓状隆起最高点与破裂孔外缘、面神经管裂孔、内耳孔后缘的距离及观测小脑幕裂孔侧区域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走行有利于提高颞下经小脑幕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下颌无牙颌患者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测量可能植入种植体的A-P距离(anterior-posterior distance),分类前部颌弓形态,探究颌弓形态对“All-on-4”远中倾斜种植体临床设计的影响。方法:收集下颌无牙颌患者的CBCT图像共7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9例,拟行“All-on-4”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在经颏孔并平行于牙合平面的平面上测量可能植入种植体的A-P距离,分类前部颌弓形态,测量由颏孔往近中方向7.5 mm的颌骨段所跨过的颌弓弧度,探究A-P距离与该弧度的相关性。结果:74例患者测得可植入的颏孔间区种植体的A-P距离为(8.5±1.5) mm(最小为4.5 mm,最大为11.8 mm),其中≤7 mm者占12.2%(男性3例,女性6例),颌弓为方圆形;>7 mm、≤9 mm者占54.0%(男性20例,女性20例), 颌弓为卵圆形;>9 mm者占33.8%(男性12例,女性13例),颌弓为尖圆形。测量患者颏孔前方7.5 mm颌弓段转角弧度,左、右两侧共测得148个数据,平均为15.9°±5.5°(最小为5.6°,最大为35.2°)。统计分析发现,A P距离与转角弧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本研究中下颌无牙颌患者的前部颌弓形态中,卵圆形所占百分比最多,尖圆形次之,方圆形最少。女性方圆形颌弓者多于男性,卵圆形和尖圆形颌弓与性别无明显相关。颌弓越方,A-P距离越小,颏孔前区颌弓弧度就越大,远中斜行种植体所需要的骨宽度就越大。下颌无牙颌患者的“All-on-4”种植固定修复采用远中斜行种植体,术前应评估颌弓形态,设计远中种植体的合理倾角,远中种植位点的骨宽度应在常规要求外留有余量。方圆形颌弓是“All-on-4”种植固定修复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