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培酮合并低剂量氨磺必利与单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 例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和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阴性量表评分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的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社会活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及计划性等四个条目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相比较,利培酮合并低剂量氨磺必利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阴性症状、社会功能的某些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共情能力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7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9名正常健康对照进行共情能力自评测试,同时用自知力评定量表(scale to assess unawareness of mental disorder,SUMD)对精神分裂症组进行自知力的评定,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在IRI-C中的观点采择[(13.85±1.86)分,(16.74±2.56)分,P<0.01],共情性关心[(14.28±2.16)分,(17.49±2.73)分,P<0.01]上得分较低,而在个人痛苦[(10.28±2.78)分,(8.93±1.93)分,P<0.01]分量表上得分相对较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自知力评分和观点采择(r=-0.429,P<0.01)、共情性关心(r=-0.709,P<0.01)得分呈明显的负相关,而自知力评分与阳性症状(r=0.545,P<0.01)存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共情能力缺陷,并且患者的共情能力和自知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提示以通过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来改善其自知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社区精神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以及社区精神康复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5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个案管理及小组训练等方式进行社区精神康复,并在基线、随访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PANSS)量表、个体与社会功能(PSP)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WHO-DAS)量表对其症状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进行评定,分析不同时间点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 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在基线、随访3个月及6个月时的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随访3个月时PSP总分高于基线时的评定、 DAS总分低于基线时的评定,6个月时PSP总分高于3个月时的评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时间点PANSS总分、阴性量表得分及一般病理总分与PSP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与DA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3个月、6个月时阳性量表得分与PSP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与DA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 (P<0.01),PANSS总分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社区精神康复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且在社区精神康复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社会功能密切相关,其症状越严重、治疗效果越差,社会功能恢复越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共情护理模式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阴性症状评分及社会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及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共情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及阴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促进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汉中市退役军人康复医院2019年2月-2022年8月就诊的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康复训练组和TMS组,TMS组41例予以TMS治疗,康复训练组41例在TMS组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精神疾病严重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我效能[中文版自我效能评定量表(GSES)]、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DSS)]及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干预4周后,康复训练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TMS组(P<0.05);康复训练组GSES评分高于TMS组;康复训练组SDSS评分低于TMS组(P<0.05);康复训练组SQLS各维度评分低于TMS组(P<0.05)。结论: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助于改善精神症状,提高自我效能,降低社会功能缺陷度,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杜云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65-1867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训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健康教育及家庭干预等措施。定期对两组患者观察效果。评定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的SANS评分、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评分、SSPI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功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患者积极参加人际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有较好的社交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预测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 (PSP)、自尊量表 (SES)、家庭关怀量表 (APGAR)、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二版 (WHODAS-Ⅱ)对 101例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基线和6个月后的测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患者6个月社会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和预测因素。结果 患者社会功能改善与首发年龄 (r=0.220)、阴性症状减分值 (r=0.468)、一般病理症状减分值 (r=0.392)、PANSS总分减分值 (r=0.472)和WHODAS-Ⅱ减分值 (r=0.247)相关 (P 均<0.05);社会功能改善的主要预测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为:阴性症状减分值〔决定系数变化 (ΔR2)=0.197〕、首发年龄 (ΔR2=0.048)、WHODAS-Ⅱ减分值和精神康复干预 (ΔR2=0.031)。结论 阴性症状改善是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短期社会功能改善的最大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两者联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抚州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工娱干预,观察组采取CCRT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病耻感情况及社会功能[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结果:干预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症状评分及PAN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社交因子、治疗因子、能力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社交因子、能力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SP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9.
高慧  戴晶景  朱岚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2011-2011,2014
目的:探讨作业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住我院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人为治疗组,参加作业治疗10周,对照组20人。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评定疗效。结果:作业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予作业治疗10周后,治疗组在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方面有显著进步(P〈0.01);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对照,治疗组于作业治疗后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作业治疗对减轻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病情、恢复或改善心理与躯体的功能、帮助学习和掌握如何适应生活及工作的技巧是有一定疗效的。作业治疗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损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综合多种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保持原有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6个月综合多种技能训练(包含生活技能训练、学习技能训练及社交技能训练),对照组患者保持原有药物治疗及护理不变,两组患者均进行分组前与6个月后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阴性症状量表(SANS)各因子分及总分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各因子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6个月前后两种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采取多种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同时促进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陈世珍  蔡卓珊 《海南医学》2010,21(11):52-53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进行社会技能训练,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活动,以精神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结果经过半年的社会技能训练后观察组的PANSS总分与SSPI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对照组经过半年的治疗也显著降低,但观察组PANSS总分与SSPI量表总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效果,能减轻阴性症状,改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缺陷的影响。方法 26例急性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5例急性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采用可变剂量(2~6 mg/d)的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6周后完成感觉门控P50测定。P50实验模式为听觉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P50测量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0抑制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发作次数、精神症状(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除了S2波幅的组别主效应显著(P=0.02)外,其余P50测量指标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利培酮对P50测量指标的影响与疗效无关。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存在感觉门控抑制缺陷。利培酮对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均无治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缺陷的影响。方法 26例急性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5例急性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采用可变剂量(26 mg/d)的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6周后完成感觉门控P50测定。P50实验模式为听觉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P50测量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0抑制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发作次数、精神症状(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除了S2波幅的组别主效应显著(P=0.02)外,其余P50测量指标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利培酮对P50测量指标的影响与疗效无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存在感觉门控抑制缺陷。利培酮对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均无治疗改善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社会干预的综合治疗对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予以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PANS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F-36各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治疗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肺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本专题主要针对肺癌流行病学、早期筛查及诊断、以及治疗策略等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目前肺癌的临床流行病学及病理类型分布的变化,阐述低剂量CT及孤立性结节影像学特点在肺癌早期筛查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晚期脑转移肺癌及肺肉瘤样癌患者的治疗策略,并探索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在规范化诊治的基础上,通过基础研究获得新发现并逐步应用于临床,从而提高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准确率,从分子病理水平对肺癌进行分子分型,充分实现个体化治疗,改善晚期肺癌治疗策略,达到改善患者生存和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快感缺失程度,探讨快感缺失与共情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5名正常人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快感缺失与共情能力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RSAS-C得分[(13.21±6.06)分]和RPAS-C得分[(18.98±8.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1±5.20)分和(16.82±7.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共情总分、观点采择因子分、想象力因子分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RSAS-C得分(r=-0.170,P<0.05)和RPAS-C得分(r=-0.275,P<0.01)与共情总分呈负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快感缺失得分与共情得分间的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人存在快感缺失和共情能力缺陷,患者的快感缺失与共情障碍间存在相关,提示两种情绪加工缺陷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剂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和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的PANSS总分及2、4、8周的PANSS阴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8周末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6%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效果确定,尤其是在早期显效和改善阴性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张文蔚  蒋廷云  刘磊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44-1945,1987
目的:观察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8例和阿立哌唑组40例,治疗8周。均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副反应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1);利培酮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不良反应以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小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炎症与精神分裂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抗炎类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有着较好的疗效。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VitB1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叶酸、VitB12、同型半胱氨酸(Hcy)、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空白安慰剂,干预组同时每日服用1粒内含2 mg叶酸和400 μg VitB12的胶囊,共治疗1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干预组显效5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540,P=0.01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VitB12能够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Hcy水平,提高患者血清NGF和BDNF水平来改善患者的PANSS评分,参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