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脾肾两虚兼湿热瘀毒”论治少弱精子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宾彬  王杰 《西部中医药》2010,23(7):36-37
少弱精子症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毒为标,临证时宜补虚泻实,补脾肾之不足,泻湿热瘀毒,方能取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徐再春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认为该病痛机为本虚标实,病本者以脾肾两虚为主,病标者以水湿、瘀热之邪多见,辨证论治强调根据证型变化,灵活用药;脾肾同治,重视气化;活血化瘀,通腑降浊;清利湿热,益气固表。  相似文献   

3.
张宗礼教授认为肾性血尿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外感风热、湿热蕴结、瘀血内阻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分肾阴亏虚、脾肾两虚、外感风热、湿热蕴结、气阴两虚、气滞血瘀6型。治疗上主张治病求本,补益脾肾;维护气阴,忌用温燥;活血化瘀,止血而不留瘀;注重湿热之邪致病;时时顾护胃气;注重饮食与调护。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为主,脾肾虚衰为本,水湿、湿热、瘀血为标。冯松杰认为,临床以肾虚、脾肾两虚、湿热蕴结等证型最多见,治疗用其经验方。补肾气方补益肾气,柴苓汤清利湿热,参苓白术散健脾补肾。强调四诊合参,准确辨证,选药平和,标本兼顾,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加减用药,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针对临床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表现突出者,结合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王维英治疗老年女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之淋证经验。方法:将跟师侍诊所得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强调从肝论治老年女性之淋证,以达标本兼顾之功,常获良效。认为老年女性之淋证为本虚标实之证,且临证多以标实为主。湿热下注,热循肝经为其标,肝脾肾三脏之虚为其本。故治肝为兼顾标实、本虚之枢纽。  相似文献   

6.
劳淋乃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现代医学远期疗效欠佳,而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有独特优势。张喜奎教授认为劳淋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责之于脾、肾二脏,标实为膀胱湿热证,临证时强调分期辨治,扶正祛邪并举。祛邪以清利下焦湿热为主,扶正以顾护脾肾为先。用药上据症选用利水通淋、清热解毒之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施汉章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邢国红 《新中医》2004,36(5):11-12
施汉章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内外合邪致湿热蕴阻,气机升降失常,败精留滞日久则化瘀生痰,病机以肾虚为本,湿热、痰瘀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治疗强调微观辨证,患病早期湿热蕴阻为主者治以清热利湿,中期湿热兼夹痰瘀者治以清热利湿化瘀,久病迁延脾肾两虚为主则治以益气固肾。并注重多途径给药,进行心理疏导,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症""痛症""痿症"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与五脏病变相关,而痰瘀形成难化,多责之于脾肾二脏,脾肾两虚是本,而痰瘀之象是标,是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本,故健脾补肾是本病的关键,豁痰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手段,标实重视"痰瘀",其脾肾两虚、血瘀、痰浊贯穿本病的始末,临症"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本",提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思路。  相似文献   

9.
马晓燕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乃脾肾两虚,湿热瘀血,影响脾肾功能,湿浊、湿热内生,瘀血痹阻,为本虚标实之证;"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补脾益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滋阴补肾;在组方遣药中注意配伍;临床辨证论治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0.
介绍李明权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膜性肾病是难治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是肾病综合征常见临床病理表现之一。李教授认为,膜性肾病多属本虚标实之候,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治疗上以病-证-症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以补脾肾之虚为主,兼清热毒、利湿毒、消风毒、祛瘀毒,获得显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的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证型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随访分析研究。结果:0~6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肾炎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肺肾气虚和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其中肾虚为本虚证的基本表现。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本证变化不明显。在标证的分布上,湿热和瘀血最为多见。慢性肾衰患者本证以脾肾气虚型最为多见,在标证方面,瘀血较为顽固。长期观察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本虚以肺脾肾三脏气虚最多见,标证以湿热及湿浊之邪最多见,单纯辨证属瘀血者并不多见,多与其他标邪兼杂。结论:慢性肾脏病以肾虚湿瘀为主要病机特点,本虚均以肾虚兼有不同程度的肺脾虚损为主,标邪以湿(湿热、湿浊)、瘀为主。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中医治疗可参考积聚、肠癖、肠风、锁肛痔、脏毒及痢疾等病辨证施治。其病大多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本虚多为脾虚胃弱或脾肾两虚,标实多属湿热、瘀毒为患,故治当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3.
在痛风的治疗上,奚九一教授率先提出了"脾肾两虚、内湿致痹"脾肾相关学术观点。此病总属本虚标实,病机以肾气亏虚、脾运失调为本,以湿热内蕴,痰浊、瘀毒为标。治疗上应注重分期论治:急性发作期多以湿痹化热、风寒湿痹为主,治疗应祛风散寒,利湿消痹;间歇期和慢性期以脾肾亏虚、痰湿瘀血痹阻为主,治疗应益气健脾、补益脾肾、化痰祛瘀为主。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慢性肾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106例,采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分析不同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肾炎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上存在差异;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标证以湿热证发生率高;中医主证中各证型的肾功能变化呈现规律性,中医证候在实验室指标上存在差异。结论广西地区慢性肾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最多见,受地域影响,湿热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脾肾阳虚者病程最长,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肺肾气虚和气阴两虚证;年长者以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反复发作,容易癌变,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犤1犦。属中医学"痢疾"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脾肾不足为本,湿热雍滞为标。根据急者治其标  相似文献   

16.
豆晓云  陈潇颖  补娟娟  孙萌  叶放 《中医杂志》2024,(11):1104-1108
总结周仲瑛教授从虚实相因辨治肝炎肝硬化的临证经验。认为肝炎肝硬化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湿热瘀毒郁结为标,且虚实相因为患,主张治疗以清化邪实、补虚扶正为总则。肝炎肝硬化早期以邪实亢盛为主,治宜清化湿热瘀毒、兼顾调理脾胃,方选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炎肝硬化中晚期多见虚实夹杂证,治宜清化湿热瘀毒、调补肝脾肾,常用清热祛湿、化瘀解毒之品治标,并根据本虚之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肝脾肾俱虚三证,分别配伍六君子汤、一贯煎合二至丸、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7.
辨证配合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大多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本虚多为脾虚胃弱或脾肾两虚,标实多属湿热、瘀毒为患。故治当标本兼顾。笔者于2000年至2002年对确诊为晚期直肠癌的48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医化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何立群教授认为肾小管损伤属虚劳病范畴,其本在肾,与脾胃密切相关,其标在肺、膀胱,总体属于正虚邪凑范畴。何立群教授认为肾脏阳虚是肾病的根本,肾之阳气乃一身阳气之根本,秉承先天之精华,且极易亏虚,治疗上当以扶助脾肾阳气为根本大法,同时对于不同症情"随证治之"。脾肾阳虚是肾小管损伤患者主要证型,治疗上当以调补脾肾阳气为根本大法,同时兼顾收敛固涩精微,收敛外泄之阳气,对于本虚标识患者或者虚实夹杂患者,补益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  相似文献   

19.
介绍张崇泉教授辨治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证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为正虚痰瘀,以肺、心、脾、肾等脏亏虚为本,痰浊、水饮、瘀血为标,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提出标本同治、正邪兼顾的治则,并创经验方"补肺化痰益心汤"治疗阴虚痰浊或痰瘀证患者,临床随症加减,疗效理想.现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介绍郝风玲教授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经验。郝教授认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当属“痿证”范畴,证属本虚标实,湿热为标,脏腑虚损为本,尤以肝脾肾亏虚为主。临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疾病急缓、脏腑阴阳偏颇,从肝脾肾出发,辨证论治,标本兼顾,以清热利湿、补脾益气、滋补肝肾为法,并结合针灸进行整体治疗,临床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