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患者均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术中采用丝线悬吊椎板,研究组术中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椎曲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显著效果,以微型钛板固定椎板能够减轻远期术后颈椎疼痛、维持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颈椎后路微型钛板间隔固定和全节段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4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其中A组28例行间隔微型钛板固定,B组20例采用全节段微型钛板固定,对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JOA评分、术后开门角度、术后固定节段和不固定节段的门轴侧愈合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12~32个月),神经功能JOA评分均获得满意的恢复,两种固定方式在神经症状改善率、术后开门角度、术后固定节段和不固定节段的门轴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后路微型钛板间隔固定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与全节段固定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后路单开门加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加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32例颈椎管狭窄所致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ARCH钛板固定C3、C5、C7椎板与对应侧块。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17分)比较术前术后改善情况。结果随访3~15个月,平均8.6个月。术前JOA评分9.3,术后评分13.7,总体改善率为57.6%。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加钛板内固定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所致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和防止再关门,及早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26-427
目的探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组行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年,通过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两组腰椎功能,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1.34±34.16min、术中出血量为272.34±153.73ml,对照组手术时间158.46±32.57min、术中出血量289.13±158.76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轴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可有效提高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开门式椎板切除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11例脊髓空洞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颈椎后路开门式椎板切除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经1-5年,平均2.5年随访,本组11例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颈椎后路开门式椎板切除、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治疗脊髓空洞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侧块钢板在颈椎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侧块钢板螺钉系统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4年6月间共12例行颈椎单开门并侧块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研究。1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15个月)。12例患者中颈椎病(3节及3节段以上椎间盘突出)3例,黄韧带骨化症(OYL)1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患者术前存在颈痛,有程度不等的脊柱不稳。手术为单开门椎板成型、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及相应节段的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至15个月,12例患者中颈痛明显改善者10例(占83.3%)。12例患者关节突间见骨小梁生成,融合率100%。1例(2枚螺钉)出现螺钉松动。结论:颈椎后路侧块钢板螺钉系统能提供较稳定的固定,能有效改善颈椎不稳的症状,有利于颈椎开门处的愈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技术,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是治疗颈椎不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由于开门侧的椎板只是通过软组织悬吊固定,不可避免的出现开门侧椎板再回缩,导致再关门现象发生。现有多种改良的术式仍然不能提供良好的刚性固定,同时术后要佩带围领2~3个月,限制了颈椎伸肌功能的锻炼。作者采用AO系列的颈椎ARCH椎板成型系统,将切除  相似文献   

8.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植入内固定后神经根麻痹与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有关,目前还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方法:选取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①: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在C3-6侧块以及C7椎弓根钉内固定,关节突关节处造成粗糙面。方法②:根椐治疗前对正侧位平片及动力位片结合MRI、CT影像学图片,明确不稳定的节段,给予相应节段侧块内固定、椎板行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
  结果与结论: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随访8个月-2.3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4例,植入后早期出现C5神经根麻痹2例,远期症状复发出现不全瘫3例,二次手术行瘢痕切除减压治疗;采用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患者15例,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肩外展功能不良1例,无治疗前症状复发病例。神经根麻痹最短6周,最长9个月均恢复。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C5神经根麻痹与节段稳定性、颈椎生理曲度、椎管减压程度、脊髓漂移范围是否相关以及发生程度、远期因瘢痕致再度出现椎管狭窄,两种治疗方式的区别是否有意义,目前病例数有限,有待病例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与观察。  相似文献   

9.
背景:颈椎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方法目前各界尚存争议,无指导性的标准方案。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路径椎间植入物内固定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随访35例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伴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内固定组10例患者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骨化灶切除或部分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后路内固定组16例患者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椎体侧块内固定;后路无内固定组9例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治疗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前路内固定组、后路内固定组、后路无内固定组分别为79.59%,83.01%及60.35%。治疗后前路内固定组1例患者并发脑脊液漏;后路无内固定组3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后路内固定组治疗效果好,无并发症。表明后路椎管成形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具有减压完全、安全有效、长期效果佳的特点,是治疗该病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颈椎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方法目前各界尚存争议,无指导性的标准方案。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路径椎间植入物内固定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随访35例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伴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内固定组10例患者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骨化灶切除或部分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后路内固定组16例患者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椎体侧块内固定;后路无内固定组9例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治疗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前路内固定组、后路内固定组、后路无内固定组分别为79.59%,83.01%及60.35%。治疗后前路内固定组1例患者并发脑脊液漏;后路无内固定组3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后路内固定组治疗效果好,无并发症。表明后路椎管成形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具有减压完全、安全有效、长期效果佳的特点,是治疗该病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慧 《医学临床研究》2002,19(12):559-560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即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通过将椎板一侧或两侧切开,使椎板向外侧移位以扩大椎管,用于治疗颈椎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及三个节段以上的颈椎间盘病变[1].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集近5年我院诊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2年,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颈曲夹角、椎间高度、颈曲夹角、椎间高度。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颈曲夹角、椎间高度、JOA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及术后2年颈曲夹角、椎间高度、JOA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颈椎曲度、椎间高度丢失少,减压彻底,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Centerpiece钢板(颈椎后路椎板成形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我院脊柱外科对19例颈椎管狭窄患者行后路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Centerpiece钢板内同定术,对术前动力系统的准备、手术体位、头架的安放,术中开门和钢板内固定过程中涉及的器械、动力系统的使用等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19例经后路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Centerpiece钢板内固定术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因体位和动力系统原因影响手术进程.手术时间95~130 min,平均时间10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90 ml,术中C臂透视证实Centerpiece钢板位置良好,术后除1例出现脑积液漏,7例出现颈肩部轻度疼痛伴有酸胀、僵硬症状外,未出现脊髓损伤、血肿等并发症.术后1~6个月随访,未发现螺钉固定不稳、松动、钢板移位、再关门等现象,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Centerpiece钢板内固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较好的一种手术方式.掌握Mayfield头架的使用,摆放好体位,熟悉手术步骤,准备和使用好动力系统有助于该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颈椎后路手术是直接去除脊髓后方压迫,增加脊髓血供,使脊髓向后方避让,减轻脊髓前方的压迫,从而获得治疗效果。回顾本院自1985至2006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以及单开门并棘突重建术等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16例。现就其手术方式与疗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背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时,椎管发生再狭窄、颈椎生理曲度的丢失、轴性症状的发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持久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和减少颈椎后部组织结构的干扰在临床治疗中非常有必要。目的:观察微型钛板置入内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近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年4月至2013年4月具有完整资料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共67例,其中微型钛板组27例使用微型钛板置入内固定,缝线组40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两组的减压节段均为C3-7。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变化值、轴性症状及椎板掀开角度。结果与结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曲度变化值,术后6个月微型钛板组颈椎曲度丢失不明显,缝线组颈椎曲度部分丢失(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微型钛板组明显低于缝线组(P〈0.05)。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微型钛板组(35.2±6.2)°与缝线组(34.0±4.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使用微钛板与传统缝线悬吊固定方法,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微型钛板固定法能减轻术后的轴性症状以及防止颈椎曲度丢失。  相似文献   

16.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即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通过将椎板一侧或两侧切开,使椎板向外侧移位以扩大椎管,用于治疗颈椎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及三个节段以上的颈椎间盘病变[1]。因该手术在椎管外操作,对脊髓损伤机会少,可减少术后瘢痕、粘连的机会[2]。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共完成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25例,其手术配合良好临床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0~60岁,手术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进行,历时2~4h,术中失血量200~1000ml之间。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双开门减压和侧块钢板螺钉固定治疗长节段颈髓损伤的应用。方法应用此项技术治疗长节段颈髓损伤损伤20例。其中颈3-5 4例,颈2-5 3例,颈3-6 5例,颈2-4 2例,颈3-7 2例,颈4-7 4例。术前ASIA分级:15例为C级,5例为D级。手术采用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和椎板双开门减压。结果本组20例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术后脊髓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无血管、神经并发损伤。结论经后路椎板双开门减压和侧块钢板螺钉固定是治疗长节段颈髓损伤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钛网固定的椎板成形术在脊髓型颈椎病和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脊髓型颈椎病和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钛网固定开门椎板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脊髓型颈椎病JOA改善率平均达68.16%。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功能分级平均为提高1.3级。结论:本术式对脊髓活动度影响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使用高速磨钻的护理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49例,结合术中使用高速磨钻磨断开门侧椎板及打磨铰链侧椎板时的护理方法、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开门均顺利完成,开门时间(16±6)min,开门时段出血量(90±35)mL。术中磨钻使用过程中未出现连接错误,磨头意外弹出、断裂,医源性损伤脊髓等情况;术后无椎管内血肿、脑积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高速磨钻前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正确的用物准备,熟练掌握磨钻的连接方法,参数的设置,常见问题的应对处理等,有助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使用高速磨钻开门操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内固定加后路单开门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不稳定的疗效.方法:对18例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不稳定患者采用Ⅰ期后路单开门减压加侧块内固定、椎间小关节植骨融合术.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系统评定,拍颈椎X线片观察小关节融合情况.结果: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3~6个月复查推间小关节100%融合.结论:侧块内固定加单开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伴不稳定是疗效确切、术式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