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阵发性室上速(PSVT)是较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发作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治疗时必须迅速终止其发作,恢复窦性心律。临床上常用的终止PSVT方法有机械刺激法、药物法、食道调搏法和射频消融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60例PSVT患者临床资料,并对4种不同治疗PSVT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0例患者中,男152例,女10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8.5±14.8)岁;原发疾病:预激综合征43  相似文献   

2.
郭宗伟 《工企医刊》2014,27(4):922-923
目的 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对策。方法 急诊治疗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法及药物治疗法。结果 对迷走神经进行刺激后,31例的PSVT终止;向静脉推注药物后,5min内16例PSVT终止,推注10min后12例PSVT终止,其余1例推注25min后PSVT仍未见改善,随后利用西地兰进行静脉注射后PSVT终止。结论 在对PSVT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及临床表现,以便于选择有效的方法尽快终止PSVT。  相似文献   

3.
毛石林 《现代医院》2010,10(2):63-64
目的探讨药物即时转复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8例PSVT患者随机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和ATP三种药物治疗。结果PSVT转复例次率普罗帕酮为96.7%,维拉帕米93.9%,ATP82.4%,副反应例次率普罗帕酮最低,其次维拉帕米,ATP最高。结论普罗帕酮转复率高,副作用低,宜为临床PSVT复律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PSVT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43例)和普罗帕酮组(43例),分别选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PSVT,比较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胺碘酮组的总有效率为90.7%,普罗帕酮组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PSVT,均能取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胺碘酮治疗PSVT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内外应用三磷酸腺苷(ATP)快速静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采用此疗法治疗44例PSVT。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本文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6.
夏思良 《工企医刊》2000,13(5):20-21
本文就我院1996年~1999年门急诊及心血管病房110例 PSVT 静脉注射异搏定、心律平治疗疗效做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均经心电图证实,男62例,女48例,年龄21岁~77岁。宽QRS 波型 PSVT25例,最后明确为:PSVT 伴束支阻滞7例,伴差异传导11例,预激综合征(WPW)伴 PSVT7例。窄 QRS 波型85例,其中是 WPW 伴 PSVT25例。  相似文献   

7.
晏亦民 《中国校医》2014,(9):706-706
阵发性室上速(PSVT)是较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有些PSVT患者因发作时持续时间较长,症状比较明显,严重者有血流动力学变化,通常需要快速判断和处理。我院近3年应用三磷酸腺苷(ATP)治疗了10例PSVT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1~65岁,其中教职工及家属4例,学生6例。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89年7月至1990年7月采用按摩乙状结肠法终止PSVT 16例,成功12例,成功率75%。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16例均经心电图证实为PSVT,男12例,女4例。年龄14—55岁。冠心病2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例、甲亢1例、预激症侯群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6例。16例患者均经食道电生理检查,按倪氏PSVT的分型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青年人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治疗的青年PSVT的患者112例,分析各型PSVT的构成比,评价各型PSVT术中成功率,门诊随访观察,复发者行第2次RFCA术.结果 112例患者中,男性61例,占54.5%;女性51例,占45.5%.年龄14 ~44岁,平均(27.0±10.7)岁.112例患者中各型PSVT的构成比: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 60例,占53.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 50例,占44.6%;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2例,占1.8%.术中即刻消融成功109例,占97.3%.复发2例,占1.79%,其中隐匿性右侧旁道(C RAP)复发1例(0.89%),隐匿性左侧旁道(CLAP)复发1例(0.89%),再次消融后均获成功.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青年人PSVT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巴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伴低血压的转复效果。方法:28例明确诊断PSVT伴低血压患者,给予多巴胺注射液20 mg加入生理盐水3ml中,配置成5ml溶液,10 s静脉匀速注射,观察转复成功率,转复后1 0min、1 h患者心率及血压变化变化情况。结果:转复成功率89.3%,其中有25例在静脉注射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后10分钟内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失败。成功患者无血压大于160/90 mmHg者及心率小于55次/分者。终止PSVT时19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9例无特殊不适,但所有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均为一过性发作,10分钟内均自行缓解。结论:非常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多巴胺可作为终止PSVT伴低血压患者的转复药物,转律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刘承鸾  邹洪  柳永华 《现代保健》2009,(15):181-18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射频消融治疗(RACF)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内科介入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8月共收治1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光  陈霞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379-38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PSVT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胺碘酮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转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PSVT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为PSVT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维拉帕米组各30例,分别应用胺碘酮和维拉帕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用药后即时复律时间,24h复律情况及随访72h室上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24h复律率、72h再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维拉帕米治疗PSVT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胺碘酮相对维拉帕米24h复律率高,72h再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率少,可作为急诊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PSVT转复的心电图表现探讨腺苷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PSVT病人由静脉弹丸式推注腺苷,剂量3 mg递增为12 mg,观察用药前、后及用药过程中心电图变化,血压、呼吸及可能症状。结果:总转复14(87.5%),平均转复时间(28±10)s,平均转复剂量7.7 mg。10例(76.2%)发生缓慢心律失常,其中严重缓慢心律失常1例(7%),3例出现快速心律失常(20%),均在注药后1 min内消失。结论:应用腺苷PSVT是有效、安全的。推荐剂量从6 mg开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6%(67/76),其中,房颤的总有效率最高(94.29%),其次分别为PSVT(86.67%)、频发室性早搏(84.21%)、室性心动过速(71.4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5/76)。结论: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病症,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6岁,以冠心病、陈旧前壁心梗、不稳定心绞痛于1992年6月入所治疗。治疗1年多来,病情无明显变化。1993年9月14日症状加剧,冷汗,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心率11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用药后缓解。16日再次发作,房颤,可疑短阵室速。17分钟后(8:07′)意识丧失,心跳骤停,随即呼吸停止,在场医生即刻拳击心前区三下,未复跳,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超过5个月的125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排除21例糖尿病患者、9例心肌炎患者和10例心脏病患者,诊断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85例.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采用中药方剂及心理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 治疗前,85例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显示异常,异常率为100.00%,患者均存在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治疗后,75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正常,并且这部分患者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11.76%,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作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无创性检查手段,简便易行,诊断率高,易于为患者接受,可以作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高位胆管损伤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搜集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引起高位胆管损伤的患者8例临床资料,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8例高位胆管损伤的患者中,有6例是机械损伤、有2例患者是热灼损伤,有4例患者是肝总管横断伤、3例患者是胆总管横断伤、1例患者是胆总管的部分损伤;高位胆管损伤的患者都及时转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有5例患者行肝管空肠的吻合手术治疗,有3例患者行Roux-en-Y吻合手术同时置T管的支撑引流,进行6个月-1年随访,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容易引起胆管损伤,因此需要术者高度重视,有效预防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2例PSVT患者行RFCA治疗.合并冠心病患者RFCA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情况决定是否RFCA;4例患者行右房房速、房室结双径路RFCA时使用了0~1号Swartz鞘;2例主动脉瓣狭窄左侧旁道患者行房间隔穿刺后于二尖瓣瓣上消融;8例左侧旁道合并腹主动脉扭曲畸形患者术中使用长血管鞘,5例左侧旁道合并升主动脉迂曲延长患者术中使用0号Swartz鞘.结果32例患者全部成功完成RFCA,5例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病变血管狭窄75%~90%,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RFCA;高血压病患者术中有11例出现血压升高需临时加用降压药物;19例合并心脏血管瓣膜病变患者术中使用了特殊的血管鞘和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1例术中、2例动脉鞘拔管后即刻出现迷走神经反射介导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现象,1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一例复发.结论老年患者PSVT患者行RFCA是安全的,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24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剖析。结果对比分析用药后患者心前区疼痛情况及心前区第一心音评估分明显低于用药前的评估。讨论β受体阻滞剂及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有显著疗效,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室速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