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颅颌面部严重创伤病人,病情复杂严重,可因休克、呼吸梗阻或误吸窒息直接危及生命,颅颌面部创伤常涉及多科伤情,需多科人员共同完成救治任务,其处理原则;首先防止窒息,纠正失血,注意面部功能及外形同时得到恢复,及时对颌面骨骨折复位固定,现介绍34例救治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志莉 《现代保健》2011,(19):170-171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交通事故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0例颌面部交通事故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0例交通事故伤的患者除3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死亡,余297例均获治愈。结论颌面部交通事故伤患者的抢救要从全局出发,多科协作,综合救治,尽早施治。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创伤在和平时期占全身伤的7%~20%,常合并有颅脑外伤及其他部位的创伤,是多发伤中常见的创伤之一。颌面创外伤可能会引起窒息、感染、出血、营养失调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康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观察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有关知识非常重要,我们对患者家属对有关颌面部创伤并发症的认知情况和自我观察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方法和急救经验。方法以我院口腔外科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对96例病人的急救措施。结果 9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中,单纯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7例,占17.7%,单处发生骨折的有40例,占40.7%,多处骨折患者20例,占20.8%,合并颅脑损伤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的有9例,占9.4%。经过正确诊断和及时的救治,9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颌面部创伤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上应在首先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与多科协同处理创伤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探讨严重口腔颌面部复合伤合并全身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346例严重复合伤患者进行多科协作,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在合适时机分别或同时处理各科损伤。结果346例严重复合性损伤患者经及时手术及综台治疗均抢救成功,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严重口腔颌面部复合伤合并全身损伤患者进行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在合适时机分别或同时处理各科损伤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严重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必要性,重视此类患者因窒息死亡的高危性,提高此类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位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救治资料.结果 3例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5例成功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严重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救治,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气管切开是保证呼吸道开放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近年来时有发生。由于其爆炸威力对人体的损害和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该类事故伤员的救治工作已成为灾害救援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亲历了"8·12"天津滨海新区重特大危化品爆炸事故颌面创伤伤员的救治工作,现对伤员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和救治原则进行简述。此次危险化学品爆炸所引发的颌面部损伤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巨大冲击波夹带着化学品气浪对人体的损伤(图1),这种损伤极其严重,轻者面部及呼吸道严重灼伤,重者可直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综合医院在急诊科基础上高效救治严重创伤的管理途径.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严重创伤131例为研究组,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严重创伤12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多学科协作管理救治:调整绿色通道制度,建立救治人员总体协调制度、ICU多科一体化救治机制和环节及疗效评价制度并监督落实.结果 院内术前时间,对照组85±12.5 min,研究组54±10.9 min,P<0.01;在院监护时间,对照组12.6土2.8d,研究组8.3土2.1d,P<0.01;早期漏诊率,对组16.6%,研究组8.4%,P<0.001;早期死亡率,对照组11.8%,研究组5.8%,P<0.001;并发病发生率,对照组18.3%,研究组8.8%,P<0.001,晚期死亡率,对照组19.3%,研究组20.5%,P>0.05.结论 多科有效协作可明显提高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病人的术前急救护理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迅速判断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静脉补液抗休克治疗,保持患者体温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185例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181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97.8%.结论:严重创伤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较高,运用急救护理程序,抓住时机积极救治,为进一步专è科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王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92-1692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早期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并可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损害,甚至留有永久后遗症。预防窒息发生及窒息后的正确复苏至关重要。现将我科1999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的218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及复苏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颌面部创伤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我科收治的颌面部创伤主要为在校大学生运动创伤引起,约占各种创伤的60%~65%,多为开放性创伤,易造成面部畸形。影响美观,病人易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医护人员在进行外伤处理时往往只重视病情而忽视了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和护理,病人不能主动配合外伤手术。针对以上现象,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的效果及病人的康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谈几点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口腔颌面部患者手术后的监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玉  吴慧静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86-187
口腔颌面部手术,具有创伤大、病情变化快,切口感染机会多、手术时间长等特点,加之手术造成的解剖变化,舌及口腔颈部组织水肿,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而术后监护能有效地提高救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章绍发  陈钟 《工企医刊》2001,14(5):11-12
口腔颌面部损伤较为常见,因颌面部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临床救治具有一定的特点。作者对1985年~1999年间我科共收治423例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3例中,男365例,女58例,男女之比为6.3:1,年龄最小为10个月,最大28岁,以20岁~35岁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救治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3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治愈115例;死亡7例,主要死亡原因:3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脑疝,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死于 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情严重复杂,常为多脏器损伤,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尽早、快速正确实施救治处理,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严重胸部创伤,如能及时有效地现场救治,可稳定伤情,挽救生命,为安全转运,进一步确定性治疗创造条件。是提高胸部创伤救治水平,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出诊严重胸部创伤73人次,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最常见的损伤,在急诊中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颌面部血管丰富,软组织脆弱,骨组织结构复杂,是呼吸道。消化道开口所在的部位,与颅骨毗邻,故抢救不及时,伤后易出现合并症,轻者发生功能障碍,面部畸形,重者可危及生命,故早期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急诊救治率的关键。本文对我科2002年3月-2006年1月急诊收治的颌面部外伤142例进行分析及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病例的临床诊治,探讨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损伤类型、相应救治方法和愈后3个方面的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优为105例,占52.5%。良为90例,占45.0%。优良率为97.5%。差为2.5%。[结论]口腔颌面创伤骨折通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18.
秦媛  黄剑辉  康秀玲 《中国校医》2005,19(6):580-581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患病规律及其特点。方法共调查学生1614人,男生789人,女生825人;采用问卷形式结合临床检查的方法调查。结果小学生口腔创伤患病率为2.39%,中学生为16.19%;在患病人数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女之比为6.1∶1。中学生,特别是男生,由于好动、莽撞及动作幅度较大,易受到伤害,口腔颌面部外伤发病的概率也高。造成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原因主要分为运动性创伤和非运动性创伤两大类,运动性因素主要有赛跑、打球、体操、滑冰等运动项目;非运动性因素主要是交通事故、打架、意外撞击等。在175例口腔创伤中,运动性创伤94例,占53.71%;非运动性创伤81例,占46.28%。结论口腔颌面部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救治是十分重要的,力争在减少意外伤害的同时,将伤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郝盛德 《现代保健》2008,(31):54-55
口腔颌面部损伤多见交通事故、爆炸伤、刀割伤、坠落伤、挫伤、动物咬螫伤等。口腔颌面与颅脑、呼吸道紧邻血运丰富,创伤后容易造成大出血。外伤好发于面部突出部位:如颧、额、鼻尖、上下颌骨、上下唇、颊部及颏部。对颌面部严重外伤者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吕玲玲 《药物与人》2014,(1S):115-115
目的:为了提高严重创伤病人急救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使病人对病症的恐惧降低,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方法:在临床中,根据本科室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患有严重创伤的病人,采用整体护理对他们进行救治。结果:采取整体护理可以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且救治成功成功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