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双吻合器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8例使用双吻合器法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治疗。结果:双吻合器法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成功率,不增加吻合口瘘发生率。结论:双吻合器法简便、可行,并可提高保肛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1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双吻合器组和常规吻合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常规吻合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给予常规缝合治疗,双吻合器组患者采用双吻合器进行缝合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治疗后住院时间、6个月内吻合口并发症发生和疾病复发情况。双吻合器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吻合组,前者出血量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吻合器组患者治疗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吻合器可有效缩短直肠癌患者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减少出血量,降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双吻合器对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低位前切除保肛手术,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和排便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吻合口狭窄1例(2%),局部复发2例(5%),盆腔内复发2例(5%),术后排便次数增多28例(82%)。结论:双吻合器的应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且生活质量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三管引流在直肠癌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并行保肛手术的16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术中给予低位三管引流(2根经肛肠腔内置于吻合口上端、下端,1根经肛旁置于骶前腔);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引流(经肛旁放置一骶前腔引流管)。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77%(7/78),观察组为为8.89%(8/9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1.54%(9/78),观察组为3.33%(3/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位三管引流能够显著降低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采用保肛低位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回顾分析50饲直肠癌患者应用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50饲手术成功率100%,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2%(1/50),局部复发率为8%(4/50),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为2%(1,50),无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结果表明,吻合器的应用,扩大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范围,并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双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实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60例超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中结直肠56例吻合顺利,术后1例吻合口瘘及无出血病例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3.33%),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双吻合器技术可极大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121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的观察,探讨Contour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1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Contour和其他吻合器,对保肛率、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排便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Contour组和其他吻合器组在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排便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保肛率(分别为98.3%和68.9%)、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94%和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ntour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安全、可靠,增加了部分患者的保肛机会,降低切口感染率,减少污染,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加直肠低位双吻合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改良组采用肠-肠“端-角”吻合的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术,对照采用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以及吻合成功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控便能力。【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吻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改良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改良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改良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改良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控便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改良后的直肠低位双吻合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正中低位直肠癌占全部直肠癌的大部分,对于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有miles、dixon术式。近年来,由于吻合器技术及直肠癌病理学发展,保肛的直肠癌手术即Dixon术实施的越来越多。而随着保肛手术指征的放宽,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愈发常见。国内外文献报道,中低位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23%[1]。吻合口瘘处理棘手,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耽误后期放化疗、甚至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使用双吻合器技术低位保肛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60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双吻合器技术后的护理,即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营养支持、卧位及活动指导、吻合口瘘观察及预防、吻合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6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愈合均一次成功.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双吻合器技术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行手助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的4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手助腹腔镜组,行开腹全系膜切除术的5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开腹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除数量、保肛率等。结果手助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手助腹腔镜组保肛率(91.3%)高于开腹组(73.6%)(P〈0.05),手术时间((131±29)min)长于开腹组((109±35)min)(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58±23)mL、21.7%、7.4d)少于开腹组((130±67)mL、27.1%、9.2d)(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15.3±6.9)个)与开腹组((14.5±5.8)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当,可提高术中显露与保肛率,降低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可切除的中低位直肠癌54例,分为辅助化疗组2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治疗,辅助化疗组术前行3周期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对照组不行任何放化疗.结果 辅助化疗组41.6%的病例肿瘤体积缩小、变软,肿瘤距肛缘距离增加,保肛率为75.0%;对照组保肛率为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直肠前切除术比例、淋巴结转移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显著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率及保肛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新辅助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无远处转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于术前第6周、第3周分别行为期21 d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奥沙利铂130 mg/m2(体表面积),第1天用;卡培他滨400 mg/m2,分两次口服,连用14 d,停药7 d。对照组不作任何放、化疗,并记录肿瘤变化、药物副作用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55.357%(31/56)的患者肿瘤最长径缩小,与周围组织间隙相对清晰,质地变软。试验组的患者手术保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合理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新辅助化疗,可使保肛率显著提高,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降低,而且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结直肠癌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13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双吻合术,其中76例用直线闭合器行双吻合术,62例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双吻合术。结果全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3%(10/138),无手术死亡,直线闭合器行双吻合术的吻合15漏发生率为11.8%(9/76),吻合口距肛门平均距离为7.0cm,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双吻合术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6%(1/62),吻合口距肛门平均距离为5.5cm。结论 弧形切割吻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范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无负压引流,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引流胃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液引流量、术后不适症状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胃液引流量分别为(52.73±12.06),(123.03±12.87)m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22.58±12.90),(276.13±14.7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33,-44.25;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2天及第3天胃液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恢复普通饮食时间分别为(2.82±0.73),(3.48±0.51),(8.64±0.60)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87±0.81),(4.19±0.54),(9.61±0.6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49,-5.40,-6.15;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采用无负压胃肠减压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尽早拔除胃管和尽快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德福  邹吉  徐国宏  刘睿 《华西医学》2009,(8):1946-1948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结合双吻合器(DST)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TME和DST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治疗后的排便功能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吻合口瘘和狭窄,切割环均完整,无手术闭合失败及手术死亡。随访时间6个月-5年,局部复发率4例(4.7%)。排便控制功能:优75例(88.2%),良9例(10.6%),差1例(1.2%)。结论:TME和DST联用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直吻术式,观察组30例给予袋吻术式。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失禁次数、便秘人数、排便排气感障碍及排便不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近期应用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肛门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6±1.1)d和(11.9±2.6)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11345.7±2212.3)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100.0%、96.7%、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胃癌手术患者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术后住院费用,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直肠癌累及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对58例原发性直肠癌的患者术前行TRUS检查,测量肿块大小及肿块内血流阻力指数(RI),并对其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Kappa检验评估两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RUS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总的准确率为84.5%,T1T4期TR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91.4%、87.9%及93.1%,与病理分期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7,P=0.000)。早期直肠癌组肿块上下径(1.1±0.3)cm,厚度(0.6±0.2)cm,进展期直肠癌组肿块上下径(2.9±0.6)cm,厚度(1.7±0.5)cm,两组上下径及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直肠癌组RI值0.72±0.05,进展期直肠癌组RI值0.65±0.0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术前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