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性,55岁。因腹胀、腹部隐痛6个月,逐渐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10/70 mmHg,体表无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WBC4·7×109/L,RBC、Hb、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正常。B超示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CT示右肾上极有一11 cm×10 cm肿块,提示右肾上腺肿瘤。手术见右侧肾上腺有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1 cm×10 cm,外观似有包膜,压迫肾上极,表面血管较丰富,切除肿块与肾。病理检查巨检:肿块一个,大小11·5 cm×9·5 cm×8 cm,灰白色,包膜欠完整,表面血管丰富,与肾紧密粘连,无明显界限,肾上腺完全被肿瘤所替代。肿块切面灰白色、鱼肉状,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线变细、排尿困难伴恶心4月余而入院行膀胱尿道镜检查,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既往有前列腺增生及慢性膀胱炎病史.取F24膀胱尿道镜直视下进入尿道,可见尿道黏膜水肿,充血明显,部分有糜烂、坏死并出血,尿道变窄,考虑尿道急性炎症,取组织送检.  相似文献   

3.
胰腺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72岁。发现右中腹部包块伴疼痛 1月余。查体 :脐右侧扪及 8cm× 6cm大小肿块 ,质硬 ,轻度压痛 ;肝脾不大 ,体表无肿大淋巴结。血象正常。CT示胰头部肿瘤。临床诊断 :胰头癌。手术见胰头部有一 8cm× 6cm× 5cm肿块 ,无包膜 ,境界不清 ,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 巨检 :胰腺组织约 1 4cm× 8cm× 6cm ,切开见 8cm× 6cm× 5cm肿块 1个 ,切面实性 ,灰白色 ,鱼肉样 ,质软 ,无包膜 ,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镜检 :组织学表现为相对单一形态的大细胞弥漫浸润 ,瘤细胞直径为小淋巴细胞的3~ 4倍 ,似中心母细胞及免疫母细胞 ,少许伴…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声像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上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DBCL)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ADBCL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点,并与增强CT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8例ADBCL患者中,单侧4例,双侧14例,共32个病灶。肿块最大直径3.7~13.8 cm,平均7.9 cm。所有病灶均表现为低回声实质性肿块,81.3%(26/32)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典型的分叶状;87.5%(28/32)肿块内部回声均匀;75%(24/32)肿块边界清晰,部分有包膜;所有病灶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增强CT肿块显示为软组织密度影,内未见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 ADBCL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性,38岁。左颈部、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个月,超声检查最大3cm×2.5cm×2cm,最小1.5cm×1cm×0.5cm。在当地医院切除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复查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滤泡型,2级)。采用COP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淋巴结缩小出院。同年因左颈部、双侧腹股沟及双侧腋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右阴囊包块渐进性增大2个月”于2013年5月4日收入汉川市人民医院.体检:T 36.5℃,P 80次·min^-1,R 18次·min^-1,心率92次·min^-1,BP 116/70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无畸形.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下无结节.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右阴囊内睾丸与附睾界线不清,可扪及一大小为5 cm×6 cm的包块.脊椎、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7.
正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仅占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5%,约占骨原发肿瘤的7%~([1])。由于该病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导致该病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及预后评估较为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PBL患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3岁.右颈部包块2月余,直径约1.5 cm,无发热,2~3天后长至7 cm,抗炎治疗无效.在当地医院活检疑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上级医院会诊:考虑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可能性大).化疗2个疗程,颈部淋巴结缩小,但彩超示全身仍多处淋巴结肿大,遂到本院会诊.镜检:破碎的淋巴组织内可见多灶出血,大部分细胞形态模糊,不易观察.仅局部区域细胞中等偏大,可见核仁,染色质粗,核分裂可见.免疫组化:CD20弥漫(+)(图1),CD79a(+);CD3和bcl-2散在细胞(+);局灶区域Ki-67阳性细胞数>40%.  相似文献   

9.
汪勤学  杨冬华  汤绍辉 《新医学》2009,40(2):109-111
1例原发性肝脏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该例以腹胀、腹痛、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肝活组织检查见弥漫性中等到大细胞增生,胞浆淡染,核圆形或轻度不规则形,可见多个小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45(+++)、CD20(+++)、CD3(-)。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学治疗42d,患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
输尿管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8岁。因双侧腰部不适在外院以左肾纤维化、左肾固缩行左肾切除术。术后1个多月出现全身浮肿,于当地医院行右输尿管双“J”管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予以拔管,但拔管后半天即出现腹部胀痛、无尿。输尿管镜检查发现“右输尿管息肉”而再次入院,病程中未出现血尿。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隆起,肾未扪及,输尿管无压痛,肾区无叩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腿型)(PCDLBCLL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CDLBCLL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17例PCDLBCLLT的发病年龄为31~86岁,平均64.4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男女之比为1.1∶1;主要发生于腿部和躯干部。组织学表现为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以中心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为主,核分裂象易见,肿瘤组织不累及表皮。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bcl-2、MUM1、FOX-P1和bcl-6(+),Ki-67增殖指数为60%~90%。结论 PCDLBCLLT是一种独特类型的大B细胞性淋巴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6岁。左上腭包块1年,渐进性增大、疼痛加剧6个月。专科检查:左侧上腭可见一3 cm×3 cm大小外生性肿物,前界至左侧上颌B4水平,后界至上颌结节处,内界位于腭中线左侧,外界至上颌腭侧牙龈缘外侧0.5 cm,肿物边界不规则、质硬,触痛明显。行腭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B淋巴细胞来源最常见的、且具有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本文就DLBCL的最新分型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王樱姿  刘丰 《新医学》2015,(3):202-204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并且可伴发恶性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复杂多样,其中40%的患者可有结外表现。皮肌炎伴发DLBCL的报道少见,该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1例初诊的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制定循证化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提出临床问题,从PubMed(1990年1月~2004年12月)和SUMsearch上进行检索.结果共检索出关于临床化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11篇及系统评价8篇,其中卫生经济学评估的系统评价1篇.通过分析检索结果,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出循证治疗方案.经5个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初治的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制定化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分型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标记28例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UM1、bcl-6、CD10、bcl-2、Ki-67的表达。结果28例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12例为生发中心细胞样型(GCB),16例为非生发中心细胞样型(非GCB)。非GCB型的增殖活性与GCB型相似;GCB型和非GCB型中bcl-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3.3%(4/12)和56.2%(9/16)。结论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非GCB型多见,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62岁,因“发现右乳肿物伴胀痛不适1个月余”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腺外科,术前检查CT示双侧肾上腺异常密度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图1)。乳腺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符合脂肪坏死,伴血肿形成。患者切除乳腺肿物后转入本院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完整切除左侧肾上腺。病理检查 巨检:肾上腺体积6.5 cm×3 cm×1 cm, 表面光滑覆被膜,局部附少量脂肪组织。切面查见一体积3 cm×2.5 cm×1 cm的肿物,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70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30年,腹部胀痛不适4个月入院。患者于30年前曾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慢性溃疡伴出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食欲佳,未出现并发症。于4个月前又感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差,行胃镜检查示胃小弯溃疡,胃壁僵硬,提示恶性肿瘤。病理检查巨检:活检组织2块,大小0.3cm×0.2cm×0.2cm。镜检:见胃正常黏膜结构破坏,固有腺体之间见弥漫分布异型的淋巴样细胞(图1),细胞体积较大(为小淋巴细胞的2~3倍),呈圆形、椭圆形,核圆形,染色质均质粗颗粒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整理8例PCNSL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明确其具体病理类型,总结形态学特点与临床·86·表现的关系。结果8例的临床表现各异,病变多发生在灰白质交界的额叶、颞叶等部位,影像学为低密度灶。病理类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一例为血管内生长的特殊亚型。结论按照WHO新版淋巴瘤分类,多数淋巴瘤为侵袭性的DLBCL,其临床表现多样与其发生部位有关,病理学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梭形细胞变异型非特指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梭形细胞变异型非特指性DLBCL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基因重排检测并文献复习.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5岁和22岁.例1发生于腹腔肠系膜及大网膜,例2发生于前上纵隔.镜下肿瘤细胞肉瘤样生长,交错呈束状排列,间质有明显胶原纤维;肿瘤细胞胞质较少,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颗粒状.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CD45、CD20、CD79a、Pax5和MUM-1弥漫(+),例1 CD5(+),例2CD5(-),而其他抗体2例均(-).IgH基因重排可见较强克隆性重排条带.结论 梭形细胞变异型非特指性DLBCL非常罕见,需要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鉴别.准确的诊断需要病理形态学观察与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相结合,治疗以放、化疗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