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喉癌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超微结构特征,为探讨喉癌淋巴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人喉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和正常区内淋巴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喉癌中央区未见淋巴管,周边区淋巴管数量较正常区明显增多,管腔扩大;毛细淋巴管管壁破坏,细胞器发生明显改变。正常区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喉癌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的改变与肿瘤细胞经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电镜下观察宫颈癌淋巴管的形态特点和改变,为探讨宫颈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临床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材料,由癌组织周边区及正常区取材,应用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对宫颈癌淋巴管的形态分布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观察到癌周组织周边区有较多的毛细淋巴管分布,并可见淋巴管管壁扩张、破损.内皮细胞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宫颈癌周边区较正常区淋巴管增多且扩张.结论 宫颈癌周边区淋巴管增多和形态改变增加了淋巴道转移的机会.肿瘤细胞可通过管壁破坏和内皮连接开放而进入淋巴管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人宫颈癌中晚期不同部位淋巴管的形态和分布特点,为探讨宫颈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临床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材料,由癌组织周边区及正常区取材,应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宫颈癌淋巴管的形态分布和癌组织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 宫颈癌周边区较正常区淋巴管增多且扩张.结论 宫颈癌周边区淋巴管增多和形态改变增加了淋巴道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人直肠癌淋巴管超微结构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直肠癌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癌组织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临床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按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分别取材,应用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对直肠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在直肠癌组织中心区未见淋巴管;而癌组织周围区淋巴管的密度较癌组织及正常区增高,且管径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人宫颈癌周边区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为探讨宫颈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将临床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按癌组织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取材,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法、半薄切片光镜观察法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法,对宫颈癌淋巴管的形态分布和癌组织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癌细胞已突破基膜并向间质浸润;宫颈癌周边区较正常区淋巴管增多,并可见淋巴管扩张,管壁模糊破损。结论宫颈癌周边区淋巴管增多和形态改变,对肿瘤细胞最终发生淋巴道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胃癌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人胃癌组织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形态特征,为进一步探讨胃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临床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按癌中心区、周边区和正常区分别取材,石蜡切片,应用高碘酸--无色品红--橙黄G法(PAS法)和半薄切片观察淋巴管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胃癌中心区无淋巴管,胃癌周边区淋巴管扩张、密度及淋巴管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区。结论:癌周边区淋巴管增多且扩张,这增加了癌细胞侵入淋巴道导致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为探讨胃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大鼠胃癌模型材料,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结果大鼠早期胃癌见到组织炎性渗出,淋巴细胞浸润和腺细胞异型性改变。除黏膜层外,在胃癌组织各层内均见到扩张的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并见到部分闭合的淋巴管。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数量和管径均大于正常区。结论大鼠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与癌转移密切相关。淋巴管的增多为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提供了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喉癌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特征,为探讨喉癌淋巴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5′-Nase-ALP)观察。结果:喉癌中央区未见淋巴管,癌周区淋巴管数量较正常区明显增多。结论:喉癌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的改变与肿瘤细胞经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皮下S180移植肉瘤组织淋巴管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180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淋巴管的形态学改变,为进一步研究肿瘤淋巴管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小鼠S180腹水型瘤细胞接种于昆明小鼠左腋部皮下,20天后切取肿瘤及瘤周组织和对侧正常皮肤,分别用HE染色确认肿瘤,半薄切片筛选淋巴管并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淋巴管形态.结果 2周以上小鼠腋部可见明显肿块,致癌率达100%.移植瘤中心区液化坏死,无毛细淋巴管.周边区淋巴管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侧且管腔大,形态不规则,管壁薄.内皮细胞肿胀,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及溶酶体等细胞器的形态有改变.结论 S180移植肉瘤中心区无淋巴管,瘤周边区淋巴管密度增多,管腔扩张,形态不规则,伴有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为探讨直肠癌淋巴管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法,观察了人直肠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形态学分布。结果半薄切片上见癌周边区有形状不规则的淋巴管,管腔扩张,管壁有缺损。癌周边区淋巴管数量增加,与正常区比较淋巴管的检出率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癌周边区淋巴管的形态和数量变化,为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提供了解剖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家兔肺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为探讨肺淋巴液生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家兔肺组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肺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了有关数据。结果:肺的淋巴管主要位于富含结缔组织区,多位于支气管、肺动脉及肺静脉周围,起始于呼吸性支气管,肺泡隔内未见淋巴管分布。肺内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富含质膜小泡,内皮细胞连接有三种类型,端端连接、插入连接和重叠连接,偶见开放连接。结论:在肺脏淋巴液的生成机制中,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转运功能可能是以质膜小泡的运输为主,内皮细胞间连接所形成的通道作用为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了食管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及其受体 ( Flk- 1 )的表达、分布。探讨二者在食管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 6例正常食管粘膜 ,45例食管鳞癌石蜡切片中 VEGF及 Flk- 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45例食管鳞癌组织 ,VEGF阳性表达主要集中于癌细胞胞浆中 ,Flk- 1阳性表达主要在癌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及癌细胞中。正常食管粘膜仅 1例 VEGF弱阳性表达。VEGF及 Flk- 1阳性表达随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升高 ,二者均有升高 ,且二者与强度等级显著相关 ( P<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 VEGF及 Flk- 1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 ( P<0 .0 5 )。结论 :VEGF及 Flk- 1的表达与食管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VEGF及 Flk- 1可作为临床评价疗效及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穴VEGF雪诊断食道肿瘤和胃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定量检测37例食管癌、31例胃癌及1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两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临床病理特征,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密切相关。结论:血清VEGF水平在食管癌、胃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熏可作为食管癌、胃癌进展和评估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淋巴管的形态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淋巴管的形态及特点,进而探讨移植瘤内是否存在淋巴管新生.方法:将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小块移植于5只BALB/c裸鼠胸部乳垫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52天时摘取肿瘤.采用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学特征,用VEGFR-3标记淋巴管内皮法光镜下观察毛细淋巴管;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移植瘤内毛细淋巴管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裸鼠接种部位可见直径约0.6~0.8cm大小的肿块.淋巴管内皮标记法可见肿瘤内有较多染成棕黄色的毛细淋巴管,壁厚、腔细、呈条索样的管状结构,肿瘤周边区似多于中心区.透射电镜下,肿瘤内可见较多形态不规则、壁厚腔细、基底膜常不连续、腔面较多微绒毛、管壁外锚丝甚少的毛细淋巴管,其内皮细胞高尔基复合体及粗面内质网丰富、质膜小泡含量甚少.结论: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显示有淋巴管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