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分型与毒素活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cA基因编码VacA毒素,VacA毒素是幽门螺杆菌产生的重要毒力因子,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vacA基因信号序列和中区序列的不同可在各菌株间表现为五种不同的基因表现型,各型与毒素的活性关系密切,主要是由于不同细胞表面有针对毒素的各型特异性受体,VacA毒素显示了两个不同的受体结合点。VacA毒素只有同细胞粘附、被细胞内化才能产生空泡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基因(vacA)不同噩型及其与慢性胃炎(CG)和慢性消化性溃疡(CPU)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共享引物PCR技术和特异的PCR分型引物,对74例CG或CPU患者胃黏膜活检组织Hp分离株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亚型与这两种疾病的相关性。结果湖北地区的HpvacA基因主要以S1a—m2型为主,vacA的优势亚型分布与上海和广州相似.除了s2型以外,sla—ml、S1b—m1、s1b—m2、s1c—m1和S1c—m2均有分布;另有8株不能被完全分型。结论湖北地区Hp vacA基因的不同亚型与CG和CPU之间不存在相关性,CG和CPU的引发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的基因分型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指标,并通过分型与空泡毒素(vacuolatingcytotoxingeneAproduct,VacA)表达情况分析HpvacA基因的多态性。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18株Hp的vacA基因进行扩增,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分析;通过细胞测毒法对18株HpVacA活性进行检测。结果18株Hp的vacA扩增产物为2.75kb左右,但长度有差异;只有HeaⅢ可将vacA基因切出整齐的谱型,18株Hp被分为12种谱型。未发现VacA表达相关的谱型。结论HpvacA基因具有一定的多态性,而vacA基因的PCR产物经HeaⅢ酶切的RFLP分型可作为Hp基因分型的较理想选择指标。为Hp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因为幽门螺杆菌(Hp)的遗传差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Hp的两个主要的毒力因子细菌空泡毒素(vacuolation cytotoxin,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cagA)的基因型及其蛋白表达水平[1-2].  相似文献   

5.
因为幽门螺杆菌(Hp)的遗传差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Hp的两个主要的毒力因子细菌空泡毒素(vacuolation cytotoxin,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cagA)的基因型及其蛋白表达水平[1-2].  相似文献   

6.
因为幽门螺杆菌(Hp)的遗传差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Hp的两个主要的毒力因子细菌空泡毒素(vacuolation cytotoxin,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cagA)的基因型及其蛋白表达水平[1-2].  相似文献   

7.
云南三民族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基因分布特征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认为,空泡毒素基因(vacuolating cytotoxin gene A,vacA)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基因,存在于所有幽门螺杆菌(Hp)菌株,其表达产物可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空泡变性。该基因不同信号序列(s区)和中间区(m区)的组合,表达空泡毒素活性能力不同,因而致病性有一定的差异。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HpvaeA基因型毒力差异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对于临床上实施不同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方案,但并不是所有的三联疗法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最近有证据表明,Hp小同根除率巧其含有的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及空泡形成细胞毒素基因、(vacA)亚型有关。为证实这一理论,我们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进行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胃病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尽管Hp是世界上流行较为广泛的慢性感染病原菌之一,但大多数Hp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少数出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临床表现,甚至发展为胃癌或胃MALT淋巴瘤,这可能与Hp的致病力有关。空泡毒素(VacA)是Hp产生的一种重要致病因子,能介导真核细胞空泡样变性。近年研究表明,Hp的vacA基因内存在不同的信号区(sla,slb,s2)和中间区(m1,  相似文献   

10.
目的:1)调查广东地区患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空泡毒素基因(vacA)亚型的流行情况;2)探讨不同的vacA亚型与协相关胃肠疾病问的关系。方法:自广东地区不同疾病患胃黏膜中分离得到191株Hp,抽提各株菌的总DNA,采用特定引物对各株菌vacA基因中间序列(m)及信号序列(s)进行PCR检测。结果:1)广东地区患感染Hp vacA基因亚型有sla/m2、sla/mlb、slb/m2、slb/mlb、s2/m2及sla/mlb—m2六种组合、各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88.0%(168/191)、7.3%(14/191)、3.1%(6/191)、0.5%(1/191)、0.5%(1/191)及0.5%(1/191);2)vacA亚型在不同Hp相关胃肠疾病中的检出率无显性差异。结论:1)广东地区Hp vacA基因亚型以sla/m2占绝大部份;2)不能单纯以vacA亚型作为预测感染Hp后的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和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病因之一。也是胃癌(gastric cancer,GC)的危险因素。Hp的空泡形成毒素基因(vacuolating toxin gene,vacA)型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cagA)及其表达产物——空泡形成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河西走廊胃癌高发区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vacA和cagA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当地Hp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研制提供参考。[方法]复苏和纯培养从河西走廊地域医院收集并分离到的89株Hp,抽提DNA,设计vacA信号序列s1a、s1b、s1c和cagA引物,PCR扩增vacA信号序列以及cagA基因并鉴定,分析Hp菌株中vacA和cagA基因型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89 Hp菌株vacA基因均阳性,其中信号序列为s1a型者占66.29%,s1c型占33.71%,未见s1b型。vacA s1a基因型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各组中的构成比均高于s1c基因型。不同病理类型的疾病间,vacA s1a和s1c基因型构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A阳性率为97.75%,cagA+菌株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各组中的构成比均高于cagA-菌株。不同病理类型的疾病间,cagA+和cagA-菌株构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西走廊地域Hp菌株大多数为致病性高的Ⅰ型菌株;vacA信号序列以s1a为主,其次为s1c;cagA+的高毒力菌株分布广泛,这可能是当地上消化道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p)BALB/c小鼠感染动物模型。[方法]用cagA基因和vacA基因同时阳性的Hp小鼠适应株给BALB/c小鼠灌胃。[结果]经Hp小鼠适应株灌胃4周后,病理模型组10只感染的小鼠胃黏膜尿素酶试验、细菌学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为阳性,感染率为100%;正常对照组未见Hp生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云南Hp小鼠适应株感染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这种ca gA基因和vacA基因同时阳性的Hp小鼠适应株毒力强容易定植;可在普通饲养条件下建立,即有利应用于云南地区Hp的相关研究,又可节约研究经费,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毒性相关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 vacA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通过空泡化作用损伤上皮细胞.vacA基因与Hp感染者的临床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vacA的基因型决定毒素蛋白体外表达水平的高低.我们从幽门螺杆菌88022菌株中扩增出vacA基因毒性相关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序列比较分析,为Hp的临床检测奠定基础.方法以该菌株总DNA为模板,紧随vacA基因序列s区保守区域的引物(位于316bp~335bp和1198bp~1218bp)扩增vacA基因的一个903bp片段,编码的氨基酸为34~334位,用BamHⅠ和Pst Ⅰ双酶切后克隆入pGEM-3Zf(-)质粒载体,以双脱氧法双向测定目的片段的序列,拼接出该片段的全序列,并与已知的Hp vacA基因序列作比较.结果所得序列与Hp国际标准株CCUG17874(GeneBank gi619248)和NCTC11638(GeneBank gi 495469)的vac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氨基酸序列分析和所报道的结果一致.结论构建了Hp vacA基因毒性相关片段的重组克隆,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产生分泌细胞空泡毒素A(vacA)。这个毒素最初因其可以导致共培养的胃上皮细胞空泡化的改变而得名。vacA除了导致细胞的空泡化,还可以导致胃上皮细胞一系列的改变: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激活、增加质膜的通透性、增加线粒体薄膜的通透性、降低极化上皮单层的屏障功能、诱导细胞的凋亡以及免疫的激活和抑制。但是,在有毒力的菌株中,vacA转录水平和分泌效能都有不同,这和vacA基因多态性相关。此文综述了vac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临床分离的幽门螺杆菌(Hp)的毒力基因ureA、cagA、vacA、iceA的分布特征,探讨不同毒力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用特异的16SrDNA聚合酶链反应进行临床分离Hp的菌种鉴定,对经过鉴定的152株幽门螺杆菌进行ureA、cagA、vacA、iceA基因及亚型的PCR检测。结果 ureA基因的检出率为100%(152/152),vacA基因的检出率为100%(152/152),vacA基因亚型以s1a-m2型为主,占76.3%(116/152),cagA基因检出率为39.5%(60/152),ieeA1基因检出率36.8%(56/152),iceA2基因检出率为34.2%(52/152),13.2%(20/152)的菌株iceA1和iceA2基因均阳性,不同基因型菌株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阳地区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vacA以s1a-m2型为主,cagA阴性比例高于cagA阳性,不同基因型菌株与消化性疾病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胃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roli,Hp)vacA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及与胃病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维吾尔族人群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胃镜活检标本,采用Hp分离培养技术对其进行培养鉴定;采用Chelex 100提取Hp基因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Hp基因组DNA进行vacA基因亚型检测,并对vacA基因亚型与特定疾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活检标本Hp培养阳性46例,上述4种病人vacAs区s1a型阳性率分别为78.6%(11/14)、63.2%(12/19)、66.7%(4/6)和85.7%(6/7),vacAs区s2型阳性率分别为0(0/14)、5.3%(1/19)、0(0/6)和14.3%(1/7),vacA m区m1b型阳性率分别为14.3%(2/14)、10.5%(2/19)、16.7%(1/6)和0(0/7),vacA m区m2型阳性率分别为78.6%(11/14)、57.9%(11/19)、50.0%(3/6)和85.7%(6/7)。4种疾病间的vacA亚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Hp vacA亚型以s1a/m2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 (VacA)毒性片段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的融合基因 (vlc) ,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为Hp双价融合蛋白候选疫苗的研究提供材料。 方法 用GeneSOEing技术将vacA毒性亚单位片段 (v)与cagA保守片段 (c)用疏水性多肽接头 (Gly4Ser) 3 进行拼接 ,构建融合基因vlc,将vlc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30 ,经DNA测序分析确认后 ,转化E .coliDH5a ,IPTG诱导表达 ,Westernblot分析其抗原性。结果 DNA序列分析表明融合基因的连接顺序、方向正确 ,有一个碱基发生了无义突变。工程菌诱导后可表达相对分子量为 5 8× 10 3 的融合蛋白 ,与预期分子量一致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8%。Westernblot显示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融合基因vlc构建成功 ,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有望进一步进行免疫保护性机制的研究和Hp疫苗的制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幽门螺杆菌胃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的转录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国幽门螺杆菌(Hp)的空泡毒素基因(vacA)型及cag致病岛对胃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转录的影响.方法以基因测序与Southern杂交法确定HpvacA基因型及cag致病岛状态;构建带有IL-8报告基因的人胃癌细胞系L5F11,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荧光素酶活性(IL-8转录),用HeLa细胞测定空泡毒素活性.结果所有cag致病岛完整菌株(15株)较野生型cag致病岛阴性菌株G50诱导荧光素酶活性[记数/分(cpm)]明显增强[(0.47±0.19)×106cpm比(0.13±0.02)×106cpm,P<0.01];而cag致病岛部分丢失菌株(4株)荧光素酶活性与G50差异无显著性[(0.23±0.08)×106cpm比(0.13±0.02)×106cpm,P>0.05];vacA基因s1/m1型菌株(5株)较s1/m2型菌株(14株)空泡毒素活性增强(P<0.01),但二者诱导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0.29±0.12)×106cpm比(0.53±0.41)×106cpm,P>0.05].结论中国Hp诱导胃上皮细胞IL-8转录能力与cag致病岛状态密切相关,而与vacA基因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关馨  宁静  张静  丁士刚 《胃肠病学》2022,(5):311-31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美国家,Hp毒力因子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和空泡毒素A(VacA)与Hp的致病性密切相关。然而在东亚国家,CagA的阳性率高达90%,并不能完全解释Hp致病性的差异,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因子。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硫氧还蛋白1(Trx1)可能为高致病性Hp的毒力因子,并针对Hp Trx1在细胞学、动物学、人体组织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就Hp Trx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