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廖世军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2):69-69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症状性脑动脉痉挛(SCVS)的并发症使病情加剧或引起死亡,影响病人的生命或肢体活动功能。近几年来本人使用西比林口服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SCVS患者37例,疗效肯定,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2.
张月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5(3):59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是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 ,约半数死亡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防治脑血管痉挛方法有多种 ,本文用复方丹参治疗脑血管痉挛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本文所选病例都是经腰穿、头颅CT或MRI及TCD确诊为SAH后CVS的病例。CVS的诊断依据 :(1)经确诊SAH患者逐渐出现沉默不语、嗜睡、甚至昏迷或出现神经定位体征 ;(2 )头颅CT或MRI排除再出血或急性脑积水 ;(3 )TCD符合脑血管痉挛。1 2 一般资料 本文 2 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2例 … 相似文献
3.
4.
屈建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111-112
目的 探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SAH后CVS患者,用大剂量生理盐水等量脑脊液置换及椎管内尿激酶注射治疗,并与设立的2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1组15例为大剂量脑脊液置换.对照2组15例为小剂量脑脊液置换.结果 治疗组20例5~7d症状明显减轻至消失,均未出现CVS,对照1组15例中,5例1周症状减轻至消失,1例出现CVS.对照2组3例10d症状减轻至消失,无CVS发生,12例出现CVS.其中9例致残,3例死亡.结论 大剂量生理盐水等量脑脊液置换对CVS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早期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椎管内注射,可明显提高疗效,同时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 rhage,sSA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急症,约80%~95%的sSAH患者是颅内动脉瘤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 rysmal SAH,aSAH)。aSAH患者常易并发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严重影响预后。CV是一种持续性的对血管舒张药物无反应的血管收缩状态。依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有无可将其分为无症状性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发病3d内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病3d内开始用药,对照组用尼莫地平 氨甲环酸及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加用硫酸镁25mg NS 250ml静滴,治疗14d,2组患者3个月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后ADL评分分别为(86.2±5.72)(、73.46±4.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后ESS评分分别为(89.23±3.54)(、78.22±2.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1.57%、68.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镁能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继发脑梗死不断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脑血管痉挛后继发脑梗死被认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结合我院 1998 0 5~ 2 0 0 3 0 5收住的3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提高对其认识 ,及早诊断 ,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4例 ,女 13例 ,年龄 39~ 5 9岁 ,平均 46岁。全部病例均首次发病 ,高血压病中 2 5例 ,糖尿病史 7例 ,高血脂症 9例 ,均无其它脑血管病病史。1 2 发病情况 活动中 12例 ,情绪激动 8例 ,开会发言 3… 相似文献
8.
丹参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兔枕大池2次注血法制作实验性兔SAH模型,放免法测定SAH后2d、4d、7d时的血及脑脊液中的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并于第2次注血后30min从耳缘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后1次/d(2ml/kg),至第7d,测定时间点同上。结果丹参组在第2次注血后血浆及脑脊液中ET含量较对照组高,较单纯注血组低,而CGRP较对照组低,较单纯注血组高。结论丹参可以通过抑制CT升高和CGRP降低达到防止SAH后CVS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丹参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兔枕大池2次注血法制作实验性兔SAH模型,放免法测定SAH后2d、4d、7d时的血及脑脊液中的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CRP)的含量,并于第2次注血后30min从耳缘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后1次/d(2ml/kg),至第7d,测定时间点同上。结果 丹参组在第2次注血后血浆及脑脊液中ET含量较对照组高,较单纯注血组低,而CGRP较对照组低,较单纯注血组高。结论 丹参可以通过抑制ET升高和CCRP降低达到防止SAH后CVS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策略。方法以HUNT-HESS分级系统对78例SAH分级,采用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治疗19例,罂粟碱静脉输注治疗19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40例,观察指标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所见,如DSA、CT、MRI及EEG。结果 在DSA的监视下,通过动脉插管注射罂粟碱可直接见到血管痉挛减轻,采用尼莫地平、罂粟碱单项治疗的19例病人与采用尼莫地平、罂粟碱单项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优于前者。结论 尼莫地平、罂粟碱单项用药加脑脊液置换是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有 相似文献
12.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实验用大鼠 SAH 模型,对比研究丹参和钙离子拮抗剂 ND 对 SAH 后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 SAH 后可以引起 CVS,持续性 rCBF 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增高。脑水肿和脑中LPO 升高,NPy 降低。丹参和 ND 均可以有效地防止 SAH 后脑血管通透性升高和脑水肿。在恢复rCBF 和防止 LPO 升高方面,丹参效果明显优于 ND。作者对丹参和 ND 防治 SAH 后 CVS 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9例,女28例,年龄30~77岁,平均54.6岁。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17例,Ⅲ级13例,Ⅳ级3例,Ⅴ级1例。合并动眼神经麻痹10例,脑内血肿和脑积水各5例。SAH诊断依据:突发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病史,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腰穿示血性脑脊液。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是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 ,约半数死亡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防治脑血管痉挛方法有多种 ,本文用 6 5 4-2治疗CVS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本文所选病例都是经腰穿、头颅CT或MRI及TCD确诊为SAH后CVS的病例。CVS的诊断依据 :①经确诊SAH患者逐渐出现沉默不语、嗜睡、甚至昏迷或出现神经定位体征 ;②头颅CT或MRI排除再出血或急性脑积水 ;③TCD符合脑血管痉挛。1 2 一般资料 本文 2 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1例 ,男 7…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建立猪SAH模型并研究其脑皿流灌注的变化。方法实验猪随机分为SAH组(n=5)和假手术组(n=4)。SAH组在右额颞开颅向鞍上池内注入自体动脉血制成SAH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4d后行SPECT—CT同机融合扫描并以大脑小脑比(corticocerebellar ratio,CCR)、相对离散度(relative dispersion,RD)半定量描述大脑半球血流量和血流分布离散度。7d后对海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CT证实血液积聚于鞍上池,造模成功。SAH组左右侧CCR(1.768±0.298,1,382±0.192)均较假手术组对应侧(2.131±0.246,1.988±0.346)显著下降(P〈0.05);SAH组两侧CCR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右侧RD(0.417±0.015)较假手术组右侧(0.389±0.015)显著增加(P〈0.05),SAH组左侧RD(0.406±0.023)与假手术组左侧(0.378±0.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两侧R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证实SAH组海马神经元形态异常。结论猪SAH模型符合SAH血管痉挛引起的异常脑血流灌注特征,为此类疾病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的临床诊治、总结经验以提高对这两个合并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30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占总数的24%,其中2例死亡。应用钙拮抗剂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钙拮抗剂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再出血22例,占总数17.6%,12例死亡。此两种并发症占总死亡率的82.4%。结论早期应用钙拮抗剂可预防或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从而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并发症。再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突发剧烈头痛5h"入院.查体:BP 170/100 mmHg,神志清楚,颈项强直,双侧克尼格征阳性,右眼视力眼前指数10 cm,左眼视力5.1.四肢肌力5级,病理征阴性.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积血,左眼视盘上方视网膜可见少许片状出血.头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诊断为SAH并玻璃体出血(Terson综合征).全脑血管造影术示前交通动脉瘤,给予弹簧圈栓塞术,术后给予尼莫同预防脑血管痉挛及行两次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2周患者头痛好转,复查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致吸收.但右眼视力仍差,眼前指数12 cm,建议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拒绝,出院后经复方血塞通片活血化瘀治疗2个月,右眼视力未再恢复.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脑血管痉挛(CVS)也称颅内动脉痉挛,为脑底大动脉的一支或多支由于动脉壁平滑肌的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其管腔形态学变化,从而在动脉造影时表现的管腔狭窄。严重者可造成脑缺血和脑梗塞,引起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引起CVS,... 相似文献
20.
丹颐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丹颐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SAH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丹颐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于发病48 h内接受治疗。SAH对照组用脱水,止血等常规疗法,丹颐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丹颐100ml,静脉滴注,1/d,共10 d。结果1个月内,丹颐组的CVS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SAH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第14 d时,丹颐组患者的病情级别明显低于SAH对照组(P<0.05)。结论丹颐防治SAH后CVS疗效确切,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