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CT诊断作用。方法回顾45例共48个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CT表现。结果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在椎管内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及与母椎的联系有一定特征,尤其软骨结节与母椎骨缺损同存、两者可匹配及髓核阶的出现率均为100%。结论初步认为本文提出的"匹配征"对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CT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腰椎软骨结节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1umber posterior intrao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LMPN)指发生于椎体后缘的软骨结节,其X线特征改变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其后有一骨块突人椎管,并对椎管内硬膜囊产生压迫,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出腰椎软骨板破裂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照32例腰椎软骨破裂及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LPMN)CT影像(32例均行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CT可分为两型:Ⅰ型,软骨板连续型,即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型(Schmorl’s结节),Ⅱ型,软骨板断裂型。结论:CT检查对腰椎软骨板破裂症及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有重要诊断价值,对制订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提高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 对 5 2例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病的 3项主要CT特征性表现 ,即软骨结节、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区和凸向椎管内的骨突环碎片。结论 CT扫描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首肯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X线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X线表现和平片对其显示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X线表现。结果:软骨结节表现为椎体后上或后下部局限性骨缺损或局部骨密度较低、椎体上缘或下缘后部轻度弧形凹陷或椎体后缘局限性缺如;软骨结节的骨性后壁表现为椎体后缘上部或下部后突或椎管内游离状骨块。结论:平片能显示多数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相似文献   

6.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变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经破裂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造成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的局限性骨缺损,骨突环破裂,与椎体后缘分离的骨块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导致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的一种病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常与椎间盘突出钙化,后纵韧带骨化,撕脱性骨折等相混淆,作者就近年来收集的16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蝶枕软骨结合的影像学研究TheImagiologicalStudyoftheSphenooccipitalSynchondrosis王战刚综述董季平审校蝶枕软骨结合(sphenooccipitalsynchondrosis)是蝶骨和枕骨基底部之间的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在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及特点,提高对该病变的显示及诊断率。方法:25例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进行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再进行轴位、矢状及冠状面重建,分析比较几种重建方法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显示效果。结果:轴位重建清晰显示腰椎体后缘骨质缺损、游离骨块及合并相应水平椎间盘突出情况;矢状位重建是对轴位重建的良好补充,并可以较好显示相应水平硬膜囊受压情况;冠状位重建对显示椎体后缘骨缺损及游离骨块也有一定帮助。结论: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PR)在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腰椎椎体软骨结节是由椎间盘内结构通过断裂的软骨板疝入到椎体而形成的,从广义上来分为椎体前缘软骨结节(椎缘骨),腰椎许莫尔结节;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由于CT的广泛应用,腰椎椎体软骨结节的发现率不断提高,据我院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间共879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腰椎椎间盘扫描,其中共发现有腰椎椎体软骨结节87例,发现率约10%,可见腰椎椎体软骨结节不是少见病,由于腰椎椎体软骨结节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对87例腰椎椎体软骨结节的临床症状和CT表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表现(附2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建国 《放射学实践》2000,15(2):119-120
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的认识以避免误诊。方法对21例腰椎后椎后骨结节的CT资料进行分析,9例与常规X片比较。结果:CT特点为:(1)椎后维骨后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边硬化。(2)缺损区后壁有突入椎管骨块。(3)多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CT明确诊断腰椎后椎软骨结节,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炜 《放射学实践》2007,22(5):509-510
目的:提高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探讨相关的发病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CT、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病的3项主要CT表现为:①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②缺损后方有一骨块突入椎管(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③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可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结论:CT扫描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首肯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经薄弱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并突向椎管,从而压迫硬膜束及神经根,导致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的一种病变。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特发性骨增生病(DISH)致颈髓压迫(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漫性特发性骨增生病(DISH)自1942年由openheimer首次报告之后,又分别被Smith、Tsukimoto、Forestier及Resnick等学者报道和讨论。在既往文献中,对DlSH在脊柱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乃至诊断标准均做过全面的总结。但很少有人将发生在椎体后缘的骨化与神经病学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本文总结10例DISH致颈髓压迫,分析了临床及诊断疗法,提出了与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腰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总结腰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 (LPMN)所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影像诊断 ,探讨有关的发病因素。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 16例PLMN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典型的影像改变为 :( 1)椎体后上缘类圆形骨质缺损 ,边缘较致密硬化 ;( 2 )缺损后方有一骨块突入椎管 (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 ) ;( 3)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 ,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 影像学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 (LPMN)所致腰椎管狭窄症 ,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于腰椎椎体后缘软骨板离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板离断常被视为发生在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近年报道成年人例数的增加使以往在病因、病理、损伤机制等方面的认识有所改变。作者近来收治此类型损伤21例,均为成年人。经X线片、脊髓造影和CT扫描的观察与分析后认为:青春期椎体软骨板的先天性脆弱和Schmorl结节的形成可能是成年后椎体后缘软骨板发生离断性改变的基础,而这种发迹与急性创伤间无明显内在联系。本文就发病年龄、损伤机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肺结节的CT增强扫描郭勇综述蔡祖龙赵绍宏审校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CT室,北京100853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PN)是指肺内单发的直径<4cm类圆形病灶,无肺不张、肺炎和淋巴结肿大。SPN的定...  相似文献   

17.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其与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材料和方法49例LPMN行CT检查,其中19例行MRI检查,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本组好发年龄20~40岁,以S1和L5后上缘最常见。软骨结节的形态以类圆形最多见,多有硬化边缘;裂隙形或边缘无硬化者可能为本病早期改变。软骨结节下多形成骨性突起,造成椎管矢状径变小。软骨结节常使椎体终板变形后膨,导致椎体侧隐窝狭窄。结论 CT是较好的检查手段,能清楚显示软骨结节和其后骨块的形态及大小。软骨结节与邻近椎间盘相连续且信号变化一致,是MRI的特征表现。本病可能是在椎体终板发育相对薄弱的基础上,加上扭曲外力使椎间盘疝入椎体终板内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附3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附36例分析)相爱华冯恩孚黄冬青椎体后缘软骨结节(VPMN),多发生于腰椎。国内文献报导不多[2],本文报告我院CT诊断的36例,并对其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36例中,男19例,...  相似文献   

19.
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13例CT—X线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13例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并对其X线和CT扫描表现作了对比观察,其发病可能与椎缘骨近似,系在某种解剖缺陷基础上,脊椎经受长期的外力作用,髓核经骨突环与椎体间的薄弱点向后疝出所致。  相似文献   

20.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椎管狭窄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LPMN)椎管狭窄的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LPMN的CT表现为 :( 1)椎体后上缘或下缘局限性骨缺损 ,缺损区周围骨质硬化 ;( 2 )缺损区后突入椎管内的骨块 ;( 3 )在矢状位上见骨块“翘起”征 ,缺损区呈“V”形或类三角形 ;( 4 )椎管狭窄 ,多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 :CT能明确诊断LPMN导致的椎管狭窄 ,并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