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胃动素及肛管直肠功能改变在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发病中的作用,探讨胃动素及其受体激动剂可否用于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方法 根据结肠运输时间和运输指数选择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设健康对照组,行肛管直肠测压检查,测定血胃动素并分析其与肛管直肠测压指标值的相关性。结果 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肛管静息压升高,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差显著降低,引起直肠肛管抑制反射的最小松弛容积及直肠感觉阈值均高于健康人。患者血胃动素无明显变化,胃动素水平与肛管静息压、最大缩榨压及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成正相关,与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差成负相关。结论 出口梗阻型便秘发病基础是肛门括约肌舒张失调,排便时直肠肛管不协调,直肠敏感性低;血胃动素正常便秘惠者可能有更多出口梗阻问题,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不宜采用胃动素或其受体激动剂治疗。  相似文献   

2.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功能性肛肠疾病,属于功能性便秘中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伴有肛门、盆底结构与功能异常。出口梗阻型便秘根据其病理特点可分为盆底松弛综合征与盆底痉挛综合征两类,但是无论何种类型均伴有排便困难、无便意及排便不尽感等。目前,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诊断方法多以直肠管测压、结肠传输功能试验、超声、肛门直肠指检及排粪造影等为主,均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内科治疗、手术治疗等均为出口梗阻型便秘常用的治疗方法,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多数患者可从中获益。手术治疗虽然能改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症状,但经腹部游离直肠到盆底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患者术后复发率亦相对较高,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本文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类型、影像学诊断及临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健康生活》2014,(12):21-21
康医生:我今年42岁,反复便秘已有七八年,吃了很多种药却时好时坏。最近又去医院看病,医生建议尝试生物反馈治疗。我想知道这种疗法有效吗?武汉宋女士 宋女士:你好!根据发生的原因,便秘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慢传输型,主要是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粪便在肠道运行时间过长。二是出口梗阻型,直肠、肛管和盆底肌群工作不协调,排便时直肠推进力不足或者肛管不能很好地开放,使粪便不易排出。三是混合型。  相似文献   

4.
于晓娟 《药物与人》2014,(5):238-238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人群中常见的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其生理机制至今还没有的完全探明,或许与结肠中传输排便功能异常有联系。慢性便秘病因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例如肠道肿瘤等肠道疾病,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主要由功能性排便障碍、功能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组成。由目前的生理学机制来看,功能性便秘有正常传输性便秘、混合性便秘、排便障碍性便秘以及慢传输型便秘。动物实验以及大量临场研究证实多种胃肠道神经肌肉病变与结直肠、盆地功能性障碍是引起慢性功能性障碍的重大推动作用。笔者将对此做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出口梗阻性便秘属于功能性肛肠疾病,是功能性便秘中常见的类型,此类便秘多有盆底、结直肠、肛门的结构与功能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无便意或有便意但便量少、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等,需手法辅助排便~([1]),罗马Ⅲ诊断标准~([2])中将此类便秘称为功能性排便障碍。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病因十分复杂,目前根据其病理特点基本可归为两类: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骶直分离、内脏下垂等;第二类为盆底痉挛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3])。上述病因亦可相互影响导致便秘的发生。本文就出口梗阻性便秘常见的病因及检查方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临床中常见的功能性便秘类型,严重困扰着患者生活,近年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多年临床,笔者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发病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治疗手段也趋于多样化,但总体疗效都不太满意,仍值得进一步探索改进。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最新认识及主要治疗手段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腹泻型、便秘型IBS和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测压参数的不同,并评价性别和年龄对各项参数的影响,方法腹泻型IBS(n=18)、便秘型IBS(n=14)、功能性便秘(n=30)和健康对照组(n=18),通过定点牵拉法进行直肠肛管测压。结果腹泻型IBS、便秘型IBS、功能性便秘以及健康对照组直肠肛管测压各项压力参数基本无差异,但三组患者的诱发RAIR所需的最小气体容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便秘型IBS和功能性便秘模拟排便时发生矛盾运动的百分比显著高于腹泻型IBS和健康对照组;便秘型IBS和功能性便秘组中,肛管上部和下部最大紧缩压力,以及模拟排便发生矛盾运动的百分比男性均高于女性;腹泻型IBS组内男性模拟排便发生矛盾运动的百分比高于女性;健康对照组内男性肛管下部静息压力和最大紧缩压力高于女性;各组20-50岁人群和50-80岁人群的各项压力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但功能性便秘组青年组诱发RAIR所需的最小气体容量低于老年组。结论腹泻型IBS、便秘型IBS和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直肠肛管测压各项压力参数无助于这三型功能性肠病的鉴别诊断。男性的直肠肛管测压的多项压力参数显著高于女性,男性更易出现模拟排便矛盾运动,年龄对直肠肛管测压各项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7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及最大耐受量情况,并与治疗前比较,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痊愈44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51%;治疗后患者的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及最大耐受量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 <0.01).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Puborectalic综合征 )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致使盆底出口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1] 。本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我们拟通过对 1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 ,男 2例 ,女 10例 ,年龄 39~ 6 8岁 ,平均5 2 0岁。均因便秘伴便时、便后肛门疼痛就诊。病程2~ 13年 ,平均 5~ 6年。排便时间 0 5~ 1 5h ,平均约1h。 10例有排便不畅及里急后重感 ,但无粘液及脓血便史。肛门指诊 :12例均有肛管紧张度高 ,肛管上端触及耻骨直肠肌肥厚 ,9例有触痛 ,11例有…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 (functionalanusandrec tumdisorders,FARD)罗马Ⅱ定义为各种慢性或反复发作而不能由结构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肛门直肠症状的组合。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肛门直肠肌肉的功能异常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1 功能性大便失禁 (functionalfecalincontinence,FFI)FFI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不能控制的排便 ,并且无神经病学及结构方面的病因学依据。但是 4岁之前的大便失禁不应被视为医学问题 ,而依赖文化背景 ,合适的初始治疗年龄可晚一些。需将因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