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本院呼吸内科发生的22件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操作隐患和物品隐患是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均占31.38%。【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应做好护理标识的使用和安全指导、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防范操作隐患、防范物品隐患、加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广泛听取意见,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急诊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安全风险意识、核心制度、管理与培训力度、告知义务、护理操作行为等有关。结论: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履行告知及加强培训及管理是减少与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临床护理风险评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应通过完善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培养风险防范意识,严格医院管理等措施,防范护理风险发生.结果 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后,护理差错事故明显减少,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风险评估及有效干预能极大地避免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转运制度及流程对197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各类不良事件82起,其中35起(42.68%)是患者本身相关的不良事件,47起(57.32%)是由于仪器设备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降低了患者转运途中风险的发生,确保了转运患者的安全。结论:加强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专业知识,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是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精神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与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139件(共139例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了解其发生原因、分类、损伤结局、发生时间及地点等。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前3位依次为跌倒致伤62件(44.6%)、冲动伤人毁物22件(15.8%)及外走10件(7.2%);106件(76.3%)不良事件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损伤,排前3位不良事件中跌倒导致患者轻中度损伤发生率最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两个时间段分别为7:00~10:00时与17:00~18:00时;护理不当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初级职称护士及低护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护龄在10年及以下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9.8%。结论应加强病房安全管理,规范护理管理流程,合理配置与安排护理人力资源,重视提高低职称、低学历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为今后的管理提供依据,有效避免护理风险发生.方法:转变管理理念,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进行护理风险教育,改进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改进护理工作方式,提高急救应急能力,减少护士行为过失.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产科的产后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护理记录质量及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增强医护人员对产后并发症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海恩法则的警示作用,启示护理管理者增强风险的可预见性,善于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上报及讨论机制;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制度执行力.结果 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相比减少.结论 预见性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23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原因,责任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及发生时间分布。结果(1)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3位的是管道滑脱、给药错误、跌倒;(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占63.9%;(3)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体人群占86.1%;(4)工作年限在3年内护士最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占64.8%;(5)中午、中班和夜班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风险时段共占55.2%。结论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建立非惩罚性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系统,进行根本原因因分析,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减少和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制订护理不良事件登记表,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规范科室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护理管理者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范于未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针对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加强了护理人员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沈慧丽  常健  李萍 《护理研究》2014,(11):4088-4090
[目的]分析9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特征,制定相应应对措施,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某医院2006年-2013年呈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相关护士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年推行网络上报系统后达到峰值为23起.②事件发生类型的前三位分别是输液相关事件25 起,跌倒或坠床9起,口服给药9起.③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查对问题42起,操作不规范11起,病人评估不足9起.④事件责任主体相关的护士年资主要为工作21年~25年,工作1年以内,工作1年~5年的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应更新观念,规范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切实保障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控制或降低类似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确保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上报的19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相应对策。结果: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有护士自身因素、管理者原因、处理及执行医嘱错误和实习带教不规范等。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鼓励护士主动报告意识,实施奖励并无惩罚上报制度,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规避医疗护理风险,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姜向娜  李凯 《全科护理》2013,11(13):1217-1218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发口服药、医嘱处理、输液注射发生率最高;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安全防范意识欠缺、护理工作不到位等均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结论]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训,建立健全不良事件防范的相关管理制度,针对原因制订具体的防范措施,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672例高龄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风险因素来源于患者自身、医院、药物等.防范措施包括注重检查前的风险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加强术中医护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认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内镜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张迎 《全科护理》2014,(21):2008-200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以往2年妇科病房出现的护理缺陷、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和处理经验加以分析,从护士长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防止跌倒、坠床,加强护士"慎独"修养,严格规范护理行为,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好风险防范,实施告知义务,不做对家属不科学的解释,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临床知识水平,通过对病人药理知识等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用药的自觉性等方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强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果]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后,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以及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妇科病区的实施,有效地减少护理缺陷发生,同时显著提高了优质护理质量,消除了护患纠纷的隐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及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1~2014年度护理系统上报的110例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原因、相关护理人员岗位层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前4位分别为:输液相关事件、用药相关事件、护理文书相关事件、标本采集相关事件;主要原因分别是:不遵守制度流程、评估不足、沟通不良;护理人员岗位层级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岗位层级较低的护士在遵守制度流程、评估及沟通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建立科学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对护理人员按层级管理模式进行风险教育和相关培训,能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技能水平沟通评估能力综合素质;积极创建医院安全文化,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可提高低层级护士制度执行的依从性及专业技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高静 《全科护理》2014,12(8):739-740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分析70例护理风险事件存在的种类、性质、原因、人员等。[结果]70例护理风险事件中,护理缺陷62例,护理纠纷3例,护理事故5例;组织管理因素6例,病人和家属因素16例,药物及医疗器械因素12例,医疗护理技术因素20例,护士个人因素16例;工作年限≤2年的护士占68%,3年~5年的护士占25%,6年~10年的护士占7%。[结论]低年资护士是发生风险的高危人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风险事件,加强环节管理,提高护士防范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提高护士及管理人员确保病人输液安全的认识,讨论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方法:提高安全输液概念和安全输液要点认识,了解输液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研究安全输液的隐患,探讨适用于静脉给药的安全对策,加强医护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结果: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输液的认识,对已发生的医疗差错找出差错原因,及时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提高警惕,以防再犯。结论:医疗安全的主要问题足以“差错”为主,为了保障医疗安全,医院的管理者要从规章制度上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加强责任,杜绝输液治疗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1月我院发生的260例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实施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缺乏职业素养、护理安全意识较差、缺乏护理安全的监管等。结论:只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及优化医院宏观的护理管理制度,才能全面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维护好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9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特征,制定相应应对措施,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某医院2006年—2013年呈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相关护士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1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年推行网络上报系统后达到峰值为23起。2事件发生类型的前三位分别是输液相关事件25起,跌倒或坠床9起,口服给药9起。3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查对问题42起,操作不规范11起,病人评估不足9起。4事件责任主体相关的护士年资主要为工作21年~25年,工作1年以内,工作1年~5年的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应更新观念,规范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切实保障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老年科应用病人安全教育告知书,维护老年病人安全,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方法:根据老年科特点设计病入安全教育告知书,对每位住院老年病人、家属或陪护实施安全教育告知,了解老年病人对安全教育的知晓情况和对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老年病人安全教育知晓率为64.35%;应用病人安全教育告知书后,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结论:病人安全教育告知书在老年科应用有利于病人安全文化建设和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