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重症肢体缺血(critical lim bischemia, CLI)是一种严重的外周血管病变,由于动脉血供的减少导致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和肢体坏疽[1].CLI由于动脉灌注不足不能满足肢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皮肤破溃、组织坏死,最后导致肢体坏疽、截肢,甚至败血症而死亡.在及时重建血运的情况下,CLI未来2年病死率和截肢率均为25%[2].  相似文献   

2.
柳松  王卫 《天津医药》2011,39(8):750-75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09年7月我科采用PTA治疗的39例(43条患肢)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条患肢PTA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2%(40/43),平均随访8(3~18)个月,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1±0.12上升至0.82±0.05(P<0.01),总体肢体保全率为91.4%。无住院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3)。结论: PTA治疗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少截肢率,是一种治疗膝下动脉病变致下肢缺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al sclerosis occlusion,ASO)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治疗上较为棘手。尤其是对伴有糖尿病的ASO患者,其远端血管闭塞范围常常更为广泛,治疗不及时多在短时间内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相似文献   

4.
微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以其致残率高.无确切的治疗方法,多发生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近年来以中医治疗、血管旁路手术、动静脉转流手术为主,各种方法层出不穷,但疗效却不尽如人意.随着小口径(直径≤3mm)扩张球囊的问世,使膝下小动脉的PTA治疗成为现实,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10~2008-07采用微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ll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ASO患者膝下小动脉闭塞性病变40例47条息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微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扩张成形术(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下肢动脉闭塞患者52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龄(68.0±3.5)岁,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PTA组26例和单用PTA组26例,前列地尔联合PTA组在PTA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qd,连用2 wk,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术前踝/肱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的变化。结果 2组间歇性跛行、麻木、疼痛感在治疗后均有改善,但前列地尔联合PT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PTA组(P<0.05),2组治疗后最大行走距离和A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比较,前列地尔联合PTA组最大行走距离比单用PTA组增加明显(P<0.01),但AB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膝下动脉闭塞、狭窄患者,前列地尔联合微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扩张成形术短期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 alarterial obliterans disease,PAOD)往往导致肢体局部缺血性坏死。按发病急、慢程度可分为急性闭塞和慢性闭塞。急性闭塞多由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慢性闭塞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血管腔内术对膝下动脉闭塞疾病的疗效。方法 观察2008年8月-2010年6月间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9例(53条患肢)膝下动脉闭塞症患者,分析腔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踝肱指数(ABI)、并发症、随防结果 。结果 53条患肢中,影像学技术成功49条患肢,成功率为92.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国内外血管外科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ASO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伴有糖尿病的ASO患者远端血管病变更为常见,并且截肢率高、预后差。腘动脉以下闭塞病变治疗更为困难,原因是腘动脉以下分支闭塞广泛,无良好的流出道,使传统的动  相似文献   

9.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方法 选择Fontaine 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根据病情选择的术式包括腹主动脉-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股-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单纯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杂交手术或股总-股深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等.结果 22例患者中,行腹主动脉-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5例,股-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3例,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7例(其中3例加做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单纯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4例,股总-股深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例.2例患者髂动脉全程闭塞,采取杂交手术治疗.Fontaine Ⅲ期患者14例术后全部静息痛消失;Fontaine Ⅳ期患者7例静息痛消失,1例无效,术后行膝上截肢手术.4例患者行截足(趾)术后愈合,3例溃疡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 当髂股动脉或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作为流出道,对重建下肢血流、挽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为临床常见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尤其是膝下动脉的闭塞具有较高致残率,而传统血管旁路手术、中西药物治疗的疗效却常常有一定的局限性或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  相似文献   

11.
下肢缺血性疾病特别是腘动脉以及远中、小动脉闭塞症的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1]。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主要是指细胞纤维脂质、基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增生过程中复杂的病理变化。针对腔内技术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围手术期,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开展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我国周围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中最常见的病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多数患者病情复杂,常存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能耐受较大创伤的手术。虽然传统的外科手术对于下肢动脉缺血  相似文献   

13.
孤立的股总动脉(Common femoral artery,CFA)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并不常见,因为它常常伴随其他部位的血管尤其是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病变,所以对其报道的文献并不多[1-7]。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患者通常表现为严重的下肢间歇性跛行,  相似文献   

14.
郑立建  刘洁  佟小光△ 《天津医药》2016,44(12):1476-1479
摘要: 目的 探索减少椎动脉颅内段支架术后发生穿支动脉闭塞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 例应用 Gateway-Wingspan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评价术后狭窄改善程度及灌注改善情况, 分析发生穿支动脉闭塞的原因。结果 32 例患者共置入 33 枚 Wingspan 支架, 1 枚 Apollo 支架, 手术成功率 100%。术后患者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率由 (76.6±6.1) %降至 (27.9±5.2) %。术后 3 个月复查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或头 CT 血管成像, 均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术后 24 h 内 2 例患者发生延髓穿支动脉闭塞, 考虑其原因可能为狭窄处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下降, 术中球囊与支架的机械作用下导致斑块位移, 进而堵塞延髓动脉; 经过药物及康复治疗后, 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椎动脉颅内段支架术后穿支动脉的闭塞可通过术前严格的评估与准备、 术中对球囊及支架的正确选择等措施来预防, 但仍需大样本数据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髂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方法本组41例髂动脉闭塞的患者通过行闭塞段开通、经导管局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内支架置入等多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来观察效果。结果 41例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达100%,治愈36例,好转5例,共9例血管闭塞者进行了溶栓治疗。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8个月,除2例分别在术后11个月和8个月发生支架内再闭塞行二次介入治疗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可作为治疗髂动脉闭塞可选择的手术替代方案,尤其是对于有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具有微创、简单、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回顾患者临床资料,予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93.8%,患者术前ABI为(0.41±0.12),术后ABI为(0.88±0.21),手术前后ABI对比(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术后5~14 d出院,随访1年,间歇性跛行患者跛行距离明增加,静息疼痛消失,溃疡者经换药后溃疡愈合。足趾坏死患者行截趾术,将足背、足跟保留,切口均于Ⅰ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再狭窄行介入治疗后成功。术后1年患者血管通畅率73.3%,术后救肢率为95.6%。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取得让人满意效果,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性溶栓或/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或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8例因粥样硬化所致急性或进展性脑血管栓塞病例,分为治疗组21例(选择性脑动脉内接触溶栓辅以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对照组17例(单纯选择性脑动脉内接触溶栓),进行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治疗急性或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其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临床预后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再狭窄、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性出血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接触溶栓结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或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积极、有效、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雪英  王慧  应莲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303-3304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因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性病变导致的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患者也逐年增加。近年来,血管介入技术由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大血管重建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的球囊成形术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下肢病变患者32侧缺血性下肢进行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及足部溃疡的变化。结果27例患者中59支动脉分支接受PTA治疗,27例患者的51个分支成功地开通,技术成功率为86.4%,所有27例患者中26例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足部溃疡均变小。结论膝下动脉的球囊成形术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完全闭塞病变时安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应用指征,我们将收治的31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院自1998年7月至2001年4月,共为31例冠心病患者的31支完全闭塞的冠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