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风府穴治疗不同疾病的操作手法。方法:以风府穴为关键词,通过对CNKI和维普30年有关风府穴的操作手法文献的检索,共检出31篇,涉及32条,对风府穴的临床操作手法进行概述。结果:临床上风府穴多单穴应用或配伍风府、哑门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病症。所有文献都专门注明风府的刺法,直刺或斜刺,一般针刺深度为0.5~1寸,针刺方向向口腔或下颌方向,针刺时注意守神,手法宜轻巧。不捻转,不提插,不留针或留针时间不超过15 min。结论:风府穴是临床危险穴位之一,针刺操作手法对于安全性和针刺效果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针刺风府穴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府穴属督脉,风府出于《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甲乙》别名“舌本”;《千金》名“鬼枕”、“鬼穴”;曹溪《本事方》名“惺惺”。《甲乙》以其为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针灸聚英》作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它是临床上常用的腧穴之一,用于治疗中风、舌强、失语、癫痫等症。近年来以针刺风府穴为主治疗脑血管病获得了显著疗效。它位于人体头颈部,与颅脑中的延髓、椎管中的脊髓相邻,并与脑脊髓血管关系密切,由于其所处位置特殊,在针刺时如果操作不慎,针刺过深或针刺方向错误,  相似文献   

3.
“风府”穴安全深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府”穴应用范围广,为古今针灸医师们常用穴位之一,但因其深处有脊髓或延髓(针向上斜刺时),若操作不小心时,可能引起危险。扁鹊心书中卷:“……此穴入针人即晕倒……”。中医杂志1957年7号353页黄克维氏报告一例,因深刺“风府”,引起延髓出血死亡的病例。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除对针刺“风府”的操作注意外,研究“风府”穴由皮膚到深部结构之间的垂直距离(因进针的方向是直的),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测量从“风府”穴处皮膚垂直进针时,遇到椎骨或椎骨间靱带的距离,并考查“风府”穴处深部的垂直距离与同身寸、两耳垂间的距离以及颈周围长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风府穴在古代的诸多文献中被列为禁灸穴,而亦有文献认为风府穴可灸,但在艾灸风府治疗疾病的运用上,临床报道较少。笔者在分析古代风府穴禁灸原因的基础上,认为风府穴禁灸缺乏现代科学依据,临床上艾灸风府穴治疗疾病的报道较少,是因为穴位所处的位置不便于施灸及其治疗的疾病不适于艾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慢性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法。  相似文献   

6.
相传孙真人十三鬼穴为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会阴、曲池及舌下中缝。笔者尝以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例 ,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对双侧穴的针刺顺序为男子先针左侧 ,后针右侧 ,女子则反之。穴位局部常规消毒。人中穴 ,针尖向上斜刺 0 .3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1 0秒 ,不留针 ;少商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隐白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大陵穴直刺0 .5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申脉穴直刺 0 .3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风府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寸针平刺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患者,按1∶1比例随机单盲分成对照组45人和试验组45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试验组则运用三寸针平刺患侧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关节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和关节活动度( ROM)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寸针平刺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较普通针刺配合手法松解疗法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肩关节运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针刺风府穴治疗踝关节疼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风府穴治疗踝关节疼48例河南464200罗山县中医院庞春雷,朱旭明,谢燕玲主题词踝关节,疼痛/针灸疗法,风府近年来,我们用针刺风府一穴治疗无明显诱因之踝关节疼痛4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48例患者男21例,女27例;年龄分...  相似文献   

9.
风府穴归属督脉,风,指风邪,府为府宅,聚居之地,风府为治风之要穴,既可用于中风、癫狂、癔症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症,又可用于眩晕、头痛、颈项强痛等外风为患的病症。它是临床上常用的腧穴,现从风府穴定位、主治和现代配穴应用,结合解剖学中关于风府穴的安全进针角度和深度进行论述,以便在针刺治疗中恰当的使用风府穴。  相似文献   

10.
(一)针剌治疗聋哑:取穴:主穴:哑门(单穴)、风府(单穴)、听宫(双穴)、翳风(双穴).配穴:百会(单位)、听会(双穴)、耳门(双穴)、风池(双穴)、金津(单穴)、玉液(单穴)、海泉(单穴)、合谷(双穴)、阳谷(双穴)、会宗(双穴).以上主穴每次选用,配穴轮流选用.手法:操作:均用单刺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适当捻转和提插,根据病者感觉,以得气为度.深度:四个主穴需深刺,哑门剌8分至1寸深,风府剌6-8分深,以上二穴用提插,手法需敏捷;  相似文献   

11.
三刺法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雄  朱晓毅 《中国针灸》2008,28(3):205-206
目的:探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有效刺法。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刺法组(41例)和常规针刺组(41例)。三刺法组穴取环跳、阳陵泉、申脉,环跳、阳陵泉穴采用浅、中、深3层刺法,即浅刺卫,中刺营,深刺谷气来,针后在腰骶及患肢足太阳经、少阳经行推拿手法;常规针刺组穴取环跳、居醪、承扶、阳陵泉等进行常规针刺,推拿操作同三刺法组。2组进行临床疗效对照分析。结果:三刺法组治愈率为87.8%,常规针刺组治愈率为63.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刺法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先秦至清末风府穴相关古代文献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古代风府穴应用规律。方法:检索风府穴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对风府穴主治病证、配穴以及刺灸法的相关条文进行筛选归纳。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风府穴主治相关条文共计277条,包括61种病证,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及五官科等多门学科。其中单穴及配伍主治病证频次最高的均为外感类疾病,配穴频次最高的为风池穴。风府穴刺灸法条文共计147条,使用治疗方法共7种。结论:风府穴主治疾病以局部病证为主,循经主治病证为辅,有针对病因病机规律治疗病证的特点,配穴应用主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风府穴应用方法主要以针刺为主。  相似文献   

13.
天枢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穴位之一,据报道深刺的疗效优于浅刺。在全面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解剖学角度提出了天枢深刺的定义,对深刺天枢的安全性进行了总结,提出深刺天枢的操作规范,并从针刺深度、针具直径、操作手法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深刺安全性的因素。该研究方法及深刺天枢的操作规范对腹部穴位深刺安全性研究及临床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中风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瑛 《陕西中医》1991,12(10):474-475
中风为一常见而危重之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均占较高比例。近年来,文献报道我国临床采用多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具有独特疗效。现仅就该方面的部分资料略述如下:临床经验1.中风急性期:李氏选择以风府、哑门为主穴治疗脑出血性中风患者104例。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急性期病人首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情稳定后停用药物改用电针刺激,治疗组每天针刺风府或哑门1次,不留针,两穴交替使用。辅穴按症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齐刺下关穴联合透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例,采用齐刺下关穴联合透刺为主,结合电针、温针等辅助手法,局部取穴配合循经辨证取穴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3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齐刺加透刺结合温针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于患者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玲姝  罗守滨  李萍 《河南中医》2015,35(2):398-400
下关穴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穴位之一,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颊部,距离三叉神经节及蝶腭神经节都非常近,针刺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功能的恢复,以达到止痛的目的。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刺灸方法包括针刺、电针、穴位注射、隔姜灸、皮内针等,毫针刺法包括合谷刺、齐刺、芒针深刺、透刺等。针感以酸胀感和电击感为主。在本文所检索的文献中,大部分都是采用了深刺的方法,或是向对侧目内眦、乳突透刺,或是刺入三叉神经节或蝶腭神经节部位,以有放射性针感或酸胀感为佳,大部分的学者皆认同深刺下关穴可以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但是,还有很多文献因没有清楚准确的描述下关穴的刺灸方法而没有纳入本研究,而且也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各种刺灸方法的疗效差异,所以认为深刺下关穴一定好于浅刺的论点尚显证据不足,需要更严格的试验来为临床医生提供确切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下关穴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穴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颊部,距离三叉神经节和蝶腭神经节都非常近,针刺可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达到止痛的目的。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方法包括针刺、电针、平衡针、穴位注射、温和灸、刺络、针刺结合推拿、针刺结合偏振光等,毫针刺法包括合谷刺、齐刺、芒针、互刺、口针刺、深刺、透刺等。针感以酸胀感和电击感为主。在本文所检索的文献中,主要阐述怎样运用下关穴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中起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道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治疗素体虚弱、久病痛缓或针刺耐受程度较差的患者时,往往不宜产生过强的刺激效应,而采用“弱针感法”治疗后反获良效。“弱针感法”的应用要素主要包括刺法、留针方式、出针方式等方面。本法取穴秉承“穴不离经”的思想,避免刺中穴位周围易引起强烈感受的组织;留针期间不行针,或仅予小幅度、低频率、短时间的行针手法;起针时,采用手法轻巧的阴性出针法。本针刺疗法打破了以往“针感越强则疗效越好”的临床思维定式,并通过驾驭针感的方法为针刺耐受程度较差等类型的患者提供了临床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常规取穴多取1~1.5寸毫针,向对侧鼻尖方向斜刺。芒针是临床常用的针刺工具,因其针身较长,对医生把握适应证及针刺手法要求较高。笔者跟随军中名医葛书翰主任医师临证多年,葛书翰主任医师擅长运用芒针透刺风池穴治疗疾病,尤其是应用6寸以上芒针透刺风池穴治疗睡眠障碍,效如桴鼓。笔者习之,用于临床屡试屡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对蜜蜂针刺的治疗作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介绍蜂针的操作手法经验基础上,从直刺法入手,对蜂针操作时是否需要拔刺、留蜂针刺的利与弊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